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2016年15期

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739 浏览:141095

主持人语:

到目前为止,《创作与评论》新锐(“80后”文学大展)栏目已刊发了十位作家的作品,本期推出的青年作者是李晁.他生于湖南,长于贵州,曾获《上海文学》中篇大赛新人奖等奖项.很多作家在刚刚开始写作时,都会有一种面向自我、不断向内挖掘的倾向,甚至会把写作视为个人的精神自传,李晁也不例外.他的小说,往往带有个人经验的印记,也不乏对同龄人生活经历的再现.《旱季物语》《一家人》《姐姐》等作品,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新意稍缺,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考掘却非常深入,情绪饱满,亦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也许是和他正在从事的编辑这一职业有关,李晁的小说,往往非常注重语言的打磨,还有细节的经营.这也为他的小说增色不少.本期刊发的《双婴记》,既延续了李晁以往的一些写作特点,也可以看作是他寻求突破的一次尝试.在这篇作品中,他有意跳出个人直接经验的限制,转而对他人的人生与世界进行打量与想象,在小说技艺方面也有一些调整.

正是因为考虑到《双婴记》在李晁的写作中可能是一个转折点,我们特意邀请了青年批评家行超来对这一文本进行解读.她的《叙述结束的时候,小说刚刚开始》一文,详细地分析了《双婴记》在叙述人称、视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还有它在李晁作品中的位置.在她看来,“在小说《双婴记》中,我们完全无法确知,关于‘我’、苓、各自,以及他们之间故事的全部到底是什么.从一般意义而言,叙事的终结意味着小说创作的结束,然而,有趣的是,《双婴记》叙事的完结,似乎方才开启了读者想象这个故事的大门.这种令读者无所确知的状态,恰恰是这篇小说最大的魅力之所在.”诸如此类的分析,都是到位而有见地的.


为了更好地对李晁的写作进行梳理,我们还特意邀请了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徐勇来写作综论.在他看来,李晁“擅长于从自己已有经验出发讲述故事,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而对于那些不能把握或靠想象虚构的故事,则大都写得不大成功”.他所指出的“针对童年经验的反复书写”、小说人物的幽闭型气质、强烈的抒彩等特点,也可以作为我们阅读李晁小说的重要参照.

李 晁

李晁,1986年10月生于湖南,现居贵阳,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2006年于京郊开始创作,曾获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第三届《上海文学》中篇小说新人奖.在《上海文学》《青年文学》《山花》《萌芽》《福建文学》《边疆文学》等刊发表小说五十余万字,有作品收入《2010短篇小说》《中国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等选本.著有长篇小说《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