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逆志”

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17 浏览:17576

作者简介:姜岩,性别:女,籍贯:吉林省大安市,学位: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宋代文学,工作单位名称: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文学鉴赏命题,强调读者不要被作品表象所蒙蔽,要通过外在而理解内在,从而正确而透彻地理解整个文学作品.本文着重对“以意逆志”中理解分歧比较大的“意”进行了辨析,并简要地论及了“以意逆志”与其他一些文学鉴赏方法和重点之间的交叉关系,希望对各位的研究有帮助.

关 键 词 :以意逆志;辨析;鉴赏命题

中图分类号:E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6-0000-01

《孟子万章上》有云:“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从此,“以意逆志”成为了诗学上的一个重要命题,对后世的诗歌乃至整个文学的解读方法规律的探寻,以及美学理论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意义.“以意逆志”作为正确把握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重要审美原理,深为后世的文论家和美学家所重视.

首先是如何辨析其含义,这就引起了人们激烈的讨论,而主要纠结点就在个“意”字.“逆”是“迎”,如“逆流而上”;“志”是作者的主观意图,志趣和取向,“逆”和“志”这样的理解已经获得了学者们广泛的认同.可是“志”字却产生了各种解读,并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以意逆志”的实际应用.

对于“意”的理解,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意”是读者之意.

汉代赵岐的理解是:“志,诗人志所欲之事.意,学者之心意也.等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①朱熹也有“当以己之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的论述,可见,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这个“意”就是读者的“意”.

这种理解诚然有其合理成分,正如赵岐所言,“人情不远”,人之情有内在相通之处,读者是有可能获得正确的理解的.但是这种观点反对者也颇多,他们认为,细细推敲起来,若完全以自己之意去理解文学作品,很可能陷入主观臆断,应用不好,就会离正确的解读越来越远.譬如叶嘉莹先生就比较反对这样臆断的解读,她说张惠言用政治的角度去解释温庭筠的词,是强行地给小山本来是描写爱情的小词强加了比兴寄托的含义.虽然她也同意“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的观点,但是有一点指向还是明显的,就是反对将“意”理解为“读者之意”,认为如果忽略客观的意,全凭自己主观的意做主,就会泛滥而无归,要么就是陷入错误解读或各种大相径庭的解读,要么就会像张惠言那样对文学作品进行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破坏了小词原有的美感.


二、“意”是作者之“意”.

这种观点在清代才兴盛起来,比较代表性的论述是清人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说的一段话.他说:“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等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一人之人也.”②王国维也支持这种观点.他提到:“ 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简单来说,这种观点就要求读者将作品与作品之外的社会历史现实联系起来,深入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所经历的历史,深刻推敲作者的原意,以此为基点,再通过文去理解辞,通过辞去推敲作品中的作者之志.这就相当于孟子提出的另一个文学解读命题,即“知人论世”. 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在相当的一段时期里,也获得了最广泛的支持.理由是:“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关键在“就诗论诗”,即就作品论作品,以作品的实际为依据去推求作者的思想 ,显然较切合孟子本意.从理论批评实践看,“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难免失之主观,且不同的说诗者有不同的意 ,不如“以古人之意逆古人之志”那样尊重作家作品的客观实际,因而流弊较多. --!>

可是实际上这种见解也很容易失之片面,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很难做到,尤其在鉴赏古典文学方面,古人与今人生活到底是有隔阂和距离的,就个人思想情趣方面,也没有人真的能正确的完整地洞察另一个人,这显然违背了文学欣赏的客观规律.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 ,是一种相互建构的适应关系.文学的欣赏过程是一个欣赏主体与欣赏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过程.不管是理解成“读者之意”还是“古人之意”(或作者之意)都是片面绝对的看法.所以,经历了漫长的阶段之后,出现了更让人信服的第三种观点.

三、“意”是读者之“意”和作者之“意”的统一.

这种观点实际是从第二种观点,也就是“古人之意”发展而来,又巧妙地将“读者之意”统一进来,扬长避短,是相对最为客观的.正式提出这一观点的是郭绍虞.他说:“以意逆志的方法,是由主观的体会,直探到了诗人的志里.”③

作品本身含有一种客观含义,这种客观之“意”虽然有可能超越作者的写作动机,但到底是作者心志的一种体现,孟子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我们自然不能忽略到作者之意,逆志,首先要以尽可能地去探寻古人之意.但是读者之意也不可能不考虑,文学审美实际上是读者和作者的一种超时空对话,读者以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审美能力,对作品进行能动性的填充,如果是“正解”那自然是最好,即使是“误解”,如果是“正误”,也可以算作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甚至是一种升华.在这个过程中,读者所判断的作者之志,既有主观的、主体的思维视角决定对作者之志判断的取向;也有客观的、文本的意义呈现决定主体对作者之志判断的内容.

综上,“以意逆志”作为文学鉴赏的原则,是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双向运动,通过这一运动,在审美对象主体化和主体对象化的过程中,达到“意”与“志”的相互适应相互调协,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孟子提出“以意逆志”的命题,就是意在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它既要求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进行,又要求读者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尤其是基本的鉴赏能力,如训诂、历史、地理学知识.《师说》有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孟子虽认为不能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但从中仍可看出文、辞在审美鉴赏中的重要地位,只是不必拘泥其中而已.所以,通训诂等基本能力是以意逆志的一个重要前提. --!>

另外在此还有必要提出另一个命题,就是“诗无达诂”.一个经典的文学作品,通常都有不竭的生命力,其原因就是读者们总能从其中不断地发掘出新鲜的东西.这其中有一部分是作品本身就蕴含的,也有一部分是读者的再创造,但是它总不会走入死胡同,这就是因为“诗无达诂”.这也合乎我们上面的论述,对于一个作品的解读本来就不可能有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定论.“意”之中综合包含了“读者之意”和“作者之意”,这就决定了,我们可以无限地接近真正的“志”,但是永远无法完全贴合.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正因如此,古典文学,或者说整个文学生命之泉才喷涌不息.

孟子的这一命题流传了两千多年,不断被人们研习、揣摩、扬弃,并不断更新着,发挥了其巨大的影响力.为文学阐释的研究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的贡献.同时,“以意逆志”必须与其他鉴赏方法如“知人论世”、“诗无达诂”、“比兴寄托”等等文学鉴赏命题综合使用,不可偏废,这样才能真的达到“逆志”,达到“是为得之”的鉴赏佳境.

注解:

① 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52.

②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6-37.

③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