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看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现象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687 浏览:9125

关 键 词 :目的论 文学翻译 有意误译

摘 要: 翻译的目的论为解释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认为有意误译不是翻译实践中技术层面的失误,而是译者为实现其翻译目的而采用的一种策略,是对翻译标准中“信”原则的深层体现.

误译现象在翻译实践中总是难以避免.有时译者由于语言能力所限,对原文的内容或阐释意象产生误解而导致译文出现技术层面的误译,有时译者由于文化能力不足,对原文中语言惯用法、民族特定背景文化等理解不清而出现文化层面的误译.这些情形可归结为无意误译,是因译者对原文内容的误解或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而产生.而在实际翻译活动中,译者有时还会“为了迎合本民族的文化心态,大幅度地改变原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学形象、文学语境等,要么为了强行引入异族文化模式,置本民族的审美趣味的接受可能性于不顾,从而故意用不等值的语言手段进行翻译”(谢天振,1999:195),或者译者还会因为社会政治的需要或自身潜在的意图性而故意改变原作意思.这些都是译者有意而为之,是译者因为某种目的或需要而刻意对原作“改头换面”,属于有意行为下的误译.研究无意误译可促进语言及翻译教学活动,研究有意误译则是从翻译标准角度来分析一种主观上的表层不忠实、具有显性意图的活动,是对“信、达、雅”翻译标准中“信”原则的再思考,对翻译研究本体而言更具有价值.作为功能翻译理论核心的“目的论”提出目的是决定所有翻译行为的首要原则.从目的论角度研究有意误译可以摆脱以原文本为中心的翻译标准的束缚,对翻译的“信”原则进行深层思考.


一、目的论

在20世纪70年代弗米尔提出了翻译目的论,认为“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根据其分析,翻译行为可能有三种目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基本目的、目标语环境中译文的交际目的、使用特定翻译策略或者翻译程序的目的(张美芳,2005:83).

具体而言,目的论有三个准则:目的准则、连贯准则和和忠实准则.目的论不注重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或译文是否“完美”,而强调在分析原文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处理方法.该理论将翻译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而评价一个译文是否成功,则看它是否达到其预期的目的.

二、目的论与有意误译

有意误译现象在文学翻译中曾被看作一种不忠实于原文的误译而加以批判,然而从翻译的目的出发考查种种有意误译背后的动机与意图有利于翻译本体研究的深入,也便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甚至利用“有意误译”这一翻译策略.

(一)目的准则与有意误译

目的论认为无论何种翻译,其最高规则都是“目的准则”.根据目的准则,一种翻译行为由其目的决定,即“目的决定手段”.该准则可以用来解决意译和直译、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灵活的译者和保守的译者等总让人进退两难的问题.(张美芳、王克非:37)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许多有意误译现象都可以从目的准则角度给予合理的解释.如在杨宪益夫妇所译《儒林外史》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例:a)因向几个同案商议,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儒林外史》)

译文:So he asked his fellow candidates to help him, and went to the city, without telling his father in-law, to take the examination.

b)到京会试,有中了进士,殿在三甲,授了部属.(《儒林外史》)

译文:He passed the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 too, and after the palace examination, he was given an official post.

c)“等年长兄竟搬到我那里去住,将来殿试,一切事都便宜些.” (《儒林外史》)

译文:“等Why not e and stay with me It will be more convenient for the palace examination.”

为了向西方世界更好地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杨氏夫妇翻译了《老残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名著.在外译时,他们的首要的目的便是如何更好地让西方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因而在翻译实践中他们大量运用了“有意误译”这一策略,以使本民族的文化、自身的潜在意图等能够在译文中更好地表现.在本例中“乡试”、“会试”和“殿试”构成了古代中国正式的科举考试.“乡试”为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取中者称“举人”,“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状元”“榜眼”和“探花”.由于中国古代科举的复杂性,即使在译文中运用加注法对“乡试”等进行解释,西方人仍难以了解其确切内涵.杨氏夫妇出于翻译目的考虑,仅选用了“examination”、“metropolitan examination”和“palace examination”这三个词汇来简化处理“乡试”等,是一种在目的指引下的有意处理.

为了尽可能地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杨氏夫妇在翻译《红楼梦》时也大量运用了有意误译手段来处理文化因素,因为他们是针对那些想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对象进行翻译的.例如处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句时,杨氏夫妇译成“Man proposes,Heen disposes”,目的是想让英美读者了解“Heen”这一意象在中国的文化内涵.而霍克斯的翻译目的明显是为了取悦读者,是为那些一般作消遣之用的读者翻译的,为了使读者不费力气就能理解译文,他尽量用目的语中已有的带有文化色彩的表达来取代原文中的文化因素表达,因而,他便将该句译为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翻译目的论评价译文质量的标准是合适的翻译,而不是等值.合适指译文文本要适合翻译目的的要求,也就是说,译文文本要完成其在译语情境和文化中的交际功能.

(二)语内连贯准则与有意误译

语内连贯又称“篇内一致”或“连贯法则”,是说接受者应该能够理解译文,译文在其介入的交际环境和文化中应有一定意义(Pǎchhacker 1995:34),也就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能够让译文读者理解,并能顺应目的语文化及其交际环境.在文学翻译中,语内连贯一般表现在两方面:意释文学典故与顺应目的语.

1.意释典故与有意误译

文学作品经常充斥着大量用典现象,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据称“无诗不典”,可见典故在文学创作中使用的频度.在翻译这些作品时,为了更好地阐释这些具有高度文化内涵的表述,译者需要有意误译原意象或表达,以便使译文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例:所以在风尘劳攘的时候,每怀长林风草之思,而今却可赋《遂初》了.(《儒林外史》)

译文:So in the press of public affairs he has always longed for a life of seclusion, and now he can realize his wish.

在例句中,出现了两处用典,分别出自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和对孙绰作《遂初赋》的记载.前者讲“禽鹿‘长而见羁’,‘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后者讲述晋朝孙绰写《遂初赋》以明自己想过隐居生活的心态,孙绰的《遂初赋》不见赋文,只是赋名见于诸史.杨氏夫妇在翻译时有意处理了这两个典故,仅作意释,从语内连贯角度看,这里的翻译体现出了有意误译与目的论的关联.

2.顺应目的语与有意误译

语内连贯准则还体现在译者通过有意误译策略使译文顺应目的语的表达与文化上,这在文学作品翻译中也大量存在,下文两例中译文1和2分别选自王科一与孙致礼教授所译的《傲慢与偏见》:

例:Jane was much gratified by this as her mother could be, though in a quieter way.(《傲慢与偏见》)

译文1:吉英跟她的母亲一样得意,只不过没有像她母亲那样声张.

译文2:简和母亲一样,觉得非常得意,只是不像母亲那样叽叽喳喳.

例:I was in the middle before I knew that I had begun.(《傲慢与偏见》)

译文1:等我发觉自己已经爱上你的时候,我已经走了一半路了.

译文2:我是到了不能自拔的时候,才发现爱上了你.

在此处两例中译文1都采用了更关注语言意义对等的译法,在译文交际功能上有所欠缺,不能使读者较好地理解原作意图,而译文2则是从便于读者理解的角度来通过有意误译顺应了目的语的表达,使译文语言更符合目的语的惯用法,是翻译目的论的语内连贯准则的体现.

(三)语际连贯准则与有意误译

语际连贯又称“篇际一致”或“忠信准则”(张美芳、王克非:42)是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其表现形式则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及翻译的目的.换而言之,语际连贯并不要求译文和原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但译文应是对原文最大限度的忠实模仿,译者不能随意扭曲原文,体现出一种深度忠实的要求.

在文学翻译中,通过加注及句内阐释手段来处理原文中的文化因素或典故是译者采用的最多的有意误译方式,这样的处理不仅能使读者更准确直白地理解译文,还保证了译文与原文的整体风格的一致.通过这种译者的故意性的处理方法,译文保证了对原文最大限度的忠实模仿,体现出了目的论的语际连贯要求.

例:宝玉抬头先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甚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 (《红楼梦》)

译文:Where Baoyu noticed a fine painting of “The Scholar Working by Torchlight*.”(*A Han Dynasty scholar, Liu Xiang, was said to he been studying late one night when a god came with a torch to teach him the classics.)

在本例中译者通过加注法对原文中出现的典故进行了处理,通过增补意象,译文将“《燃藜图》”直接误译为“The Scholar Working by Torchlight”,然后通过加注交代了典故的具体内容.这样处理既通过有意误译处理保证了译文的流畅,又通过加注实现了与原文的忠实.

例:一连闹了几天,那日恰是回九之期等(《红楼梦》)

And this state of affairs continued for several days――the ninth day after the wedding had now e- the day on which newly-weds should visit the bride’s family.

例:说着,捧过通书来.薛姨妈也谦逊了几句,点头应允.贾琏赶着回去明贾政.(《红楼梦》)

He handed her the card on which was written the date of the wedding, and when she made a polite rejoinder and nodded her consent he hurried back to report this to Jia Zheng.

译者在这两例中通过文内阐释的手段实现了译文与原文的语际连贯.从内容上看,译文对原文内容进行了增补,从翻译策略上看,是译者通过文内阐释手段来有意处理了原文中的文化因素,体现出“译者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既要忠实于译语读者和翻译发起人,又要忠实于原文作者,以达到两者间的平衡.协调译入语文化和译出语文化对翻译的制约作用”(张南峰 1995:3).

文学作品以取悦大众为创作目的,同时又蕴涵着许多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即文学语篇是可读性和文化传递性并存,这就要求文学翻译既要适应目标读者的改变又要注重文化特征的忠实传递.在翻译过程中既要注重文本本身的语言层面、文化层面等因素,也不能忽视译者、目标读者、翻译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文本之外的因素.有意误译不是翻译实践中的技术层面错误,而是译者采用的处理文化因素、翻译背景知识等原文本之外因素的一种策略,其从翻译目的角度出发,不再仅仅关注翻译语言的表层转换,而更注重译文对原作的深度忠实,是翻译“信”原则的深层体现.

本文为盐城工学院科研基金项目XKY2009113阶段性成果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周学恒,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