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莫泊桑和他文学作品中的三大主题

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390 浏览:70413

摘 要:作为“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在法国文坛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他继承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又接受了左拉的思想,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可是文学成就却是令世人瞩目.尤其是他为数众多的短篇小说,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坛上,都是具有深远的意义.综观莫泊桑的长篇和短篇作品,其中有三大主题是他一直以来着重描写的.当然,这三大主题也和他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

关 键 词 :莫泊桑 生平 短篇小说 三大主题

一、莫泊桑生平

(一)童年生活

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1850―1893)一八五零年八月五日出生于诺曼底省.虽然名为贵族后裔,事实上出身却没有那么显赫.他的父亲是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一个,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热爱文学,对许多文学作品见解独特.莫泊桑出生后不久,他的父母便开始分居,他随着母亲住到了诺曼底的乡下.虽然离开了父亲,但莫泊桑在诺曼底的乡间度过了愉快的童年.他在苹果园内游玩,喜欢跟渔夫、农民、猎人和船夫们打交道、聊天.这些经历使得他珍爱乡土,对他日后的写作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早期的文学熏陶

说到莫泊桑的文学之路就不能不提到他的母亲.正如前文提到过的,他的母亲具有深厚文学修养,是莫泊桑在文学上的启蒙老师,为莫泊桑推开了了解文学世界的大门.自童年时代起,母亲就培养他写诗.如果说母亲是莫泊桑最初文学之路的第一位推手的话,那么第二位就是他13岁在中学学习时的文学老师路易布耶.这是一位著名的帕纳斯派诗人,曾多次指导他进行各种体裁的文学创作.可惜这位文学导师在一八六八年便去世了.很多人说,若不是他过早去世,如今世人称颂的莫泊桑或许就不是一个短篇小说巨匠,而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了.这足以看出他对莫泊桑的影响.


(三)普法战争时期

一八七零年,中学毕业的莫泊桑到了巴黎,开始了大学生活.但是他的求学之路并没有持续太久.这一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在部队里他担任过文书和通讯的工作.作为这场战争的亲历者,他见证了法军可耻的溃败、当权者的冷漠卑劣以及普通民众和士兵的爱国热情和他们英勇抗争的事例,这成为了他日后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

(四)战后生活

一八七一年,战争结束,退役的莫泊桑也重返巴黎,从事小职员的工作,以缓解家庭经济的拮据.这段时期是他人生中较为复杂的阶段.由于小职员生活的空虚无聊,百无聊赖的他不幸染上了恶习,私生活混乱而放荡.但同时这也是他真正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并且在文坛上逐步显露才华的时候.

这时,他已经拜舅舅的同窗,大作家福楼拜为师,在他的具体指导下创作,并且将自己的作品交给福楼拜审阅.尽管福楼拜对他的不少作品都十分欣赏,但并不支持他立即发表,因此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可以说是他的文学准备阶段.直到一八八零年,《羊脂球》的发表令他一举成名,跃上文坛.

紧接着这个中篇,大量的文学作品开始涌现.但是大量的创作以及生活的放荡极大的伤害了他的身体,莫泊桑于一三年七月六日逝世,享年仅四十三岁.

二、莫泊桑短篇小说的内容及三大主题

(一)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爆发时期,正在上大学的莫泊桑停止学业,应征入伍.在战争时丰富的见闻和深切的体验使他执着于描写普法战争的题材,出版了一系列以战争为内容的短篇.普法战争给予了莫泊桑一定的创作灵感与动力,但同时,也正是有了他对于这场战争的描绘,才使得这一历史事件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莫泊桑关于普法战争的名篇有:《羊脂球》、《菲菲小姐》、《女疯子》等.

《羊脂球》写一辆被准许离开占领区的马车途中被普鲁士军官扣留,放行的代价是车上的乘客之一、羊脂球向军官献身,羊脂球憎恨普鲁士的占领行为,坚决拒绝.但是同行的贵族和资本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劝羊脂球服从.最后,羊脂球被迫让步,马车得以通行.第二天早上马车出发时,同伴们全换了嘴脸,鄙视她、疏远她、冷落她.《羊脂球》是莫泊桑无可质疑的代表作.很好的刻画出了贵族和所谓的社会上层人士唯利是图、忘恩负义、金钱至上的嘴脸.作者借用一正一反的对比,完全揭去了那些自诩高贵的上流阶层们虚伪的面纱.总的来说,莫泊桑战争系列的短篇小说涵盖面很广.他将整个法国社会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都剖析的淋漓尽致.

(二)巴黎的小公务员生活

战后退役,重返巴黎的莫泊桑长期从事着小职员的工作,这使得他对小公务员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从而成为了他中短篇小说的第二个重大主题.可以说在法国文学史上,莫泊桑是公务员、小职员这一小资产阶层最出色的表现者.他的一系列短篇小说展现出了这一阶层的生活状况、生存条件、精神状态等.这方面出色的作品有:《一家人》、《骑马》、《珠宝》、《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作者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和口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小职员家庭生活的细枝末节.叔叔于勒年轻时是个“败家子”,肆意挥霍钱财,父母避他犹如躲避瘟神.可是后来得知叔叔发达的父母热切的盼着他的回归.在姐姐婚礼前期的旅行中,大家发现叔叔于勒成了船上卖牡蛎的穷酸老人,潦倒不已.希望破灭的同时是对叔叔于勒态度的急剧逆转.在这部作品中,莫泊桑把人情的淡薄和小市民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三)诺曼底地区乡镇的风光与轶事

显而易见,这一主题跟他的童年生活有关.同时,莫泊桑也为法国的文学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之前作家们以巴黎为描写对象的倾向.是莫泊桑将法国北部这个滨海地区的五光十色的生活带入了法国文学,展现在世人面前.莫泊桑关于诺曼底题材的短篇也为数众多,比较重要的有:《一个女雇工的故事》、《泰利埃公馆》、《在乡下》、《归来》等.

《泰利埃公馆》虽然写的是小城里妓院生活,但是通过一队到农村中参加领圣体仪式的经历,以大量的篇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精细的诺曼底乡间生活画卷.对于诺曼底,莫泊桑在描绘它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反映了农村中乡绅为所欲为的现实和他们粗鄙冷酷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