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接受意象的生成

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122 浏览:43972

摘 要: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是一个古老的文艺美学概念,也是文学鉴赏重要审美单元,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美学思想.意象的概念并非凭空生成,而是经过先秦老庄有关“言、意、象”三者关系的论述,魏晋玄学对其的深化以及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下才形成这一具有东方色彩的审美范畴.意象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诠释了其本身固有的哲理性、暗示性、模糊性、求解性和多义性等特征.意象的这些特征并不影响反而增强了审美效果,那么在文学接受中意象是怎样生成的呢,本文将以意象中心,以读者的接受视角为出发点来分析文学接受中意象的生成.

关 键 词 :文学接受;意象;文本;阅读;文字符号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

意象作为一个古已有之的审美范畴,是文学、美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系统之一,古今中外的学者对它的研究不可胜数.然而对它的研究更多的是在作家的文学创作领域.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活动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这四者的相互关系蕴含着文学艺术的两大理论体系:文学创作理论和文学接受理论.意象是活跃在这四要素中的一分子,也就是说,意象不仅在创作领域存在,在接受领域亦存在.那么,我们在研究意象在文学创作理论中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要重视其在文学接受理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所以对在文学接受中意象是怎样生成的这一支点的分析,不仅可以使人们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意象这一范畴,还能使生命与艺术在更深的层次上达到异质同构.

一、关于意象

“意象”一词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出现得很早,如果从《周易·系辞》提出“圣人立象以尽意”算起,已有两千多年.就像蒋寅先生所说的:“意象虽经许多学者讨论研究,它也还是一个意指含混的概念,其所指在不同的学者笔下有很大出入.”[1]

(一)意象的起源

意象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有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中国古典意象有两个历史源头:老庄道家美学和周易.老子的“象”已不是具体的物象,而是与道有关的虚幻之象,认为只有借助象才能领悟道.而《周易》第一个将“意”与“象”结合,开了意象之辩的先河.在先秦典籍中“意”与“象”是作为一对关系范畴出现的.不过“意象”一词最早出现却是在东汉王充《论衡·乱龙》篇中.魏晋至唐代,意象论走向形成.刘勰继王充之后在《文心雕龙》中首次明确使用“意象”一词,将意象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在我国美学和文学史上提出,使之逐渐成为古典文论的重要范畴.

(二)意象的内涵

古往今来学者们为意象所下的定义是在不断更新变化着的,在当代文艺理论界,普遍认为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达到人类审美立象境界的“表意之象”.文学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就是审美意象.

二、意象的生成

文学与其它艺术门类不同,文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文学作品,是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其审美意义潜藏在符号之中,只有经过读者的接受,才能实现作品的价值.文学接受中意象的生成要三个阶段.

(一)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文学接受的起点和基础.魏晋时代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论述言、意、象的关系“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2]在读者与作品接触时,读者通过对文字的直观,产生对文字的理解,进而激活心中记忆表象.

(二)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指读者对感知到的审美意象进行体察的心理活动.文学作品不是简单的再现客观事实,而是蕴含作家对生活的认识.例如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这一典型形象,在初看文字后,头脑中构造出一个老实能干的人物形象,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了解到作者是借助“祥林嫂”这一悲剧人物形象的命运来揭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君权和夫权的严重摧残下广大劳动妇女的生存境遇.在审美体验阶段,读者沉醉在艺术的氛围中,处于一种超越现实的超我状态.

(三)审美判断

读者要做出审美判断,就是看作品有没有某种价值属性.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它们是渗透了作者情感的意象.所以为了寻找隐含在这种感性形式背后的哲理,必须出乎其外,从而得到自我的超越和人格的提升.如鲁迅笔下的阿Q以及精神胜利法,就深刻的揭示了某种人性,读者通过阅读深刻了解人类自身特性.因此,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被赞为是人性的镜子.读者的阅读进入最高阶段是领悟阶段,顿悟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等等.

三、意象的特征

(一)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中国古代把意象看成是表达至理的手段,奥地利作家卡夫卡说:“我总是去企图传播某种不可能言传的东西,解释某种难以解释的事情.”他的小说《变形记》就深刻的表达了关于人性异化的哲理思考.


(二)审美意象的语言特征是模糊性

《周易·系辞传》中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3]意象的传达有了,两种方式:言和象.然而象本身不能呈于纸上,仍要借助于“言”的媒介.在表述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这种模糊性.审美意象尤其需要在接受领悟之后才能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三)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杰姆逊宣称:“现代主义的必然趋势是象征性.”[4]象征是审美意象最基本的手法.象征一般由两种因素构成:第一是意义,其次是意义的表现.如:《变形记》中的大甲虫,“大甲虫”形象在显的层面上可以给人以视觉感受,而在隐的层面上则是写人性异化的思考.

(四)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

意象是一种人心营造之象,已不是生活物象的本身状态,它以荒诞的形象达到象征目的.这样荒诞指形象上的荒诞性.比如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刑天头被砍掉后,仍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继续战斗,这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可能有的事物.在文学意象的接受中,象征义是意象的深层次的价值.

(五)审美意象的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

由于在创作意象时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所以读者只有通过思索和求解,才能领悟到意象所承载的观念和哲理.但是好的作品又因为作家有意隐藏自己的意图,作品好像有无数个解.这样,不同的读者便会读出不同的意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学意象以词语为依托,以语言背后丰富的内涵为潜在视域,是在世界、作者、文本、读者的多重关系中被建构起来的独特形象.在文学接受中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为了获得审美感觉,必须通过阅读文本来实现,读者首先需用心阅读文本,寻到作品中表达作者人生体验的表象,再唤起审美感受,这一过程就是文学接受中意象再创造的过程.作品中的一草一木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渗透着人类情感,承载着人类文明步履的意象.这“一砖一瓦”是人类千百万年探索的成果,带着人类文明的步履逐渐沉淀为人类精神家园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