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批评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802 浏览:128145

人们把20世纪称为批评的世纪,文学批评成为文学的主要和占主导地位的样式,越来越多的刊物给予文学批评以越来越多的版面.在美国,一个文学刊物,文学批评可以占到其总篇幅的90%以上,而诗歌、小说等传统文学体裁所占篇幅则微乎其微,文学批评地位的显赫,可见一斑.近年来,国内包括《人民文学》在内的许多纯文学刊物纷纷改版,均大幅增长了文学批评所占的比重.文学批评成为不可轻视的重要文体,而且在新时期文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一方面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批评的无处不在,一方面又更痛切地发现纯正批评式微了,发现了批评的缺席与退化,指责批评沦为会议批评、随笔批评、对话感想、新闻评点,学院批评的严谨与郑重荡然无存,批评的学术逻辑让位于商品逻辑,批评的文化立场让位于批评的话语姿态.忙前忙后的批评家们收获到更多的是指责,而不是赞誉.

阿尔贝蒂博代在《六说文学批评》中指出:“批评行业的诞生是因为诞生了十九世纪之前不曾存在的两个行业,即教授行业和记者行业.”①他按批评家的性质把批评分为三种类型:以报刊记者为主体的“自发批评”,以公认的作家为主体的“大师批评”,以大学教授为主的“职业批评”②.国内也有论者将捧人的批评称为“人情批评”,将“骂人的批评”称为“酷评”,把在报刊、电视等大众传媒发表的批评称为“媒体批评”等.我认为,这些称谓都有其针对性和实际操作价值,但它们又都没能赢得广泛的共识,莫衷一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混乱,给批评的公信力带来了损害.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这里提出注意力批评的概念.

一、注意力批评的含义

注意力批评不是从批评主体、批评载体角度定义的,而是从批评姿态界定的,当然,它也是一个开放性概念,具有生成性.在批评动机、立场、话语策略上有其鲜明特点,注意力批评的定义较之“酷评”等,更具学理色彩,而较少亵贬色彩和感情因素.

简言之,注意力批评就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批评.从普遍的意义而言,任何批评都是要吸引人们注意的,任何言说都渴望找到倾听的对象.注意力批评的特异之处在于,它失去追求终极真理的高尚动机,缺乏坚定一致的严肃学术立场和标准,更加注重话语姿态和话语策略,充满粗暴武断,而缺乏严谨周密的论证,不以解决问题为务,而以引人注意为重,从而使批评成为商品抵达读者并为其消费.

二、注意力批评的兴起

注意力批评的兴起,有着时代的、文化的、文学的原因;有利益的因素,也有技术的因素.

1.信息的爆炸.大而言之,我们处在一个有着许多关注点和需要关注的时代,又是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时代.有人断言,21世纪最有价值的是注意力.信息量增长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信息社会即信息爆炸的社会,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注意力资源处理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人们一方面制造信息,一方面又被信息淹没.所以,人们必须压缩信息,即西蒙所谓的“信息消冗”.同时,人们必须提高单位时间内处理信息的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有两种信息加工的基本方式:顺序加工和平行加工.前者靠注意力转移和意志维持,后者则比较随意;前者依靠思维训练和经验积累,后者则具有发散联想的特点.当代社会是个休闲的时代,充满了感性的跃动,而不是严谨凝重的时代,缺乏理性的慎思,人们更愿意在轻松随意中认知.而学术,便有了民间化、生活化的趋向,在现代传媒的推动下,注意力问题便显得突出和重要起来.此一问题在精神文化具有中心性质的时代是不成问题的,而今走向边缘的精神文化试图走向中心,引人关注,便必然要考虑话语策略问题.

要实现从边缘走向注意的中心,便必须借助学术的CI战略,其话语策略中便必然包含张狂的语言暴力,从而形成批评霸权.

2.终结的时代.当今,科学、哲学、文学都被宣布走向终结,知识的神圣性、神秘性被消解,真理不再具有绝对性和终极性,真理性走向反讽性,哲学不再是指南.维特根斯坦说:哲学是一种语言病,哲学家唯一正当的任务就是告诉人们不要搞哲学,在经验事实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是可知的,因此,哲学成为多余之物.随着哲学的终结,文学的问题意识与价值意义也被消解,文学艺术不再是时代生活的导引者,不再以优越的身份感带领我们奔赴精神的家园,诗人也不再是布道的牧师或先知,文学批评因之而失去了恒定可靠的价值标准和判断尺度.在这个庸常而暖昧的时代,批评不再肩负任何终极使命,因此可以轻松自如地进入无所不为的技术操作层面,所有的批评都是可以的,所有的批评都是可能的.

3.影响的焦虑.人类丰富多样的文艺实践铸造了辉煌的艺术宫殿,各种艺术样式都被尝试并取得丰硕成果,成为传统深刻地影响着后来的文艺实践,以致人们慨叹:小说被写尽,诗歌被写尽,再也没有一片处女地需要我们开垦,再也没有一座高峰需要我们攀登,我们陷入了从未有过的无可奈何的“迟到”境地.如何从影响的阴影中走出来,成为文艺的中心焦虑.海德格尔曾说过:“当今这个时代是无所创新的时代.它只是把现代的老旧的东西,早就决定了的东西,完成到极致而已.”③一方面,我们身处的是崇尚创新的时代,另一方面,创新又是如此地艰难,背水一战的批评家为了从日益狭窄的专业话语空间走出,便向公共话语空间阔步挺进,从而拓展自己的生存之路.

4.市场的选择.市场经济已成为我们的日常经验,其商品逻辑无孔不人地渗透到我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批评要实现自己的功能,便必须抵达消费者手中,必须创造自己的市场.因此,批评家为了满足批评的需求,刺激批评的需求,创造批评的需求,乃至拉动批评需求的增长,借助和使用商业手段、市场策略便是必然的、自然的和必要的.因此,注意力批评具有市场化特点.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在普遍的写卖时期,艺术也成了写卖,这还有什么可奇怪的呢!”市场经济确立了商品的地位和价值,当经济和实践价值被视为一切产品包括精神产品的衡量砝码时,商品逻辑就替代了文化逻辑,商业压倒了人文,市场经济效益凌驾于社会文化效益之上,金钱至上与享乐主义便侵入了文学的肌体.崇高被亵渎,高雅屈从市俗,通俗降格为媚俗,价值关怀变为纵欲贪婪,“活着就好”的眼下生存状态被尽情渲染,文学的载道功能与传统理论价值便顿然失色.

5.网络的世界.置身网络世界,在信息高速公路奔走已在当今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存常态.网络的无限性、丰富性、瞬时性,使时间的划分更为细微.失去耐心和细心的人们希望通过主页和标题便能获得更多的信息与快感,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吸引注意的眼睛成为网络时代人们征服对象,显示自己存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网络虚拟世界缺乏真诚和开放互动的特点,都给注意力批评以良多启示,这又与接受美学、读者经验学重视读者参与相契合,注意力批评便有了滋生的土壤和推广的市场.

三、注意力批评之特点

来自于注意力经济的效益原则,来自于后哲学文化时代的主体(个体)原则,来自于文学泛化的狂欢原则,充分张扬了话语的权力,为注意力批评开辟了宽敞的道路和广阔的市场.没有思想的彷徨,充斥着斩钉截铁的语言,率直的判断,语言的暴力和语言的狂欢.马克思曾经在批评庸俗经济学时指出:“超利害的关系的研究没有了,代替的东西是领津贴的论难攻击;无拘无束的科学研究没有了,代替的是辩护论者的歪曲的良心和邪恶的意图.”注意力批评有的是无拘无束,但失去了纯正的学术旨趣.这和文本时代的煽情刺激、后现代主义文化消解性、消费性,追求的不是意义文本而是刺激文本有着深刻的关系.注意力批评即是刺激批评,其中可能有激进的反叛,痛苦的倾诉,庄重的布道,启蒙的困窘,但缺少高尚的情怀和纯正的旨趣.

葛红兵以《为20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和《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写一份悼词》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并一举成名.《悼词》抱持的是“纯粹文学”的观念和“文学本体”的观念,而这都是虚妄不实的,表现出一种狂妄与自恋,其价值立场也未体现出一贯性和一致性,学术的严肃性不够,话语策略气息太重,剑拔弩张.葛红兵的朋友曾劝他:“你何必如此出名,尽写些如此偏激幼稚甚至缺乏学理之文,以你的才情,通过学术之路肯定成功.”葛红兵则表示,文学的落寞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话语必须经过夸张与变形处理,方能引起图内人、同行的注意.葛红兵的反权威、贬经典只是表现在文学批评文字中,生活中的葛红兵却是谦恭温驯的,其放言无忌,极而言之都是话语策略的选择,都是为了引人注意的需要.这说明两个问题:其一,学者们失去了敏锐的探索求新的精神和能力;其二,学术质量下降,创见流失(匮乏).于是在“语言”层面做文章,通过与语言搏斗,赢得话语权争夺占有的胜利,同时缓释两大焦虑:阐释的焦虑和自我实现的焦虑.

在追逐注意的语言游戏中,批评失去固有的学术严肃性现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如同科林伍德在《知识的地图》中所说:“当代历史使作者感到困惑,不仅因为他知道得太多,也因为他知道的东西没有完全消化,连贯不起来和太零碎.只有在精密地、长时期地深思熟虑之后,我们才开始了解何者为本质,何者重要,才开始了解到事物如此发生的理由,这时编写的才是历史,而不是新闻.”

四、注意力批评之批评

现代社会的状况是,不仅话语主体多元化,而且话语形态亦多样化,其结果必然是,与人无关的话语本身成为主体,话语本身在自说自话,话语本身在众声喧哗.我们的处身感受是,周遭充斥着声音、图像、画面、话语、言说、色彩、造型等一言以蔽之:生活信息化或存在符号化.显然,注意力批评有力地把捉住了这一现代社会的基本质态.为了引发公众的关注,注意力批评作出了话语姿态的重要调整.批评家们的这一举动不仅符合社会历史现代化进程的大趋势,而且更为诡谲的是,其中还暗藏着批评自身的逻辑秩序.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批评回归本位.长期以来,汉语批评界习惯于批评的真理性品格,“批评是文艺战线斗争的工具”,“批评的作用在于指导创作和欣赏”.在批评家们的自我意识深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的立场非常鲜明.如果说,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话,那么,批评家则不自量力地试图成为“工程师灵魂的工程师”.正如高贵的立场本身并不能必然地带来高贵的结果一样,批评家们发现一时站得过高并不能保证永远都能保持这一高度.站得越高摔得越惨,有时生活的真实经验完全可以移植到文化领域中来.

所谓批评回归本位,并不是指批评回归到形式主义的“文学本体论”.有的批评家喜欢在“本位”与“本体”之间划上等号,其实,这种结构主义的文学观念与立场将批评闭锁在狭隘的表达、文体和修辞等形式层面.事实证明,这种批评的“本体论”是现代批评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本位”不是语言学意义上的“本体”,而是批评的原初语义,即批评作为个体言说.只有将批评还原到批评家个人的、真实的、纯粹的体验和感受的层面上来,批评才是批评.批评不是公共权力话语,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不是变相的思想政治工作,甚至也不是道德理性的法庭.“批评就是读后感.”④当代批评家从现代批评学浩繁的理论文献中摆脱出来的直觉终于为我们道出了事实的真相.在读后感的真率表达中,在注意力批评话语姿态的选择中,批评真正从集体主义幻象中回归到了自己的本位.


2.批评作为话语喧哗.作为读后感,作为真实的个体话语,批评在其本义上必然是众声喧哗的场所.关于故事,关于人物,甚至关于玲珑的细节,不同的批评家都有自己全然不同的艺术感知和审美判断.注意力批评关注自身批评的言说处境,为了寻求差异,引起轰动性效应,逆向思维、标新立异、吹毛求疵往往是注意力批评的常用伎俩.其结果必然是整个批评界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某些本质主义的批评家看来,这种局面非常糟糕.批评的真理在话语喧哗中面目模糊,难以辨识.然而,“真理”,尤其是“批评的真理”和“趣味的真理”,它真的存在吗它像山川,像大漠,数千年静寂不动,不容置疑吗后形而上学告诉我们,思想的万有吸引力在于它的无限深邃性.其实,不用后形而上学,日常生活和文学实践早已告诉我们,文学批评之所以一直都在暗地妖娆无非是因为它具有纯粹的个性具体性和宽广无垠的包容性.我想,对于注意力批评,我们首先应该感谢的是它将久违的众声喧哗带回汉语批评界,使得批评成为包容众流的大海.

3.不道德的道德.我们必须看到,注意力批评是有风险的.不仅有,而且还很大.这个风险就是道德的风险.对于从事注意力批评的批评家来说,脱掉高尚的道德长袍确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不把鸡毛当令箭,不把批评当审判,商业社会逼迫批评家们从神坛上走下来后,又引诱其走上了文学的T形台.在文学T形台上,批评唯一能做的就是搔首弄姿,卖弄风情.于是,强势的道德话语遂无情地指斥着批评的非道德.

然而,商业社会和现代社会所建构的并不是非道德,而是新道德.注意力批评的不道德表明,它正是在建构一种批评的新道德.这种批评的新道德意指批评不是真理话语、集体话语和强制话语,而是差异话语、个体话语和自由话语.换言之,现代批评从本质上讲是“话语秀”,是“话语表演”.批评与“真理”无关,与“知识”无关,与“规律”和“法则”无关,也与“文学秩序”无关.从这一面看,注意力批评恰恰符合康德的二律背反原则,即“不道德的道德”.

当然,作为“话语秀”,注意力批评也有其限度.无所魇足的追新慕奇没有限度,但批评的消费者的心态却有其限度.这一限度就是见惯不惊、见怪不怪而最后再也无动于衷.也许,这才是注意力批评所能达到的极点,也才是批评所能达到的理想境界罢.到这个境界,注意力批评再也无法引起注意,而各式批评则无所顾忌地群芳竞艳.

注释:

①②阿尔贝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第34页,第2页,三联书店,2002年.

③海德格尔:《通向语言的途中》,第227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④见《南方文坛》2002年第5期批评家专栏.

(本文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 半夏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