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作家型人才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030 浏览:117226

[摘 要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存在着“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的偏颇观点.事实上,中文系可以培养作家,也应该培养作家.但中文系并非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作家,而是培养作家型人才.中文系培养作家型人才,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更新观念,把培养作家型人才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其次,改革课程,构建培养作家型人才的教育体系;再次,多元考核,为作家型学生松绑.只要引导得当,学生的创作热情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加上教师的引导与指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创作潜力,学生会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成果.

[关 键 词 ]中文系学生;创作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9-0043-05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2012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号:2012200),广东海洋大学201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号:XJG20112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姚国军(1972―),男,硕士,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一、国内大学能否培养作家

(一)国内大学“不培养作家”

长期以来,高校对文学创作存有偏见,“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的观点源远流长.它是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杨晦先生的名言,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罗常培先生也这样说过.现在,这一观点几乎成为中文系教授的“共识”.[1]被戏称为“北大才子”的陆步轩曾经说:“当我们怀抱作家、诗人的梦想踏入北大中文系,系主任给了我们当头的一声断喝:‘北大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和诗人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2]

正是因为国内存在“文学创作教育不是中文系承担的任务”的观念,才导致了“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的普遍现象.另外,职称评审上“重论文,轻作品”的取向也导致中文系教师远离文学创作.以文学创作为主业的中文系教师也被其他的教师所轻视,这种现象自民国以来就一直存在.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西南联大中文系任教的沈从文被同系的刘文典瞧不起.

“沈从文1939年到西南联大任副教授,讲授‘习作’等课程.到了1943年,西南联大讨论聘请沈从文‘为本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刘文典表示坚决反对.他说:‘如果沈从文都要当教授了,那我岂不是要做太上教授了吗!’”[3]甚至在敌机来轰炸,大家都忙着“跑警报”时,刘文典还忘不了攻讦一下沈从文.“跑着跑着,他(刘文典)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原来那时候他最为钦佩的陈寅恪教授因为营养不良,视力严重下降.刘文典生怕陈教授忙乱中有个三长两短,赶紧带着几个学生,在人群中找到正茫然不知去处的陈寅恪,架起他就往安全的地方跑去,边跑边喊:‘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快到学校后山的时候,刘文典忽然看到沈从文也夹杂在拥挤的人流中惊慌失措,顿时怒上心头.他顾不得自己气喘吁吁,冲到沈从文面前就大声呵斥起来:‘陈先生跑是为了保存国粹,我跑是为了保存《庄子》,学生跑是为了保留下一代的希望.可是该死的,你什么用都没有,跑什么跑啊!’”[3]

从刘文典对陈寅恪和沈从文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厚学术,薄创作”的观念在中文系教师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时至今日,“学术研究是光明大道,文学创作是旁门左道”更成为国内大学中文系教师“正统”的职业观.具有文学根基的大学中文系教师不愿从事文学创作,真正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因为缺少文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虽然作品里中偶有亮点,但是很难进入文学领域.还有很多作家基本功薄弱,只会讲述通俗故事,而且作品中存在诸多疏漏,读起来如同嚼蜡.有很多文学批评家不懂文学技艺,缺乏文学审美能力,他们的评论不能和文本贴近,不能指引阅读,并且了无趣味.[4]

(二)国外大学的文学创作教育

1967年,美国作家与创意写作项目协会成立.到2010年,协会有500个大学,34 000多名作家、教师和学生会员.美国高校中的文学系绝大部分开设了创意写作课程,可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创意写作项目达800多个.而且,这股风潮还影响到其他国家.创业写作教学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已经颇具规模,在以色列、墨西哥、韩国和菲律宾等国正蓬勃兴起.[5]


美国当代的许多作家都得益于大学文学系创意写作教学的培养,这也是美国文学持续繁荣的原因之一,甚至美国文学的整体风格也与大学的专业教育相关.[6]

(三)国内大学可以培养作家

与美国的文学创作教育相比,国内高校中文系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是一个“软肋”.笔者认为,大学中文系可以培养作家,也应该培养作家.因为大学中文系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优势,理应充分利用.当然,中文系的任务并非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作家,而是把有潜质的学生培养成作家.著名作家王海曾说过:“铁杵磨成针,首先要是铁杵,不能是木棒.如果是木棒怎么也不能磨成绣花针.但如果你是铁杵,不经过磨的过程,也成不了针.如果学生本身具有一定天赋和悟性,再经过大学阶段的文学专业培养,长期坚持下去,他就会成为一枚把生活素材连成文学作品的艺术之‘针’,学生的‘作家梦’总有一天也会成‘真’.”[7]

二、中文系如何培养作家

(一)更新观念,把培养“作家型人才”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

对于一个学科来说,正确定位是顺利发展的关键.一方面,“伸手就可以摘到桃子”,目标过低;另一方面,“怎么跳都摘不到桃子”,目标过高.学科专业的定位应该把“跳一跳才能够摘到桃子”作为发展的目标.大学中文系的培养目标就应该按这一标准确定.中文系既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作家和诗人,也不是只培养有潜质的学生,而是培养学生具有“作家型的流畅文笔”和“学者般的丰富知识”.具体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采取“三分法”,即把一部分学生培养为作家和诗人,把一部分学生培养为语文教师和研究人员,把一部分学生培养为文职人员和管理人员.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同时又向着成为“作家型人才”的目标努力.应该把培养作家型人才作为中文系教学的核心任务或者首要目标. 笔者主张,把“培养作家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明确写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用人单位在选择中文系学生时会看学生在校时发表的作品.如果中文系学生在校期间发表作品较多、成果丰硕,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能力强、水平高,乐于接收.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中文系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提高人才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格局中站稳脚跟.从学生就业的角度说,“培养作家型人才”是促进就业的一项保障工程.

确立了培养作家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还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作家型教师队伍”.但目前高校职称评聘操作上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教师的学术论文成果是评价的唯一标准,而教师的文学作品不作为评价的参考指标.这样一来,中文系的教师都成为“论文高手”,对文学创作日渐生疏.既没有创作实践又不关心创作成果的教师很难培养出“作家型的学生”.笔者建议,中文系教师职称评定可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条腿”是用论文说话,采用传统的职称评聘标准;“另一条腿”是用作品说话,如果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了文学作品,也应该视同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如果在政策上进行这样的引导,那么中文系教师的创作积极性必然会被调动起来,慢慢就会形成“教师带头,学生效仿”的创作氛围.“西南联大的沈从文先生,站在当年中国最高学府的讲台上,讲小说,讲散文,教‘文学习作’课等.汪曾祺先生说,沈从文先生那样的教学,突然让你悟出来,不是作家能不能培养,也不是文学能不能教,而是怎样‘教文学’.”[1]

(二)改革课程,构建“培养作家”的教育体系

1.设置创意写作课程

目前高校中文系的课程中,最常设置的写作课程是基础写作和应用写作.基础写作虽然涉及一部分文学写作知识,但是课时量太少,教材的内容也不够深入;应用写作偏重于讲授公文类文体的写作,与文学创作相去甚远.因此,在中文系应该开设创意写作系列课程,包含小说创作、诗歌创作、散文创作、影视剧创作等一系列与文学创作密切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需要聘用有创作经验的教师授课,如果本校师资不足,可以聘请校外的作家兼任.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民大学已经成为课程改革试验的先行者.中国人民大学聘请阎连科为教授,在阎连科的推动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创意写作书系,包括《成为作家》《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和《小说写作教程》四本译著.对于有志成为作家的学生来说,创意写作教材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著名作家李浩曾说:“在我的枕边,有一本俄裔美籍小说家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这是他在美国大学里教授文学时的一部讲稿,他让我重新认识那些甚至已读过多次的文学巨著等当然,我并不认同他对这些名著的所有理解,对文学的所有理解.但就技艺的熟稔,就如何完成个人的‘风格和结构’,如何用‘处在两块肩胛骨之间的那块骨骼’去感受震颤和领略文学文字的美妙,纳博科夫给予我太多的教益;并且,也带给我巨大的懊悔:如果我在十岁、二十几岁的时候读到这本书,能聆听像纳博科夫《文学讲稿》这样的文学课,我的写作肯定会更完美,我的某些已经固定下来的错谬和短板也许就能得到纠正和弥补.”[4]

2.加强课外写作训练

任何艺术创作都是一项“心灵的技术活”,作家的创作也不例外.刘庆邦说过“作家是退稿退出来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退稿”,作者才会一遍又一遍地打磨自己的作品,创作感悟与经验技巧就慢慢地积累起来了,最终得到“不被退稿”的待遇.莫言在《透明的红萝卜》中写过一段关于把握打铁火候的文字:“小铁匠草草打了几锤,就急不可耐地到桶边淬火.这次他改变了方式,不是像老铁匠那样一点点地淬,而是把整个钻子一下插到水里.桶里的水吱吱地叫着,一股白气绞着麻花冲起来.小铁匠把钢钻提起来,举到眼前,歪着头察看花纹和颜色.看了一阵,他就把这支钻子放在砧子上,用锤轻轻一敲,钢钻断成两半.”写作训练像打铁一样,是一个锻炼技巧的过程.就像小铁匠没有丰富的经验,火候掌握得不够,不能打出好钢一样,初学乍练的学生因为没有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也很难写出优秀的文章.学生要想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仅仅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外多加练习.为了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练习写作,笔者所在学校中文系采取了导师制的教学模式,由专任老师负责指导所带学生在大一期间完成创新性写作60篇,在大二期间完成高水平的读书报告6篇.这一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培养作家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开展文学采风实践活动

笔者所在学校在实践环节中设置了“文学采风与创作”项目,每年由具有经验的教师带领学生到风景名胜区或历史文化遗存地开展实地考察与体验,搜集文学创作的素材.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创作,创作的积极性高涨,改变了在校园里、课堂上“闭门造车”的局面.走出书斋,深入生活,“浮士德”会产生返老还童的喜悦,激发出青春创造的热情,“堂吉诃德”会产生扶危济困的兴奋,矫正自己认识上的偏颇.“文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给创作提供灵感,现实给创作提供素材.自从开展“文学采风与创作”项目以来,教师要求学生每次考察结束后创作一篇体现自己最高水平的文学作品,作品按班级进行评奖,获奖作品全部由教师推荐发表于文学期刊.

4.邀请作家开设讲座

最近几年,作家走进高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作家受聘于大学,成为教授.例如,阎连科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晓声担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授,王安忆担任复旦大学教授.莫言前几年受聘于山东大学,现在又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这种趋势的表现形式之二是高校聘请“驻校作家”.例如中国海洋大学聘请迟子建等五位作家为“驻校作家”,香港中文大学也聘请张炜等人为“驻校作家”.虽然这些走进高校的作家多是教授或客座教授,并不是全都成为高校的全职教师,但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因为学生非常渴望这些作家能真正地结合创作“现身说法”.笔者认为,高校应该请作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开设一些时间灵活但具有启发性的创意型讲座或者短期课程,充分发挥作家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三)多元考核,为“作家型学生”松绑

1.毕业论文可以用作品代替

按国内的高校学位授予规定,专科层次不授予学位,本科授予学士学位,研究生授予硕士、博士学位.无论授予哪一个层次的学位,都必须通过正规而系统的论文审查.但另一方面,文学作品没有被纳入学位评价体系,造成学位授予“一边倒”的评价现状.笔者认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可以用作品代替.如果学生的作品已经发表或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则可以授予文学专业(或创作方向)的学位.

2.为学生搭建发表作品的平台

据笔者了解,学生在校期间,非常希望学校能够提供一个发表作品的平台.因为平台的建立,就意味着为一群热爱创作的学生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家园.校刊、校报等作为这样一个平台,是学生创作成果展现和转化的主阵地.事实证明,很多学生就是以学校的平台作为基础,最终走向成功.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文学院2009年创办杂志《南粤潮声》,并成功获批广东省连续性内部出版物.文学院2009级学生陈欣茹同学创作小说多篇,发表于院刊《南粤潮声》.受到作品发表的鼓舞后,陈欣茹又创作长篇小说《船撞桥头自然沉》,署名“落跑的娘子”,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在2011年公开出版.

3.课程考试可以用创作代替

学生经过高考的标准化选拔之后,对考试驾轻就熟.然而,学生的创造力与考试成绩并不成正比.因此,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考核方式应该让学生各展所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尝试考核方式的改革,用平时作业代替课程考试.平时作业就是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让学生创作一篇文学作品,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展示.结果,学生对这项作业非常重视,每个学生都认真地创作自己的作品,并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展示出来,如PPT、电子书、影视短片、Flash动画等等.学生作品的内容包罗万象,形式活泼多样,经过教师的当堂点评,学生都感觉获益匪浅.

综上所述,中文系可以培养作家型人才.中文系学生对创作抱有极大的兴趣,只要引导得当,学生的创作热情会被极大调动起来.教师的引导与指导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让学生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当然,培养作家型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的教学改革应该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