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站在“低处”话?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051 浏览:42964

精彩语录:

我主张站在低处与生活对话,站在低处与作家对话,站在低处与文学世界对话,我将一如既往坚持下去.

马忠来自四川农村,1999年来到广东打工.2001年5月,他以打工优秀人才被清远市委宣传部破格招进了一个事业单位,任杂志编辑的他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马忠获奖的作品是评论集《站在低处说话》.他这样阐述“低处”的含义;第一,他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工厂里完成的,是指言说者、作者本人是处在社会的底层.第二层意思是因为他远离了学术话语的中心,他的发言可能没有人听,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被忽略,但他对自己的观点是充满自信的.选择“站在低处说话”,马忠还表明了自己写作的姿态、言说的方式,很契合打工者的身份.另外,他做评论算是半路出家,“站在低处说话”表明谦逊的态度.

因为马忠对当下文学评论的关注,很多人对他说,作为一个批评者你就应该站在高处说话,低处你看不见,你没有眼界,看得不深.但是马忠发现在当代很多批评家充当了法官、审判长的角色,指手划脚,然后随心所欲作出判断.他觉得他们这种态度是高高在上,让大家仰视,这样就拉开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无形当中把距离拉开了.他认为文学评论就像在看湖水,它在峡谷里,它有自己的层次,后面是蓝天、山峰,向下看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光.

在2003年之前马忠一直写打工诗歌,2003年他转向了文学评论,这里面有一个小插曲.他写打工诗歌,在打工刊物也发了不少文章,当时还是比饺活跃的.但是他发现一个问题,其实大家写诗是沿着80年代初改革开放时候的模式,这个主题一直在延续.大家都是在原地踏步,他觉得文学应该有时代性,文学也要与时俱进,当下的诗歌与时代有点不协调.他很困惑,觉得自己写不下去,再这样写下去没有希望.他在两篇谈打工文学的文章中表达了对此的思考,一篇是《不要让打工诗歌沦为苦难与疼痛的代名词》,还有一篇就是《打工诗歌不改变已有的模式就没有希望》,这两篇文章后来还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