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生态报告文学的多维美学品格

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897 浏览:107733

“所谓生态报告文学,是指从现代生态学的理念出发,以揭示生态失衡和环境危机为主要内容,着重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报告文学作品.”[1]

在社会全面转型,知识经济初显端倪的全球化趋势下,当我们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之际,现代文明(东、西方)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审视与批判,可谓机遇与挑战同在,迷茫与前景并存.为了不断做大“经济馅饼”,满足贪婪的物质消费,人类正在向自然开战,向自己的同类索取.人类失去了敬畏自然和尊重生命之心,不断地消灭其它物种和生命,正在成为“生命的孤独者”,难以享受到与其它物种和生命共存共娱的欢乐.同时,自大的人类亵渎神灵、失去信仰、放逐崇高,正在成为一个精神无所归依,失去终极关怀的精神流浪者.

正在这种全球背景下,诸多先驱已经开始呼吁保护人类地球,尊重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由此提出“生态文化”的概念.从文化层面来看,生态主义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亚文化.生态主义文化在中国虽然诞生的时间不长,且处于被人们忽略的状态,但种类齐全,从生态哲学到生态文学都已经存在,而生态报告文学的兴起,为整个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试图从生态报告文学在文化格局中的坚守、 生态报告文学的时代警示、走向开放的生态报告文学三个方面予以阐述,以期对报告文学作家的创作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一、精神坚守:生态报告文学的本我确认

“作为一种‘时代文体’,报告文学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特定社会文化生态的激发.它会以强新的世纪无限壮阔、无限丰富、无限复杂的社会现实存在,报告文学作家坚守关注国计民生、守望人类价值原则的高尚的文学精神,以及视觉文化时代(“全媒时代”)纪实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的受众因素等等,都使报告文学有可能成为新世纪一种强势文体.”[2]

何谓生态报告文学的精神坚守?对此的回答可能莫衷一是,著名评论家周政保认为:凡富有时代的前沿精神,做到卷入现实而思考现实,将精辟独到的见解贯穿于真实可靠叙述之中,也就称得上是找到了报告文学创作的灵魂.

而事实上,很多报告文学作家正是以这种具有这种精神坚守,即意味着报告文学作家对于生活沉入达到了相当的深度;沉入,便会负重;负重的作品才会有它的分量.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中,被称为“环保作家”的哲夫(被称为“中国的唐吉诃德”),放着好好的作家不当,好好的小说不写,偏要和一个远比风车更可怕的敌人决一雌雄.他连续5年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沿长江13个省采访,历时108天,行程2万多公里;从源头到入海口,沿黄河采访,行程上万公里,纵横8省区等所有这些,最后凝聚成了三本沉甸甸的书--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国首套生态纪实文学丛书:《长江生态报告》、《黄河生态报告》、《淮河生态报告》.在他的文字记录中,作者在揭示环境问题,暴光种种污染的同时,将笔伸向历史和社会的更深处,不仅写到动植物的保护、山体滑坡、沙尘暴,水土流失等问题. 作家陈建功在三大江河生态报告的序言中,用“颤栗、震惊”形容自己的阅读感受,“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翻开这几本书”的他,很快便不由自主地“陷入血脉贲张、惊悚骇然的境地”,因为他看到的是“猝不及防涌到面前的穷形尽相的生态惨景”[3].

明瑞光:转型期生态报告文学的多维美学品格同样,徐刚所有的作品似乎也都围绕这样一个主题:为了生命的广大和美丽.先后推出了《绿梦》、《中国风沙线》、《倾听大地》、《中国,另一种危机》、《守望家园》、《地球传》、《长江传》等一系列重磅作品,厚重的文字,让文坛起了轩然大波,,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在这末日一般的黑暗浑沌之中,风是唯一的主宰,沙可以掩盖一切,我们完全可以设想,那些中国西部的历史名城:统万城、骆驼城、楼兰、精绝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沙尘暴,并且从此被这强劲的黑风从地球上抹去, ”在这段文字中诗人徐刚在揭示滥伐悲剧时,常常以洋溢的抒情语言,谴责对于生态环境的恣意破坏,表达对于生态现状的深切忧患,文字优美富有感染力,具有诗的韵味和意境.他的笔锋尖利,他面对人类所处的生态问题,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更为立体的叙述方式,大量的真实数据和动情的文字把那些危害我们人类今天和明天的陋习、痼疾予以集中的揭示和穿透[4].另一位报告文学作家李青松,近年来把目光投向大自然,关注野生动物的命运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创作了系列生态报告文学,代表作如《遥远的虎啸》、《孑遗》、《中国竹事》等多篇,讲述了虎、狼、大熊猫、蛇、古树、竹子等几十种动植物,尤其是珍稀动植物的有趣故事、现状、保护成果及存在问题,谴责了破坏生态环境、滥杀野生动物的坏人坏事,歌颂了一大批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人们.从这些作家的作品中,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责任的重大,保护环境是每个人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王晓华先生说:“中国生态主义虽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其精神资源却是明晰的.有本土资源,如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念,老子哲学中的自然崇拜,也有非本土资源,如印度的整体主义哲学和西方后现代哲学的影响.老子对于功利、技术、竞争、过度消费的批判使他成为生态主义的先驱.生态主义文化在中国虽然诞生的时间不长,且处于被大众忽略的状态,但种类齐全,从生态哲学到生态文学都已经存在,如宋祖良的《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余谋昌的《生态学》、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徐刚的生态报告文学,等等.这些著作的作者都是知识分子,他们认为知识分子不仅是社会的良知,而且应是宇宙的良心[5].他们为人类提供最真诚的精神关怀和思想指引.他们秉持了报告文学作家那种关怀现实,干预现实,批判现实的文体精神.这样就使得生态报告文学的本我确认成为可能与必要,从而,也构成审美的多维美学品格.


综上所述,报告文学作家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通过对于人类功利、技术、竞争、过度消费等短视行为的反思和批判,认为报告文学作家不仅要在思想上扛起改造和塑造人们思想的大旗,让生态主义的观念深入人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大氛围,同时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出发,通过关注生态、敬畏自然和尊重生命,适时也及时提出了坚持天人合一的价值立场,责任、正义、良知成为生态报告文学坚守的主题.生态报告文学所体现出来的坚守精神,就在一种自觉的状态下进行了本我确认. 二、文体自觉:生态报告文学的时代警示

报告文学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在保证真人真事的前提下,它善于吸收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些特长.八十年代,当代文学创作发生了许多明显而重大的变化,长期以来一元化统治的意识形态视角被打破,人们关照历史与现实、人类与社会、艺术与文学因进入了文化的层面而壮阔,从而形成了多元共存、交织互补的大趋势.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报告文学自觉地成为时代的号角,有更深的参入精神和忧患意识.

报告文学作家以自觉的意识,对报告文学刻意追求的“文学性”进行了一次反思,他们力图使报告文学回归到新闻本质,回归调查报告形式.通过文字传达出人类共同心声与愿望,字里行间,透露的是一种大众的呼声,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它自觉地成为时代的警号.

生态报告文学作为传统文化格局中的一分子,它注重自然文明的保留.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显现,中国的生态局面也日益严峻,生态主义运动随势而起.这股旨在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具有后现代意味的社会文化思潮,潜在而有力地影响着国家及民间意识形态的现代转型.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生态报告文学适时萌动并迅速崛起,勇敢地承担起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促进天人关系和谐发展的人间大义,并初步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放眼未来时态的生态报告文学写作,宜在现实感应、主题诉求以及生态话语的智慧表达方面继续开掘,不断深化.

转型期生态报告文学以徐刚的环境文学选《枯荣家园梦》为代表,这本书深刻体现了徐刚的忧患意识.其中徐刚的《伐木者,醒来》将目光投向了正在被破坏的森林植被,揭示了现实社会一个触目惊心的现实:“在阳光下还是月光下,只要屏息静听,就会听见从四面八方传来的中国的滥伐之声.”乱坎滥伐导致生态破坏的恶性循环:越穷越开山,越开山越穷,越穷越砍树,越砍树越穷.徐刚执意描写森林资源被滥砍滥伐的现实,写出了盗伐哄抢林木的状况,以触目惊心的场面和确凿的数字展示出滥伐哄抢森林资源的事实,使其成为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代表作.一直关注着环境报告文学的评论家李炳银说,真正建立在新的环保观念上,自觉地把自己的文学创作同关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是从徐刚的中篇报告文学《伐木者,醒来!》开始的.此前,在不少人的感觉和意识中,维护生态平衡,加强环境保护,不过就是一些节约用水、搞好环境卫生之类的生活琐事.但到了徐刚的作品发表时,作家的思考已经达到问题的根本层面——必须从维护生态平衡着手来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徐刚充满深情地赞美森林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福祉,愤怒地控诉了那些肆意毁坏森林的野蛮行径,为维护森林的生存权利和人类自身的生存向愚昧、向贪婪、向罪恶发出了大声的斥责,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不遭破坏,发出了强劲的呐喊.在这以后,在报告文学创作中还先后出现了岳非丘呼吁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只有一条长江》、出现了杨兆兴报告在内蒙古沙坡头人与沙漠相互对持搏斗情形的《沙坡头世界奇迹》,出现了长篇报告太原一位退休钢铁工人以愚公移山一般的意志搬走城市造成严重污染的钢铁废渣山事迹的《走出古老的寓言》、出现了李青松遗憾许多野生动物家园遭毁坏,又遇人类袭击而灭绝,很多同动物之间发生的美好故事只能到记忆中去寻找的《遥远的虎啸》、出现了陈桂棣带着深深的伤痛心情报告淮河惨遭污染情形的《淮河的警告》以及徐刚此后陆续发表的《江河未必万古流》、《中国风沙线》、《水啊!水》、《最后的疆界》、《地球传》、《长江传》等许多作家有关反映生态环境问题的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几乎对所有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真实具体的报告,对于增强人们的危机感和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6]

龚举善教授说,生态报告文学这种新时期的报告文学要以新的战略眼光来审视自然,并且认识到把握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最高境界是维护自然的尊严、最大限度地争取与自然和谐相处.事实确实如此,只有人和自然达到和谐才会维持整个生态的平衡,生物链才不至于受到迫害.从这一层面来看,生态报告文学无疑是忧患的报告文学.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忧患意识,但这常常被视为个体的一种人生观,而未像报告文学作家那样把它作为国家民族整体的思维模式;中国文学的大部虽也时常将“忧患意识”作为文体功能,但却没有像报告文学那样角色明确和自觉,并且能一以贯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忧患意识”是报告文学主体思想情结的核心和本源,这应当被视为报告文学审美生成的关键所在. 原因就在于,处在今天这个人口饱和的年代,农村移向城市的人口日益上涨,生存、住房、工作成了人们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为了满足自己的,人们无所顾忌的拼命挣钱成了他们生活奋斗的目标.人们全然不知当他们在享受日新月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遭遇到了新的生存危机,而具有“忧患意识”的作家,把脉了社会前进的脉动,体验现实环境带来的痛苦,正视了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诸如:环境污染,人的尊严和价值被冷落等等.

上述诸多迹象表明,环保性生态报告文学将在调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从人文关怀出发把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从这一层面来看,生态报告文学崇高的审美价值应运而生.

承此,生态报告文学作家在对环境、自然文明等认识和描述的基础上寄寓一种人文关怀,这势必给整个生态文化带来新的契机与发展的可能.

三、文化建构:走向开放的生态报告文学

转型期文学的发展形式是复杂多重的,这就要求报告文学作家具备立体多维的关照视角和思维方式,对任何问题都要进行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揭示这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而生态报告文学所关注的社会以及生活全貌,使它重新确立了自己的文学地位与话语权.它所蕴涵的哲学、美学上的艺术风格,成为文化构建的一个部分.

随着都市化、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人日趋急功近利,甚至开始了不计后果的野蛮掠夺,人为加剧了天人矛盾.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纪实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破译,既往的文学思维确认人类认识自然的目的在于征服自然,征服自然的标志是改造自然.李建军也认为:“‘向内转’导致了文学与外部世界的疏离与隔绝.它至少从两个方面对中国当代文学造成消极的后果:一是只关注作家个人的缺乏意义感的内心生活,从而导致私有形态的‘个人化写作’、‘反文化写作’等‘消极写作’的泛滥;二是把技巧形式写作‘内部研究’的内容,把意义、价值、主题等因素当作‘外部研究’的内容,导致文学与生活、与社会的脱离,导致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瓦解,在这种文学观念的影响下,关注苦难与拯救,关注底层人的生存境况,通常被当作与文学无关的事情.”[7] 值得庆幸的是,“我国新时期的报告文学清醒地认识到,认识和把握自然的最高境界,便是最大限度的争取与之和谐相处、互惠互利.这显然是现代生态观念在报告文学层面的敏感投射.”以沙青的《北京失去平衡》,针对首都地区水资源极度短缺的严酷现实.正告人们:“我望见了自然界虎视眈眈的眼睛,听到了自然界咬牙切齿的诅咒”,“向往着找到这80年年代剧烈演变着的城市终归回和自然界重归于好的答案”.郭传火《汪洋中的安徽》对水灾的忧戚,杨民青等《大兴安岭大火灾》对火患的诘问,以及《伐木者,醒来!》、《中国风沙线》、《西部在移民》、《中国生存的悲歌》等无不表现出厚重的关于现实生活境况和人类生存依据的忧愤心态与守护意识.

此一时期,梅洁女士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把创作视点投向基层群众,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生态报告文学作品,如《山苍苍,水茫茫》.她以其女性特有的敏感和善良情怀审视着现实社会,尤其对鄂西水资源等重大环境问题的关注,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鲜明的生态意味.

概括起来,生态报告文学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学,它代表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演进的潮流,它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首先,是人的价值观的革命,即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代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其次,是世界观的革命,即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类中心主义哲学,用关于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生态世界观代替机械论、元素论;另外,它还会引发人类思维方式的革命,整体的生态学思维如莱昂波尔德等提倡的“像一座山那样的思考”将代替机械论的分析思维.

龚举善教授说,生态报告文学在生态哲学、生态美学与生态学等多学科综合规约下的具有特殊审美意义的生态符号学,这种具有强烈现代意味的审美符号学,既是转型期中国文坛的必要,同时也是文学形式高尚社会操守的必然体现.从此一层面出发,新时期生态报告文学逐步走向开放已经成为可能与必然.

生态报告文学的文化经由单纯的或内部“消极写作”或外部研究的片面发展阶段之后,最后走上了关注人与自然最大限度的争取与之和谐相处、互惠互利较为全面的道路.这种对人与自然的全面关注,使文化的构建日趋完善,同时,它引起的一系列变革,为生态报告文学本身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道路.

四、结语

报告文学属于艺术范畴,是来自现实又超越了现实的跨越时空的精神价值审美.报告文学的至美,首先不在形式,而在其锄奸鞭挞恶,追求超越的惊天地警告力量,所以生态报告文学在文化格局中的坚守、时代警示、 文化构建都体现了生态报告文学的美学品格.

预测生态报告文学的未来走向是困难的,但是在对生态报告文学进行了回顾和前瞻后,我们预感新时期生态报告文学之路日渐明晰.在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全球化语境下,可以预言全面、具体、真切表现全球生态观念、文化生态碰撞的报告文学作品必将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读者的热衷欢迎.生态报告文学作为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全面转型、全球化趋势渐浓的势态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清醒而明智的生态报告文学作家会审时度势,做新时期的参与者、记录者、思想者.

[参考文献]

[1] 龚举善.转型期生态报告文学的理性审视[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854.

[2] 丁晓原.可能与现实:走向强势的报告文学[J].甘肃社会科学,2005(1):37.

[3] 李凌俊,哲夫.手握丈量母亲河的笔[EB/OL].http://.china../chinese/RS/894106..

[4] 李青松.我说徐刚[J].森林与人类,2004(8):3739.

[5] 王晓华.中国的生态主义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EB/OL].http://.douban./group/topic/1302256/.

[6] 李炳银.活跃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报告[EB/OL].http://.cenews../history news/200804/t20080422_567077..

[7] 李建军.写作的责任与教养[J].文艺争鸣,2004(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