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对话理引起的文学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436 浏览:30788

[摘 要 ] 该论文以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为基础,指出文学教育应该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方法和思路,这样才能让受教育者感受到文学的审美魅力.

[关 键 词 ] “复调”理论、文学教育、文本分析、对话性

语文教育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分支,属于基础教育学科.一般而言,语文教育包含着两层含义: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其中,语言教育属于语文教育中的基础,其目的是系统的讲授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教育并非是语文教育的终点站,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字、词、语法、修辞等汉语知识系统后,他们将进入更高一级的文学教育的学习.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能领略到文学的魅力,它通过提供文学作品、分析文学作品、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文学这种审美方式来感知身边的世界.

然而,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往往只关注语言教育,在文学教育方面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他们迫于考试的压力,极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涉猎、拓展自己的阅读面,更别说去欣赏文学作品了;对于教师而言,通过何种有意味的方式引领学生发现文学的独特魅力,成了教学中较为困难的一个问题.如果说,前一个原因是属于阅读量的问题,后一个原因则是属于教育方法的问题.

在中学文学教育方面,教师对作品的操作性几乎是不可见的.当一部文学作品摆在教师和学生面前时,老师大多只是从字词、思想内容等方面对一部作品作笼统的概括.这种教育方式实际上是抹杀了文学的独特的审美特性.极少有老师能有意识的、自觉地抵达到文学的深度空间之中.比如,鲁迅的作品在高中的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教师们大多用一个结论套用到所有的鲁迅作品当中,即鲁迅的作品批判了封建礼教社会、抨击了当时中国民众的劣根性.这些结论固然不错,然而鲁迅首先是一位文学家,他是在用文学作品表现一定的思想、情感.教师不能为了一味的追求主题性、思想性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文学教育,而学生也会因此失去对文学美的欣赏,更有甚者会对文学作品产生厌恶感.

可以说,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特性,剖析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思路贯彻到教育之中?笔者认为可以将“复调”这样一音乐理论方法运用到文学教育之中.

“复调”原本属于音乐术语,在作曲法中是指不同声部的旋律不同,但这并非多旋律的混杂,而是通过和声对位结构成多声部的交响式的“织体”,是对以往多声部旋律的线性结构的改变.这个看似与文学无关的音乐术语在被巴赫金运用之后,已经超越了音乐的概念,而是等同于“对话主义”,在哲学范畴上,这种对话体现出一种能包容差异、矛盾、对立的平等和的文化意识,在文学上,则是在比较、对比之中,强调每一种解释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都具有一定的未完成性,这种“对话”关系可以开拓作品分析的视野.

笔者将对话性延展到文学教育方法上,是指通过自我对话,通过形象、情节、语言、意境的比照,才可能发现某个作家或作品的独异性――对话的目的在于定位.事实上,伟大的、丰富的、多义的文学形象,是难以言尽的,但难以言尽不等于放弃解析,难以言尽更需要不断地比照.

我们以《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为例,来解释一下这种教育方法.薛宝钗在文学作品分析中被定义为“八面玲珑”的人物,这个说法固然不错,但是她与王熙凤或者宋江这样的“八面玲珑”人物的区别在哪里呢?这就需要比较分析才能区分这些人物形象之间的区别,才可能比较充分地解读薛宝钗的特殊性.

这只是通过作品的人物形象对这种教育方式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实际上,在一部作品中,通过作品内部或者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形象、情节、语言、意境的相互比照,才可能发现某个作家或作品的独异性.伟大的、丰富的、多义的文学形象,是难以言尽的,但难以言尽不等于放弃解析,难以言尽更需要不断地比照.


可以说,这种“复调”理论为文学教育方法提供这样一种思路:文学作品间是具有可比较性的,通过内部的和外部的比较来确定某篇文学作品的特征,确定其审美位置.例如,我们再回到对鲁迅作品的分析之中,鲁迅作品之中有许多“死亡”的主题,《祝福》中有祥林嫂之死,《药》的作品中的夏瑜之死,《孔乙己》中的孔乙己之死,《阿Q正传》中的阿Q之死等等,如果单纯的以“鲁迅使用这些死亡的主题抨击了吃人的封建社会”这样的说法一言蔽之,这不能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的震撼.虽然作品同是“死亡”的主题,但是不同人物角色死亡的方式,死亡的起因,死亡的环境是不同的,在鲁迅自己作品之间的比较中,在鲁迅与契珂夫作品“死亡”主题的对比中,才可以发现出鲁迅作品的独特魅力.

再则,这种教育方法不仅仅是作品之间的对照,更主要的是准许新的、别样的阐释进入到原有文学解释的框架之中.

这样做的益处是:第一,如果种新的阐释是有漏洞的,那么对话的结果,只能让你的立论更站得住脚;第二、如果对话的结果,反而使反对性的论点临驾于初始观点之上,那么,这就意味着该拓宽、修正甚至根本性地改变初始观点,这种对话并非是思路的障碍点,而是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转折点;第三,对话,通常可以使一个问题逐渐的显露出来,是一个问题接着另一个问题的环环相扣,所以,这对话,往往是相反的立论在思维的行进中不断被审视、被辨析、被吸纳入思考的范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与潜在的对手对话,才可能真正让自我的立论站得住脚.这种对话并不是要求论者都要推翻所有现成的概念,自我建构出一种新的理念,而是通过对话的存在,表明教育理念不是完全依靠直觉,教育的方式不是线性的,而是进入一个逻辑辨析的过程.在这个逻辑辨析的过程中,对话就是检验你的观点是否恰当,能在何种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内适用,是否恰到好处地推断出你关于某个观点、理论的理解程度.

由此可见,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内在要求,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