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艺术生产”看文艺理的人学基础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493 浏览:20961

1.

德里达《明信片》中宣称:“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米勒引用这一看法阐发道:“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也不会出现这样一个时代――为了文学自身的目的,撇开理论的或者政治方面的思考而单纯去研究文学.那样做不合时宜.” 米勒的见解在中国文艺理论界引起了不少学者的质疑.如童庆炳就撰文指出:“我相信新电信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更具有开放性;我也相信新电信技术的发展将更新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感受.但是我同样相信,不是人类受制于电信和媒介,是人类掌握着电信和媒介.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人类需要文学来表现自己的情感的话,那么文学和伴随它的文学批评就不会消亡.”的确,文学及其批评有其人学基础,有其实践存在论的根基,不会因为电信和媒介的高度发展而消亡.从文艺理论的人学基础来说,米勒的论断夸大了.

文学、文艺理论与电信技术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直接的因果逻辑.就电信技术来说,人才是更根本的.从一定意义上说,电信技术丰富了文学的门类和创作表现的手段,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改写了文学的历史.电信的普及,互联网的便捷,网络文学(近来还出现“手机文学”)闯入了文学的殿堂;电信技术促进了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媒介等覆盖面的扩大,电视多方面传播信息功能的开发,如此文学的存在方式会有所变化,文学在一定场合会借助电视传播的形象化、生活化手段;电信技术使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流方式等发生了某些变革,这在一定限度内将会影响文学和文艺理论的研究.然而电信技术既不等于人的物质生活的全部生产方式,也不直接关切人的精神性生活活动中的诗意追求、灵魂净化、境界提升.它的发展虽然在一定限度内改写了文学及其理论研究的状况,但却根本改变不了文学和文艺理论的人学本质.首先文学是由人来生产(创作)的,人是主体;其次由人生产的文学作品,都打着人的烙印,直接间接地体现着创作主体的情感、想象、感觉、趣味、意志等;再次,引马克思的说法,“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 ,人生产文学是用生活对象的存在确证自身的存在的过程,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和创造活动.简言之,人和人性是文学和文艺学的核心.下面,我们拟从马克思“艺术生产说”来简述文艺理论的人学基础.

2.

生产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生产的论述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的一般性理解,强调生产是人在历史中生存下去的第一基本前提.二是对生产的批判性理解,对生产的资本主义安排条件下的批判.前者指出了生产的存在论维度,尽管这一生产指的是物质生产,但我们可以借以考察艺术生产(包含文学创作).后者对生产的社会批判理解,是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表现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一论述直接关联的.

第一,“生产是人在历史中生存下去的第一基本前提”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出,物质生产是人在历史中生存下去所必需的.这一原理推广到与物质生产相适应并相互作用的艺术生产,艺术生产也是人在历史中生存下去所必需的.马克思早在《巴黎手稿》中就认为有“艺术生产”:“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 艺术生产是通过人的“对象性活动”,“按照美的规律” 来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即以一种审美的方式来生产.审美活动是最能体现人的特殊本质即生命活动的自觉性和自由性的活动.这就指出了文艺学的人学基础:对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诉求.尽管“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这一诉求只有在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但是作为生产的“特殊方式”之一、作为“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 之一,文学即使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较远,即使我们解释其现象和问题较繁难,然而它承载着作家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并通过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展示着对自由自觉美好人生的诉求,也就是说,文学其实是对人的终极目的的生动呈现形式.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心理能力的实现,特别是以人的审美能力为表征的各方面自由、自觉的发展,这是文学生产的意义实现.马克思曾要求艺术家或对欣赏艺术的人有“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从主体的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深刻指出了:艺术生产要以激活人的“自由自觉”的人性为前提,也只有以“自由自觉”的人性为基础,艺术生产才有意义.对于文学及其理论研究来说,这一人学基础(前提)是富有启发的.文学家、文学欣赏者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真正实现,体现在文学活动中寻求人的自由自觉生命精神的确证,这也就陶冶了人的情操、净化了人的灵魂、提升了人的境界.

第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生产的资本主义安排条件下的批判,体现出对人的本质的关注:人的本质表现为“自由的自觉的生命活动”.就艺术生产来说,这种对人的本质的关注无疑更是一个基本的立场.马克思曾注意到资本主义安排条件下的艺术生产:“一切所谓最高尚的劳动――脑力劳动、艺术劳动等都变成了交易的对象,并因此失去了从前的荣誉.” 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因为一切艺术生产只是要为资本创造价值,所以连曾有的“荣誉”也失去了.从上述这种只根据“商业价值来估价”的原则的消极方面而言,它反衬了文学的出发点、联结点和归宿点是人和人性.文学总离不开写人,通过写人来反映现实,反映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就是说,从批判性视角来理解,文学和文艺理论可以把一些不易被人发现和理解的社会关系揭示出来.

文学和文艺理论把一些不易被人发现和理解的社会关系揭示出来,这体现了人的“艺术的”、“掌握世界”的“专有方式”,也体现了文学及其研究的人学本质.正式提出“艺术生产”概念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中,马克思提出了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方式问题 ,这表明了审美活动的特殊性、自觉性和自由性,也进一步夯实了文艺学的人学理论根基.马克思曾说:“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诗一旦变成诗人的手段,诗人也就不成其为诗人了” .的确,文学是以人为本的,人是文学的终极目的.文学生产是一种“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能动地复现自己的生活,从根本上说,是为了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提升人的境界.

这种文艺学的人学基础不是抽象意义上的.抽象的人学图解是不可能达到对现实社会问题有效解决的.有的文艺理论家虽然说了许多“爱”、“友情”、“幸福”等等,却有意无意地游离了文学对人的终极目标的追求,忽视了对文学的人学基础的具体体认.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的一段话至今仍值得我们重视:“除了爱和友情,而且是理想化(观念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等当他看到的是大批患瘰疠病的、积劳成疾的和患肺痨的贫民而不是健康人的时候,便不得不诉诸‘最高的直观’的和理想的‘类的平等化’.”

3.

. 本文一开始既指出了米勒“文学和文学研 究消亡说”的不当之处,这里再从“艺术生产说”来补充说明媒介功能的有效性问题,旨在点出文学及其理论研究的人学本质决定了媒介对文艺学潜在影响上的限度.文学创作可以使用口头、文字书写(甲骨、竹简、布帛、纸张等)、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传播技术和媒介.随着传播技术和媒介的改进和变化,文学及其理论研究的状况也在一定限度内被改写.马克思指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这一唯物史观可以引入到文学创作方面的理解:作家(生产者)的产品经过媒介(出版商、影院、报刊、网络、剧团、广播、电视台等)的运作,而将读者(消费者)与自己联系了起来,使自己的产品获得了让读者消费(接受)的可能.而消费者也因为媒介的运作,使自己获得生产者产品的消费.这里媒介的作用是有限度的.文学生产除了生产的主体与客体,还包含了生产的目的、手段、产品、产品的价值、产品的消费,更为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是过程,即生动的文学生产的全过程.由此也可以说,艺术生产本身是沟通自己与经济状况、意识形态等的一个“相似度检测”.媒介不能取代生产者或消费者任一方,生产和消费的主体(人)是更根本的.

有学者基于媒介对文学的影响和作用,认为在文学中出现了新的现象:“当前大众文化、影视文化、图像、传媒、网络文化等等的变化,使我们已经很难说这是文学,那不是文学等”从而模糊了文学的边界 .显然,这是过分抬高了媒介的作用和功能.文学借助媒介的某些形象化、生活化的手段以及由媒介带来文学样式的某些变化,它们都不能根本动摇文学及其研究的人学基础.如果我们对此从文艺学的人学基础出发加以考察,那么我们判断文学和非文学的基础和依据仍然存在.文学作为一种人学,其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永恒追求和生动呈现等不应被遮蔽.当然这里我们也不认为有固定不变的文学边界.有学者提出,“文艺学的学科边界也好,其研究对象与方法也好,乃至于‘文学’、‘艺术’的概念本身等不是一种‘客观’存在于那里等待人去发现的永恒实体,而是各种复杂社会文化力量的建构物.”从文艺理论的人学基础来说,这种论述有一定的合理性.马克思所说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本质,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完全地实现,但这作为文学诉求的最终目的则是积极的.在前共产主义社会的各种不同社会关系下,代表自己社会关系的文化力量对人的本质作符合自己要求的现实理解和阐释,这也是合理的.对应到文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乃至文艺学的学科边界等问题上,这就出现了不同的建构.媒介所带来的消费文化、娱乐文化、城市景观等,不会从根本上动摇文学和文学研究的人学基础.换言之,从人学基础来看,购物广场、街心花园、流行歌曲等取代不了文学及其理论研究.

马克思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引用到文艺理论领域,文学理论的问题不是用不同方式来解释文学,而是在文学实践中形成并以指导文学为实践目的的.包括文学生产在内的文学实践是一种重要的人生实践,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即文艺学有一个实践存在论根基,它是以人为本的,最终为了寻求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今天我们开拓和挖掘文学及其理论的人学基础问题研究,正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在文艺学研究中的具体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探索.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