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阵地意识 怎么写作文学

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152 浏览:143847

《红岩》杂志创刊60周年了,我很是高兴.一个甲子,不容易啊.杂志社领导,希望我以老编辑的身份,谈谈感想,我退休已经十多年,很少参加文学界的活动.但今天这个会,我是乐意来的,我的发言是出自内心的.

我1959年出校门参加工作,就是从事文学期刊编辑工作.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1984年才到《红岩》文学杂志当编辑.当时,《红岩》杂志经过它复刊的80年代初期的辉煌时期,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当时的主编是王觉和马戎,副主编是熊小凡、杨、杨山.现在,除马戎老师还健在,那四位老先生都先后离我们而去.说实话,我是很怀念他们的.他们才是真正说得上有奉献精神,甘心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老编辑.我到《红岩》杂志后.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我有意识地以他们的榜样,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编辑.

《红岩》杂志1979年复刊,1984年改为双月刊后,正遇到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使文学期刊的发展遇到一个又一个坡坎.办刊经费的短缺、来稿的减少、期刊发行量下滑.似乎是当时所有文学期刊面临的问题.但是,除了困难,还有机遇.这就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文学创作无论在题材范围,表现手法,思想深度,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那时,文坛上张扬改革,时树新帜,不乏其人.但其中难免羼入有改革之名而无改革之实者.应该说,《红岩》杂志那时的领导者和编辑们是比较清醒的,记得马戎主编当时在一期编前语中曾提出,要“放眼世界,不趋时,不守阙,而又时刻不忘拓展,期毋扼杀生机,扎深根于现实,寄厚望于新军.”这是在新情况下对红岩办刊宗旨的深化,是在文坛复杂形势下的坚守.

坚守什么一是坚守文学不能离开现实生活的土壤,不应丢掉理想和信仰;二是坚守作家(也包括编辑)不应忘记或疏远广大读者.那些年,《红岩》的编辑同仁始终坚信:文学应回到现实中去,回到人民中去.

几十年后的今天再回头看,正是因为有老编辑们的坚守,《红岩》文学杂志既未抱残守阙,也未追风逐浪,失去自己的本真.相反,在财力不济的情况下,另辟蹊径,走“扩大内需”之路,把注意力和编辑力量都投到对新人的发现和扶持,特别是对本土作家的发现和扶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重庆在国内稍有影响的作家(主要是青年作家)都曾受益于《红岩》这块热土,他们的成长都有《红岩》编辑们的心血.

毋庸讳言,重庆地处西部,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但不说明重庆的当政者不重视发展文化.特别是重庆升为直辖市以后,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事业是相当重视的,由此《红岩》杂志的办刊条件和发展空间得到很大改善.到了2009年,在薄熙来书记主持下,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会作出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鲜明地提出先进文化是社会前进的主心骨、精气神、发动机.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要办好九件实事.办好《红岩》杂志也成了有关方面关注的事.更值得庆幸的是,2011年10月,《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颁布,更是把文化发展提到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为此提出一系列战略性任务,而对文学而言,《决定》强调“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重庆市委为贯彻六中全会决定最近又作出具体部署,以进一步推动重庆市文化繁荣发展.可以预期,文学的又一个春天即将来临.《红岩》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说到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就不能不强调文学期刊和文学编辑的作用.通过学习六中全会决定,我以为文学期刊编辑应加强两种意识.一是园丁意识.文学期刊编辑实际上就是文艺百花园的园丁,其任务就是如何使百花繁茂姹紫嫣红,也就是要加强过去做过的现在还要继续做的发现和扶持新人的工作.二是阵地意识.文学期刊就是一块阵地.文学期刊编辑要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时刻不忘筑牢思想防线,确保文学期刊导向的正确.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面,文学期刊编辑除了增强怎么写作意识,还要成为文艺阵地上头脑清醒、目光敏锐的哨兵.

这里,我想再次呼吁,希望有关部门和领导,像重视作家队伍建设一样重视编辑队伍的建设.这是保证文学阵地导向正确的重要因素.

寄厚望于新军.希望现今《红岩》杂志的年轻编辑,不要辜负人民的期望,不要辜负今天的大好时代,努力工作,开拓创新.相信你们会比前辈编辑做得更好,为重庆文学的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让《红岩》杂志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