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107 浏览:120063

【摘 要】张爱玲在华文文学中的地位与贡献,今天看来已经无可争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张爱玲在文学史中的被叙述情况的浮浮沉沉,更是令人感慨,本文就将探讨一下张爱玲在文学史的被叙述情况,以此来了解张爱玲的文学内涵,以通达张爱玲的文学真谛.

【关 键 词 】张爱玲;中国现当代文学;被叙述

张爱玲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中的地位与贡献,今天看来已经无可争议,张爱玲崛起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其人其文风靡一时,50年代初随着她的出走香港,移居美国,大陆的新一代读者就不再熟识这个名字了.然而,60年代在台湾与海外,张爱玲重又声誉鹊起.80年代,张爱玲终于再次成为大陆文坛的评论热点.而她在逝世之前的30年遗世索居,更平添了一分传奇色彩.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张爱玲是很独特的一位.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张爱玲在文学史中的被叙述情况的浮浮沉沉,更是令人感慨,本文就将探讨一下张爱玲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被叙述情况,以此来了解张爱玲的文学内涵,以通达张爱玲的文学真谛.

一、论述张爱玲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被叙述情况

(一)建国前的张爱玲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被叙述情况

在张爱玲接受史上,傅雷1944年发表《论张爱玲的小说》具有重要意义.与同期的张爱玲解读相比傅文已是真正的长篇巨制,并从一种特定的批评视角来解读张爱玲,使傅文既有自身的逻辑结构,也使它对张爱玲的解读具有了有机整体.“当时傅雷便已经把《金锁记》誉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1]傅雷对后来的张爱玲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

“据陈子善的研究,胡兰成曾在《新东方》第9卷第3期(1947年3月)上发表《皂隶·清客与来者》一文,在文中他评价了张爱玲的断片《封锁》,称赞这篇小说‘非常洗练’,‘简直是写的一篇诗’.” [2] “胡兰成赞扬张爱玲的思想与艺术,但还不是恋人间的情况,是可以验之以文学史的.胡兰成的论断新颖得让人叫绝.他说张爱玲的作品有一种青春的美.” [3]

(二)建国后的张爱玲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被叙述情况

1.建国后的张爱玲在文学史中的被叙述情况

很可惜,事与愿违,当抗战与内战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本出版的现当代文学史—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里面并没有见到张爱玲的名字,这情形一直维持了30年,其间一些比较重要的文学史,例如丁易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略》,刘绥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以至“”后出版最重要的现代文学史,唐弢主编的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更不要说当时大批由很多院校或单位合编的各种各样的中国先到文学史,以及一些以个人或小组名义编写的文学史,张爱玲的名字始终没有出现.其实,我认为,不叙述的另一方面就是当时的中国文学史对张爱玲的一种叙述.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港台文学以及海外华文文学对张爱玲的叙述情况

1961年,夏公(夏志清)的英文版《中国现代小说史》,首次把张爱玲与鲁迅、沈从文相提并论,使她的小说得以进入文学的殿堂,为张爱玲立专章,篇幅长于鲁迅,张爱玲所获得的评价更充分,更准确.夏志清对张爱玲的小说评价很高,文章一开始就指出“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准确的作家” [4]在当时的海峡两岸三地的环境,夏公能够做出这样的评价很不容易,非常大胆,当时引起很大的震撼.

夏公的兄长夏济安把《中国现代小说史》里张爱玲专章中的两部分《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和《评<秧歌>》翻译出来,发表在《文学杂志》上,引起很大的回响.

深受张爱玲影响的港台作家,对张爱玲是推崇备至的.王祯和说:“张爱玲的小说,乍看写的像都是小事,其实是很世界的,很Universal,一个时代就出现这样一个作家.”

白先勇是这样评价的:“她很细致,她比我要细多了,写一个椅子,她可以写一页,哈等真会写,生花妙笔等哈等一件事情可以长篇大论的写下来,她是厉害得不得了等,很细致,很细致,我想我比她粗枝大叶得多.”

(三)在新时期的大陆文学史中对张爱玲的叙述情况

到了20世纪80年代,大陆由于思想解放,开始重新评价过去被打入另处的作家,张爱玲当然在其中.“八十年代以来,张爱玲研究逐渐引起了国内现代文学界的关注并开始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上海书店先后影印出版了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其他出版社和刊物也陆续出版刊载了张爱玲的《十八春》《小艾》等作品,张爱玲小说的不同选本、原本选印也陆续出版.” [5]

真正对张爱玲有公开的评价,是1981年以后的事,当年11月,张葆莘在《文汇月刊》发表《张爱玲传奇》,这是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论及张爱玲的一篇文章,不过当时的影响不算太大,容易被读者视为一段文坛旧忆.


随着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此时中文版已传入大陆,港台一些评论张爱玲的文字,内地也陆续可以看到,这就促成了大陆文学界普遍的“读张”的兴味,张爱玲也就“正式”进入大陆一些文学史家和研究生的论文视野,如彦纯钧的《评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和赵园的《开向沪港洋场社会的窗口》,都比较“正式”地考察了张爱玲小说题材,手法与风格上的特色,注意到其与新文学“主流”有所不同的“性质”,并小心翼翼为张爱玲说几句的话.

到了80年代中期思想解放的潮流加强,有一篇适逢其时,那就是柯灵的《遥寄张爱玲》,引起很大的关注.此外,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已经出版,当时第十七章即有差不多一页的篇幅介绍了张爱玲,全面简略分析了《金锁记》和《等》两篇小说.

80年代中期,正是所谓“方法热”的时期,人们评论了张爱玲,如胡凌芝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世界》、娆芃子和董仲年的《张爱玲小说艺术论》,偏重于对张爱玲小说结构、语言和风格的分析,同时,仍不忘“反映论”层面,评论了张爱玲如何揭示洋场社会阴暗的一面,指出其“反封建”的价值,及其对现代都市文学的贡献.

这期间有几篇文章值得注意,如宋家宏的《一级一级的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和《张爱玲的“失落者”心态及其创作》,以及张国祯的《张爱玲启悟小说深层隐秘与人生关照》,都开始触及张爱玲小说比较深的人性内涵,而不简单停留于从“反映现实”角度肯定价值,而且对张爱玲的创作现代特征的分析也都有新突破. 以后研究文章不断发现,但张爱玲研究的真正热闹是在九十年代,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论文数量的增多,研究队伍的扩大,二是研究范围的拓宽多三是多种角度多种方法的全方位研究.“据资料,九十年代以来,每年发表的较有影响的张爱玲研究论文近十篇,撰文者不再局限于长期研究现代文学的中老年学者,相当多的是青年学者、在校研究生甚至本科生,这表明张爱玲作品有着众多幽丽、迷人的景观,值得发现和欣赏.” [6]

与八十年代侧重于张爱玲四十年代鼎盛期小说研究不同,九十代范围大大扩展.时间上,从1933年张爱玲12岁时的习作《迟暮》到1979年发表的小说《色·戒》都在评论视野,几乎涵盖了她一生的创作.文体上,翻译作品、论文及过去评论不多的散文日渐受到重视.

大陆的研究文章,既注重对小说文本进行分析,也注意考察作者身世及时代氛围,评价比较允当.近年来,宏观研究代表性的论文有,《张爱玲小说艺术漫谈》(于青《山东师大学报》1992年4期)、《张爱玲构建的荒凉世界》(周敏《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3年3期)、《在“古老的记忆”与现代体验之间》(范智红《文学评论》1993年6期)、《葱绿配桃红:参差对照的艺术》(刘鸿音《名作欣赏》1994年5期).这些文章虽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总的评价基本是一致的.

80年代后期那种较重学理的研究势头,延续到90年代前期.90年代初一度弥漫于学界的紧张而又有些颓废的气息,似乎对张爱玲的研究并没有什么影响.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一批有学术深度的论文出现,如金宏达的《论<十八春>》,潘学清的《张爱玲家国意识文化内涵解析》、赵宏顺的《论张爱玲小说的错位意识》等,这批论作除了注重剖析了张爱玲题材的价值,作家的气质,创作心理状态,文化情结以及艺术特征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开始注意从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格局中,重新考察张爱玲这一类创作的“结构功能”与价值定位.

就在这时,人们的兴趣转向张爱玲传奇的一生.1992年下半年到1995年初这两年多时间里,竟有四部张爱玲传出版,这四部传是王一心的《惊世才女张爱玲》,于清的《天下奇女张爱玲》,阿川的《乱世才女张爱玲》和余斌的《张爱玲传》.

后来的陈思和则认为张爱玲提升了现代都市通俗通俗小说的品质.研究鲁迅的钱理群,也高度评价了张爱玲:“对于日常生活的重新发现,尽管对大多数沦陷区的作家来说,是出自生命的直觉(直接经验),带着很大的不自觉性,但对其中的部分作家(例如张爱玲)却是对人(个体与人类的人)的基本生存的深刻思考联系在一起的.”

在新时期的大论文学发展之中,出现了不同的版本对张爱玲的不同评价.

“张爱玲的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中国女性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中,所经历的歇斯底里的心理和压抑现象.” [7]同时,又有人这样认为,“在日常生活家庭婚姻关系中对人性的构成,人性的形成演变过程以及畸变人性的破坏性后果的关注与揭示构成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最重要主题.这一主题与在阶级斗争社会冲突中演绎人与社会制度的对立的主流文学形成鲜明的对照.可以说,在对人性的深度的挖掘方面,现代作家中极少有人能与张爱玲比肩.” [8]

“她的创作表现了现代都市市民尤其是女性人生的一隅.在张爱玲的创作中,首先是对女性琐细的日常生活的发现与肯定” [9]当然,这是有一定的原因的,“特殊的家庭出身和经历使张爱玲从少女时代便已经以女性的视觉观察社会.” [10] “她的小说,使得现代小说有贴近新市民的文本,既是通俗的,又有先锋的,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是中国文化调教出来的足以面对世界的,因而绝不是孤立的现象.” [11]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现代文学史上,找不出另一个文作家能像她这样完全以一个地地道道的女人角色从事创作,即专注于写女人,写女人眼中的男人和世界,写女人感受的种种日常生活.” [12]这是张爱玲的永恒魅力所在.

二、建国初期,张爱玲不被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所叙述的原因

首先,在政治上说,她的出身,家庭背景,以及她的一些个人的行为,都会受到大陆方面的批评,张爱玲“出身不好”.她是晚清遗流,除了“拜金主义”以外,张爱玲还是还是一个“个人主义”的人.她对于自己的政治位置也同样不关注.

其次,更严重的是张爱玲在有意无意之间所流露对左翼文学的不满以至轻视.

三、张爱玲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的张爱玲研究无疑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包括客观上时空的障碍,资料的匾乏以及主观上一些观念的束缚,张爱玲研究还有待深入.” [13]要准确、全面理解张爱玲,首先要把她放在四十年代抗战时期沦陷的上海这一特定环境中去.

四、总结

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张爱玲的津津乐道有时太热了,似乎热过了头.这一时期很少有人指出她的不足,甚至有人把张爱玲描述为“仙”一般的天才,仿佛她已不是生活在“人间”的活人,对于横遭冷遇数十年的张爱玲,这或许是个不算奢侈的补偿,但对于研究者来说,无原则的拔高和人为的贬低同样不可取.“我们所需要的只是还她以本来面目,给她以应有的评价.客观、公正、深人、透彻地研究张爱玲,是做不完的课题.” [14]

【参考文献】

[1]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再读张爱玲[M].大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251.

[2]刘锋杰. 想像张爱玲:关于张爱玲的阅读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5.

[3]刘锋杰,薛雯,黄玉蓉. 张爱玲的意象世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36.

[4]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54.

[5]李晓虹.张爱玲研究述评[J].新疆社科论坛,1991(01):57.

[6]张瑞田.近五年张爱玲研究综述[J].六安师专学报,1995(02):62.

[7]林幸谦.荒原中的女体: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

[8]孔范今.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947.

[9]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 上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76.

[10]寿静心. 女性文学的革命: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2.

[1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97.

[12]李掖平.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专题研究十六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109.

[13]胡德才. 近十年张爱玲研究综述(下)[J].宜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1):75.

[14]黄玲玲. 六十年代以来张爱玲研穷述评[J].文教资料,2000(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