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普通人的命运

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55 浏览:18479

田培良近年来出版了两部长篇报告文学,一部叫《好人丁新民》,一部叫《门前一卜槐》.两部长篇报告文学都是写东方路桥集团的事情.两部作品写得都很精彩、十分感人.前一部写了东方路桥集团老总丁新民,丁新民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这部长篇报告文学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后一部写了东方路桥集团一个民工联队长,残疾人白进勤.白进勤是一个自学手艺、自强自立的残疾农民工.我们在这篇文章中评析《门前一卜槐》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我们读《门前一卜槐》十分感动,这是一部真正关注现实民生的好作品.

《门前一卜槐》是一部关注普通人命运之作,作品表现了残疾人白进勤作为一个普通人在这个大时代中的人生轨迹和个人奋斗历程.这部报告文学叙述了白进勤生命历程中的种种遭际,情感真切、令人感慨.白进勤这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在这个时代中有许多机遇和矛盾.他的个人遭遇与奋争体现着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生命尊严,历史潮流和时代特征都在他的人生轨迹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表现.作品虽然是写普通人的,但同样能反映大时代,从那些有灵魂、有血有肉的小人物身上,依然能概括出大的背景.善于处理大历史与小事件、小人物的关系是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的一大特色.

报告文学作为从新闻脱胎而来的一种非虚构文体,真实性是它的生命,一个明显的严重失真的细节,都会让事实蒙上烟云,让读者兴趣索然,作品本身的社会价值和艺术魅力也就无从谈起.但是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缺乏文学性,那也是不成的.报告文学创作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在材料的真实性的前提下,一定要精益求精地进行选择,就像摄影艺术一样,对技巧要求要高,比如选景、用光以及需要突出的主题等都要有很高的讲究.如果说小说给读者“远距离”审美或审丑的话,报告文学要给读者“近距离”的审美或审丑.报告文学的文学审美功能超越新闻异于小说,报告文学创造了不可替代的文学荣光.所以,加强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是报告文学赖以生存和竞争的条件,有的理论家说报告文学的艺术性是它的生命线.我看这话不无道理.

田培良同志的报告文学《门前一卜槐》在增强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方面的努力是十分明显的,取得的成绩也是值得肯定的.《门前一卜槐》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比较突出,其表现是多方面的,比如: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文学语言的运用以及结构选材的能力、细节的描写等.

这部报告文学人物形象的刻画十分成功.主人公白进勤的形象有灵魂、有血有肉,有个性.他出生在山西一个穷山沟,从小致残,人穷志不穷,自学手艺,自强自立.他为人正直、憨厚实在,人巧、心细、本分、要强,重情重义、有前有后、忠厚寡言、诚实守信.小时候受尽了生活的磨难,人到中年享尽了人间的幸福.他在东方路桥集团当十佳民工联队长,在丁新民老总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下,成为百万富翁,走上了致富的路.白进勤真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可敬可爱的普通的农民工.

这本书对东方路桥集团老总丁新民的描写也占了很大篇幅,全书特别是下部可以说浓墨重笔写了民营企业老总丁新民.丁新民是一个真正的好人,一个充满爱心的好人,他在孜孜不倦地做许多善事,惠及众多老百姓的善事,这才是真正为人民怎么写作的员.

白进勤母亲、媳妇慧敏、工友王慧雄的形象也很生动.白进勤母亲是个处处要强,事事要样的人.她打年轻时候起就是个性格刚骨、做事果断的人,浑身是铁,一打就能打出几颗钉出来.别看是个婆姨,大凡小事向来拿得起、放得下.进勤爹人老实、不爱言语,家里大一点的事都是进勤娘做主.

进勤媳妇慧敏是一个非常贤慧,非常勤快的人,她对只有一条腿的进勤没有一丝一毫的嫌弃.进勤常年在外打工,她在家里抚养孩子,关照老人,全身心地操持家务,受尽了天下穷人的苦楚,但是她毫无怨言.她跟老人处得那么和谐.她确实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农家妇女.

进勤工友王慧雄也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他长得端端正正、人也实实在在,为人又有情有义.在红土窑打工时与进勤住在同一眼破土窑里,睡觉极不老实,睡梦中老踢进勤.进勤受伤后,他跑前跑后,打里照外,在医院里端屎送尿,亲如兄弟般地关照进勤,进勤回家后他又千乡百里地跑来看望.慧雄真是一个好心人.

进勤的父亲、三舅、姐姐、外甥等众多人物,用的笔墨不多,但写得都很生动.作为非虚构文体能够把那么多真实的人物写得栩栩如生,那么生动、那么形象、那么感人,真不容易.

《门前一卜槐》的文笔流畅,十分注意运用群众的生动活泼的语言.“平素不显山不露水”,“金圪崂、银圪崂、撂不下自个儿的穷圪崂”,“黄连树上挂苦胆”、“像是吃了喜鹊子肉似的”、“跟上好人学好人,跟上巫婆跳大神”、“冰捂在手里总要化哩,石头揣在怀里也要热哩”、“天空像是被捅了个窟窿,瓢泼的大雨一场接一场地下”等等群众活灵活现的生动语言的运用,使作品口语化、大众化,得到群众喜爱.还有“憋憋屈屈、圪圪搐搐”、“端端正正、实实在在”、“人用钱试、金用火烧”、“物离乡贵、人离乡贱”等等重迭词和俗语格言的运用使作品读起来顺口流畅,韵味十足.

《门前一卜槐》这个书名就很有象征意义,让人产生很多联想.可以想象为门前一卜槐是缺条腿的人白进勤的象征.如今白进勤住的是小洋楼,坐的是小轿车,是龙镇乡有名的外出务工带头人,这棵槐树已成为遮挡风雨的大树.也可以想象为门前一卜槐就是白进勤的救命恩人丁新民的象征.丁新民这位贵人就像门前这棵大槐树替白进勤他们遮荫.

书中有两段陕北人都会唱的《酒曲》的调子上谱写的新歌.书的开头有位老人唱道:“门前一卜槐,/青枝绿叶罩起来,/这么好的人材从哪来?/门前一卜槐,/身高树大惹人爱,/走南路哥哥快回来./门前一卜槐,/刮风下雨没遮盖,/缺条腿的人儿呀苦难捱.”

书的结尾白进勤现编的词唱的《酒曲》:“门前一卜槐,/窖藏的老酒才打开,/北路的朋友呀你快些来!/门前一卜槐,/醇香的美酒端上来,/相聚一回不喝不应该!/门前一卜槐,/青枝绿叶长成材,/贵人的恩情呀我记心怀!”


两首歌,前后呼应,前者悲凉,后者欢快,真像一部电影插曲的主题歌一样贯穿全书、大大增加了这部作品的文学色彩

《门前一卜槐》多以人物关系和命运的展开为选材,写人物心灵的美与不幸,写感情的悲欢和世态的炎凉,叙述方式也在刻意追求小说的结构和散文化的语言.文章写得虚实结合,该详实的地方真正挥撒笔墨尽情描写尽情抒发.该简化的地方爱墨如金,一笔代过或立刻转笔.有些场景描写得很感人,如文章结尾,白进勤回老家给爹娘上坟,在蒙古风情园宴请丁老总,这两个场面写得很动情,特别是上坟时进勤默默地与爹娘诉说的那一段十分感人.

值得一提的是白进勤腿伤后梦见、得到的教诲,写得那么逼真,那么动感情.安慰他“一支手学文化,一只手学手艺、自己动手,一定可以丰衣足食”.这个梦写得真实可信.早年住过的那几眼窑洞他是去过的,来延安的第三天他三舅领他去过.他梦见在那把椅子上聚精会神地写字.他一眼儿不眨地盯住看,看着看着,忽然发现手里夹着的烟快要烫着手了.他失声喊起来:“主席,烟头等”听到他的声音,发现了他,一边把烟头掐灭,一边走过来,紧紧地握住白进勤的手,关切地说了那句话.

这个梦写得真好,作者的文学手法真高.这个梦为主题的深化,思想的提升,为人物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进勤跟着丁新民走进纪念堂,拖着残腿瞻仰遗容.这时他的眼前又浮现了三十四年前的那场梦境.前后呼应,把这个普通人的思想境界写活了,把这个人物的心灵世界展现的很充分、很美.

《门前一卜槐》这部报告文学我们很喜欢,确实写得不错.美中不足是下部写主人公白进勤的风光多了一些,写他的奋斗少了一些,写丁老总有点多了,写主人公白进勤的有点少了.这个意见不知妥否,仅供参考.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