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翻译中语言的“三化”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406 浏览:32763

引言:随着外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大量引介,儿童文学的翻译问题引发学界的重视.因读者群体的特殊性,译者需要以目标读者的理解能力以及认知水平为基础,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译者所用的语言需贴近读者.本文以《跳舞的奴隶》为例从语言的形象化,具体化和美化三个方面探讨译者所采取的具体翻译策略,并进一步揭示儿童文学翻译中语言特征和《跳舞的奴隶》的翻译学价值.

近年来,随着父母对于子女英语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英语读物出现在市场上,而英语读物的目标群体也趋向低龄化,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引入量激增.然而,研究者们关注的多为传统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对于近现代的作品研究较少.《跳舞的奴隶》为芭拉福克斯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作品,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曾获得纽伯瑞荣誉图书奖和国家图书奖,因文笔清晰,心理描写细腻深刻,人物形象鲜明而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到目前为止,《跳舞的奴隶》的译本有两个版本,但黄衣青的译文更加的深入人心,本文从语言的形象化,具体化和美化三个方面探讨译者采取具体的翻译策略,使得译文深受读者的喜爱,并进一步揭示儿童文学翻译中语言的特征.

一、语言的形象化

作为最早翻译儿童文学的翻译家,周作人率先提出“儿童本位”, “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虽和大人不同,但他仍是完全的个人,有他的内外两面的生活”[1]p37.译者需要有童心以及爱心,要从独特的读者群体的特点出发.鉴于儿童的理解能力以及认知水平较弱,形象化的语言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激发出他们的阅读兴趣.黄衣青的译文中多为“妈妈语”,四字成语,动词词组.这些都是将语言形象化的有效手段.

(一)“妈妈语”的使用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偏好“妈妈语”.这是一种较短的语言,通常两到三个单词,发音清晰.有多描述,多重复的特点”[2]p195.在翻译时,采用“妈妈语”,好似妈妈在给孩子讲故事,更加符合特定读者审美趣味.具有“妈妈语”的文字,适合处于这一阶段,具有特殊身心特点的读者来阅读.而叠词,拟声,口语词皆是“妈妈语”的具体体现.

叠词具有形声具备的特点.它超出了单字原来的意义,或在原来意义上产生了一种新的情趣以及风韵.比单字更具生动可感的描状性,抒情性.以及圆转流利的音韵之美,给予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从而可以达到高妙的修辞效果.比如“press” 原义为按压,被翻译成“碰碰”,既可以表现出人物的谨慎小心的心理,有用孩子熟悉的语言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再如,“solitary”被翻译成“孤零零”,孩子既可以轻松地理解词义,又可以从“零零”中感受到孤独之感.

拟声词,更是“妈妈语”的具体表现之一.用语言来描摹自然界的声音,读者通过阅读仿佛置身于特定的场景中.纽马克提出:“语言具有审美功能.通过修辞声响或隐喻,取悦读者的感官,使其具有审美愉悦”[3]p154.音韵美是人类认知的共性,“若将图像与声音同时展示给幼童,他们更关注声音”[4]p111.拟声词便是其具体体现.在《跳舞的奴隶》翻译过程中,拟声词比比皆是,译者将“snip” 译成“咔嚓”,“咔嚓”一词是剪断这一动作以及声响的结合,言外之力,激发出读者强烈的心理反应.同样boom 被译成“隆隆”,也是将言内意义与言外意义结合很好的例子.相似的例子还有bang被译成 “砰”;chuckle被译成 “咯咯的笑声”;creaking被译成 “嘎吱嘎吱”;sizzle被译成 “咝咝的声音”等等.

口语化的词语相对于书面语来说更加生活化,更加贴近读者.《跳舞的奴隶》是一本儿童读物.考虑到这一特定的读者群体,他们相对薄弱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将语言浅显化,生活化是一种必要的手段.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而语气助词是汉语最重要特征之一.“啊”“吗”“嘛”等语气助词的使用,丰富了人物的情感,融入了译入语的特点,读者更容易接受.译者将“lout”翻译成“乡巴佬”,“lout”原义为笨拙的人,而乡巴佬这一生活化的表达,更加符合原文的情境,孩子也能更好的理解.再如,将“they’re about to overtake us.”译成 “那些老鼠在下面闹翻了天”,形象的口语式的表达更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将原为首领含义的词“chief”翻译成 “头头”,形象而有趣的描述更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二)四字格的使用

四字格是中文特有的语言,音节均匀,讲究均衡美和节奏美.将作品译成具有四字格的语言,更加符合读者人群的审美趣味.比如将“daze”译为 “眼花缭乱”,孩子可以从生活中找到熟悉的感觉,从而理解文字的含义.而“half believed them” 被译成“半信半疑”,对偶的句式,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孩子可以体会出作品中人物犹豫的情感.在《跳舞的奴隶》中,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with a broad ”被形象的转化为“龇牙咧嘴”,而一个简单的名词 “dead” 可以翻译成 “死气沉沉”.孩子可以在阅读中童话中的事物可感可知,产生美的感受.

(三)动词词组的使用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具有动感而形象生动的事物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在早期语言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轻易的理解理解连动句,即具有连续叠加的动词的句子”[2]p192.将英文翻译成中文的动词性词组,可以给孩子们带来个性鲜明,活泼生动的人物形象,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进一步提高译本的接受性.比如,文中的标题,“the errand”这一个名词被翻译成“写蜡烛”,既总结了章节的内容,又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为下文的叙述埋下伏笔.又如以下这个例子:

[...] and another evening I had been startled when, thinking myself unobserved, I had grown aware of a silent watcher, a black woman who stood learning against the doorless entrance of such a hut.① 另一个晚上,我以为自己没有被人看到,静静地在那里观察着.一个黑人妇女,靠着那没有门的棚子门口站着.②

对比原文和译文,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原文名词性词组“a silent watcher” 被译成动词性词组“静静地在那里观察着”,形象的表述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

二、语言的具体化

童话的目标读者是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这就决定了童话的语言要符合目标读者的认知水平.“限于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儿童常常对于泛化的东西感到迷茫,所以要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2]p178.因此具体化的语言有利于儿童对于文本的理解.《跳舞的奴隶》的译者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其采用的翻译策略是通过分译和增译的方式将句子中传递出的信息具体化.

(一)分译法

鉴于英汉两种语言不同,英语中多长句,句中多修饰语,在英译汉的过程中,译者需要打破原来的语法结构,将英语的意义,用中文的语法译出来.林语堂提出,“翻译需以句为本位,将原文整句的意义明白,准确的体会,然后依此总意义,据本国语言之语法习惯重新表示出来”[5]p503.分译法有效的将原文中长难句译成符合读者理解和认知水平的中文短句,从而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比如:

In a hinged wooden box upon the top of which was carved a winged fish, my mother kept the tools of her trade.

在一个装有铰链的木盒子里,放着妈妈工作时所需要的工具.这个盒子上面,刻着一条飞鱼.

原文的定语从句“of which was carved a winged fish”被翻译成一个完整的中文句子“这个盒子上面,刻着一条飞鱼”,既符合中文的语法规则,读者也易于理解.译者将盒子的描述具体化,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

(二)增译法

鉴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中会使用很多连接词来表达句内的逻辑关系,而中文中很少通过连接词表达逻辑关系.但是,限于目标读者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补出语境以便读者更好地阅读作品.奈达也强调语境对于文本翻译的重要性.通过增加“解释描述性语言,补出语境,兼顾到话语或文本发生的上下文语境”[3]p146.《跳舞的奴隶》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增译法,用增加描述性的语言的方式兼顾语境.比如:

She had been utterly still; her arms hanging straight by her sides, her eyes fixed upon me as I half straddled the wall.

她一动也不动,两只手臂垂在两边,眼睛盯着我看,这使我大吃一惊,当时我正跨骑在墙上.

对比中英文不难看出,译文中增译了“这使我大吃一惊”.译者并非字译,而是根据上下文语境,合理的补出小说人物的心理,表达出原文的言外之意.读者可以容易的理解译文.同样,下面的这个例子也是通过增译“有风浪时”来增添语境,让理解和认知水平都处于薄弱状态的读者更好的接受译文.

And although at first, upon waking, I always cracked my head against the deck above, I developed the habit of passing from deep sleep to full attention in an instant.

开始,有风浪时,我总是把头碰到上面的甲板.我逐步养成了习惯,可以在熟睡时,突然完全清醒过来.

三、语言的美化

勒费弗尔指出,“在文学翻译系统内,翻译的功能被三种因素制约:(1)文学系统专业人士;(2)系统外的赞助人(3)主流诗学”[6]p128.小说的出版说明中明确提出此书是辽宁省教委组织出版,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因此,从权利因素的角度看,翻译受到教育机构的影响,译文应符合教育性原则.同时考虑到特殊的读者群体,系统外赞助人中的意识形态也是影响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文学的翻译要最大程度的体现对童心以及爱的赞扬.翻译的语言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感受,并进一步展示给孩子一个美丽的世界.

译者黄衣青在翻译《跳舞的奴隶》时,将语言美化,体现出对读者的关爱.原文中“niggers”一词是对黑人的一种蔑称,表现了对黑人的歧视.而译者则将此词翻译成中性词“黑人”,贬义意味大大减弱,最大程度的体现种族平等的教育原则.再如此例:

To Betty and my mother, I called her a disagreeable and mean old maid. My mother replied that I was a surly boy and would grow up to bee an uncharitable man.

我对贝蒂和妈妈说,她是个讨厌的老姑娘.妈妈回答说,我还是个出色的男孩子,长大会变成一个有礼貌的男子汉.

原文中“surly”表示无礼的,乖戾的;uncharitable表示无情的,苛刻的,而译者将这两个词含义美化,转化为“出色的”和“有礼貌的”,体现了对读者品质方面的教育.

除此之外,语言美化的例子在《跳舞的奴隶》中比比皆是,再如“in the danger of decapitation”表示“斩首”,考虑到此词有着和暴力的心理暗示,译者则翻译为“一不小心,我的脑袋可能被撞”. 一个充满贬义意味的词“demon”也被译者体贴的转化为“精灵”.

结语

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译者要避免抱有成人的欣赏角度和审美趣味,时刻关注儿童的心理特征,知识储备以及认知水平.翻译作品要贴近读者,力求易懂.黄衣青翻译的《跳舞的奴隶》十分适合儿童阅读,在翻译的过程中,她的语言的形象化,具体化和美好化,从而激发出孩子的阅读兴趣.具体而言:“妈妈语”,四字成语,动词词组使语言更加形象化;而分译和增译的翻译策略让语言更加具体化.我们也不可忽视编写这本书的目的,这一书系有丰富孩子们的课外读物的教育目标,译者在翻译时不可避免的采用改写的手法,给孩子呈现出世界美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