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比较文学其相关学科高峰坛”纪要

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521 浏览:133807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号:D文章编号:10066101(2007)0201764

第三届比较文学及其相关学科高峰论坛于2007年1月8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主题是:“比较文学与相关学科的新发展与新思考”.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单位的10多位知名学者,就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论坛由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严绍教授主持.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汪介之教授首先发言,他针对比较文学专业的招生面向英语、中文两大系、而这两大系的优缺点同时并存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建议:一方面,他主张有志于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青年学生应从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基本的文学理论基础、中外比较文学研究史以及比较文学原理等方面入手来完善自己的知识装备;另一方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他指出了一直钳制学科发展的专业设置问题,即,中文与外文分开,培养出来的学生各有缺陷;由此他认为最好将两个学科合并起来,作为大的院系中的一个学科,这样可以弥补两方面的缺陷,或者将比较文学单列为一门学科,或像现在一样放在中文系下面也可以,但不管如何设置,精良的知识装备都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钱钟书先生对比较文学学者语言和文化上的要求,这也正是钱先生所讲“比较文学是十分困难的学科”,以及温儒敏先生所讲“比较文学是相当贵族化的学科”的含义所在.武汉大学的张思齐教授对此做了呼应,他针对近年来博士论文文笔不通的问题,开出了自己的两帖处方:第一,从源头上抓起,要求博士生入校后,先写几篇文章,而且必须是手写的;第二,有诚信的同学之间互改文章.张先生同时指出,从教学角度讲,比较文学要有一个理论文选.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叶舒宪教授针对汪教授提出的学科的学术修养和基础问题表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学生甚至学者的修养不够,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自1905年先废科举、后废五经以来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华文明的根断了,比较文学的根也断了;百年之后重新拾起,在全球创办孔子学院,比较文学夹在这两者之间,就出现一个归属问题.中国的比较文学不是西方的比较文学在中国的一个分部,应立足于本土,有自己的特色,关键是要回到国学,加强国学基础.此外比较文学的最大优点在于跨学科,它是个开放性的学科,边界模糊,可与其他相关学科自由对话而不会受到任何非议.回过头来看中国的内部资源,比较空间是非常巨大的.学术的西化,则完全忽视了中国文化内部的多样性;西化前中国文学一直是多民族多文化互融的,且深入民间.套用季羡林先生的话“印度佛学在中国”,中国比较文学的资源都在自己的脚下,他希望比较文学能从西化的框架中回到本土,不能与自己的学术传统断根,尤其是对本土具有巨大比较空间的资源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上海师范大学的孙逊教授也很认同温儒敏先生的观点,即“比较文学是相当贵族化的学科”,对学者的要求相当高.他就自身从早期的古代文学研究到现在“不知不觉地”进入比较文学领域谈了两点体会:一方面比较文学有自身的学术规范,同时又是一门不太强调边界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其他学科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不仅会产生新的视角,而且还可以开拓出新的领域.如上海师大的古代文学研究群体,通过转向域外汉字文学文化的研究,为自己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新的研究空间.这说明,比较文学也能给古代文学研究者提供很好的学习、借鉴的机会.南京大学的钱林森教授对比较文学研究做了一个回顾,追溯到老一辈的比较文学学者,年长者以杨周翰先生为代表,后来学者以乐黛云、孙景尧、谢天振等为代表,绝大多数都是英美派学者,有过硬的外文功底,同时又有扎实的国学基础,而这两点正是新一代的学者所欠缺的.此外他也赞同叶教授的观点,比较文学的学术空间与生长点是要立民族的文化,打通中西方文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沟通交流,兼容中英文系的特长,他指出,将中国的本土文化用英文介绍到西方世界是当代学者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

北京大学的陈跃红教授表示,比较文学不仅要讨论教学问题,还要解决一个学科发展的新问题.如今的中国比较文学处在一个特殊发展的时期,即面临着一个国际比较文学衰弱、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的中心由欧洲转到南美(现任国际比协主席是巴西人)的新局面.从早期的以欧洲学者为中心,到美国比较文学学会的第三个十年报告,到巴斯奈特的“比较文学是翻译研究”,再到斯皮瓦克的《一个学科之死》,国际比较文学的确显示出衰微的迹象.面对国际比较文学的衰退之势,中国比较文学该做什么?如何做?中国的比较文学在学术思想上如何运用好自身的两大传统(即大传统与小传统,大传统是从古代直到封建制度结束,小传统是近一百年的积累)?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深思.他认为,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在当今要解决好以下三个课题:第一,中国比较文学资源的原创性问题;第二,中国比较文学与国际比较文学界的关系问题.一直以来,中国比较文学受到国际比较文学的牵制,以国际比较文学的兴衰为参考.确实,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兴盛于欧洲,但作为一种学术理念,应该是以解决中国内在问题的需要为指归的,因此不必过多地关注国际比较文学的“新”动向;第三,比较文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问题.比较文学学者要以宽厚的心态,打破学科界限,用已经积累的知识、方法、范式理念、认识论来影响其它学科.同时还要对比较文学研究与国际化研究之间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谢天振教授认同比较文学需要一个理论文选的看法,但认为这个理论文选应该如何编,需要进一步讨论;同时他延续陈跃红教授的话题,认为比较文学的发展要搞清几个概念:学术视野、学科意识和(体制内的)学科定位.他认为,要将比较文学定位于一级学科,在理论上可以实现,但在实践中很难完成,因它缺少二级学科的强有力支撑,从学理上说最无争议的二级学科只有文艺学.只有明确了比较文学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定位,才能使比较文学纵深发展,否则只能停留于表面.上海师大的朱宪生教授从自己从事的研究领域――国别文学出发呼应了谢教授的看法,他对比较文学提出了一点质疑,即学科建设问题,希望比较文学学科能对自身的内涵和外延做出严格的界定;再者也需要对比较文学做广、狭义的区分.由此可见,学科的理论建设仍是当务之急.天津师大的孟昭毅教授,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第一,从语言角度来讲,面对汉字功能的退化和转移,要求学生写一篇理论层次很高的文章很难;第二,文学方面,文学的社会功能到底有多大,这就对教学和研究提出疑问,即本学科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适应社会,有竞争上岗能力;第三,学科建设意识已越来越深入学者内心,但实践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早期的比较文学发源于民俗文学、民间文学,比较文学应回归到原生态的文学状态;第四,任何一门学科要有所发展,都必须对本学科的学术史有高度的认识,比较文学也不例外,要对比较文学史进行系统的清理,如果不对此做有效的梳理,则会存在学术断裂的危险.上海师大的杨剑龙教授从文化视野和文学视野出发,认为当代比较文学虽然拓展了视野,但也脱离了文学,变成了单纯的思想史比较、文化比较,人类学比较.他认为,比较文学拓展可以,但一定要回到文学、落脚于文学.通过比较,对文学加以鉴别,探究文学的走向,继承和发扬精华部分,并且能对当代文学创作有所裨益.

最后,孙景尧教授对此次研讨会做了简要的总结,勿庸置疑,比较文学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但与相关学科、国际化的关系问题要掌握好分寸,一方面增强学科意识,另一方面又要对西方模式做出自己的补充、校正和发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