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中寻找东西方审美差异

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359 浏览:106739

【摘 要 】文学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多元性质的统一体.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存在着不同的审美.东西方由于环境与文化的差异导致文学作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这些文学作品中可以明显找到东西方审美的差异.

【关 键 词 】文学 审美 差异 以人为本 宗教思想

【中图分类号】G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08-01

现代文学观念以及文学理论学科的生成发展,无疑与“审美”有着难以斩断的密切关联.在文学属性的系统中,“审美性”是一个不断受到重视的因素,并且在很多时候被泛化为一种批判和质疑的思想力量而参与到文学理论的历史演绎之中. “审美”要素在文学中日益膨胀.文学的审美具体又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童庆炳)“审美”是文学区别于一般意识形态的特征(1981)由于不同环境与差异文化的影响, 西方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和文化内蕴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东西方文学作品中必定也存在着审美差异.

在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中,不仅富有独特的民族审美命题与范畴,而且也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在这种美学思想影响下的文艺创作,无不充满了对人的关注、对人之生命价值意义的关切与肯定. 在西方,宗教思想自古希腊起就是审美文化的一个支点,甚至有研究者指出,卢梭“ 对宗教的重视” 乃是托尔斯泰小说中所张扬的宗教思想的源泉之一.可见西方审美文化中的宗教思想对西方文学名著有着独特的影响.

(一)《封神演义》与《荷马史诗》

虽然《荷马史诗》早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就已出现,而《封神演义》写于明代,并非同时期的作品.但二者描写的却是差不多同时代的事情,因此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首先,都是关于人类文明之初,较为久远的故事;其次,都描写了关于战争的故事;最后,战争都有神灵的参加.

《封神演义》与《荷马史诗》都描写了战争,而且两场战争皆因神灵而起.《封神演义》中,纣王亵渎女娲引来灾祸;《荷马史诗》中,女神故意让帕里斯拐走海伦,引发战争.两场战争都有许多神灵推波助澜,甚至亲自参与.但在《封神演义》中,神与人界限并不是绝对的,神是由人修炼而成的,而人也可以杀死神.《荷马史诗》中,神灵高高在上,操纵人类.既使其中的人类英雄,不是具有神的血统,就是具有神所赋予的力量,使他们能够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决定历史的变化方向.人类所谓的智慧,在神灵面前不过是一个笑话.

两部作品表明,东西方民族早在幼年时期审美就有着巨大差异.直至今天,东西方审美都拥有着截然不同的思想.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始终对人的生命与价值有着执着的关切.对比中国,我们会发现,西方文学中审美最开始就受宗教思想的束缚.西方一方面试图向神表明人类理性的力量,一方面却无法摆脱上帝的束缚.

(二)《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爱与死,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东西方审美倾向的共同指向.欧州文艺术复兴时期英国的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宋朝以来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所选择的就是这样一个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共同的主题.

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两部不朽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审美所存在的巨大差异.首先,东方“爱”的含蓄与西方“爱”的直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所描述的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是那样火热和大胆.罗密欧和朱丽叶不管两个家族之间的仇恨多深,也不管世俗的看法多么顽固,一见钟情后便迅速敞开心扉,向对方倾诉自己的爱慕之情.他们爱得狂热,爱得象火山爆发一般喷泄而出.这种直率的表达“爱”的方式,是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宗教思想的束缚与反抗成为文学作品中的根源.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在哭祭完毕梁山伯之后,一头撞裂坟墓,钻进去以死殉情.他们化为两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在人间的万花丛中.死得不仅悲壮而且美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这其实就是东方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表征.在我国的其他民间传说及文学创作中,这种浪漫的结局俯瞰皆是.死的美丽,是东方古老哲学中关于“好人必得好报”、“得道多助”的认知结果,是关于相信“涅盘”和人有“来世”的一种响往的具体表现.尽管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但是中国文学中的审美一直更关注于人本身的美好结局.

(三)女神 和 序曲

诗歌文本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于一体,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宝藏.诗歌的审美文化就是为激发审美兴趣、培养审美心理,提高审美创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无论是审美形式还是审美意象,都有客观的现实生活或社会文化背景为基础,都是人在清醒状态之中形成的审美心理形态.因此中西方诗歌在审美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郭沫若的《女神》和华兹华斯《序曲》同是抒发自己的感情、反映诗人心灵诗集.郭沫若的《女神》是一部浪漫主义诗集,重视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首先表现为强烈地要求冲破封建藩篱,彻底地破坏和扫荡旧世界的反抗精神.《女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大胆地反抗的叛逆者,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要求尊崇自我的战斗者.是诗人郭沫若对中国对民族对自我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审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对人的自我追求和关切.

和郭沫若的《女神》类似,华兹华斯的代表作《序曲》就是一部反映诗人心灵成长的哲思长诗.他的诗歌对于人、上帝以及人所生活的世界都有深入的思考.华兹华斯的宗教观点及其在诗歌中的体现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然而,研究的困难就在于华兹华斯的诗歌中很难找到直接描述宗教主题或宗教教义的诗句;他的诗歌语言也避免使用宗教词汇和形象;他总是巧妙地把宗教与其它诗歌主题融合起来,将自己的宗教思想传递于字里行间.他的宗教语言的模糊性使评论家们对他的宗教观点有了多种阐释,他是否是一个宗教诗人也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

在《序曲》中,华兹华斯特别阐释了他对想象的观点,延续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总体特点,但是和《女神》最大的不同就是诗中总是渗透宗教思想.这就是东西方审美差异的具体体现. 尤其是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批判现代专制主义的同时,也表现出以“ 人” 为中心的现代人文主义,关心人, 表现人的内心生活,探寻人的深层意识,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又与其时关于人性、 人情、 人道主义、 人的个性、 人的本质力量等.而在西方特别是整个中世纪,宗教思想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居于独尊地位,教会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虽然文艺复兴以来一直都对其进行着反抗,但宗教在西方社会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众多文学名著中都会或多或少的体现着西方审美中的宗教思想.


小结: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清晰的看出,中西方在审美意识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正是这些差异性导致中西方在审美态度、艺术追求等多方面显示出极为不同的特点.正是这些不同的特点导致东西方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审美差异,无论从古代到近代的文学作品、从国内到国外的文学作品都渗透这审美这一主题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