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文学与燕赵文化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3-1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20 浏览:19692

摘 要 :建安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因其风格慷慨悲壮、清俊刚健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慷慨”的产生与“壮士不得志于心”,与当时士人所处的黑暗、战乱频繁的社会环境和民不聊生的现实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历史的演进,建安文学与燕赵文化在相互影响的条件下不断丰富和发展,并为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关 键 词 :建安文学,燕赵文化,慷慨悲歌,建安风骨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9-0025-2

建安文学是在东汉末年的社会分裂动荡趋向统一历史时期的形成的.“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时代特征,建安文人开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远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度,直抒胸臆、质朴刚健的抒情风格,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有的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的风貌,为中国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风范.

燕赵文化奠定于战国后期,当时诸侯争霸列国云起,因燕昭王和赵武灵王的改革,使燕国和赵国跻身于“战国七雄”之列,这标志着燕赵文化初步形成.燕赵文化的特征是慷慨悲歌、勇武任侠、自强不息而且燕赵之地长期处于民族冲突的最前沿,战乱不断,故救亡图存成为主题,忧国忧民、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成为燕赵文化的又一大特征. “慷慨悲歌”又称燕赵悲歌,成为燕赵文化最重要的风格,这种风格直接孕育出具有“建安风骨”的建安文学.曹操父子虽然不是河北人,但因长期在河北活动,其诗文受到燕赵文化的影响和浸染,极具燕赵风格.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燕赵地域文化的历史和特色,考察建安文人的主要活动和文学创作情况,特别是通过分析建安文人的诗歌作品,从而找出燕赵文化与建学文学之间共同的特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建安文学与燕赵文化的内涵及其联系

(一)建安文学的内涵特质慷慨悲壮、清俊刚健

东汉末年,社会动乱不堪,人民处于水火之中,而建安时代的文人心中大多都抱有远大的理想,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们做文章,写诗,抒发心中渴望建立一番事业,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热情和信念,并为之不懈地努力和追求.如曹操以天下为己任, “忧世而治”、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则是“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曹植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王粲是“被羽在先登,甘心除固疾”等等,可以看出,当时的士人的政治热情普遍昂扬而高亢,形成了那个时代的潮流和理想追求,洋溢着催人奋发向上,让人及时去建功立业,创不世之功的,然而现实却是,曹操直到去世也没有完成他心中的梦想――统一天下,所以“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曹丕虽登上皇帝座,但并无太多建树,且英年早逝,曹植则在被曹丕的软禁中郁郁而死,建安七子有的死于瘟疫,有的死于非命.黑暗残酷的现实,社会的动乱昏暗,生命的朝不保夕,都令人绝望而迷失,现实的环境和美好的愿望之间的巨大反差,让人对生存的遭遇和生命的意义产生忧患和失落迷惘的感受、不平之气和“壮士不得志于心”的“慷慨”便涌上心头,让人不吐不快,所以歌以咏之,文以述之,这也是建安文学“慷慨”之气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燕赵文化的内涵特质慷慨悲歌、自强不息、勇武任侠

燕赵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并对我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燕赵是战国时期我国北方两个重要诸侯国.鼎盛时期,它们的疆域北到内蒙古,东北到辽宁,西到山西、陕西,但核心地带则始终是京津冀.广义的“燕赵”,泛指北起阴山南麓,南达黄河,西至太行山,东临渤海,包括今天的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以及山西北部、山东、河南的部分地区.狭义“燕赵”,指今天的河北省.由于今天的河北在战国时分属燕、赵、中山以及魏、齐等国,其中以燕赵最为著名,所以河北有燕赵之称.由于燕赵地域相接,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相同,所以形成了风格一致的燕赵文化,而其明显的特征和内涵特质便是慷慨悲歌、自强不息和勇武任侠

(三) 建安文学与燕赵文化的共同特质

两者都有对生命、对社会、对世事苍凉而深厚的感受,都产生于动荡不安或乱离惨淡的社会环境中,两个时代的士人豪杰皆有情有义,对社会抱有很强的责任感,都有拯世间百姓于水火之中,挽救时代危亡的侠义英雄情怀,且都蕴涵着一种悲凉而壮烈、昂扬奋发、孜孜以求、自强不息的风骨,一种刚健清俊、抗争和忧患的意识,慷慨悲壮、不吐不快的情怀,便形成了共同的慷慨悲歌、自强不息的特征和风格.这种共同的特征和风格使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和相互的影响.

二、燕赵文化对建安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曹操及其文学创作与燕赵文化的关系

曹操是东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并不是燕赵之人士,但曹操与燕赵文化却有着很深的渊源.首先是曹操与燕赵地域的关系.曹操于建安元年(196年)便“挟天子以令诸侯” ,从那之后曹操便在北方大地上建立自己的霸业.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的胜利,使曹操占领了占领幽州、冀、青、并四州,这其中便包括几乎全部的燕赵之地.同时曹操还在燕赵之地上修建了邺城,作为丞相府,魏王府,也作为处理政务和生活居住的地方.曹操父子不但在这里克群雄,图霸业,统一北方,兴水利,发展经济,而且由于广泛招徕人才,当时北方一大批文学家,如王粲、刘桢、陈琳、徐干等先后来到邺城,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邺下文人集团”,他们聚集在这里,欢宴赋诗,直抒胸意,慷慨任气,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描写现实,反映社会现状和百姓的悲惨生活,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成就了光辉灿烂、彪炳史册的建安文化,最后曹操死后还葬在邺城城西.其次,以曹操诗歌为代表的建安诗歌是从汉乐府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广阔深厚的现实内容,思想感情表达得真切自然,不但保持了乐府民歌的本色,也给人一种慷慨悲凉、激昂豪迈的风骨感和深重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进取精神、豪壮的英雄气概,并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永不放弃的建功济世之心,这些都与燕赵文化的精神内核、文化风格是一致的.曹操“慷慨悲凉”的诗风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的环境和自己的经历有关,但也有燕赵文化对他的熏陶和浸染.燕赵大地上的自然风物、风土人情也给他提供了许多创作素材,如巍巍太行、茫茫沧海,还有著名的碣石山等都成了曹操吟咏、描绘的对象,同时曹操和其他建安文人在燕赵之地的活动和文学创作,也促进了燕赵文化的发展和充实.可见曹操的一生及其文学创作活动都与燕赵文化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二)燕赵诗风对建安文学发展的影响

燕赵诗风是许多人,包括文人和民间百姓进行创作时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格调,这也与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特征和崇儒尚雅、任侠使气的精神密切相关,同时燕赵之地的地理位置的边缘性以及所处环境的艰苦性所形成的悲慨情怀以及北方游牧文化和封建儒家文化等精神元素也对其诗风格调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表现为:献身沙场、建功立业的慷慨情怀,舍生取义、忧世忧民的任侠豪气,伸张正义、锄恶扶弱的豪侠精神和抗敌御侮,建立和平、开明、统一之国家的政治理想,而这些特征和风格反映在诗歌和文学上便形成了具有慷慨悲歌、正义凛然格调的燕赵诗风,这种格调同时也反映在先秦古诗以及汉乐府和建安诗歌里.

同时在汉乐府诗歌中也有不少诗篇,如《战城南》、《有所思》、《陌上桑》、《饮马长城窟行》以及 《诗经》中的《邶风》19篇里所用的邶地,即是后来的燕赵之地,其中的诗篇则是用燕赵之地的乐调歌唱的诗歌,其中有送别诗、思妇诗、游子诗、悼亡诗等诗篇,就属于反映燕赵一带民风民俗、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燕赵民歌和诗歌,同时这些燕赵民歌和诗歌也反映出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通过描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和典型感情,反映现实面貌和时代精神,这与建安诗歌的关注现实、忧世忧民的慷慨悲凉的风格特征是一脉相承的,同时燕赵诗风慷慨、凛然的格调和现实主义的传统也对与燕赵文化关系密切的建安文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建安文学的发展对燕赵文化的影响

(一)建安文学的发展丰富了燕赵文化的内容

建安时期是一个政治社会动乱,文学和思想却异常活跃的特殊时代,也是一个张扬生命,重视人生,发觉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人的自觉”时代.在这期间,生命意识的觉醒和现实体验的痛苦、沉重互相交织,建安时代的士人用他们创作的诗歌抒发对人生苦短的慨叹、对艰难世事和百姓疾苦的忧患、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索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慷慨高歌,并形成慷慨悲凉、清俊刚健、豪迈激昂的建安风骨.建安文学的这些内容和特质丰富和充实了燕赵文化的内容和精神,并使燕赵文化得到了升华.建安文人的诗歌作品所反映的思想以及他们自身所表现出的情怀和精神,使燕赵文化和精神有了更加生动、形象的化身和体现,从而丰富和充实了燕赵文化.以三曹的诗歌创作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体现出的精神风貌和主题,如慷慨悲凉,雄浑古朴的风骨、对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索、对民生疾苦的忧患、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都与燕赵文化的特质和精神内核相一致,而且继承并丰富充实了燕赵文化.建安文学中所表现出的“慷慨悲壮”是基于对苦难现实的无奈但又欲改变这种乱离局面建立理想世界而发出的人生慨叹,而且受到了燕赵文化 慷慨悲歌文化的影响,增加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忧患意识和仁人志士的理想抱负,从而使建安文学与燕赵文化联系得更紧密,使燕赵文化的内容更为丰富,增强了燕赵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二) 建安文学的发展有利于燕赵文化的传播和继承

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描述出古燕赵之地寒冷的气候和多野兽的自然环境,诗人的抒情与燕赵特有的景色融合而构筑了苍凉的格调,不但增强了诗歌的表现效果,同时也传播了燕赵之地的地理环境和燕赵文化.建安时期的诗歌作品充满浓郁的忧患意识以及对国家生存和人民生命的关怀和责任感,还有面对危难而不屈服的积极参与和敢于奉献的精神.建安风骨则是对燕赵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概括和诗文上的结晶.自魏晋以后燕赵大地上便形成了一个以继承建安风骨传统的文学创作流派,文风古朴悲凉、雄浑慷慨,广大作家通过描写乡野、军旅、边塞的生活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慷慨强健的志向,直到清代,这种文风仍然受到人们的推崇,千载不绝.建安文学与燕赵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血脉相通,人文背景亦相同,融入了燕赵文化和精神的建安文学作为一种更有影响力的载体和文化表现形式使燕赵文化更加长久有效地得以传承和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建安文学与燕赵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相似,都蕴涵着悲凉而壮烈、昂扬奋发、自强不息的文化风格,以及一种刚健清俊、抗争和忧患的意识,慷慨悲壮、不吐不快的情怀等同时作为一种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燕赵文化有慷慨悲歌、勇武任侠、自强不息的风格特征,这对大部分创作活动处于燕赵之地的建安文人和建安文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或在心理上,或在文化背景上,或在诗歌创作的内容上以及文学的风格上,而使建安文学形成了具有浓郁燕赵文化精神的梗概多气、慷慨悲凉、清俊刚健的“建安风骨”,同时建安文学的发展也丰富了燕赵文化的内容,而且使燕赵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有了更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建安文学与燕赵文化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条件下不断丰富和发展,并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