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生态文学对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批判

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09 浏览:19321

摘 要:生态文学是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文学,通过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对生态文学的研究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率先主张揭示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进而其他学者逐渐展开生态批评.时至今日,对生态文学的研究已经和整个自然环境的发展紧密结合.文章从探究人类征服自然和统治自然的根源入手,深入分析欧美生态文学对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批判,尤其是对人类的工业化进程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批判.

关 键 词 :生态文学工业化 科技发展

一、引言

在20世纪的生态思潮中,生态文学及其研究的繁荣是人类减轻和防止生态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文学领域的表现,也是作家和学者对地球以及所有地球上的生命之命运的深深忧虑在创作领域里的反映.生态思想的核心是生态系统观和整体观,生态思想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终极标准,而不是以人类或任何一个物种、任何一个局部的利益为价值判断标准.因此,本文将从人类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出发,分析生态文学对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批判,尤其是对科技发展的工业化的批判.

二、欧美生态文学对人类的批判

能够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因此,社会学家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在许多历史的关键时刻,成为推动世界沧桑变化的主要力量.然而,在欧美生态文学中,被视为难以驯服的野马,一旦松开缰绳,便难以控制.不仅支配了人们的意志,而且控制了人们的行为.在的怂恿下,人们失去了理智,变成了满足的奴隶,不计后果地干预自然、破坏自然,直至面临灾难性的结果.

在欧美文学中,早在公元前奥维德的《变形记》中就出现了关于人们疯狂掠夺自然的描述.《变形记》中记载了一则古希腊神话,神话中的忒萨利亚王子厄律西克同放肆地砍伐橡树,即使树流血也不为所动.厄律西克同是最早在西方文学中出现的破坏植被、蹂躏自然的人.在此后的数千年中,人类一直沿袭着他所开辟的道路朝前走.厄律西克同的厄运象征着人类追求无止境的满足的发展史.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不仅消耗了地球需要上亿年时间才能积累的资源,而且还剥夺了子孙后代生存所必须的资源.这种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人类最终累及到自身,将自身完全毁灭.

1967年图尼埃发表的小说《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虚无境》通过改写笛福广为流传的旧作《鲁宾逊漂流记》,以深厚的哲学深度鞭笞了人们破坏自然的丑恶嘴脸和膨胀的邪恶灵魂.在《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虚无境》中,一群粗俗、卑鄙的家伙为了寻找黄金,决定放一把火烧掉整片草地.望着他们,鲁滨孙极其厌恶,厌恶他们粗暴地毁坏自然环境却还表现得如此心安理得,厌恶他们把物质上的满足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并且认为只有达到这种目标才能获得人生的尊严.鲁滨孙还意识到,如果让每一个现代人的得到满足,那么整个小岛将化为乌有.但是,现代人却只顾及自己的满足,却毫不顾忌他们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在多丽丝·莱辛的《一个幸存者的回忆录》里,人类造成的后果更加无法挽回,小说描述了人类的无限膨胀所导致的人类灾难:食物、水、氧气将耗尽,地球变得越来越冷,人类靠吃腐烂的东西、尸体甚至人吃人来维持生命,最后人类和所有生物遭遇大灭绝.

三、欧美生态文学对工业与科技的批判

十九世纪以来,人类的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然而,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并不都表现为正确认识自然和合理利用自然,并没有在自然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适度地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的活动表现为干扰自然进程,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透支甚至耗尽自然资源.工业的发展和科技文明的进步大大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同时也使人类破坏自然的能力日益强大起来.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许多欧美生态文学作品开始向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出了强烈的质疑,进行激烈的批判.

虽然有人认为生态文学作家对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批判有些矫枉过正,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生态文学作家的创作意图,就是使人类安全、健康、长久、幸福地生存在地球上.况且科学技术绝不可以脱离被监督的范围,科学技术虽然可以为人类造福,但是仍然需要接受文学家以及社会科学学者的批判.如果科学技术缺乏必要的监督、批判和制约,它便会像失去了监督、批判和制约的权利一样,完全地失控,并走向专制与疯狂.按照当今工业化的进程和科学发展的水平,工业化和高科技的成果早已具备成百上千次毁灭地球的力量,因此,一旦科技与工业失控,对于整个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而言都将是毁灭性的灾难.由此可见,对工业化和科学技术进行必要的批判是文学家的社会责任.

需要指出的是,欧美生态文学对工业化与科学技术的批判并不是要完全否定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是要突出人类现存的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的致命缺陷,从而引发人类的思考,促使人类探寻发展工业和科学技术的正确道路,以及如何开创一种全新的有益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工业和科学技术.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肯斯坦》堪称人类的一部最优秀的生态小说,它预示着人类企图以科技发明主宰自然却反过来被自己创造的科技怪物所主宰的悲剧.小说的主人公科学家弗兰肯斯坦把自然科学当作支配命运的守护神.在科学探索的狂热和获得巨大声誉的渴望的推动下,弗兰肯斯坦制造了一个巨人般的怪物.这个怪物很快具有了异化的力量,胁迫弗兰肯斯坦满足自己的所有愿望.在这个怪物看来,“你创造了我,可我才是你的主人.服从我的命令!”[1]这充分说明了人类滥用科技发明给自身招致的恶果.这样的情节与人类一百年后发明以及所面临的核灾难的恐惧如出一辙.《弗兰肯斯坦》可谓对科技可能毁灭人类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弗兰肯斯坦》体现了深刻的生态思想,科学的发明创造能够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并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发明者或者使用者能否把握事物的潜在作用.任何不顾后果的创造企图带来的结果都是可怕的.科学发明和科学创造必须尊重并且恪守自然规律,绝对禁止干扰或扭曲自然进程的任何行为.当然,人类还必须能够预测并有效地控制科学发明创造产生的副作用.在小说的结尾,弗兰肯斯坦最终幡然醒悟,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受到子孙万代的诅咒,甚至会毁掉整个人类.这样的反思不仅值得科学家深思,也值得全人类反思.弗兰肯斯坦制造怪物只是众多违背自然规律事件中的一件,人类应该由此而加深对如何改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认识.因此,玛丽·雪莱通过弗兰肯斯坦劝阻沃尔顿的一段话来警醒世人,“不幸的人啊,你怎么也和我一样发疯了?难道你也喝了那种令人痴迷的吗?”[2]由此可见,这部小说不仅是对违反自然规律的批判,更重要的是使人类正确认识当代科技发展的潜在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