积累、沉淀与转变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001 浏览:117826

摘 要:大学的学术氛围对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文化对老舍的创作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老舍真正开始他的创作生涯是在192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以后.1930年回国后,老舍又先后执教于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在这期间,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重要著作.《骆驼祥子》的完成,标志着他已经成为“带着含泪的笑”的严肃作家.因此,大学文化对老舍的创作有着重要影响.

关 键 词 :老舍;大学文化;现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020-01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立存在.他出身贫寒,在贫民窟里长大,熟悉城市贫民生活,是描绘市民社会生活的艺术大师.1934年,老舍从齐鲁大学来到国立山东大学.大学这个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大本营,对老舍致力于文学创作有着重大影响,而老舍的文学创作,又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青岛山东大学自由的文化气氛

老舍是满族人,集满汉文化、雅俗文化于一身,还受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老舍在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期间,思想和创作心态都发生了转变.20世纪30年代的青岛,显现出独有的城市特点,即特殊的历史氛围和文化环境.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再加上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在30年代初一青岛这个城市受到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青睐.


青岛山东大学宁静的文化氛围,再加上这所学校正处于筹建和上升期,人事关系也比较简单,校长开明,高朋满座,更加吸引了老舍.在这里,他可以专心读书、潜心于文学创作.他追求文学自由的精神与这所大学的文化精神相契合并互为依托,与“新月派”的自由人士共同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纯文学作了重要贡献.

二、大学文化对老舍创作心态的影响

文化性格与心理性格融为一体,形成了老舍刚柔并济的文学形态,这种形态也积淀在他的作品中.感染着他笔下的小人物,因而他笔下的小人物也时常会出现“软而硬”的双重人格冲撞、交战、融合、统一.在青岛的三年是老舍创作的繁盛期,“走出油滑”之后的老舍对世态人情的描绘中浸润着忧虑与思考,作品总蕴含着一股悲天悯人的力量.而他的忧虑和思考却往往含而不露,措辞委婉,正契合了他温和宽厚的性情,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风格.

老舍笔下受“软”的一面浸染的小人物,忍让屈从,克己从人,无论在家庭内部还是走向社会,他们痛苦的活着,委屈的死去而走完他们的人生.像《离婚》中的张大哥,他信奉的哲学是一辈子做好人,一辈子安分守己,可却不断地遭受厄运.所以在这部长篇里,老舍的努力获得了初步的成功是老舍第一部完美的作品.而受“硬”的一方面主导的小人物则大都带上市民阶级特有的侠义行为,有着“侠骨”.如《老张的哲学》里的王德在婚礼上持刀杀人.

使老舍步入中国现代小说大师的殿堂,还是开始写作于1936年夏天的《骆驼祥子》.这部小说是老舍辞去青岛山东大学职业后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创作生涯里的一个里程碑,被誉为现代中国小说中“正统”写实主义的一座高峰.老舍有力地控诉了社会的不公,同时对下层人民追求幸福时希望和绝望表达了深切的同情.这部作品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都十分的深刻,我们从中不难体会出老舍创作心态的转变和创作方法的成熟.

三、文化审视的社会批判相融合的思想意蕴

老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作为一个全才作家,他在小说、戏剧、散文、诗歌以及通俗文艺封面均有不俗的建树,他的文学道路和他的人生道路一样,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总的来说,老舍的创作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文化审视和社会批判相融合的思想意蕴,老舍是文化型作家,他不善于从政治角度审视社会,而善于对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性格进行文化的审视和批判.他批判市民人物敷衍、苟且、安分守己、软弱胆怯、自我封闭和眼光狭隘的特点,同时也在这些市民人物身上发现了善良不屈和坚韧不拔的秉性.不同时期,老舍所作的社会批判和文化审视具有不同内涵.

其次,对市民阶层、市民社会、市民文化世界的独特构建与深刻批判.老舍塑造了形象鲜明的市民王国.老舍创造的市民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而最能显示市民社会丰富性的是其作品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下层市民形象.从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上看,可以分为老派市民、洋派市民、理想市民和底层市民等几大系列.老舍通过对老派市民的形象刻画集中地批判了传统文化的巨大情性和负面效应.

作为一名教授作家,老舍以文化重建为目标.新旧杂糅的文化心态,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创作.从《老张的哲学》到《四世同堂》,老舍的每一部作品,都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对文化的思考贯穿着老舍的一生,赋予他独特的文化气质,显示出浓厚的文化内涵,折射出独特的艺术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