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多民族文学坛”综述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881 浏览:8368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联合主办,四川省作家协会、《当代文坛》编辑部、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等单位共同协办,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于2007年11月2日至4日在西南民族大学举办.论坛主要议题是“多民族文学史观与文化多样性”.

本次论坛有以下特点:(1)参会人员民族成份多.本次论坛有满、彝、藏、羌、壮、苗、回、纳西、朝鲜、达斡尔、锡伯、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专家、学者、作家、诗人近百人参加.(2)国内外综合性重点大学参与并关注本次论坛.本次论坛的人员除来自国内民族文学研究机构与全国各民族院校,还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海南大学、集美大学等综合性大学.(3)与会代表学术背景多元化.本次论坛的人员来自不同学科,除了传统的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还有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化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宗教学等学科.(4)专家、学者与少数民族作家、诗人平等对话.本次论坛的人员除了大批的专家学者,还有一些有影响的少数民族诗人作家参与,如彝族诗人阿库乌雾、贝史根尔、阿索拉毅,藏族作家意西泽仁、索郎仁称,白族诗人栗原小荻,纳西族作家白郎,侗族作家潘年英,回族诗人马绍玺等.理论家、批评家与多民族作家的交流互动、平等对话,与一般的学术会议和论坛往往只有专家、学者参与的状况迥然不同.(5)具有开放性.论坛不局限在民族地区举行,首届论坛曾在成都四川大学举办,如今又回到成都,在西南民族大学举办.本次论坛坚持创办之初倡导并有效实施的“圆桌会议”形式,为与会同仁提供了畅所欲言、激烈争论、充分交流的平台.而且与会人员既有多年从事民族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新生代的年轻学人.(6)气氛空前热烈活跃.会上除了论坛安排的部分专家学者作家发言外,其他的专家、学者、作家们也争先恐后地发言阐述自己的见解.会后,大家还争论不已.

论坛收到论文56篇,31位专家、学者和作,家在论坛上就“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建构与思考”、“文化多样性守望与少数民族文学功能”、“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学理阐释”、“多民族文学史观维系下的民族母语写作”、“西南各民族的文化生态与书写及‘藏彝走廊’文学叙事研究”等论题作专题发言.限于篇幅,仅就论坛热烈讨论的几个问题综述如下.

关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建构是本次论坛关注的核心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汤晓青在《多元互动:中国多民族文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回顾“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的学术历程,认为经过三年来的积累和开拓论坛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学术品牌,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界乃至主流文学研究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她指出本次论坛是想通过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探讨,从观念上、学理上认识和建立多元一体的文学史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关纪新《关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建设问题》指出,中国文学研究界只有普遍接受和具备了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我们的研究领域才能真正开辟有效协调国内多民族文学关系的科学局面,才能真正走上亲近与尊重国内各个兄弟民族文学的康庄道路.他认为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意义在于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补充我们的历史书写、提升我们的学术基点、丰富我们的科学理念.他还从十个方面对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基本思想理念进行了梳理与阐释.他强调指出就整个民族文学研究事业而言,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建立,当被视作重要的学术理论建设之一,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具有重要性与迫切性.四川大学曹顺庆《多民族文学史的编写问题》认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不能仅仅是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必须包括其他民族语言文学研究在内;否则“中国文学”的实际构成就是残缺的,“中国文学”的学术目标就是不完整的.因此,必须重建中国文学史观.现在的中国文学史大多是汉语言文学史,或者是以汉语言文学为主要内容、依据汉语言文学编排原则来编排的中国文学史,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重视不够.学界以“汉语文学史”替代的“中国文学史”的评价,很多并不符合中国文学的实际.如果建立了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中国文学史会更完整更壮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李明泉认为,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来认知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充分描述和反映各民族的文学成就和文化风格,应当成为我们从事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基本视角和文化立场.西南民族大学徐其超《文学史观与少数民族文学主体地位的缺失和建构》一文,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学文学主体缺失的表现、原因,关键在于叙事立场、观点、尺度等的汉化、边缘化.

与此同时,与会者从文化与文学的历史生态出发,从学理上探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与文学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内在关系.民族大学梁庭望《中华文化的板块结构和多民族文学关系》认为,中华文化是由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由黄河中游文化区、黄河下游文化区组成)、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由东北文化区、蒙古高原文化区、西北文化区组成)、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由青藏文化区、四川盆地文化区、云贵高原文化区组成)、江南稻作文化圈(长江中游文化区、长江下游文化区、华南文化区组成)构成的,从而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正是这一格局,构成了中华文学的历史背景,中华文学是由汉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构成的.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华文学大厦不可分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四川大学徐新建《横断走廊与帝国叙事――多民族文学史观再思考》,从人类学、文化学的视角,选取田野个案,指出多民族并置的传统、长城内外是故乡,从实证到学理的向度阐释了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建构时空根基.西南民族大学彝学院王菊《表述自我与想像他者》一文,就“藏彝走廊”内生活的藏、彝、羌、纳西、普米、怒、哈尼、基诺、傈僳、门巴、珞巴等属于藏缅语族的民族以及苗、傣等其他语族,的民族神话系统中的洪水神话以文学人类学的视角进行解读.大连民族学院李晓峰《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下的中国文学史之深层结构》指出,汉族文学曾给予各少数民族文学以深刻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学也以自己的特质回馈于汉族文学.各民族文化和文学问从未间断过的多元互补、多向互动、分进整合,是中国文学史的深层文化结构,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湖南大学罗宗宇《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学理阐释》指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强调的是中华民族文学的多民族性,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所组成的文学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不是静止孤立的,而是开放互动共生的.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及相关问题,本次论坛更是展开了热烈讨论.西南民族大学罗庆春(阿库乌雾)《我用我的母语跟当代世界诗坛对话》指出,通过母语写作既承担着母语文明传承的自觉的使命,也感受到母语濒危的严重性.他认为民族性主要体现在差异性、母语性、开放性.他还通过自己诗作在美国用英/彝双语发表为例,说明开放的文化胸襟、坚守的精神立场是母语作者走向世界的可能.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王一燕《民族与国族的边缘:浅议阿来的故乡写作》借助巴芭(Homi Bhabha)关于国族叙述的理论及安德森的“想象中的共同体”学说解读了藏族作家阿来的故乡写作,从而探讨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加入中国国族叙述的可能性.西南民族大学德吉草《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的母语写作解读》重点就藏族文学创作中母语与汉语并行不悖的格局和成就作了分析,指出对母语创作的翻译、介绍还很不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周翔《民族母语书写:意义与限度》认为,以民族母语传承的民间口传文学肩负着历史文化传承、传统习俗运作、价值观念转述等重要的教育功能.在各民族间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双语写作无疑是一种更好的传播民族文化的策略,但也对作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刘大先《当代少数民族小说创作》,围绕“故事、想象、技巧、主题、问题”五个关 键 词 对当代少数民族小说创作展开评论,呼吁关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认为多元文化有其优势,对少数民族文学的资料收集整理十分关键.西昌学院阿牛木支《彝族母语文学的文化生态与现代书写》指出,母语记录彝民族的历史与现实题材,才能确切地把握自我文化的审美情趣与表达习惯,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新疆农业大学晁正蓉《维吾尔当代小说中的梦幻叙述》则运用叙事学的理论,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解读维吾尔当代小说中的梦幻叙述.新疆喀什学院古丽娜尔《当代文学创作中的非汉语书写》就维吾尔族198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分析.广西民族大学黄晓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指出,在多元文化语境中进行书写的中国少数民族女作家,更善于用自己的眼光和感悟力对民族文化进行感知与审视,更善于运用双重文化视角看待世界和面对那些因历史而生存的民族文化.多元文化背景形成了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鲜明的特质:对差异性的坚守,呼唤和谐的多元共存.新疆文联佟进军《对锡伯族文学史构建的几点疑虑》认为,锡伯族文学史是中华多民族文学史中的一部分,但至今在文本上仍为空白.西南民族大学王进《台湾少数民族文学初论》,从文本人手探究了台湾少数民族文学与特殊地域文化、与台湾政治环境的关系以及与台湾主流文学的关系.西南民族大学涂鸿《重庆市民族作家(诗人)作品语言符号模式解读》就重庆市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尤其是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家作品,从抒情的方式、语言的表述、意象的构建等方面所具有的民族特色作了深入分析.不少发言或论文还就具体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进行解读,有代表性的如甘肃合作民族师专安少龙《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文学价值建构――以“花儿”为例》、云南民族大学马绍玺《“文化流散”与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中的家园情感》、西南民族大学陈玉堂《羌族创世神话的读解》、四川大学梁昭《“刘三姐传说”与岭南书写》、西昌学院何刚《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尔)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西南民族大学刘波《藏地汉诗与藏族民歌的比较研究――以民国时期一本珍贵乡土史料为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吴道毅《解读扎西达娃、阿来的藏族叙事》、西南民族大学郑靖茹《“西藏新小说”的兴起与终结》,等等.彝族诗人阿库乌雾作品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集美大学夏敏《阿库乌雾诗歌的人类学取向》、浙江湖州师范学院马明奎《现代存在状态下的批判和重建――阿库乌雾(春殇)、(性变)、(犬吠)三辑释读》、西南民族大学黄立《阿库乌雾母语诗歌翻译研究》、西南民族大学文培红《“诗歌就是世界语”:阿库乌雾旅美诗歌中的印第安文明研究》、西南民族大学杨解《解构与重构的深层预谋――阿库乌雾彝文诗集(冬天的河流)的文化阐释》等,对阿库乌雾的彝汉双语创作和理论研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对如何重建多民族文学史观和重写中国文学史,大家各抒己见,激烈争论.西南民族大学徐希平《关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中国多民族文学史写作之我见》指出,建立多民族文学史观,自然是以承认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则为前提.重写中国文学史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第一是中国多民族文学史的目标和要求问题,第二是编写中国多民族文学史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态度,须不带任何成见地对多民族文学予以客观审视,对彼此间不同层次不同时代错综复杂的关系、成就、地位等作出比较和评价,使写作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四川大学李祥林《性别、民族、中国文艺批评》认为,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建构和书写应关注少数民族文艺批评.长期以来在中国文艺批评史的书写中,女性批评和少数民族批评大多是在视域之外且缺少席位的,中国文艺批评体系的历史发掘、现实建构和完整书写,在性别和族别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西南民族大学杨荣《以“世界文学”为出发点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建构》认为,歌德、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世界文学”的远见和对民族文学特色的重视,对我们当下进行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建构做学理思考有着启发和借鉴意义.构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任重而道远,要以内心尊重为前提,各民族文学应以独自的民族特色、创新意识和文学成就融人中国文学史.西南民族大学李光荣《文学史观:多民族文学史建构的困境与出路》认为文学史编写的根本在于文学史观的问题.新的文学史应该是融合,而不是简单扩容.西南民族大学贾剑秋《在多元文化视野里构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整体观》认为,当代文学史观的构建应有多元文化的视野和对精英意识的超越,应基于多元文化基础上建立文学整体观.西南民族大学戴登云《文化身份的多义记忆与自我合法性论证》,从德里达的生存经历与解构理论存在的关联性出发,提出我们亟需一种解构式的眼光和言说方式,即在尊重既成文明规则的前提下颠覆这一规则对人的遮蔽性,为文化身份的认同寻找自我合法性,从而为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建构提供学理合法性.

总之,通过本次论坛的举办,与会者对“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展开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讨论对话,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本实现了会议主办方吸纳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共聚一堂,促使不同学科理论方法交叉融汇,推进“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学术建设的初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关纪新和四川大学徐新建为本次论坛作了总结发言.徐新建以“不同道路间的穿梭与对话”作为对整个论坛的结语,总结了此次论坛的收获.关纪新对于此次论坛中出现的新的学术研究方法、新的争议进行了客观评价和总结,呼吁更多的学者关注和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的繁衍和成长,希望今日之主流文化能够纳入多民族文化,再次强调书写多民族文学史只是呼吁和建立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目标之一,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建构对学术界、非学术界甚至我们的子孙都是有裨益的.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