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台作家创作看中国新文学传统的延续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454 浏览:144597

从1921年台湾开始白话文写作算起,台湾的新文学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新文学”的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般被大陆文学史界划为“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两部分,它们的延续和关联已被众多文学史家广泛地探讨和评价过.然而,海峡彼岸的台湾文学与新文学传统的关系,新文学传统在台湾结束“日据”回归祖国后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在重建台湾新文学的问题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探讨的空间.“在两岸有关台湾文学史的专著或论文当中,虽然学界用力甚勤,但把台湾文学‘融入’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变革的潮流中进行深入观察的成果也不是太多等限于条件,好像也无法全面贯彻这一宗旨.这就使得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与专治台湾文学的学者之间,难以形成对话、交流、互补的格局,从而影响双方的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近代以来的台湾问题本来是典型的中国问题,台湾文学所提供的饱受挫折的现代经验,也是我们反省、思考、创建本民族的现代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的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源之一,却因为被忽略而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殊为可惜.”① 不仅如此,由于台湾地位的特殊,由于今天台湾当局日渐明确的“”倾向,“文学”者们力图把台湾文学从中国文学中分离出去,在这种情况下,判明台湾文学的性质及归属问题,已远远超出了纯学术的范畴.本文期望就台湾光复后迁台作家们的创作及其活动,来讨论在台湾特殊的社会政治形态下,迁台作家如何把中国新文学的传统在台湾延续,以此来判明台湾文学的中国文学属性.

1949年12月,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全面溃败后迁台,从此开始了海峡两岸五十多年的人为阻隔.使台湾社会走上了不同于大陆社会政治形态的发展道路,台湾文学的进程也因此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抗战胜利后,台湾结束了长达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也结束了“日据”时期的殖民文化的统治.40年代末到50~60年代,成为台湾文学在回归祖国后重建中国新文学传统的关键时期.随着国民党退守台湾,许多作家也在这时迁移台湾.他们的文学思想、文学主张、文学创作以及对台湾新文学的培育等活动,无疑在台湾摆脱日本殖民文化统治后,重建台湾新文学中产生过巨大的作用,并且使中国新文学的血脉在台湾延续下来.最早讨论台湾新文学重建这一问题的是上海《新文学》杂志主编范泉,他在《论台湾文学》(发表于1946年1月出版的《新文学》)中指出:“重回祖国怀抱以后的台湾文学等已进入建设期的开端了,我们将眼看着台湾文学站在中国文学的一个部分里,尽了它最大的努力,发挥了中国文学古有的传统,从而建立起新时代新社会所需要的,属于新中国文学的台湾文学.”对范泉文章的意义,我们不能仅仅只看做是对台湾文学归属的定性.因为,随即台湾“文联”的主将赖明弘就发表了《重见祖国之日――台湾文学今后的前进目标》;迁台作家楼宪、张禹也发表了《一个开始一个结束》;杨逵发表了《文学再建的前提》等与之呼应.这些文章不仅肯定了范泉的观点,而且明确了台湾新文学的性质是“五四”以后中国新文学中现实主义的文学.创办于1947年8月的《新生报》“桥” 副刊,在 1947年11月也发起了一场关于台湾新文学重建的讨论,“欧阳明的《台湾新文学的建设》揭开了论争的序幕,文章一开头便说:‘在今天来探讨台湾新文学的建设问题,是有着新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的.这问题,在今后中国新文学运动中也将是一部分的问题.这问题的提出,自然包含了对于过去台湾文学的批评.’这段话提出了两个重要论点:台湾新文学的建设的讨论,必须包括对过去的台湾文学的历史回顾与评价,同时,这个讨论是属于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一部分.”②这一讨论一直延续到1949年3月.参加台湾新文学建设讨论的大陆迁台作家有:歌雷、骆驼英(罗铁鹰)、扬风、雷石榆、钱歌川、孙达人(孙志煜)、何无感(张光直)、陈大禹、萧荻等;台湾作家有:杨逵、欧阳明(赖明弘)、濑南人(林曙光)、黄得时、吴浊流、吴瀛涛、吴坤煌、陈百感(邱永汉)、吴阿文(周青)、籁亮(赖义传)等,他们以推动中国新文学运动在台湾继续发展,并重建台湾新文学的热望和行动,共同见证了两岸作家的团结合作.

国民党全面退守台湾后,随即制定了所谓“反共抗俄”、“反攻复国”的基本“国策”.不仅实施了“战时紧急戒严令”,而且对新闻出版实行严厉的控制,并通过建立各种相应的文艺团体,如“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中国文艺协会”等,来大力推行所谓“战斗文艺”.“50年代任何一个作家,一旦被‘中国文艺协会’等团体所摒弃,其结果无异于被放逐在台湾文坛之外.而事实的另一面则是,作家与文艺创作一旦丧失了独立品格和艺术良知,被强行纳入‘文宣战争’的一元化轨道,其御用性格和工具效用也就日益暴露出来.”③ 在台湾文艺界一片乱象中,自1946年开始的在台湾重建中国新文学的讨论和活动,遭到了严重打击.“国民党正式下令,凡附匪以及留在沦陷区的学者、文人的著作一概禁绝.这等于宣告,中国现代史上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有价值的文学与学术作品一概免读.这种空前绝后的‘否决’历史与文化的举动,以最实际、最有力的方式宣告了五四文化在台湾的死亡.”④ 但有趣的是,以胡适(开始并未迁台,1958年才自美国迁台)、傅斯年等为首的“自由主义”学者和作家们,一方面,要为国民党做“诤友”,支持国民党;另一方面,又主张国民党应该实行西方式“”,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坚持了思想自由和学术、文艺的独立,与国民党的政策对抗.这其中,“《自由中国》杂志竟敢在的眼皮底下,以激烈的言论公然对抗国民党的‘法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自由中国》和胡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⑤ 而傅斯年(台大校长)所掌控的台大,也坚持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后来成为台湾新文学发展的一个根据地.由于这些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大师级人物的活动,多少抵制和消解了国民党的“战斗文艺”.

迁台作家在创作上影响台湾文坛,首先应该谈到在“战斗文艺”和“军中文艺”中涌现出来,后来被台湾文坛称为“军中三剑客”的朱西宁、司马中原、段彩华.50年代初,国民党仍抱着重返大陆的幻想,在国民党“反共复国”路线的推动下,台湾文艺界掀起了一股“反共复国”的浪潮.国民党当局在检讨“勘乱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认为,自30年始的文艺政策失败也是原因之一.“今天的反共战争,原是一种思想战,文艺对于人类思想的影响较之任何教育来得有效.”⑥台湾当局利用各种措施展开所谓文艺“除三害”运动(赤毒、黄毒、黑毒),其主要宗旨是反共.其实,通过这种“战斗文艺”反“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思潮,早在30年代初的上海,就以国民党官员、军官参加的“民族主义文学”的形式出现过.因此,对“军中文艺”的推动,成为台湾“战斗文艺”的重要内容.在这期间,由大陆迁台的军中文人登上文坛,且人数众多,影响颇大.其中号称“军中三剑客”的朱西宁、司马中原、段彩华最具影响力.尽管三位作家也创作过一些反共文学,但他们更多的作品是通过家乡记忆,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眷恋,对家乡父老的思念.如朱西宁的《破晓时分》、《狼》;司马中原的《红丝凤》、《乡野传奇》;段彩华的《花雕宴》等.这些带有明显“怀乡”色彩的创作,既表现了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又使“军中文艺”在相当程度上,回归了中国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因而在台湾文坛受到较高评价和普遍欢迎.所以,后来学者评价这些创作“早已不能以反共‘战斗文艺’一言蔽之了”.

被台湾文坛称为“闺阁作家”的“主妇文学”创作,也在“战斗文艺”盛行时,以一种柔婉的形式把中国新文学中关于女性的话题继续延续.她们在表达故乡情、亲情、爱情和友情时,依然以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普遍的人道关怀为基点,以女性特有的感知和关爱,以女性的宽厚、怜悯、包容、友善描绘了无数平凡人的生存状况.其中,在大陆早已成名的苏雪林到台湾后,陆续发表了她的《天马集》、《眼泪的海》、《人生三部曲》等;而原籍台湾但直到1948年才自大陆第一次回到台湾的林海音,不仅创作了蜚声华文文坛的《城南旧事》等小说、散文,而且还大力提携和培养了台湾的文学新人,对推动台湾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此外还有,孟瑶的《美虹》、《心园》、《危岩》等;琦君的《菁姐》、《琴心》等;聂华玲的《失去的金铃子》、《台湾轶事》等;郭良蕙的《心锁》、《银梦》等.这些创作虽然较多地以个人生活的描绘和自我人生经验传达为特征,选材也大多局限在个人生活圈子和自我感知上.但从创作意识和文学观念上,显然是对“五四”以后冰心、庐隐、凌叔华、丁玲等新文学中女性写作的清晰延续.

从新文学的各种体裁和样式看,迁台作家对形成台湾新文学不同体裁体系的作用非常巨大.甚至可以说,迁台作家们的创作及其培育活动,直接建构了与中国新文学一脉相承的台湾新文学体系.1953年2 月,纪弦创办了《现代诗》季刊.1956年1月,由纪弦发起的“现代派诗社”在台北正式成立,一时间响应者众,几乎囊括了整个台湾诗坛.“20世纪30年代围绕施蛰存在上海创办的《现代》杂志活动的现代派诗人群中就有杜衡、刘呐鸥、金克木、陈沙帆、路易士(纪弦)等.之后戴望舒又在上海与杜衡、徐迟、路易士等一起创办了《新诗》月刊.1948年,纪弦将大陆的现代派余绪带到了台湾.”⑦ 纪弦不仅继承了当年“现代诗派”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主义诗歌的基本精神,而且以“主知”、“主智”、“诗想”等观念,把诗的“知性”和“诗的纯粹性”作为追求的目标,并提出了“六大信条”,更加凸显了他主张诗歌“横的移植”的先锋性.很快,以覃子豪、钟鼎文、余光中等为代表的既稳健又包容的“蓝星”诗社,以关注人生、强调自由个性、重视民族传统的诗歌主张,向纪弦发出质疑,希望以此修正纪弦“六大信条”,引发了关于“现代诗”的论战.后来,苏雪林等诗人、学者也加入了讨论,并把论战引向深入.台湾的“现代诗”运动及其论争,不仅使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台湾一直得到很好的延续,而且,因此建构了台湾中国新诗的环境,使台湾诗歌在世界诗坛及世界华文文学圈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散文,一直都是中国文学中最具民族性和文化特色的一种文体.迁台作家们几乎无所遗漏地把新文学中优良的现代散文传统带到了台湾,这其中,不乏中国现代散文界堪称大师的作家.梁实秋、台静农、谢冰莹、苏雪林、柏杨、张秀亚、琦君等,成为建构台湾新文学中现代散文体系的主要力量.梁实秋以他的《雅舍小品》、《秋室杂文》、《清华八年》等作品,把人生际遇、见闻游历和回忆,在恬淡从容,简素质朴,庄谐并出的典雅之风中,款款道来.成为周作人所倡导现代散文“美文”之风的真正的承袭者,堪称“闲适派”一代大家和台湾散文界的一代宗师.柏杨,以杂文著称,“他曾自白:‘我觉得写小说比较间接,等所以我改写杂文.杂文像一样,可以直接插入罪恶的心脏.’正是因此,柏杨一生以杂文为主要武器,向社会的黑暗面、人性的丑陋面掷出了犀利的‘’、‘投’.”⑧ 柏杨的杂文继承了“语丝”杂文锋利、泼辣的战斗风格.特别是在痛击庸俗、针砭时弊,矛头直指强权和人性的丑陋处,颇具鲁迅遗风,在台湾曾被列为“最畅销的十位作家”之冠.琦君,被台湾文坛誉为“20世纪最有中国风味的散文家,台湾文坛上活生生的国宝”,“其散文题材基本恪守自我生活经验,文风温柔敦厚、哀而不伤、圆润大气.东方传统的仁爱思想和西方基督教的熏染,使其散文具有一种温润气质.等一派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和东方女性气质.”⑨ 其《三更有梦书当枕》、《细雨灯落花》等饱含“爱”与“美”气质的温婉创作,无疑是现代“美文”传统中冰心以降的中国现代女性散文传统在海峡彼岸的延伸.此外,对建设台湾现代散文体系做出重要贡献的,还有与陈天华、成仿吾一同被誉为“新化三才子”的谢冰莹;被尊为一代学人的风范和“中国新文学的燃灯者”的台静农等等.在迁台作家们的辛勤耕耘和培育下,台湾散文园地已经成长为中国现代散文中颇具成就的丰饶之地.


与诗歌和散文比较起来,迁台小说作家尽管在声势上和名气上不那么显赫,但迁台小说家们以他们年轻的灵性和才气,依然在台湾的小说界发展出了中国新小说的别样风景.在台湾现代小说的建构中,台大外文系可谓功不可没.1956年9 月由台大外文系主任夏济安教授发起创办了《文学杂志》,并在创刊号《致读者》中宣言:“我们的希望是要继承数千年来中国文学伟大的传统,从而发扬光大,我们虽然身处动乱的时代,我们希望我们的文章并不‘动乱’.我们不想逃避现实. 我们的信念是,一个认真的作家,一定是反映他的时代,表达人的时代精神的人.”1960年3 月,台大外文系学生白先勇、王文兴、陈若曦等共同组织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现代文学》的创刊,被台湾文学界视为现代主义小说在台湾崛起和趋向成熟的标志.除了本文前面提到的苏雪林、林海音、孟瑶、琦君、郭良蕙等小说家外.以聂华玲、於梨华、白先勇等为代表的新锐小说家们,不仅在创作中较明确地沿袭了30~4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派”小说的做法,而且在推进和完善中国现代主义小说的“现代化”和“实验性”上,又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作家创作越是趋于成熟,作品就越侧重反映社会,所融入的现实主义因素就越多.因而较好地解决了西方现代主义小说观念、技巧和中国传统的大众阅读心理相结合的问题.这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白先勇的《台北人》、聂华玲的《桑青与桃红》、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等.

“文学史上一个流派或者一股文艺思潮的出现,是不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归根到底,它是社会生活条件和作家意识形态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作家对社会美学要求的呼应.同时它又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得从在它之前已经积累的文艺潮流演变的某些趋势出发.即使个人的倡导成功,也只是暗合于某些趋势.”⑩台湾在五十多年前结束“日据”重归祖国后,迁台作家们的创作及其培育活动,不仅把“五四”所开创的中国新文学的传统在台湾进行了延续,并使之发扬光大;而且,迁台作家们在重建台湾新文学体系,培育台湾新文学园地,培养文学新人等方面,都成为了最重要的一支力量.使台湾文学在以后的两岸三地的中国文学中乃至世界华文文学圈里,始终成为成绩卓著,影响深远的部分.由此我们可以判明,台湾文学一直是中国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其中国文学的属性也是谁都无法抹杀的.

注释:

①杨匡汉主编《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2年10月出版,89页.

②③吕正惠,赵遐秋主编 《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昆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147页、194页.

④吕正惠:《现代主义在台湾》,《战后台湾文学经验》,台北,新地文学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10页.

⑤茅家琦主编《台湾三十年》,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1月出版,101页.

⑥李牧:《新文学运动历程中的关键时代――试探50年代自由中国文学创作的思路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载《文讯》第九期.

⑦古继堂主编《简明台湾文学史》, 时事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258页.

⑧白少帆等主编《现代台湾文学史》, 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 757页.

⑨尉天骄主编《台港文学名家名作鉴赏》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9月出版,185页.

⑩蓝棣之:《现代派诗选•,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5月出版.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责任编辑 树凯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