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语境中的人物形象

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87 浏览:18514

作者简介:黄杰平(1986―),男,汉族,江西临川人,现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 要:文学形象的塑造,历来被视为文学作品成败与否的关键,在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小说中,文学形象尤为居于核心位置,对这个时期文学形象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十七年时期文学.

关 键 词 :十七年;革命语境;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I 2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5-0000-01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是大众化、革命化、政治化、体制化的文学,政治和文学紧密结合.十七年的文学是革

命语境中的文学,文学作品塑造的形象是革命语境中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都是围绕革命和建设的需要而被塑造出来的,主要有四大类型.

一、革命英雄形象

革命英雄形象主要出现在一些歌颂新主义革命战争的作品中,包括农民英雄形象、战斗英雄形象和革命英烈形象.

革命英雄形象的出现跟新主义革命是分不开的,经过了两年多的国内战争,领导下的新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这是人民的战争,人民的主体是工农兵,所以革命英雄形象的原型自然是工人、农民和战士.

农民作为革命英雄形象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当中尚属首次,过去的农民特别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农民一般都是愚昧、落后、自私的象征,如鲁迅笔下的农民阿Q、祥林嫂等.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农民在文学中的地位空前提高.这个时期农民英雄的代表主要有《红旗谱》的朱老忠和《艳阳天》的萧长春等.

农民英雄既是农民,又是转变中的革命者和战士,随着农民和工人大量参军,为小说家提供了新的表现对象――战斗英雄形象,这些战斗英雄形象代表主要有《保卫延安》的周大勇、王老虎、孙全厚等、《红日》中军长沈振新、副军长梁波、团长刘胜和连长石东根等、《林海雪原》的杨子荣等、五十年代《上甘岭》、《洼地上的“战役”》等小说中的志愿军战士等.


作品在塑造这些革命英雄形象时几乎不涉足道德领域,很少关注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精神痛苦,忽略了他们人性的部分.英雄的成长和成熟始终离不开党的培养、革命集体和英雄群体的帮助.政治上的革命与反动、道德上的善良与残忍、审美上的美与丑,作品以简单化的价值情感判断来区分英雄和敌人.这些“革命英雄人物”只是一种历史话语的符号代码,是根据历史记忆与社会想像虚构出来的偶像.

二、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塑造是为了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各行各业涌现的带头人,主要分为钢铁巨人般的工人形象和改天换地的新农民形象.

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十七年时期塑造的另一类偶像,这类形象的构成主体仍然是工人和农民,只是他们已经脱离了战争而转入社会主义建设,他们是工业和农业领域的尖子和标兵.

建国后党一直强调塑造工农兵形象,反映工人生活的小说陆续登上了文坛,《百炼成钢》、《在和平的日子里》、《火车头》、《铁水奔流》、《春天来到了鸭绿江》、《乘风破浪》等贡献了一系列钢铁巨人般的工人形象,如艾芜《百炼成钢》的青年钢铁工人秦德贵和老工人袁廷发的形象、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塑造的志愿军转业工人刘子青形象等.

建国初始工人阶级被宣布为领导阶级,关于他们的属性被作出规定:大公无私、守纪律、讲团结、最少保守思想等,作家们在塑造工人形象时大都按照指示和文件规定去捏造“工人”,将他们“塑造”为钢铁般的巨人.

如果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钢铁巨人般的工人,那么生产互助和农业合作社则催生了改天换地的新农民形象,这是些农业合作化的带头人、领导者,如《三里湾》的王金生、《山乡巨变》的刘雨生、《创业史》的梁生宝等.

这些改天换地的“新农民”作为农业合作化的产物,只是一些政策符号,缺乏个性和生命力,和钢铁巨人般的工人形象一样,都是一些“捏造”的成果.

“新人”形象的塑造原则上与塑造“革命英雄形象”相同,但多了些新社会和行业的特点,视角由战争转向国内建设,他们都是工业和农业战线的“英雄”.这些“新人”的界定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政策的变化而变化,这些“新人”都是政策鼓励下的“新人”.

三、作为“改造者”的知识分子形象

作为改造者的知识分子形象和传统知识分子形象是区别开来的,他们已经已经不是先进思想的代表者和启蒙者,而是被排除出历史主体的一群人,是工农兵的改造对象.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沦为社会的边缘和改造的对象,在政治的打压下,知识分子在现实中遭受着悲惨和不幸,知识分子在文学中只能作为改造者的形象出现.这类知识分子形象主要有《青春之歌》的林道静、《在和平的日子里》的韦珍和张松如,以及“反右”斗争扩大化的受难者罗群、许灵均、章永、辛启明、黎珍,“”的受害者吴仲义、梅菩提等.

知识分子作为改造者的形象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一方面知识分子带有强烈的“原罪”意识,这是指在工农民众面前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天生有罪观念和这种观念的形象化.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的改造意识,这主要是指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知识分子接受工农兵思想改造的理论正式上升为党的文艺政策.党的最高领袖发出了号召,以忠于革命、怎么写作于抗战为己任的知识分子所能做的就只能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革命大集体的熔炉中进行思想改造.同时还有知识分子的革命意识,接受改造也是革命的一部分.

四、社会主义“旧人“形象

社会主义“旧人“主要是为了突出“新人”而被塑造出来,包括中间人物和落后人物.这些新社会的“旧人”都是一些土生土长的农民,之所以被称为“旧人”,因为他们跟当时的生产互助和农业合作化产生了冲突和矛盾.这些“旧人”形象主要包括赵树理笔下的落后人物形象和《创业史》的梁三老汉、《山乡巨变》的“亭面糊”盛佑婷等中间人物形象.

赵树理笔下的那些落后人物形象往往个性鲜明、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比如《三里湾》的“翻得高”、“能不够”、“常有理”、“惹不起”、“糊涂涂”,《锻炼锻炼》的女社员“小腿疼”和“吃不饱”,《小二黑结婚》的二诸葛和三仙姑等.

如果落后人物的特色在于其生动,那么中间人物的可贵在于其沉重,比如梁三老汉为儿媳上坟的那段,我们就能读到老汉心中蕴含的那无比丰富而深沉的情感,那难以言传或者不便言传的微妙复杂的心情,都那么令人动容和悲伤.

梁三老汉、盛佑婷及其他中间人物,都是因为和农业合作化背道而驰而受煎熬,从这个角度说,这些作品是为农业合作化政策而生,也会随着政策的变化而淡出文坛.

不管是革命英雄形象,还是“新人”形象、“旧人”形象,以及作为改造者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构成了十七年文学时期的人物形象主体,他们的功能都是审美教化和政治规训,从正面或侧面,审美服从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