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文学理中的悖

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43 浏览:13571

摘 要本文试图从真实性标准的矛盾、客观性的神话色彩、典型理论的非现实性以及现实主义的工具性等几个现实主义理论问题中的基本观点入手,在论述现实主义理论所隐含的悖论中对现实主义展开批判.

关 键 词 :现实主义 真实性 客观性 典型 工具性

中图分类号:I209.7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现实主义至少包含以下几个简明的观念:

“艺术应该忠实地表现这个真实的世界.因此,它应该通过精微地观察和仔细地辨析来研究当代的生活和风俗,它应该不动感情地、非个人的、客观地表现现实.”①(p220)

作为一种一度在中国占据主导位置的写作方式,现实主义理论明显暴露出了一些悖论.

一、真实性标准的矛盾

以真实性作为评判文学的标准,在中国有其深厚的传统.“文以载道”的传统透露出了这样一些信息,即文本本身只是表述道与真理的一种方式、一种途径,只是因其具备能表述真理的功能才有其存在价值的.这种传统观念与外来的现实主义理论关于真实性的要求不谋而合,再加上某些非文学因素的利用,对于文学表现的内容是否具有社会与生活的真实性也就成了衡量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价值的首要标准.过去的一切文学都把目标对准了真实或现实,“即使它所说的是一种更高的现实,本质的现实或者梦和象征的现实” ①(p216).如罗杰加洛蒂在《论无边的现实主义》中所说,现实主义作品就是不断对现实提问,并用神话虚构创造的作品,即表面上看来不现实、但走向更高现实的作品.

虽然“真实”或“现实”本身是一个充满价值的语词,但我们仍能发现这种标准的背后事实上又隐藏着传统的摹仿论因素.这种标准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生活的本真面目,要再现主体以外的客体,而所再现的客体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客体本身越相似,则这部文学作品的价值就越高.“等极其真实地反映了等”,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对文学作品的评价,这种评价实质上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

不可否认,这种观念有其不可低估的力量.“它本身确实包含了一些非常简单的真理.艺术不能不和现实发生关系,无论我们怎么缩小现实的含义或者强调艺术家改造或创造的力量.”①(p216)但在这种简单的真理面前,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现实或真实性的标准严格说来是一种非文学的标准.

现实主义理论一直强调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分,认为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提炼、升华,是不同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的,但另一方面,现实主义理论又往往用生活真实的标准去衡量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这表现在不管是评论家还是普通的读者,都对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采取一种求实的立场.这实质上是一种对文学理解的错觉.这种“求实的错觉在较有经验的读者那里,表现为对‘生活性’的要求.读者尽管深信作品是杜撰,但仍然要求它能和实际有某种符合,并以这种符合来审查作品的价值” ②(p127).这只能说是现实主义在理论主张与实践评价中的矛盾之处.

真实性标准是基于对文学的认识价值的要求,它不顾文学作品中主人公及其他人物既定的情感态度,以现实生活为准绳进行评判,看他们的性格思想是否有益于社会而大加臧否.另一方面,又用这一极其泛化的标准去评判作家:

“天真的文学史家们把(现实主义)这个术语当作对作家的最高褒奖,‘普希金是现实主义者’――这是一个典型的文学史套语,它根本不考虑这个词在普希金时代还没获得现在这种意义这一事实.”②(p129)

这显然无益于文学研究.

这种真实性标准中暴露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运用的不一致性及相互之间的悖缪来源于传统的内容与形式的二分法.这种二分法认为形式就是一个盛液体的器皿,而注入的液体便是固有不变的内容,这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

“这就导致把形式理解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外表装饰,同时也导致把内容当作美感以外的现实性去研究.这种现实性在艺术里仍保留了自己从前的性质(心灵痛苦或抽象思想的),它不是按艺术的特有规律,而是按经验世界的规律构成,也就是说,这种情况导致人们去比较达吉雅娜的性格和俄罗斯少女的心理.”②(p212)

这种比较看起来是很可笑的,因为谁都相信文学是虚构的这一事实,也明白文学让我们去相信这一虚构东西的努力,但把虚构的真实与现实生活的真实等量齐观的现象仍广泛存在.

真实性这一非文学标准在文学领域中大为盛行.文学史上每个文学流派都在寻求新的文学所未知的真实,总以真实作为标榜自己这一派的首要特征,塞进“忠实于生活”、“忠实于现实”的内容,虽然不同流派对“生活”、“现实”的理解各不相同.如浪漫主义宣称他们寻求的是一种心灵的真实,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宣称他们要创造一种比现实主义更真实的超自然的自然性、真实性.

这种倾向在中国当代文学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从现实主义传入中国开始,作家们就在热烈地讨论到底什么才是中国的现实,现实又真正意味着什么,怎样的现实才能作为表现的对象等问题,并强调作者对现实的观察及自身的体验.事实上,看起来最现实主义的一部作品,都不过是根据艺术的成规及经验而虚构成的.作者的生活以及他所体验到的生活与作品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因果关系.即使是一部描写现实的作品,也并不一定是现实主义的作品.

二、客观性写作的“神话”色彩

写作的客观性问题是与真实性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真实性是一个总体尺度,而客观性则是达到这种真实性的必要实践手段.

现实主义写作的客观性问题也是现实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同有理论家指出的那样:

“客观性无疑是现实主义的另一个关键字眼.客观性同样具有某种否定的意味,即对主观性与浪漫主义自我膨胀的反感:实际上常常是对抒情性和个人情绪的否定.诗歌中的帕尔纳斯派要求并实践了‘无动于衷’,而小说中现实主义理论的要点即是非个人化,作者完全退出作品,取消任何来自作者的干预等.”①(p241)

现实主义要求完全客观地去再现某一客观事象.在现实主义作品中,一般都存在着一个神明一般的观察者.这表现为在作品中多用一般过去时的第三人称单数来叙述.但在这看起来是客观性叙述方式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我”这一创作主体的标准.这一标准以隐形的方式躲在文本中呢喃.现实主义者认为时代的本质需要客观化的写作方式方能得以体现,但如果没有“我”这一主体的潜在标准,时代精神及社会前进的本质又如何可能被“客观地”反映呢毕竟作家不可能像破碎的镜子那样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客观地”复印事物那样去再现现实.“任何现实主义作家都不会满足于总是重复人所共知的事,这样做表明同现实没有活生生的联系.”③(p287)因此,即使要“客观地”再现现实,也离不开作家的体验即有条件的选择.

作家敏锐的洞察力有赖于动情的关切.现实生活在作家的心目中究竟如何,取决于它们在文学作品中的可取程度.虽然常识认为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都是描写真实的,描写关于它们的那个时代、关于整个世界或永恒的人性的真实,但也正由此,它们也表达了作者的独特感受和个人灼见.

社会与现实生活不是一个物化的自然世界,作家不可能像照相机那样把这个世界的某些现象复制下来.而现实主义的创作令人费解地把人引入歧途,似乎“作家必须首先从中学习如何复制社会的差异性似的”.从根本上说,“现实是无法再现的等就知识而言,文学是绝对现实性的.因为只有现实才是文学中的对象,现在我却要说文学不可改变地也是非现实的,但我的话并不矛盾,因为我现在用这个词时是按其习常的意义,文学认为对不可能之事的是合理的” ④(p9).

现实主义作家强调从社会意义上表达他个人对现实的反映,强调个人经验的重要性,要求作家必须深入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文学所需的养分.那么,作家是如何对现实进行反映的呢这个过程就是“作为他个人主观世界一部分的经验A必须与他本人、他的读者、因而也是全社会共有的语言天地B综合在一起,从而产生C.C就是他的经过改变了的,存在于社会天地B中的新经验A” ⑤(p5-6).可见作品中反映的现实(即C)是以一种主观经验经过语言媒介而得以物化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客观性是不存在的,因为即使是全能的作者,神明一般的观察者,首先也是虚构者,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是文本中的一个人物.客观与否取决于创作者,看他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情绪、感觉和思想上还是现实本身上.即使注意力放在现实本身,这种表现的客观性或表现出来的客观性也只是一种相对客观.

虽然某些现实主义作品运用了 “客观”的方式,而作者本人又似乎不在这种方式中出现,实际的情况却是作者以一个“客观”的人物代替了作者这个创作主体,而事实上,主体性仍然存在,只不过表现为一个“客观”的主体.文学只是把现实与主观意向联系起来以期产生客观的意义.在这种意义上说,某些自认为是“客观”地再现了现实的作品也只不过是观念的产物而已.而现实主义作家企图把某种行为的现实性和目的性结合进客观这一单一性质中去.“现实的材料本身并不能提供艺术结构,要是他成为艺术结构,必须赋予它艺术构成上的特殊规律.”②(p130)虽然说现实主义执著于现实、力图探寻社会本质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但并不能由此就放弃对其理论谬误之处的追究.


现实主义永远都不可能是客观性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永远不可能使人信服.它注定了只是根据这样一种二元论的教条去进行描绘,这就是,为了‘表现’一种象某一客体一样的惰性现实,永远只有一种最佳的形式可供选择,对此现实,作家除了运用其他安排记号的艺术以外别无他事可做了” ④(p98).

三、典型理论的非现实性

典型理论在现实主义理论中有突出的地位.这一理论经过马恩的强调及列宁、和一批正统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的阐发,更是奠定了其在现实主义中的中心地位.

典型在西方文学中是个古老的命题,有其深刻的传统,在黑格尔之前所强调的都是人物形象的普遍性和人物性格的类型性.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中论述了理想及人物性格塑造的标准,在强调普遍性与统一性的同时,又突出了个性的要求.这一理论后被恩格斯加以发展.在马恩的一系列关于现实主义文学问题的通信中(主要是致菲迪南拉萨尔、敏考茨基、玛哈克奈斯的信),恩格斯突出强调了典型环境的描写及典型人物的塑造.他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⑥(p461)此后这一理论被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奉为圭臬.这一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现实主义创作中的人物性格决定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能不能塑造典型人物,往往成为作品的衡量标准.

在现实主义看来,人物所具有本质的、规定的性格制约着人物对行动的选择,人物的发展潜能也有赖于这一特性.对人物性格发展和心理过程的洞察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标志.这在某种意义上说只不过是发展了“性格决定命运”的传统,它在事实上可能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在生活中表现为偶然性的事件在现实主义文学中被看成是一种必然性.

仔细推敲一下典型理论,我们就能发现现实主义从典型理论来看其实并不是现实的主义.恩格斯在论及典型环境时强调,典型环境应能体现社会的本质.但事实上,社会的本质并不在现实中浮动,它只不过表现为一系列矛盾、对立和断裂,并不呈现出一种统一的意义,也不呈现出一种发展的必然性.社会的本质是人类的概括与虚构,是观念的产物.现实主义强调的社会本质的典型环境只存在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这实际上是一个虚构的环境,与具体现实并无必然联系.所以说,典型环境说是一种非现实环境说.而由此我们也能推论出典型人物是非现实人物、理想化人物.

因此,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创造手段典型化也就必然表现为一种非现实的方法.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称:

“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等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生活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等”

这一论述,特别是其中的六个“更”的概括,虽然一方面突出了文艺源于生活又不同于普通生活的根本特点,反映了文艺对生活的能动作用,但另一方面又恰恰说明了典型化是一种非现实的方法,是创作者主观认识现实生活的结果.

典型在现在的所指已走入了误区,特别是人们往往把典型人物等同于现实人物,把文学中的人物和生活中的人物相比较.对典型理论的过分强调,显示了现实主义理论本身的困境.因为在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客观性与理想性之间,在现实主义的必然性与现实的偶然性之间充满矛盾,而典型理论正好能缓和这一矛盾:

“在描写和指示之间,真实和教诲之间有一种张力.这种张力逻辑上不能解除,但它正是我们所谈的这种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在俄国的新术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这种矛盾是公开的:作家应该按社会现存的状态描写它,但他又必须按照它应该有或将要有的状态来描写它.这种矛盾解释了‘典型’这一概念对现实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关键意义,因为‘典型’在现在和未来之间,现实和社会理想之间架起了桥梁.”①(p236)

如此看来,典型理论只不过是现实主义理论对本身存在的矛盾的一种妥协而已,是对理论自身缺陷的一种弥补.

如果从典型理论出发看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其实就是一回事.在形式上摹写现实方面,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都强调发现的真实即主观的真实,两者并无差别,在表现理想方面,两者就更无区别了.因此,本质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与理想的浪漫主义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四、现实主义的工具性

任何文学样式都有可能被用作工具,但比较而言,现实主义的工具利用价值是最高的,这在中国当代的文学中就表现为极其浓厚的政治色彩,以至出现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论断,使文学成了政治的附庸,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也使文学关闭了更为多元化发展的大门.

现实主义被中国当代文学奉为圭臬,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马恩对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欣赏肯定,二是把现实主义看成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哲学在文学上的直接表现,三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工具价值最高.

从这几点不难看出,中国当代对现实主义的接受本身便难以逃脱对文学加以工具利用的嫌疑.由于现实主义是一种具有规约性及独断性的写作方式,加上意识形态的制约,其必然要表现出排斥其他文学创作方式、进而借此肯定自身的趋势,由此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一统天下的局面也就不难理解了.

现实主义的文学试图给公众提供一种显而易见的、可理解的大众文本,为公众展现社会的“本质”,为公众设立一个未来乌托邦的生活,使公众对现实政治产生认同感.它以教育公众为其首要目的,其目的如同《讲话》中所宣称的,在于“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这样,现实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政治任务的承担者,它必须让大众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以便公众作出选择.在当代17年文学中,现实主义文学塑造了一批英雄人物和理想化人物,并使这些人物成为了人民大众仿效的楷模.这充分表现了现实主义的说教倾向及其工具性价值.

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工具性价值还表现在现实主义对某种秩序的肯定上.文本中表现的英雄主人公必然受难、大众必然觉醒、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一致性叙述确确实实体现了某种秩序的胜利,但在这种秩序胜利的背后却否定了现实生活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向公众表明了选择的单一性与不可更改性,从而完成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道义责任和政治任务.

现实主义一方面要求写作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又要求写作的目的性、功能性,这本身就极为矛盾.因为“从理论上说,完全忠实地表现现实就必然排除任何种类的社会目的或宣传意图.现实主义在理论上的困难,或者说它的矛盾性正在于此” ①(p236).

现实主义认为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由于作品中的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的某种高度相似性而让读者产生这样的感觉:这个世界是切实可知而且安全的,也是牢不可破的,所以你就会自然地适应这个社会,认同这个社会,让你充满自信――观察一个完全熟悉的世界而产生的自我安全感,事实上也就限制了你.现实主义为读者设计好了光明的未来,在某种程度上不会动摇读者的自信,也不会揭示出世界与自我的和谐统一只是一种思想与观念上的幻想.现实主义不是让读者寻求突破,而是把读者引入一个已知的完整的结局.这正如伊格尔顿所说的那样:

“现实主义之类的传统叙述总的看来是一种‘保守的’形式,它令人宽慰的存在的迹象把我们对不存在情况的担心暗暗地移开等”⑦(p268)

注释:

① R韦勒克,刘象愚译:《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② 维克托日尔蒙斯基等,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③ 张黎编选:《表现主义论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

④ 罗兰巴尔特,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⑤ 考得威尔,薛鸿时译:《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⑥ 《马恩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⑦ 特里伊格尔顿,王逢振译:《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