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80后”正名

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954 浏览:78677

摘 要:自2000年“80后”一词首次在文学领域提出,至今已开始演变为一个为大家所接受的流行的社会学词汇.笔者试图通过回到“80后”命名的历史现场,从文学领域厘清“80后”从初始命名到对命名的误用到各自为政的应用过程,分清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和它相关联且容易混淆的诸如“校园文学”、“青春文学”等概念.并对推动“80后”一词产生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和“网络媒体”的历史产生现场和命名过程做出审慎的反思.

关 键 词 :“80后”,新概念作文大赛,网络媒体

自2000年“80后”一词首次在文学领域提出,至今已有十余年了.如今“80后”已超出其原有的文学命名领域而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流行的社会学词汇,甚至紧随其后,开始有“90后”的称谓承续而上,而追溯其源,便有了“70后”单薄的身影.让笔者深感忧虑的是,不但“80后”一词开始日渐丧失其独特性,在笔者和“80后”同生同长的专题研究中,也开始变得在对“80后”一词使用时,有了更多审慎的思考.更多的时候,都不得已要加上“80后查重复率”或者“80后作家”这样的标签,以兹区别于当前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的“80后”一词.正是基于此,笔者感到有必要对该命名进行一次历史性的清理,笔者试图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给“80后”一词一个本真的历史性面貌的还原,并试图对这样一个“文学命名”做一次审慎的反思.

一、“80后”一词的谱系

“80后”最早是由谁提出的,现在几乎已无从考证.目前能追溯到的较早渊源可能是2000 年,当年《诗参考》于 7 月推出一个“80 年代出生的少年诗人力作展”,随后,刊登 80 年代出生的人写的诗歌的民间刊物纷起.2001年,一个署名为“中国斗志”的湖南大男孩,几乎给每一个在榕树下申请过免费留言版的查重复率都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参与编纂《查重复率》杂志,为“80后”出生的写作者留一份自由纯净的个人写作空间.2001 年 6 月,重庆的刘东灵、汤成伟主办的民刊《诗与思》推出“青铜骑士80 年代后诗人力作展”,2001 年 5 月吴默等人在互联网上建立“全国第一家 80 后论坛”南方诗坛开始,网上的“80 后”诗歌论坛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002 年起,《诗刊》、《星星》、《诗潮》、《诗选刊》等诗歌核心刊物上开始发表“80 后”的诗.2003年1月,文学期刊《芙蓉》正式推出“我们,80年代出生”专栏,春树、蒋方舟、李傻傻等先后在该专栏中一展身手.这年春天,生于1982年的文学青年恭小兵在天涯社区发表《总结:关于80后》,引起网民普遍关注.7月11日,天涯社区开辟文学专版《生于八十》,正式为80年代出生的写作者正名.不过这个概念当时并未被公众所接受,只是在小圈子里流行.2004年2月2日“80后”作家春树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同时这家杂志把春树与另一位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查重复率韩寒以及电脑满舟、摇滚乐手李扬一起称做中国“80后”的代表.从《时代》周刊对“80后”的命名来看,它并非专指文学,而是将其视为既存的一个文化事件来关注.显然,“80后”命名的初次大展锋芒,其实并不是我们现在约定俗成的一个对写作群体的称谓.但是,当春树以一个当前畅销书作家的身份被列为“80后”代表在国际传媒首次后,立即在国内引发了人们对春树以及和春树同时走红的一批青年查重复率的高度关注,并逐渐将“80后”的身份局限在了查重复率上,特别是小说创作者身上,且同步展开了谁能代表“80后”的激烈论争.

2004年2月17日,“新概念作文”一等奖得主AT在《南方都市报》发表《谁有权利代表“80后”发言》一文,对春树等人能否代表“80后”以及对“80后”文学提出了质疑.紧接着2004年3月9日《南方都市报》做了题为《80后文学:未成年,还是被遮蔽》的报道,对这场争论进行了梳理,明确提出“80后”作者“偶像派”与“实力派”的划分,并分别列出两派名单:韩寒、春树、郭敬明、张悦然、孙睿等人属于“偶像派”,而李傻傻、胡坚、小饭、张佳玮、蒋峰则被归为“实力派”.①从这些事例我们可以看出,“80后”这个命名并没有经过仔细思考和审慎推断,而是把媒体提出的概念直接借用过来指称当前文坛上正在走红的青少年写作,随之展开的后续探讨几乎全都转换成了由谁来担当命名而不是对命名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的反思.

2004年6月,由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代表作家马原主编的《重金属“80后”实力派五虎将精品集》面世,马原作序,大力推出“五虎将”:李傻傻、张佳玮、胡坚、小饭、蒋峰的作品.紧接着陈思和在《上海文学》上推出了“五虎将”(李傻傻、张佳玮、胡坚、小饭、蒋峰)的讨论专辑.随之,李傻傻的小说《红×》刊登在纯文学杂志《花城》上,标志着“80后”为主流文坛接受的开始.2004年7月19日,中国文联出版社主办的“80后”读者见面会暨《我们,我们》(“80后”文集首发式)在北京举行,号称73位“80后”作家集体登场.当天下午,电视台《读书时间》栏目以该书的出版发行为背景,邀请评论家白烨、作家莫言,以春树、李傻傻、彭扬、张悦然等作者为嘉宾,制作了一档名为“恰同学少年关注80后的一代”的专题节目.

事态发展至此,笔者深感兴趣的是,这场原本以“谁能代表‘80后’”而引发的激烈论争,逐渐演变成了对“80后”进行分宗立派的热烈讨论,最终却以“大家同在‘80’屋檐下”而握手言和草作收场.我们看到无论是跻身于新概念大赛、集合于《萌芽》杂志旗下的包括郭敬明(新概念第三、四届一等奖得主)、张悦然(新概念一等奖得主)、周嘉宁(新概念一等奖得主)、蒋峰(新概念一等奖得主)、小饭(新概念二等奖得主)等在内的查重复率,还是跻身网络其作品专辑被新浪、网易、天涯三大网站同时推出的少年查重复率李傻傻,都因其同出生于1980年后而被纳入“80后”麾下.同时随着对这个现象的关注和批评的展开,“80后”的范围还在逐渐上延,甚至早在上个世纪就走红的郁秀、许佳等当时被贯之以“校园小说”的查重复率也很快纳入“80后”麾下.至此,“80后”写作这一概念逐步取代“青春写作”、“少年写作”等命名,作为一个市场和文学品牌的概念破茧而出,并为媒体和评论界广泛采用.“80后”在文学领域里的概念也就逐渐稳定下来,具有了其较为稳定的内核,它指的是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目前正活跃于中国文坛的一批从事写作的青少年群体.

笔者在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80后”一词在文学领域的界定,可以说,目前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对于“80后”这样一个文学命名的英译却依然存在很多不同的意见.而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加剧,都促使我们对这样一个既存问题不能视而不见.就目前所见,尚未出现一篇以此为话题的专题讨论文章,但是在学术论文的标题、摘 要 或者关 键 词 的译介中,以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出现了诸如Post80,After80,the 80’s等多种译法.加上美国Time杂志曾经对“80后”一词的广为流传起到过实质性的推断作用,其文中,曾经将中国80后的特点概括为Me generation,也有人曾将Me generation一词视为“80后”的英文对译.我们仔细对比以上几种译法,就会发现,Me generaion 的译法,尽管能够体现出“80后”的一部分特点,但是,作为一个学术用语,与其本意相差较远,在学术的严谨性上有所欠缺.而就字面翻译来看,Post和After都为“后”的意思,将“80后”一词翻译成Post 80 ,After 80,表面看应该是较为准确的中英文对照翻译,但实际上是典型的中式英语.因此,就“80后”意指一个时代的查重复率的实际内涵来看,the 80’s的译法实际上是更贴近原意的.

二、“80后”制造

在对“80后”一词的谱系进行清理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80后”最终能够广为流传,是离不开主流批评、学院批评、媒体批评的合力制造的.而其中最为我们注意的是“80后”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新概念作文大赛”和“网络”媒体.

众所周知,1999年前,我国举办的各类作文大赛几乎都无一例外的带有浓重的主流色彩.它们通常是由区县一级的教委举办初赛,然后,在初赛中的获胜者才有资格参加由省、市一级教委主办的复赛.就参赛试题和评选规则而言,它们也多和中小学生在各种大、小语文考试的试题中所遇到的考试作文大同小异.这种比赛方式的直接后果是,由于它对参赛者人数的控制以及缺乏宣传力度,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是削弱了它作为一个的大型比赛在国内的影响力,也在无形中降低了人们对它理应持有的关注度.而就更深远的影响来说,这不但容易形成学生应试中的新八股,也容易使整个社会将学生的写作仅仅定位于“作”文,把他们的创作仅仅看做是他们在正式进入写作前对“文章路数”熟悉的小小练习.当我们将这类比赛与后来成为在“80后” 的历史书写上几乎难以绕开的一笔“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做比较的时候,更会发现这种对比的鲜明.第一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于1999年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刊物《萌芽》和国内一些著名高等学府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这次大赛的高调宣传之一是,它为所有有志于文学创作的莘莘学子都提供了平等的机会.而它在赛后为部分一等奖获得者提供了直接进入我国著名大学中文系或者相关人文系进行继续深造的机会,更是为人们所关注.这一举措在媒体的吹捧下让很多孩子看到了摆脱高考之苦的希望.尽管“新概念作文大赛”在举办到第三届的时候,因国家教委做出取消文科生免试直升的决定而不再为在大赛中表现优异者提供直升高等学院学习的机会.但“新概念作文大赛”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力却是相当持久的.一方面,它在引起了社会对一个普通的作文竞赛长达近十年的高度关注的同时也间接推动了人们对文学本身的关注.另一方面,人人均等的参赛机会以及不同于语文考试中命题作文对选手个性发挥的硬性限制,促使在大赛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才华的青少年写作者.而他们不同于平常“作文写作”的创作,也就是一种我们可称之为“文学”的书写.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人们在看待这些写作时,摆脱过去那种将之视为习作练习的“小儿科”旧有观点,逐渐获得人们对其视做文学性写作的认可.

而网络也催生了一大批拥有很高点击率的网络查重复率.网络为“80后”在写与读、供与需上形成了自己的流通与消费系统.他们不需要像传统作家那样,在主流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通过在主流文坛造成一定的影响来获得进入文坛的某种资本.他们完全可以先进入市场再闯进文坛.也就是说,他们完全可以摆脱传统作家的成功之路,通过获得网络上的点击率得到读者的青睐,再引起主流文坛的关注.这就促使更多的人通过网络这道写作的“零门槛”进入到自由的文学创作中来.据以“80后”为主要作者队伍的“苹果树中文原创网”的不完全统计,与“苹果树中文原创网”签约的作者高达两万人,而其中绝大多数“查重复率”的身份,都是在读的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而较传统作家而言,“80后”这批查重复率,几乎人人都在网络上开设有自己的博客,如:

郭敬明BLOG:小四的游乐场:lquesup1

就连声称“我至今还不习惯用电脑写作,面对电脑我就没有状态,现在的写作还都是用笔完成的,因为打字速度不快,但思维又是风驰电掣的东西”②的李傻傻,也不得不惊叹网络作为一个传播媒介能够为写作者提供的巨大发展空间.如下面一个读者与李傻傻的对话

福州读者:李傻傻的作品应该最先是通过网络传播的,在新浪、网易、天涯上都有你的专栏,网络的平台给“80后”很大的伸展的空间,你对网络写作怎么看?

李傻傻:网络是个平台,它能让你快速传播,也使快速被人接受成为可能,很多少年作家都是通过网络成名的,网络也能够让你获得很多新知,是个好东西,但要成就关键还是看你自己的本事.③

而事实上,李傻傻自身的成名之路也是因其作品专辑被新浪、网易、天涯三大网站同时推出而一炮走红的.由于当前中国的大部分网民是集中在青少年年龄段,他们很容易在同龄人的作品中找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影子,这便增加了这些网络查重复率的点击率,加快了他们作品的传播速度.这也容易从网络的途径催生出一些值得推荐和关注的查重复率.

三、“80后”命名的反思

一个文学现象得以命名而聚合的条件是要求其对象具有本质同一性、封闭性和多层次性.它特指某一特定时期内某些本质相近或者相似的作家、作品及内容的集合体.文学主题和美学方式,这些本来就不可分割的文学元素在这个概念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一个文学群体,它内部的各种文学元素必须有着不可忽视的本质同一性,否则它就失去了作为一个文学群体集合的基础,同时,相对于外在的文学现象它又具有不容混淆的个性.正是这种性质使它形成了对它之外的文学现象的封闭性,而它内部的文学现象在共同的本质基础上又是多样的,这样它才可能是一个有活力的内部与外部相互影响的多层次结构.而“80后”作为目前已被大家广为接受的概念,其命名所具有的合理性是值得我们肯定的.“80后”的命名基本上还是涵盖了该文学现象的各个环节和侧面.同时还使得它和早期的“校园文学”、“青春文学”这样一类命名区分开来.“校园小说是一种以校园生活为题材,以青春气息为精神质素的现代小说样式.”④但是校园文学的创作既可以是在校的学生,作为校园小说的亲历者来讲述,同样也可以是非学生身份的写作者,用“回忆”视角和“怀旧”情怀书写“我”那逝去的校园生活.这就很难准确概括以“80后”青少年年龄段出现在文坛的这个作家群体.而“青春写作”,“青春”既可以指创作对象的“青春题材”,也可以说是创作者的青春身份.从“青春题材”来看,也包含着并不只是“80后”作者写的青春题材的作品,它同样可以包括任何以“青春”为创作题材的作家,这样“80后”作为本世纪的一个特殊文化现象的独特性很难被概括出来.而从青春身份来说,“90后”,还有当下在中国很畅销的韩国的一些作品也都可以概括进这个范围了.同时由于青春写作作者的年龄是被定格的,没有多大的伸展和延伸性,自绝于后续发展中可能存有的不同走向,遂仅能成为一时的时尚代名词.用“80后”命名,尽管简单,但是至少用它时,研究者还知道在说什么,而并不用做过多解释.而且用“校园文学”“青春文学”这样一些命名,主流文坛可能还在“少儿图书”“时尚读物” 这样的层面上看待他们,并以“小儿科”这样潜在的观念轻视了他们.而“80后”的提法是紧随着文坛上“60”“70”之后提出的,实际上反映了目前主流文坛已将“80后”视为文坛上涌现出的文学现象来对待,同时也标志着主流文坛对其的扶持和滋养,主流批评对其的认同与接纳.

但是作为一种语义修辞的文学命名,其目的在于瞄准真理性,精确揭示和概括文学形态的特质.其理想状态是不断地逼近内核和本质.它要求命名与文学现实之间要构成语义指涉,符号与事实之间要构成最大限度的互证.在这点上“80后”这个命名以及在对它命名的整个过程中,由于没有经过仔细的思考和审慎的推断,其简单、粗暴和草率的做法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首先,中国当代文坛对时下文学反应的滞后性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其实“80后”作为一种文学事实是业已存在的,只是一直没有引起主流文坛的注意.“80后”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始现身文坛了,当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韩寒(代表作《三重门》)、许佳(代表作《我爱阳光》)等.如果此时作者的崭露头角还属个别的和分散的现象,那么在进入本世纪后,“80后”新的查重复率不断涌现,“80后”新的作品层出不穷.与此同时,“80后”写作的连续性、群体性亦愈来愈明显,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文坛新生力量了.这一方面得力于“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推动,并聚集起了一批又一批强有力的学生写作者.另一方面网络也催生了一大批拥有很高点击率的网络查重复率.他们中的郭敬明、张悦然等人的作品在网络文坛和传统文坛所占的读者数量及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几乎可以与一些著名作家不分上下了.像韩寒的《三重门》从2000年5月发行以来已经再版数次,销量突破百万,而郭敬明的《幻城》和《梦里花落知多少》分别以100万册和60万册的印数接连在2003年、2004年年度文学畅销书排行榜中位居前列.此时他们取得的成绩几乎已经到了人们不得不报以关注的地步,但遗憾的是“80后”写作已经在市场上不胫而走时,主流文坛仍将“80后”写作简单地视为孩子创作,对之表现出相当冷漠和隔膜的姿态.直到美国《时代》周刊对包括已在中国走红的畅销书作家春树在内的中国新一代年轻人被命名为“80后”,并将其作为一个文化事件来关注时,才引起了主流文坛对他们的关注.

其次在对“80后”的命名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市场转型后,主流批评、学院批评、媒体批评三者合谋带来的负面效应.“主流批评不仅指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在审美原则上严格遵照正统观念,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宣传色彩的批评,同时也指批评者的单位隶属和身份认同及其批评集中发表的刊物都与典型的体制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学院批评则主要指由在高校、研究所任职的职业学者所进行的专业批评.媒体批评则指以大众传媒(包括杂志、报纸等传统的印刷媒体和电视、互联网等电子媒体)为载体,以普通受众为对象的批评,媒介与受众也决定了这类批评的商业属性”⑤.而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媒体批评”和“主流批评”在发展过程中对“学院批评”有所借重,同时“主流批评”和“学院批评”也都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媒体化倾向.代表主流批评的电视台和一系列的纯文学刊物如《花城》、代表媒体批评的报刊如《南方周末》和网络,代表学院批评的专家学者如陈思和、白烨等都在“80后”的命名这一事件上表现出了一种相互的借重.而三者的互相借重,归根结底是出于策略的考虑对“80后”命名进行了简单的挪用,并没有对命名本身做出严肃的思考,以致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一方面这种通过按年龄的一致性试图由年代的划分来对文学现象进行笼统命名的做法,可能会夸大代际的差异和冲突.早在命名之初,就遭到过批评界诸如“以粗暴的代际划分定义出‘80后’,这样一揽子收进形态各异的一拨人,只是为了整体的花哨,而个人的面目依然是模糊的”⑥等质疑与责难.这实际上是已有研究者注意到了相近年代的文化互渗反映到同年手身上的复杂内涵.的确,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化、文学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其实都是不可以简单地做线形的界定和划分的.历史本身总是在相互交叉和相互颉颃中动态演变的,所以我们才会在70年代、80年代青年群体身上发现一些相似的审美趋向.而对于那些创作上和“80后”很接近,但是出身于70年代末的查重复率就可以被简单的忽略掉吗?另一方面这也会导致对同一年龄层内部差异的忽视,有关这点目前在我们的研究中已经显露出它的负面效应了.尽管我们在探讨“80后”时,一再无限拓展它的边界,但是,很明显的是当前我们所言及的“80后”实际上主要是以“学生身份”这个群体为主,而随着“80后”的一些主要代表逐渐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其“年轻白领群体”也日渐成为“80后”中的一个主打群体.但是他们是不是就代表了整个80年代出生的人的情况呢,这是值得质疑的.这势必会造成很大一批身处边缘的“80后”始终处于被遮蔽的状态.那些青年农民呢,那些城市中的民工呢,那些即使生在城市但却无力参与新的消费时尚的城市贫困家庭出身的青年呢,难道他们就理当被置之“80后”的门外,而转向“底层文学”、“打工文学”中去寻求身份认同吗?


正是这些命名本身的模糊性,给我们的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然而,笔者认为,尽管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化、文学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其实都是不可以简单地做线形的界定和划分的,但是各个不同的年代到底还是有着区别于相近年代的独立性特征,处于这个年代的人们,特别是有着精神文化敏感的文学家更会有自己年代的情绪记忆和书写方式.因此“80后”作为一个命名,在时间上有着对年龄的借重、对青年身份的强调和对80年代出生的人所处的时代上文化内涵的肯定的两重含义.而这些为研究者关注“80后”下集合的一批年纪相似、经历相仿的作家,他们共同的心理基础、相近的精神向度、美学追求,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此“80后”作为一种命名,依然值得我们采纳,而其命名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反思.

注释:

① 参见黄兆辉、廖文《80后文学实力派和偶像派之争》,《南方都市报》2004年3月10日.

②③参见《卸下80后的光环 李傻傻福建对话》.bbs.省略/dispbbs.aspboardid等于4&id等于2330

④ 胡忠青、张永禄:《近年中国校园小说创作走向》,《当代文坛》2005年第2期.

⑤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

⑥ 转引自魏心宏《“80后”与上海人的才气》,《小说界》2004年第5期.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科研项目“代际定位与文学越位从‘80后’看中国当下文坛的新元素” 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SB093)

责任编辑 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