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的人文关怀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850 浏览:68393

摘 要:钱谷融先生1957年在《论“文学是人学”》中提出了“文学是人学”的观点,自此到“”结束,对其人及其文的批判经历了一个由学术到政治的过程,但在新时期的重新评价中又经历了从政治回归学术的过程.笔者认为,这过程也是“人学”观念不断被解读阐释和深入人心的过程.本文尝试从创作者、人物形象及欣赏者的角度解读其中的“人”,挖掘钱先生赋予“人”的独特意蕴,微探其中的思想渊源及当代意义.

关 键 词 :钱谷融 “人学” 创作者 人物形象 欣赏者

“文学是人学”是钱谷融先生1957年发表的《论“文学是人学”》这篇文章的中心论题.此观点并非钱先生所独创,因为在他之前,从“五四”时期开始,早已有人讨论过文学与人的关系问题,像周树人的“立人”说,周作人的“人的文学”,郁达夫的“个人的发见”等,就已经将“人”字烙进了中国文学的思想领域.而“双百方针”时期,钱谷融之前,呼唤人道主义的文章,如巴人的《论人情》、王淑明的《论人情与人性》等,也表现了批评界“人学意识”的觉醒,表现出当时理论界缺乏的一种人文关怀.

《论“文学是人学”》的价值在于,它在当时教条主义和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中突破出来,鲜明地树立了“文学是人学”的观点,就文学的性质、任务、创作、批评等问题抒发了引人深思的个性见解,强调重视文学艺术的特征,使广大读者认识到人的复杂性及其在文学表现中被反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从《论“文学是人学”》一文的发表并受到批评以来,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特别是在林彪、‘’横行的十多年里,‘文学是人学’这句话是绝对不能提的.‘’被粉碎以后,党所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又得到了发扬,高尔基的这句名言,也被人们重新提了出来.从报刊的文章中和讨论会的发言中,常常可以见到和听到这句话.”① 如钱先生所言,走过了漫长而坎坷的传承路,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的今天,“文学是人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对“文学是人学”内涵的解读,在今天也仍然具有深入阐发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创作者、人物形象及欣赏者的角度解读其中的“人”,挖掘钱先生从“人”出发赋予不同角色的不同意蕴,并试图探究该观点的思想渊源及当代意义.

一、创作者——心灵观照

纵观钱先生的主要论著,我们不难发现,他极重视创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心灵观照.在《论“文学是人学”》中,钱先生指出文学已经成为一种缺乏动人情感的干瘪的政治读本,他把“人”摆到了文学的中心位置,强调文学中人类感情的重要性.钱先生认为文学作品是人个性感情的表现,作为创作者应该用“整个心灵”来创作,用文学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打动人,这样才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这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于钱先生,“文学是人学”就是一种情感灌注的美学观念.

一方面,作为创作者,要以心灵观照,尊重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发自己的真性情.钱先生非常强调人的存在及其情感对文学的根本制约作用,把文学看做是人存在的一种表现方式.“在艺术活动中要是抽去了艺术家的‘我’,抽去了艺术家个人的思想感情,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活动,也就不会有什么艺术效果,不会有感染人影响人的力量了.”② 换言之,就是创作者应该用“整个心灵”创作.我想,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洗礼心灵,正因为创作者熔铸在作品里的真情实感吧.

在198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钱先生说:“我觉得,我们这个世纪的作家,似乎理智远胜于感情,好像他们更多的是用他们的头脑而不是用他们的整个心灵在写作.因此他们的作品最打动我们的也往往是偏重在思想上,而不能使我们全身心地激动.”③ 可以说,这是钱先生对20创作的一种失望的总结,在理性与重挟人类心灵的商业化时代,文学创作面临着人的情感缺失的危机.另一方面,钱先生认为,创作者还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去观照笔下人物的心灵世界.人道主义精神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至关重要,这也是从事文学创作的基本准则.

钱先生说过:“一切被我们当做宝贵的遗产而继承下来的过去的文学作品,其所以到今天还能为我们所喜爱、所珍视,原因可能是很多的,但最基本的一点,却是因为其中浸润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因为它们是用一种尊重人同情人的态度来描写人、对待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是我们评价文学作品的最低标准,最低标准却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而且是任何人都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运用着的.够不上最低标准,就是不及格,就是坏作品.达到了最低标准,就应该基本上肯定它是一篇好作品,就一定具有其可取之处的.”④ 从这人道主义标准中,足以见出钱先生对人道主义精神的肯定与推崇.

以人道主义精神去观照人物形象,也即创作者应该走进人物形象所处的环境和氛围,深入到人物形象的内心深处,真正了解和尊重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让人物形象按自己的意愿说话,这样才能够创造出不朽的典型.如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原来是想把安娜当做有罪的妻子加以贬责的,但结果他却不得不寄予她以深深的同情,甚至还赞扬了她.对于这种现象,钱先生是这样解释的,“等真正的艺术家绝不把他的人物当做工具,当做傀儡,而是把他当成一个人,当成一个和他自己一样的有着一定思想感情的、有着独立的个性的人来看待的.他一定充分尊重这个人的个性的,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是非爱憎之感来描写这个人物等但他绝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他的人物身上去,强使他的人物来屈从自己的意志.在生活中是如此,在作品中也是如此.”⑤ 我们不得不佩服钱先生这种推崇人道主义精神的勇气,在那样一个缺少思想自由和个性话语权的时代,他把“人”推到了如此的高度.

二、人物形象——灵性感人

“艺术形象我觉得应该有三个特点:一是具体性;二是独特性;第三个更重要,它应是有生命的.”⑥ 这是钱先生对艺术形象当然也包括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具体特点的总结.

一是具体性,即人物形象应该是具体可感的人.“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十分明确地表达过这样的意思,他认为:艺术之所以别于历史,是在于历史讲的是人类的生活,而艺术讲的是人的生活.高尔基把文学叫做‘人学’,这个‘人’,当然也并不是整个人类之‘人’,或者某一整个阶级之‘人’,而是具体的、个别的人.”⑦ 借别人的话,钱先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文学描写的对象应该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个别的人,他处在具体时代、具体环境中,表现着具体的行为举止,还与周围的人和事有着具体的联系;他不是被政治和阶级图解的人,也不是抽象的模糊的人. “你要具体地描写一个人,必须多方面地来表现他,写出他所面临的种种复杂的现实关系,以及他在这些复杂关系中的复杂表现,而且还要从他的种种复杂表现中显示出它们的内在的统一性来.”⑧ 钱先生在谈到人物典型问题的时候,也很详细地表述过这方面的意思.他认为典型就是具体时代具体环境中具体的人,他有自己具体的性格脾气也有自己具体的思想情感,唯有具体才能真切,唯有真切才能感人.

二是独特性,人物形象还应该是独具性灵的、与众不同的人.钱先生指出,成功的人物形象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这独特性最典型的莫过于《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和《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虽然人物众多,但各有各的成长历程和生活体验,各有各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情感,没有谁和谁是一样的,就像天底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这就是人物形象的独特个性.

钱先生在评价曹禺戏剧语言艺术的个性化特征时就说过:“人物的语言,透露出他的特殊的生活经验、教养和心理,每个人都各以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来说话,我们从人物的独特的语言中,就可以推知这个人的性格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等只有在把握住了人物的独特的说话方式以后,作家才有可能借助于对话而创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来.”⑨ 确实是这样,唯有与众不同,人物形象才能吸引欣赏者的眼球,才有可能成为典型.

三是有生命的,这是钱先生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但具体性、独特性还不是一个艺术形象的最重要之点,艺术形象的最重要之点在于它是有生命的,活的,它能够使我们要用像对待一个同我们一样的人那种态度来对待它.”⑩ 虽然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都是虚构的,但

是,在创作者的笔下,却应该是活生生的个人,有血有肉的个人,这样,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思想情感才会受到人物形象思想情感的触动,为人物的悲惨遭际而伤心落泪,为人物的幸福生活而欢欣鼓舞等我们才会像对待我们身边的人一样对待这些人物形象.

“作家、艺术家笔下的人物形象,首先都是从社会生活中来的,但他又是经过了作者心灵的陶铸、感情的孕育的.缺乏生活基础,违反生活的客观真实,以及不经过作家、艺术家的意匠经营、感情冶炼,是创造不出成功的艺术形象来的,即使写了,也绝不会有生命.等所以,艺术形象是主客观的统一.”11 由此可见,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独具生命力的人物形象也是这样.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形象都能在创作者的生活中找到原型,就像鲁迅所言,他笔下的人物大抵都有模特儿.所以,创作者都是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都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所看到、所接触到的活生生的人和事打动了他,才进入创作过程的.也只有这样,创作者才能写出和我们一样具有生命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感动读者,影响读者.

三、欣赏者——心灵感应

“一切书本上的知识,最宝贵的是关于人的知识.读书的首要目的就是了解人.要通过书本来了解人,读书时就必须善于设身处地,反求诸己.于心有得,再推己及人.如此反复推较,可以知人,可以论世.”12 我想,这简单的一段话,就概括了钱先生对作为欣赏者的“人”应有素质的看法.

首先,欣赏者应该全心投入创作者所描绘的艺术世界中,设身处地了解创作者,理解他笔下的世界,理解他笔下的人物形象.这样才能领会这部作品,才有资格来评论这部作品.

在钱先生看来,欣赏者或者批评者如果没有设身处地和以己度人的态度,就很难对创作者、文学作品或者文学形象做出正确的解读和评价.所以,就像钱先生的学生徐燕在谈论钱先生的人性与文学问题时说的“从读者接受来说,人最自然的心理反应是品评文学最可靠的标准.个体阅读时那种‘情不自禁’的喜怒哀乐、那种‘不由自主’的情感游移、那种直逼心灵的感情冲击完全是发自本能、无法控制的生命冲动,而以此强度和力度来品评作品之高下,实在表现了对人最大的尊重与信赖.”13

其次,欣赏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又要从“非我”的世界中找回“我”来.对于欣赏者来说,“叫你跑进去,并不就是叫你完全跟着作品中的人物跑等而是应该走进这个世界,而又不能迷失在这个世界之中,要发现这个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要能在这个‘非我’世界中,找回你的自我来.要对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爱憎之感,表示出你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来,显示出你的鲜明的个性——‘我’来.”14 也就是说,欣赏者也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有自己的个性想法,在思想上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总是带着自己的情感色彩来观察对象,总是要将观察对象跟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特别是对批评者来说,“对于文艺作品的研究,我觉得应当注意三种关系:第一,作品既然是生活的反映,就有一个跟现实的关系问题.所以应该研究作品与现实的关系.第二,作品是作家写的,自然又有一个作品跟作家的关系问题,就应该研究作品与作家的关系.第三,作品一方面跟现实相联系,一方面跟作家相联系,这就产生作家跟现实的关系.”15 在这里,钱先生虽然指的是批评家在对文艺作品进行研究时应该注意的三种关系,我想,作为一般的读者,我们要真正了解作品的深层意蕴,也是需要了解作家、作品与现实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这样,才能有得于心,有益于我们的人生.

最后,是钱先生一直都强调的文艺欣赏对欣赏者的教育作用.钱先生说,“一切艺术,当然也包括文学在内,它的最最基本的推动力,就是改善人生、把人类生活提高到至善至美的境界的那种热切的向往和崇高的理想.伟大的诗人,都是本着这样的理想来从事写作的.要改善人的生活,必须先改善人自己,必须清除人身上的弱点和邪恶,培养和提高人的坚毅、勇敢的战斗精神.”16 确实,读书贵在读人,读生命.如果我们读一个大师,能够加深对人的理解,能够对一个独特的生命有所悟,能够对我们生活的世界有所感,那一定会有所获,无论是对我们的思想感情还是人生态度,这都是我们受用终生的财富.

强调文学作品对人的教育影响,这是钱先生一直坚守的观点.作为欣赏者,阅读的直接目的虽然不是接受影响,但是伟大的文学作品、伟大的文学形象对欣赏者必然会产生或大或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当年《三国演义》对钱先生的影响一样.在《给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篇文章中,钱先生就讲到了《三国演义》对他一生的影响,讲到了里面许许多多形象生动、性格复杂的人物对他的触动,讲到了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性格对他一生散淡性格的影响. 四、“人学”的思想渊源及当代意义

每一个人的成长成才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钱先生的“文学是人学”思想也不是空穴来风的.或许他的思想也少不了西方一些文艺思潮的影响,但本人看来,最重要的还是本土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

一方面,众所周知,“五四”运动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对“人”的发现和“人的启蒙”.那么,钱先生的“人学”思想也是对“五四”时期周作人“人的文学”、鲁迅的“立人”说等“人学”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是对中国现代文学“人性论”和“人道主义”等理论的当代延续.从“五四”的浪潮中走来,难以摆脱“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趋势.

另一方面,就古代传统文学或者传统文化熏陶而言,钱先生曾经说过,“我爱读的书是:《论语》《庄子》《世说新语》《红楼梦》《鲁迅全集》.”17 对钱先生这样一位那么注重文学对读者的影响的学者来说,我们绝对可以相信,这些作品一定都或多或少地洗礼过他的心灵.而这些作品,在钱先生看来,都是能够感动人、震撼人或者影响人、教育人的好作品,曾经启发过他对人性的发现,对真性情的重视.

不过,其中对他文艺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应该是魏晋美学.“等因为钱谷融先生受魏晋文学影响大,喜欢《世说新语》,向往诸如嵇康、阮籍等人的风骨性情.《世说新语》就是一本记述加言论的小品集,表达了作者的审美情致,其中有性情,有格调,有境界,有智慧,钱谷融先生就喜欢这些,他甚至不赞成过分强调文学的思想性.”18 从殷国明对其师的评介中,我们也不难见出钱先生散淡情怀与“人学”思想的另一渊源.

此外,钱先生在《我的老师伍叔傥先生》中也曾经说其师伍叔傥具有魏晋风度,还说“他是我一生中给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他潇洒的风度,豁达的襟怀,淡于名利、不屑与人争胜的飘然不群的气貌,却使我无限心醉.我别的没学到,独独对他的懒散,对于他的随随便便、不以世务经心的无所作为的态度,却深印脑海,刻骨铭心,终于成了我根深蒂固的难以破除的积习等”19从中亦可瞥见魏晋风度对他的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钱先生提出的“文学是人学”是

“人”的呼唤,是长期压抑的人性的告白.“人学”思想虽然经历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批判,但改革开放后,“文学是人学”命题重新被提起并引起广泛重视,它所牵涉的问题又进一步延伸到80年代关于“人道主义”“人性

论”“文学主体性”等问题的讨论中,而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及“审美日常生活化”争论等,都是对这一命题的延展.该命题的价值如今已经获得共识:“钱谷融的人学思想必须被放到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时流程中加以考察,只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思想史的历史脉络中,我们才能更深切地认识到,钱谷融的‘人学’理论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不仅是中国新文学‘人的文学’思想的历史延续,同时也奠定了当代‘人学’思想的基本形态”.20

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快节奏、高竞争、高压力的极速社会里,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安全感与归属感日渐消亡,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人越来越寂寞空虚,人的精神越来越缺乏一种依靠、一种寄托.现实中人的真心交往与文学中人的真情流露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的产出.即使是21世纪,也依然是一个压抑与扭曲人性的世纪,只是形式因时代的发展而变得五花八门罢了.综上,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比任何时代都需要“人学”思想的时代,我们不但不应该否定它的现代价值,还应该去呼吁它,追求它,让它去唤醒当下越来越多的“死去”的人!

自《论“文学是人学”》发表后,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尽管文学环境、文学语言乃至文学的定义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文学是人学”在当今社会却仍具有现实意义,还应该予以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对其多方面的深刻内涵仍有必要予以积极阐发.本文对钱先生该观念中的“人”的解读,也是出于此意.从创作者、人物形象和欣赏者的角度来系统阐发“人”的丰富内涵,并尝试挖掘其中的思想渊源及当代意义,于钱先生的“人学”观念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

① 钱谷融.关于《论“文学是人学”》——三点说明[G].//钱谷融.钱谷融论文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3.

②14 钱谷融.不可无“我”[G].//钱谷融.钱谷融论文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0,121-122.

③ 钱谷融.代序:对人的信心,对诗意的追求——答友人关于我的文学观问[G].//钱谷融.钱谷融论文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4.

④⑤⑦16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G].//钱谷融.钱谷融论文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5-56,53-54,82,

45.

⑥⑧⑩11 钱谷融.艺术的魅力[G].//钱谷融.钱谷融论文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8,189,189,191.

⑨ 钱谷融.曹禺戏剧语言艺术的成就[G].//钱谷融.《雷雨》人物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59-160.

1217 钱谷融.我的自白[G].//钱谷融.钱谷融论文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15,315.

13 徐燕,李红霞.钱谷融文艺思想初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50.

15 钱谷融.谈文艺批评问题[G].//钱谷融.钱谷融论文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62.

18 殷国明.钱谷融论文学·编后记[G].//钱谷融.钱谷融论文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95.

19 钱谷融.我的老师伍叔傥先生[G].//钱谷融.闲斋忆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45.

20 季进,曾一果.钱谷融先生的文学思想述论[J].文学评论,2005,(02):172.

作 者:陈秋霞,暨南大学文学院201文艺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创作理论与文化研究.


编 辑:钱 丛 E-mail:qiancong0818@126.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