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文学的作者叙事特征

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088 浏览:57507

关 键 词 :先锋文学 作者 后现代主义

摘 要:先锋文学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一种文学变体,在90年代初走向式微,但是这种具有颠覆性的叙事革命对今后的小说创作依然有着启发意义.本文从作者批评入手,探讨先锋小说家们是如何通过一些特定的写作方式在其作品中建立起一种新时代作者的似有还无的尴尬境地的.

一、引 言

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文化思潮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译介进入中国而一股脑儿地涌入国门.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的产物.它以结构主义为基础,以消解中心论和主体性为己任.由于它所具有的对西方资本主义宏大叙事的解构背景,同我国80年代急于摆脱意识形态的情形有一定类同,于是,这股思潮很快着陆,并渗透进各种文化体系,其中以文学创造为先锋.中国先锋文学借鉴国外后现代的痕迹明显.当然这场借鉴由于缺乏内在的理论资源和精神资源,先锋小说只是从叙事层面接受了后现代主义的精神,但是它们也改写了现代性的“绝对命令”.虽然先锋小说在90年代初走向式微,但是这种具有颠覆性的叙事革命对今后的小说创作依然有着启发意义:它以形式主义探索为旗帜,以去中心、反作者为宗旨,以“叙事实验为轴心”,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这场理论与实践的中国式结合是从作者的消失开始的.1968年巴尔特在《作者之死》一文中提出了“作者之死”,颠覆了作者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权威性.1969年福柯写作《作者是什么》,提出了写作的两个重要主题:第一,写作的本质是创造一个开局,在开局之后,写作的主体便不断消失,第二,写作与死亡之间密切相关,写作的过程因此成了作者的自我消解过程.这一理论对于先锋小说家来说,是“非常时尚和适合己用的”{1}.而事实上,中国先锋文学正在竭力排除任何信仰和信念,他们试图解除艺术中蕴含的“深度精神模式”,使其无须为拯救人类的苦难而忍辱负重,也无须充当当代人的精神向导,引导人类超度到了神秘的纯净的“彼岸世界”,它只想在“平面”上自由地玩弄游戏等语言时代情趣的游戏,这是当代文学对商品社会的回应,用南帆的话说,这已经脱离了“现代主义的焦虑、孤独和反讽蕴藏的某种内在的紧张和压力,而是丧失在深度同时滑行在价值平面上”{2}.所以,在写作实践上,他们的首要宗旨是把作者从神坛上拉下来,消解他的统治地位.

二、作者的消失和重建

1.语言游戏:作者的解码

正如福柯所看到的,当代创作正经历一个突变期.在这场变革中,写作不再支撑不朽的概念,相反,它预示了写作主体个性特征的泯灭,写作摆脱了表达的纬度,成为符号依据能指的特质而自发产生的文本.那么,中国的情况如何呢20世纪80、90年代,文坛历经“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到新写实小说,女性“私人写作”和“新生代文学思潮”地交替衍生,开始了一场重视语言、形式的新实验,这次新的文学变革体现了创作的和愉悦,强调了语言、形式对文学的意义.因此,这次文学变革对语言形式的重新认识,反映了文学理念的拓展,从而把语言视为文学的“第一要素”,甚至赋予语言形式为小说的本体地位.

余华的《世事如烟》干脆以2、3、4、5、6、7等阿拉伯数字作为人物的“名”,造成了一种完全“失名”的状态,把你带进语言的虚幻迷宫之中.在朦胧、阴暗、恍若隔世的《世事如烟》里,叙事者把着“零度感情”请读者猜谜,他若无其事甚至还有点兴趣地详述着这个世界,像复述一场并不精彩的球赛一样,并干脆告诉你,“这个世界如我的小说,根本没有目的和秩序”(《世事如烟》).余华不露声色地叙述了6看到两个无腿先生垂钓的奇怪情景:

那两个人手中的鱼竿没有鱼钩和鱼浮,也没有线,不过是两根长长的、类似竹竿的东西.(《世事如烟》)

他们总是不一会儿就同时从江水里钓上来两条鱼,而且竟然是无声无息,没有鱼的挣扎声也没有江水的破裂声.直到公鸡啼鸣时,那两人一齐跳入江中,江水四溅开来却无声响.此后一切就恢复到原样了.这当然是6看到的幻景.但是作者完全退居到幕后,剩下的唯有读者自己的迷茫,这将是一个新的文本的天地.可以看出,余华已经自觉地意识到小说语言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意识到汉语排列组合后意义再生的功能.这是写作语言的重大突破.

作者的消失在另一重意义上表现为本文向着语词的差异系统开放,本文卷入能指词的自由播散活动.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符号的体系,应该“共时地”加以研究.王蒙在《来劲》这篇两千来字的短文中,充分体现了这种新的探索精神,让小说成为能指的播散:

你可以将我们的小说主人公叫做向明或者项铭、响鸣、香茗、乡名、湘冥、祥命或者向明向铭向鸣向茗向名向冥向命等(《来劲》)

这是无数XiangMing组成的能指系统.在叙述过程中,有意识地扩大本文出场词的范围,把写作有意识地选择出场词的作为,转变为本文无意识的语词在差异链索中的连锁反应.从而,文本好像彻底卷入能指的播散中,作者如作家所愿,退场了,语言成为最光辉的形象.

2.叙事语法:作者的晦涩显现

但是正如这只是一个策略,一个愿望,作者只是处于一个更难以辨认的境地,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考察作为作家自我的物化的各种因素来接近对作家的真正认识.不管先锋派小说家愿不愿意,文本中总是包含指涉作者个人的符号,“作者是表达的特殊源泉”{3}.陈晓明挖掘出了先锋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叙述句式:“像――”.这是对当代文艺研究的一个不小的贡献.不过陈晓明认为,“‘像――’构成的比喻结构的大量使用,再度使叙事沉迷于语言的游戏.”{4}确实,“像――”不仅给予人物、事件或细节行动以特殊描写,而且产生了一种补充的情调,有再度使文本陷入语言游戏的嫌疑.但是,和其他意象纷呈、意义叠加的长句式一样,这个补充的句式在感觉上能够生成附加的节奏冲力,它那伸展的力度和突然开启的空间,具有伸越而去的情致.作者权威也在情致中得到展现.如苏童在《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写到农村孩子狗崽逃到农村寻找父亲与梦想的时候:

狗崽光着脚耸起肩膀在枫树的黄泥大道上匆匆奔走,四处萤火流曳,枯草与树叶在夜风里低空飞行,黑黝黝无限伸展的稻田旋着神秘潜流,浮起狗崽轻盈的身体像浮起一条逃亡的小鱼.(《一九三四年的逃亡》)

在语法学家眼里,名词、时间或地点副词,形容词都是一些变量,他们形成文本迹象,先锋小说家运用各种出人意料的词语组合,表达不可言说的感觉,使读者的感官为之一颤,迅速地进入了作者的世界中,捕捉到了作者的呼吸,如:

眼看一天比一天憔悴下去,作为妻子的心中出现了一张白纸一样的脸,和五根白色粉笔一样的手指.(余华:《世事如烟》)

陈保年心中长出一根灰暗的狗尾巴(苏童:《一九三四年的逃亡》)

很显然,这里任意运用了定语形容词和谓语动词,“前者给予世界以存在情态,后者给予世界以存在方式”{5}.这种方式反映了作者自身对抗话语秩序的愿望,展现了作者把握瞬间世界的方式.

一位丰满而轻佻的女护士推着一具尸体笑盈盈地打他身旁经过.他忽然产生了在空中灿烂的阳光中自如飘移的感觉,然后,他淡淡一笑.他认识到自古以来,他就绕着这个花坛行走,他从记事起就在这儿读书.(孙甘露:《信使之函》)

这就是典型的孙甘露式的描写,这不再只是在具体情态的处理上,孙甘露总是把多重不协调的形象掺和在一起,形容词、副词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更重要的提示是,文本的秘密是作者那些“难以辨认的日子”.孙甘露正是利用对时间的原始秩序的破坏,使人物处在一个变幻不定的超验时间流程中,时间“难以辨认”,并且瞬间总是向着“永恒”转化.炫目的阳光,特定的情景(一位丰满而轻佻的女护士推着一具尸体笑盈盈地打他身旁经过),“他”产生了虚幻飘移的感觉也是情理之中的.但是,“自古以来”四个字使这一幅奇妙的图画获得了超验而神秘的内涵.“他”完全成为一个无限的概念.孙甘露让“他”一会儿成为一个守床者,一会儿成为在殖民地草坪上的捡球员.于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作者在语词的运用中展现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时间观念,沧海桑田在他眼中始于一瞬.


三、结 语

先锋小说的作者们通过采用自觉或自反的叙述方式,创造多重形式的语法,贯彻有限自由的原则,一方面挑战传统小说作家的绝对权威,另一方面却在“作者已死”的一片呼声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而重新塑造自己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体现在它对读者历史幻觉的打破,对叙事过程的合理控制,对叙事语法的选择,还体现在他戴着不同的面具,甚至是不戴面具在文本中自由进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比所写的事实(内容)更加真实、更高一层的存在:就是写作的行为,也就是作者的行为中说过,反映在故事中的事件(events),或者叙事行为本身(actofnarration),这两种反映的形式都不能把“事实”(facts)和构成这些事实的解读与叙事的行为相分离,因为事实(不是事件)是在这些行为中并通过这些行为被创造出来的.{6}所以,读者不能简单地把文本当成是作者意图的反映,也无法对作者的足迹视而不见,因为作者鬼魅的身影是无法抹去的.也许,先锋派原本就属于未来,“就是时代的错位的产物”{7},从主观上,他们希望彻底消出文本权威的声音,但是,在客观上,他们的文本总是给作者留下了一个特定的位置.也许,正是这种无望的写作,使得他们在90年代走向末路,也没有在中国形成后现代主义的巨大景观.但是,“他们已完成了历史使命――他们勇敢的探索精神,他们彻底反叛和颠覆主流的功利主义的文学传统,他们在小说形式的伟大开创上,已经作为一种文学史现象,在后起的‘晚生代’鲁羊、韩东、朱文等作家那里,以种种形态得到了延续与发展,其叙事策略如戏仿、反讽等进一步得到了张扬.”{8}

作者简介:耿芳芳,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比较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文学理论.

{1} 陈晓明:《无望的叛逆――从现代主义到后―后结构主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页.

{2} 南帆:《隐蔽的成规》,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3} 陈晓明:《:无主体的话语――孙甘露与后现代的话语特征》,选自《生存游戏的水圈――理论批评选》,张国义编,赵祖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0页.

{4}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44页.

{5} 陈晓明:《剩余的想象》,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页.

{6} McHale,Brian.Postmodernist Fiction.New York:Methuen & Co.Ltd.,1987,P188.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