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知音”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564 浏览:141638

摘 要:文章从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起笔,阐述文学接受中知音对作品价值的成就,即知音对作品彰显自身审美韵致的重要作用,以及受众在知文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和障碍.并得出成知音,需要迈出崇古抑轻、文人相轻、信伪迷真等误区,需要“博观”和评论“六观”.唯此,文学接受者和文学创作者达到同鸣共振的圆融境界,知音发现、深掘、延展出作品的丰富艺术价值.

关 键 词 :知音;文学接受;鉴赏力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020-02

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互为知音,伯牙善琴,子期每每必能得其境与意,子期因病亡,伯牙痛知音故,伤知音逝之难再得,折琴绝弦,终生不复续.这是一段纵古而来传诵至今的知音佳话,知音的重要不言而喻.对审美个体而言,知音是心得倾诉、情感宣泄、思想交流的重要寄托.对一篇诗文、一曲琴音、一幕舞剧而言,知音是与创作者同声共振的互鸣者,知音在作品显露并实现其艺术价值的过程中,担当着文化相似度检测兼终端的特殊功能——承递与传播.艺术为知音生,艺术为知音死.没有一部作品愿意孤独地等待被绝版,更没有一位知音生来知之.故而,在艺术鉴赏阈限内,需要“知音”,也需要造就“知音”.

“知音”一词在文学作品中的身影尤为多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当路谁相检测,知音世所稀”“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等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句.但“知音”被引入文学评论的视野,却需要从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篇开始追索.刘勰的《文心雕龙》第四十八篇《知音篇》中,首次将“知音”载入文学接受理论中.行文直抒胸臆,“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之音,千载其一乎!”开门见山指出艺术之“音”难知,知者又难逢遇,知音是千载难逢的生命契合.

难遇之为何?刘勰顺势举具体事实为例,列出文学接受中的诸多批评乱象.

一是“夫知音者,多贱同而思古”,战国时期韩非子著《内储说》《外储说》等篇,才名播远,秦始皇阅过后,十分喜欢,有感而出:“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东汉时司马相如著《子虚赋》,汉武帝读过后,亦是赞赏有加:“朕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当知道司马相如为同时人后,立刻召见他入长安.然而当韩非子为秦始皇的同时人,司马相如为汉武帝的同时人后,一个被谗入狱,一个只是被视为倡优.刘勰举此二例来阐释文人中存在厚古薄今的批评态度.这种现象时有发生,此二例,侧面警示后人:文学读者(鉴赏人、受众)应给予同时代作家相应关注与尊重,也要警惕陷入文学鉴赏中崇古废今的误区,以免使得当下优秀作品遭受蒙灰之难.误区存在背后的原因,也给文学批评带来深刻启示.

固然,经典作品需要时间考验,需要在无数欣赏者无数次端详揣摩考量之后上方能形成旷日持久的艺术魅力.所谓经典更是在对流行持续赞赏的基石上树立的.另一方面,艺术作品的名就和艺术家的功成没有捆绑,时而悖离.往往会成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可见对作家作品的评论会受到社会现实、政治形态的影响,艺术欣赏是无功利的行为,但是批评家的批评论却是含有功利性,受到政治等现实因素的介入影响.二是崇己抑人,也就是曹丕说的“文人相轻”.举才华不相上下的班固、傅毅为例,班固曾嗤笑傅毅:“下笔不能休”.讽刺傅毅文章写起来没完没了不知解构上的剪裁.三是信伪迷真.刘勰举楼护为例,毫无文才却又听信传言、不明真相.

刘勰又在《知音》篇中,详加阐述知音难遇现象背后的原因.文学作品纷繁复杂,数量上的庞大和质量上的良莠不齐加大了知音“晓音”的困难.而文学作品作为语言的艺术,本就含蓄蕴藉,具有内蕴性的,其内容上的“质”与形式上的“文”不如美玉珠石可凭感官感受,无法以目辧色、以耳闻声,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手段的特殊,也使得真正的文学珍品遇到“知音”的过程是跋涉而艰难的.

另外,作为评论主体的鉴赏者本身的审美趣味各具迥异.“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性情中人遇到激昂的曲调会随之拍打节奏,而含蓄内敛的人遇到细腻的作品会不由暗生欢喜,聪明之人对靡丽的文章会不自然地心动又手足舞动,爱好猎奇的人对不寻常的事物就会感到兴趣浓厚.受个体性格心性、审美经验、审美素养的影响,评论者审美趣味的不同,那么同一接受者不一视同仁的去鉴赏不同趣味的作品,审美趣味直接作用于评论鉴赏.

虽然,知音难遇,但它并不是不可遇.作品,是作家借助文辞手段表达,表现情感意志的语言形式.“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作家是运用言辞来表达情感.“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鉴赏则可以逆其而上,通过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作品—对作品背后的“质”进行探究溯源.

至于优异的艺术鉴赏力是如何形成的?或者说如何提高“观文者”的鉴赏力?刘勰,说道“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也就是说,做到拥有不凡的鉴赏力,首要之事,便是“博观”,这是提高鉴赏力有效的基础途径.增加阅读量,拓宽阅读视野,阅读的文学作品多了,就有了优劣的比较,就会日渐纠正因自身趣味形成的审美偏爱,这一切对形成全面客观的评论将大有助益.


提高鉴赏力的具体可行方法,刘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行,则优劣见矣”考察作品中的情,要从这六个方面进行:“位体”“置辞”“通变”“奇正”“事义”“宫商”.一看作品位属的体裁,二看作品选用的语言词句,三看作品对前人的借鉴继承之处与创新之处分别在哪,四看作品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平常与不不常之处,五看作品的用典故事,六看作品的音韵音节.掌握这些之后,作品的好坏品性就不难分辨.“六观”涵盖了文学评论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这当然是评论者鉴赏评论行为的重要方面,但这六点在具体赏析作品是我过程中又不必一一对应事事拘泥.对作品的评论也常涉及艺术形象、美学意义、作品内涵等方面,很多评论标准也变的不够明晰甚至有些被肢解和颠覆.这是文学从古怎么发表展至今随着社会年代的变化产生的新变.

“知音”对作品的知遇,浅薄层面带来的是阅读畅快,深层面带来的是对作品的深刻见解.刘勰举庄子讥笑众人爱听庸俗的《折杨》和宋玉感叹高雅的《阳春白雪》不受众人欣赏为例.撇开大众世俗艺术受青睐的合理性成分,我们可以看出刘勰旨在阐述,很多时候作品不受普遍好评的原因不在作品本身价值不高,而在于鉴赏者的智慧眼界不够高超,不能全然理解作品的风味.千里马未与伯乐前只是常马一匹.也只有优秀的评论家才能品出作品中出众的才华.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看出,“知音”在刘勰眼中是位完美读者,它具有广博的阅读,又克服了“贱古而思同”“文人相轻”“信伪迷真”“知多偏好”等弊病,能客观不失公允地鉴别作品优劣,能动情观照、深识见奥.

纵观《文心雕龙·知音》全篇,知音在完成系列品评鉴赏后,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审美效果?“圆照之象,务先博观”,反思之,就是通观博观可以达到“圆照”,“圆照”大致是知识圆融,在群书博览之后达到见识圆融.“无私与轻重,无偏于憎爱”,获得公正客观的阅读体验.“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险”,评论者在逆作者创作程序之后,“缀文者”和“观文者”虽然程序相悖,但“观文者”从文辞开始寻溯作者的情感心性后,寻找到情感契合点后,便能获得和“缀文者”的感情共鸣.“夫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怿”,文学书籍是“国华”,只有仔细玩味反复体会,才理解其中的深奥道理.见解深刻之人,方会洞见作品的深刻含义.而如果能做到这些,鉴赏者具有了情感满足,又会产生欢愉的阅读快感,获得“欢然内怿”的巅峰阅读体验.

《文心雕龙·知音》篇的存在价值是显著的,将文学鉴赏列入文学的视野,很多章句也常常被后人引用以论述文学评论中的问题.但是刘勰对有些问题的论述不是真理式的标准,有些地方是需要细细考量的.如“六观”的运用是不能生搬硬套的,否则会陷入肢解作品的深渊,不得作品全局的精华.毕竟文学是感性与理性结合的产物,单靠理性的肢解分析是无法通向文学实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