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文2016年第6期

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131 浏览:43555

文学院台湾文学系(所)100学年度上学期增设课程表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Taiwa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100 Academic Year(Fall)Course Proposal

课程名称

Title of Course台湾作家专题──七等生

Seminar on Taiwan Writer—Chi Teng-Sheng开课班级

Class硕博班必 (选) 修

Required/Elective选修学分数

No. of Credits3(3/0)先修科目

Prerequisite Course(s)授课教师

Instructor廖淑芳

教学内容及进度

Course Description一,教学目标(Course Objectives)

本课程主要为搭配即将进行的为期一年的硕博班课程「台湾作家专题──陈映真与七等生」及未来相关活动而提出.陈映真与七等生不仅是台湾六0到八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台湾经典作家,也因其彼此风格的重大差异,刚好可视为台湾现代作家的两大基本范型.所谓「现代」范型,涉及「现代性」所具有的「个人主体价值」与「现代国家建造」等两大精神史领域.具现在作为「台湾知识份子良心」的陈映真,与作为「台湾内向书写祖师爷」的七等生两人身上,此所指涉的不仅是小说文本中呈现的个体意识或革命理想的追寻,而且透过他们两人的书写与互动,也反映出六0到八0年代在两人创作高峰阶段中台湾文学场域剧烈的的思想结构变迁.

本学期课程将先以「台湾作家专题──七等生」为主,本课程目标设定如下:

1.修课同学对两位经典作家的文本有深入的阅读与理解.

2.授课教师透过教学实验「作家文本细读法」在研究所课程发展的可能.

3.师生共同激荡作家文本与研究成果转化为其他生产形式的可能.

4.产出至少两篇能在未来相关研讨会发表或能收入论文集的研究生论文.

二,教学内容(Course Description)(暂定)

课程将从以小说家七等生文本呈现的创作精神史考察为经,当时文学与文化发展的脉络变化为纬,细探其人风格的变衍,相关影响与思想脉络探讨,并将兼及与相关作家文本的比较阅读.目标在培养对台湾经典作家文本细读的工夫,并从当前的视野重新省思其人其作的文学史意涵.

三,教学进度(Course Schedule)

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

第四周: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授课方式

Teaching Approach(es)师生共同讨论,并邀请专家演讲与座谈

课程要求

Course Requirements成绩考核

Grading Criteria课程参与30%,期中报告30%,期末报告40%参考书目

References主要文本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1:初见曙光》,台北,远景,2003.10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2:我爱黑眼珠》,台北,远景,2003.10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3:僵局》,台北,远景,2003.10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4:离城记》,台北,远景,2003.10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5:沙河悲歌》,台北,远景,2003.10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6:城之迷》,台北,远景,2003.10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7:银波翅膀》,台北,远景,2003.10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8:重回沙河》,台北,远景,2003.10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9:谭郎的书信》,台北,远景,2003.10

七等生,《七等生全集10:一纸相思》,台北,远景,2003.10

重要专书

张恒豪编,《火狱的》,台北,远景,1977.9

张恒豪编,《认识七等生》,苗栗县立文化中心,1993.6

陈万益,张恒豪编,《台湾作家全集──七等生集》,台北,前卫,1993.12

学位论文1990.6

陈瑶华,《王文兴与七等生的成长小说比较》,清大中文所硕论,1994.1

叶昊谨,《七等生书信体小说研究》,成大中文所硕论,1999.7

陈季娴《「恶」的书写:七等生小范大学国文所硕士论文,2003七等生小治疗的书写旅程硕士论文2005

林庆文,《当代台湾小说的宗教性关怀》,东海中文所博论,2001.6

郑千慈(伊格言),《崩解的自我》,淡江中文所硕论,2005.6

廖淑芳,《国家想像,现代主义文学与文学现代性──以七等生文学现象为核心》,清大中文系博士论文,2005年7月(未刊行)在介入与隐遁之间───七等生文学中的沙河象徵

七等生,〈与安若尼典可的三封信函〉,《台湾文艺》九十六期,1985.5

尉天骢,七等生,曹永洋,陈映真等,李南衡录音,雷骧笔记,〈大地之歌〉,《文学季刊》第五期,1967.11.10

尉天骢,〈隐遁的小角色〉,《纯文学》四十三期,1970.7

陈明福,〈李龙弟:理性的颓废主义者──再论七等生的我爱黑眼珠〉,《中外文学》四卷十一期,1976.4

温良恭,〈商青〉,副刊,1978.9.24,25

马森,〈隐藏在台湾本土的一块美玉(上)〉,《时报杂志期1982.8.29~9.4

马森,〈隐藏在台湾本土的一块美玉(下)〉,《时报杂志期1982.9.5~11

尉天骢,〈我的文学生涯 (上)〉,《中国论坛》十七卷六期,总号一九八期,1983.12.25

尉天骢,〈我的文学生涯(中)〉,《中国论坛》十七卷七期,总号一九九, 1984.1.10

尉天骢,〈我的文学生涯(下)〉,《中国论坛》十七卷八期,总号二00期1984.1.25

黄克全,〈七等生印象〉,商工日报,1985.11.27,春秋生活版

廖淑芳,七等生大榕树〉中的启悟主题〉,《光武学报》十九期,1994

胡锦媛,〈书写自我--《谭郎的书信》中的书信形式〉《中外文学》二十二卷 十一期,1994.4

徐淑卿,〈七等生--弹奏一曲苍迈的恋歌〉访谈稿,《中国时报 》开卷版,1997..10.2.


徐淑卿,〈七等生--弹奏一曲苍迈的恋歌〉访谈稿,《中国时报》开卷版,1997..10.2

陈万益,〈七等生与翁闹〉《日报》22版,台北,副刊,1998.7.24

彭瑞金,〈离城的隐遁者──剖析七等生现代主义小说〉,《中国时报》三十七版,1998.10.11

涂静慧,〈七等生研究资料目录〉,《全国新书资讯月刊》第13期,2000.1

黄锦树,〈中文现代主义:一个未了的计画〉,政大中文系主办,「现代主义与台湾文学学述研讨会」,2001.6.2~3

陈丽芬,〈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另类想像──以七等生为例〉,《现代文学与文化想像--从台湾到香港》,台北,书林, 2000.5

苏峰山,〈七等生的梦幻-兼论社会学的实在论〉,《台湾文学评论》一卷一期,台南,真理大学,2001.7

彭瑞金,〈离城小说家与梦幻出版家的邂逅:《七等生全集》出版〉,《台湾文学馆通讯》第2期,2003.12

杨照,「自恋书写」中完成的自我──重读七等生的小说《思慕微微》〉,《在阅读的密林中》,台北,印刻,2003.6

陈文芬,〈文学原乡――七等生在通霄〉,台北,《印刻文学生活志》,2004.1

郑千慈(伊格言),〈关於一场酷刑的不在场证明:检视七等生作品的现代主义与其作品中的规训与惩罚〉,文讯出版社主办,「

萧义玲,<,面向存在之思──从七等生小说论爱慾,自然与个体化历程>,,《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总第十期,中正大学中文系出版,2007年12月,页151-190.萧义玲,<,面向存在之思──从七等生小说论爱慾,自然与个体化历程>,,《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总第十期,中正大学中文系出版,2007年12月,页151-190.萧义玲,<,观看与身分认同──七等生小说的「局外人」形 象塑造及其意义,《成大中文学报》,第二十二期,成功大学中文系出版,2016年10月,页121-160.萧义玲,<,走在一条建造家屋之路──论七等生《重回沙河》中的时间光影与生命家屋>,,《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总第十二期,中正大学中文系出版,2016年12月,页201-240.萧义玲,〈爱,疏离与暴力──论七等生<,精神病患>,中的疾病与医疗之路〉,《文与哲》,第十三期,中山大学中文系出版,2016年12月,页299-339.萧义玲,〈自我追寻与他人认同──从「自律作家」论七等生的写作风格及评价意义〉,《大学人文学报》,第三十七期,大学文学院出版,2016年1月,页105-162.萧义玲,<,献给永恒女神的祷词──从七等生《谭郎的书信论艺术实践与自我完成》>,,《台湾文学研究集刊》,第五期,台湾大学台文所出版,2016年2月,页85-123.课程

Course website成大moodle网路教学系统备注(如限修人数,所属学程等)

Remarks(e.g. Maximum enrollment,if the course is counted towards a program certificate, etc.)所属领域 文学与语言历史,文化与社会

□ 理论与批评 □ 应用与实务课程编码□ 基础 □ 初阶 □ 进阶专题所属学程其他限修最高十五人94年12月1日修订(Revised Dec. 1, 2005)

97年5月26日修订(Revised May. 26,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