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全球化逆行的文学写作

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14 浏览:20720

市场化与文学写作

以经济为核心的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给不同民族的文化带来难以预料的结果.多样性是文化最主要的魅力,而全球化过程中带来的高度融合与剧烈冲突,都会造成地区和民族文化肌体上的巨大损伤.这个过程对文学,特别是纯文学(雅文学)写作,将成为致命的影响.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讨论到文学的生存问题.其实同样的问题早在雨果时代就有人提出,他们认为文学就要消亡.雨果就此回答说,如果真的那样,也就等于说太阳不再升起,人心死亡;左拉在《我的憎恨》一文中则说:那些叫嚷艺术和文学已濒临死亡的人,是让我憎恨的无能的蠢人.近来,我注意到英国女作家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她说:那些不断地预言文学要消亡的人,一般都是没有写作能力的人.是的,写作是一种须经长期艰辛的训练才能获得的能力.

我们会注意到,二百年前人们主要是从市场的层面上谈论这个问题的.那时文学书籍作为商品,受其他娱乐形式的影响,销售和阅读的窘境引起了注意,于是得出了“即将消亡”或“濒临死亡”、“已经消亡”这样极端的结论.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事实证明当年那些人的担心是多余的,而雨果等大师的判断是正确的.二百年后的今天,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印刷量不知翻了多少倍.我们可以预言,未来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印刷量,还会继续跃升.

仍然是雨果的话,他说:“自从混沌初开以来,人类究竟是什么是一个嗜好阅读的人.”小说毕竟是写故事的,叙事文学应该有自己相当多的读者.它比起一些哲学思想类读物,仍然有自己在大众读者方面的优势.但是其思想的含量,好的小说不应该比哲学思想类读物低多少.叙事文学应该有许多读者,因为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嗜好阅读的人”.今天看,这个定义错了吗没有,人类并没有丢掉这个嗜好.

人类的阅读走向

如果说每个时代的人类都是嗜读的,那么阅读倾向却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文学阅读的数量有时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关键是阅读的质量,它们都会因为阅读倾向的改变而改变.文学的吸引力是源于生命本质的,它同时又构成了其他艺术的基础、是所有文字表达方式中最具难度和高度的形态,所以这种吸引力会渗透和辐射在人类的整个阅读之中.我们甚至可以说,人只要睁开眼睛,广义的文学阅读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所以说文学阅读的总量不是一个问题,怎样的阅读才是一个问题.

人类能否保持对文学作品的高质量的阅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时期能否产生杰出的作品,决定着文学写作能走多远.对阅读能力的大幅度破坏,是全球化进程加快运转的必然结果.网络和电视在跨国化国际化的文化产业中扮演了突出的角色,它们推进的是浅表和流行的娱乐范式,这与深邃和个性的文学写作是极不相容的.阅读数量并不说明什么问题,因为如果将网络上的文学阅读也计算在内的话,其数量非但没有减少,而是增多了.但是高质量的阅读减少了,这种减少才会极大地影响真正优秀的文学写作.高品质文学写作赖以成立的基础就是语言,而影视网络等电子阅读使读者对语言的敏感力部分丧失,进而全部丧失.这样一来,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其结果不是市场总量的萎缩,而只会是杰出作品市场份额的减少.


个人的语言与思想空间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融合、资源共享,就文学写作而言,其积极意义远少于负面作用.充分市场化与网络电视等传播形式的参与及合作,使人类的表达差异在减少.文学作为诗与思的产物,其创作必须葆有极具个人性的可能和条件,这就是要拥有个人的语言方式和思悟发现,要留有足够大的个人空间.而现在由交织纵横的卫星网络覆盖,再加上商业流通的空前发展、各种国际机构经济实体的出现,世界上几乎没有留下相对独立的语言和思想的自然板块,更没有这样的空白地带.

人类彼此之间的交流是有益的、必需的,但仍然要有方式上的顾忌和某种限度.一旦超越了这个限度,其负面作用就会显现出来.相对独立的个体才易于产生自己特殊的思悟力和创造力,会有不同于他者的表达.文学离开了这种个人的发现和表述,就会成为肤浅无聊的、概念化的东西.

现在与二百年前谈论的文学生存不同的是,这里强调的不再是商业意义上的市场层面,而是从创作发生的源头――语言与思想的危机层面上来讨论的.维护个人的民族的地区的生活空间,就是保护自己的语言和思想的空间.这已经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但对于作家来说,好像已经没有了其他的选择.

在全球化商品化的今天,物质利益越来越成为普遍的追求目标,无论承认与否,人类的精神追求都面临了空前的危机.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另一方面又是写作者思想者这些专门家、这部分知识分子在物质主义面前丧失了起码的高度和准则.像19世纪的一些杰出的作家,他们在作品中所拥有和贯彻的那种无可置疑的道德标准,今天已经十分罕见.但是这必须由一部分人坚持下去.

优秀的文学家是逆行者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之下,一些经济体势必要融入这个潮流之中.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都会在交流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冲突,但无论主观意愿如何,趋同与融合仍然是主要的.而这个走向对于真正优秀的文学家来说,却是正好相反的.他们必须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逆行者.一般来说,只要人类还有顽强生存下去的愿望和追求,那么作家就需要具备突破文化范式、反抗商业主义与网络影视娱乐主义相结合的那种勇气,保持一种平衡物质世界的精神力量.只有这种反抗才会产生这个时代的出色的艺术,并且因为其不可替代而长存下去,并真正深刻地吸引和重塑高质量的阅读,从而使人类处于健康生长的精神生态当中.

对于文学家来说,这种认识将是行动的前提.但正像人在最恶劣的空气中仍然要喘息一样,作家是不可能完全处于一个时期的精神呼吸之外的.就像寻找森林和绿地一样,作家会拒绝一些环境、再造一些环境.这是一个相当艰难的努力过程,却绝对不可以没有.这实际上在谈一开始就涉及的、二百年前的大师们就回答过的问题,即文学的生存.不同的是它今天面临的挑战已不仅仅是市场,而是严重到了早在它破壳出世之前就要经历的劫难.

中国古代产生了伟大的作家,他们之间、他们与广大的世界远没有今天一样频繁的交流,没有多少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他们也没有考虑过市场问题,甚至没有太多考虑过读者问题.他们只以单薄而强大的生命,与这个沉默的世界对话.写作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一种灵魂的事情.也正是这样的写作,产生了旷世独有的声音和思想,这些思想和艺术因为永远不可替代,也因为我们的世界曾经被它影响和塑造,所以在今天和未来,我们都要被它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