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克洛岱尔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生态精神

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150 浏览:72222

摘 要:菲利普克洛岱尔擅长以平实却富诗意和韵律感的文字描画生命复杂的情景.在菲利普克洛岱尔的作品中可以发现他对人类生存的关心,对弱者的人文关怀.克洛岱尔的人文精神可以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三方面来研究.

关 键 词 :菲利普克洛岱尔;人文精神;生态精神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426(2013)01-008-04

引 言

菲利普克洛岱尔1962年生,是法国南锡第二大学文化人类学和文学教授也是法国备受瞩目的中生代作家和剧作家,擅长以平实却富诗意和韵律感的文字描画生命复杂的情景.其短篇小说集《小机械》获龚古尔短篇小说奖,《灰色的灵魂》获2004年雷诺多文学奖,《林先生的小孙女》获得2005年法国书店奖.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倡导人文精神,反抗神对人的压制,提倡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但是莎士比亚却预料到,人摆脱了神的束缚后丑恶的一面.个性主义不断膨胀,发展到个人主义,个人的无限制地膨胀,人类的自私、偏狭、贪婪、掠夺、道德沦丧等都毫无顾忌地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关注人、自然、社会的生态精神一跃而起.

在菲利普克洛岱尔的作品中,可以发现他对人类生存的关心和对弱者的人文关怀.就他的人文精神和生态精神,笔者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人与自然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变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和命运的维护.生态精神,实质上就是人的自然精神,所关注的是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问题,也就是深刻的人文精神.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深刻的生态精神是一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之存在的本源性关系.

在远古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以人类依赖自然生存为主,大自然主宰者人类的命运,人类的力量无法与大自然相抗衡.但是经过几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发展,人类的力量越来越显赫,一直到工业革命之后,大自然开始成为人类征服的对象,较之远古时期的服从大自然,工业革命之后的人类反之想要大自然臣服于自己.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迈入了新时期,相应而来的是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大改变.在此转变中人类心中向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关怀体察人类生活的作家自然把这些种种变革用文学形式写进了自己的作品中,借此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并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无论人与自然如何变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始终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

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美在和谐的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美的表现.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也并非始终处于和谐状态,正因为人与自然尚存在诸多不和谐,甚至出现矛盾对立状态,例如人对自然的破坏或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才显得至关重要.卢梭所倡导的“返回自然”,其他启蒙哲学家申言的自然法权论思想,都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展开的.

卢梭是启蒙时代“返回自然”思想的倡导者,也是践行者.他把自然与文明对立起来,认为人的天性源之自然, 是美好善良的, 是现代文明腐蚀了它,使它逐渐变坏.为此,他在大力鞭笞现代文明的反人伦本质的目的,竭力倡导建立一种合乎自然的社会文明.他在《爱弥儿》中开篇第一句话就说到:“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 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变坏了” (卢梭,1978:43 ).这表明卢梭对现代文明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否弃, 对和谐美好的自然人伦关系的向往.

但是,启蒙时代的生态思想还只是对美好人伦关系的向往,而现代文明与人和自然的矛盾更加尖锐,本着对人类生存的关心,作家在作品中越来越多地谈到生态问题.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世界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正如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所指出的:“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已经降服了自然力,迫使它为人们怎么写作;这样我们就无限地增加了生产,使得一个小孩在今天所生产的东西,比以前的一百个成年人所生产的还要多.”(马克斯,恩格斯,1972:458)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于民,也可以带来问题甚至灾难.近一个世纪以来核战争威胁、恐怖主义的破坏、环境污染和退化、高科技犯罪等等,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的梦魇,而且科技的发展更是为人类战争的催化剂.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许多的当代法国作家在作品中都对生态问题予以关注.比如罗曼加里的《天根》被喻为法国第一部生态小说.勒克莱齐奥的许多作品中也拥有一些生态观点.在菲利普克洛岱尔的作品中,虽然没有很多的篇幅表明自己的生态精神,但在字里行间中还是体现了对现代文明带来的诸如大气污染此类生态问题的关注.比如在小说中,作者这样写到:“还有一座工厂,很大的工厂,圆圆的烟囱高耸入云,不分冬夏,不分日夜地向天空喷发浓烟和煤灰.等所有的男人或者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为了它而离开了葡萄园和农田.从此,巨大的山坡开始荒芜,杂草丛生,吞噬了果园、葡萄园和良田.”(菲利普克洛岱尔,2004:18)

从菲利普克洛岱尔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法国作家对生态问题的关注,而正是这种关注使作家的生态意识总是在作品中无意间流露出来.

二、人与社会

文学是“人学”,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文学主要反映或表现的内容,也是文学学批评、阐释和发掘文学道德价值的重要维度.

自文学诞生以来,人就成为文学描绘的核心,通过对人性的真实发掘和诗意描绘,来展示人的生存状况和人性深度.而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又是人的社会,所以文学对人的描绘从来不会脱离人的生存环境―社会来孤立地描绘.换句话说,文学对人的描绘总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来描绘的.这样,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成为文学所要展示人的本质力量的基本关系.由于文学在根源意义上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其本质旨在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真面貌,揭示现实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义不容辞地成为文学的责任,因而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学描绘中,主要表现为一种求真的关系.“真”在此有两层意思,一为真实,二为真理.真实强调的是文学描绘与真实社会生活的符合程度,人与社会关系的可靠性.真理则旨在表明文学对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是人与社会关系的理想目标.正因为人与社会有了此种求真关系, 所以从道德角度对文学存在所作的评价和判断,才能更真实地呈现整体社会的道德状况,具体地把握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特点和规律. 古希腊一罗马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作为人类童年时代的记忆,反映了初民与自然分离之后所呈现的道德状况.“因为文学的产生最初完全是为了和道德的目的,文学与艺术美的欣赏并不是文学艺术的主要目的,而是为其道德目的怎么写作的”(聂珍珍2005:8-11 )比如荷马史诗中描绘的“ 特洛伊战争”展示的是以生存为基础、以生命原则为价值取向的战争观念和社会秩序.中世纪则以基督教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宗教神学的跃升为主流意识形态,人与社会的求真关系表现为人对神的归附.文艺复兴浪潮中勃兴的人文主义文学,将人文主义道德发展到最全面、最完美的阶段,从正反两方面,真实地描绘了整体社会道德风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揭示人与社会求真关系的典型文学形态.在真实性原则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以金钱为轴心的道德面貌.

《灰色的灵魂》可以称作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在20世纪现代主义流派和思潮的冲击下,如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似乎显得“过时”,甚至被称为陈旧和老套.但是作者却在人物的塑造,情节安排等方面都具有写实色彩,并表现出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比如战争,司法等.在《灰色的灵魂》和《林先生的小孙女》中,都对战争的残酷进行了揭露,并揭露了战争阴云下人性的扭曲和灰暗,具有批判社会现实的性质,继承了19世纪巴尔扎克,司汤达等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的精神,在挖掘心理和分析感受为主调的20潮流下,被称为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回归.当然,这与现实主义小说也有区别,比如时空的安排,叙事艺术等也有现代主义的色彩.

在小说中,作者对司法的黑暗进行了揭露,比如逼供的场面,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法官和上校在温暖的房间里享受着美餐,而让小布列塔尼人赤身呆在雪地里;作者还揭露了人性的黑暗面,描写了面对宣判已麻木不仁的检察官和面对小女孩“三色花”的死亡冷酷无情的法官,“当别人对他说:‘可怜的小女孩,她只有10岁,您知道,昨天她还在给您端面包,抚平餐巾呢!’他突然飞起一脚,踢向胆敢跟他说话的人.‘怎么着,你想要我怎么样?人死了就死了嘛.’”(菲利普克洛岱尔,2004:11)

《在林先生的小孙女》中,失去了家园和儿女的林先生,带着自己的小孙女漂泊在异国,一老一幼,无人关心,虽然没有对战争的残酷进行直接的描绘,却从侧面更有力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作者出生于1960年,他从小听到许多战争的故事,在他从小生活的城市在到处都有战争的印记,比如战争壕、军人墓等,所以作者在创作时,自然想到了以战争为背景.克洛岱尔曾在中学和南锡监狱任教,后又在一家肌肉残疾神经儿童学校任职,教授文学和人类学,所以他的小说中每每透露出对孩子的悲悯情怀以及对语言的自觉.

文学反映了现实,作者的对社会问题,人类问题的关注都表现其作品中,反映了作者的人文关怀.

三、人与人

人与他人的关系,是文学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文学是人写的,也是写人的.作为人类灵魂学和精神现象学的文学,要反映或表现各个不同的人的精神样态,必然会涉及他人.因为人的本质是在对象化之后通过他人才能得以彰显,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获取的.因此, 文学要洞悉人的本质,揭示人生的深度和广度, 离开了对人与他人关系的描述,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如此,人与他人的关系才会成为文学学批评关注的对象和评价的维度.

那么,人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除开其他层面的关系,求善关系应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层面,它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对人与他人关系的认识的结果:符合人的目的和规律即为善,反之就是恶.由于个体需要,目的只能通过与他人的协同活动方能得到实现,于是善又表现为个体需要、目的、利益与整体即他人的需要、目的、利益的关系,这是善更为重要和更为本质的方面.这样,体察人与他人的关系,善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内容,并且有着各个不同的表现形态.


在《林先生的小孙女》中,作者充分体现了对人与人之间真情的呼唤.林先生在战争的炮火中失去了儿女,才十天大的小孙女失去了父母,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在这里语言不通,宿舍的邻居对他们不理不睬.林先生在出外散步时偶然遇到巴克先生,两人虽然语言不通,却通过指手画脚的交流,成为了真心的朋友.随着情节的发展,巴克先生知道自己年轻时去打仗的地方正是林先生的祖国,为此悔恨不已,他们在冷漠的世界中彼此温暖,彼此依靠.作品的语言简洁明快,情节非常简单,却感人至深.这种友情超越了语言,超越了国界.故事的在最后,当林先生被送到另外一个收容所的时候,他却没来及到他们经常见面的公园告诉巴克先生之后,他费尽艰险逃出收容所,想要要告诉巴克先生等最终被汽车撞倒,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见到了巴克先生,他似乎看到了春天的到来,小孙女也恬静地躺在他的怀里,“他抱着她,像抱着一个真正的小女孩,一个宁静、恬然、永恒的小女孩,一个属于黎明的小女孩,东方之女.”(菲利普克洛岱尔,2009:189-190)在这里作者想告诉读者,亲情和友情带来的光明和希望扫尽了战争的阴影.

文学作品中对人类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全方位描写,多重性地展现出人与人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无论作品最终的结局是悲是喜都体现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美好希冀.由此,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人文情怀.

结束语

菲利普克洛岱尔曾说:“我所写的一切都来自心中.我总是努力地最大程度地接近自己的感情.”尽管他的作品有的显得有些灰色,透着忧郁和伤感的味道.对于克洛代尔来说,这些都是想象所抵达的情感深处,他运用语言和影像勾勒出一个个世界,来表达自己对人类、社会和自我的想法.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清新而动人.生活的哲理也在作品中慢慢渗透.他正是通过他的人物之口,阐述了自己对人类对社会的看法,给我们带来轻松愉快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