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痴迷文学的农村老汉

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117 浏览:82297

虞城县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建县已有1400多年,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李白、杜甫、高适、岑参、司马相如等一大批文豪在此留下足迹和精美的诗篇.这些历史人物和文化源泉为虞城埋下了文化的根,留下了文学创作的灵气.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虞城县共出了国家、省级作家近30人,市级作家100多人,创作出一大批精美的文艺作品.虞城已形成一个作家群!他们和他们的作品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瞩目!

此外,这里还有许多隐落在乡村僻野里的爱好文学的农村老人,他们矢志不移地追求文学创作,无论收获多少,更不计名利.这其中有3位老汉让我难以忘怀:俺村的“蒲松龄”王子平、果园里的“乡土诗人”尚超伦、小村里的“剧作家”陈文祥.

俺村的“蒲松龄”

——致力于民间文学创作的王子平

一辆破自行车,一个破手提包,一颗执著的心——年近古稀的虞城县刘店乡刘店集村村民王子平,走街串巷,挖掘和整理渐渐失传的历史文化遗产,他根据搜集的民间传奇故事、民歌、民俗以及村镇历史,已编写整理出各类民间文学作品100多万字,被乡邻称为“当代蒲松龄”.

王子平出生于1938年,他的大祖父王名堂是清朝光绪年间的监生,父亲也是方圆几十里名气颇高的郎中.自幼受家庭文化氛围熏陶的王子平,六七岁时已熟读了《千家诗》、《童蒙史》和《唐诗三百首》等.除了读诗学习,他还从小养成了爱听故事的习惯,尤其喜欢民间故事.1958年曾被抽到站集乡做过3年的新闻报道员,从1961年至1967年,因为家庭原因,王子平一直在外流浪,以卖书画为生.6年中,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领略了各地的风俗民情,这对王子平以后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那6年中,我每到一处,都用心去感受当地的风俗民情,细心搜集当地的民间故事.有时没钱住旅社,我就到火车站的票房过夜,那地方经常聚集着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家围坐在一起,相互讲述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民间故事.”王子平说,“我蹲在一旁用心地记,不知不觉竟然记了好几大本.”

后来养成了习惯,农闲时,四处打听虞城各乡镇的民间故事、民歌、民俗和历史典故.为了一个稍微有点历史典故的古村庄、集镇或古寺,他会跑几十里路去刨根问底,弄清来龙去脉.他在放大着他执著的梦想.他的家人一开始经常抱怨说:“你天天这样走村串巷,就是当个货郎也能赚点钱,可你两手空空的出门闲遛了一天,两手空空的回来了.”老王风趣地回答:“俺要的东西你们看不见,装在俺的脑子里,都是金豆子.”

为了搜集花木兰的一个传说,1999年夏季他骑自行车辗转十多个村庄走了50多公里路.考察野外一棵古树时,他在树下着了迷,大雨倾盆而下,他才从时空的隧道里回到了现实,离村好几里,连个躲雨的地方也没有,60多岁的他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走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到附近一个村子里.怕时间长了收集的资料不好整理,因淋雨感冒的他一边打起点滴,一边口授让家人帮助整理下来.几十年来,他骑坏的自行车已有10辆了.

为了整理搜集来的材料,王子平在昏暗的床头灯下熬过了无数个通宵;为了筹集外出的路费,经常扛着几十斤粮食到集市去卖.年轻时经常外出挖掘传说故事,上点岁数就立足自己的家乡收集民间风俗传说,他家里的大小柜子箱子里塞满了用针线装订在一起的民间传奇故事、民间文学作品.为了查找方便,他在大小不一的纸箱子上面用毛笔标注着“杂报”、“文稿”、“传说故事”等字样,摆在家里就好像开了一个中药铺子等

如今,王子平已整理装订出《虞城民俗大观》、《古虞城名村、古镇、古庙、名寺、陵墓探渊》、《中原名人名地及历史故事集》、《睢阳忠魂》等各类民间文学作品30多册,共100多万字,保留和抢救了不少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出版过《花木兰》《李香君外传》等7部长篇历史小说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刘秀森曾专程到王子平家调研过.刘秀森介绍说,王子平搜集整理的民间文学,其中不少有一定的价值.比如他挖掘整理的清末捻军斗争的故事,就有一定的历史和学术价值.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果不去整理和挽救,就有可能失传,王子平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和鼓励.虞城县政协副主席宋成树认为,民间文学作为一种被边缘化的文学形态,目前已很少有人关注,王子平如此执著于民间文学,确实令人钦佩.

“我看过王子平老师的作品,发现他对民间故事、民俗民风等作品形式的驾驭能力很强,下一步我会对他的作品进行修饰和整理,拣价值较高的部分结集出版.”宋成树说.

“老伴经常唠叨我,说我整天为一堆废纸累死累活的,图个啥?我啥也不图,就是为了不让这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民间文化在我们这一辈人手里遗失.”王子平说.

果园里的“乡土诗人”

——痴迷诗词绘画的尚超伦

尚超伦自谦是一介“汗洒满园果香,心裁半壁墨竹”的老农.

其实,尚超伦出身名门,曾是中国著名画家、教育家罗铭、刘文西的得意门生,他的同学绝大多数在中国画坛里占有一席之地.阴差阳错,有望成为一位画家的尚超伦,却一直“埋没”在乡野中.但他不以为苦,却安贫乐道,并一直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圣地.

尚超伦于1938年出生,是虞城县马牧集村人.1955年,尚超伦初中毕业.当时尚超伦的美术教师陈星河对他的绘画天赋很欣赏,动员他报考西安美院附中.

在陈星河老师的动员下,尚超伦报了名.当年7月,尚超伦在开封二中参加考试.当时,西安美院附中只在全国设了3个考点,开封二中是河南省唯一一个考点.用现在的话说,当时的考题很能体现“素质教育”,一道题是素描,考官给个白瓷茶壶,让学生各选角度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素描.另一道题是随意发挥题,要求题材来自农村.尚超伦画了一幅《雁阵》,表现农民集体劳动时整齐出发形如雁阵的情景.对选择这个题材及起《雁阵》这个标题,尚超伦很得意.

后来证明,他确实获得了好成绩.1955年8月初,《河南日报》上公布了西安美院附中在河南的录取名单.整个河南省只录取了13位学生,尚超伦总成绩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