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对文学翻译作品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448 浏览:131394

摘 要 语境是指语言文字经使用后所处的言语环境.语境是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是正确、有效翻译的基础.本文探析语境的分类:语篇内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及其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

关 键 词 :文学作品 语篇内语境 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语境的界定及分类

首次把语境理论用于翻译研究的是卡特福德(J.C.Catford).他认为语境就是情景语境,即“那些和文本在语言学上相关的文本外情景因素”(Catford,1965:31).后又在《翻译的教学问题》(Catford,1991:139)1991)中对语境的概念进行了修改,他认为应广泛地理解语境,其“包括与原文有关或可能有关的一切”.

Newmark则将语境分为两种,一是可见的语言范畴语境,词语借助搭配、语能及语序进入语境;另一个是不可见的语言外的所指范畴语境,词语处于由真实或想象的情景、文化背景、话题和与读者共享知识所组成的语境中(Newmark,1991:87 ).

国内学者也对语境进行了积极的研究.王建平在王德春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语境狭义说和广义说.狭义的语境是指某一言语活动进行所依赖的具体环境.广义的语境“从比较小的范围说,对语义的影响最直接的是现实的语言环境.此外,大至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小至交际双方个人的情况,也是一种语言环境.与现实的语言环境相对称,这种语言环境可以称为广义的语言环境”(王建平 1992:6).此时,对语境的研究已经跳出了原来的狭小的圈子,把语境放置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来研究.


二、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实质上是“译者与译语读者之间的交际行为”(Gutt,2004:213).这种交际行为是建立在两种文化的“互动”基础之上的.而这种“互动”的践行者是“译者”.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译者对原作的解构包含两轮“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首先,译者和原文作者之间构成了第一轮的交际过程.译者对原作语境进行揣摩、认识,从而完成解构原文语境的过程.在这个交际过程中,译者需尊重原文作者,努力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追溯与其相关的系列心理倾向,如其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等.然后,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构成了第二轮交际,即译者根据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认知检测设,把对原文的认知检测设通过某种或某几种翻译技巧进行重构,在这个过程中,译者要极力关照译语读者的心理倾向,将自己的翻译视角尽可能地贴近译语读者的语境视角,并做到融合.

因此,文学翻译是一种“解构――重构――表达”的交际过程.在原文语境的解构过程中,译者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对原文语境的理解选择和偏好,加之原文语境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会导致译文表达方式的差异性,形成了“一本多译”的现象.另一方面,译者还应承认其相对的客观性,因为“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语境内核.这些语境再怎么偏移,都是难以移易或为大众普遍公认与共享的.离开这些通约性因素,跨文化沟通将不再可能,翻译也将不再存在”(彭利元,2008:36-37).

三、语境对文学翻译作品影响的实例分析

语境分为3类:语篇内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关于语境的诸多研究成果均已应用于翻译实践,现示例一二.

1.语篇内语境

语篇内语境,又称为上下文.指的是某些词语借助搭配、语能及语序进入到一个语篇中,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语境.在解构原作品时,应积极分析某些词与其周边词的关系,从而界定该词的语境含义.如:

(1)-“Well,old boy,”said the visitor,“it’s nice to see you up and about”-“Up, yes,”the patient said,“but about,no-at least not much.”

译文:-“喂,老兄,探视者说,“见到你起来走动走动,真高兴.”-“是能下床了,”病人答到.“若说走动还不行―至少还不太行.”

据上下文语境以及线索词汇“patient”,可判定该对话发生在病人和到医院探视的人之间,因此,“visitor”是到医院慰问病人的“探视者”,而非“来访者”.

(2)This large body of men had met on the previous night,despite the elements which were opposed to them,a hey rain falling the whole of the night and drenching them to the skin.

译文:尽管天公不作美,整夜下着倾盆大雨,大家被淋得浑身湿透了,这一大群人头天晚上还是聚到了一起.

与“a hey rain”搭配关联的“the elements which were opposed to them”(“与他们作对的因素”),自然是“天公不作美”.

2.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指语言行为发生的特定环境,它决定在特定的场合下,说话人所表达话语的实际意义.情景语境由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引入语言学理论,后经费斯和韩礼德继承、发展.在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中,情景语境的构成因素有3种:话语场界(field of discourse)、话语参旨(tenor of discourse)、话语方式(mode of discourse).

(1)话语场界,指话语所反映内容的社会活动领域.如:

The principle functions that may be performed by vacuum tubes are rectification, amplification,oscillation,modulation,and detection.

译文:真空管的5大功能是:整流、放大、震荡、调制和检波.

该句内容即话语场界是物理学,而非交通、化学、数学等领域,所以“tube”指“真空管”而非“地铁”、“内胎”(交通);“rectification”意“整流”,而非 “精馏”(化学)或“求长”(数学);“amplification”是“放大”,而非“详述”; “oscillation”意 “震荡”非“动摇”(一般意义),“modulation”不指 “变调”(声音);“detection”不是“侦查”.

在不同场界中,同一单词或表达式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场界决定概念意义(ideational meaning)的范围.

(2)话语参旨.,指语言交际中的参与者,即授受双方的关系.授方(addresser)是发出言语的说者或作者,受方(addressee)指接受言语的听者或读者.语言参与者自身的背景,如家庭、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及两者间的关系决定了在交际过程中的语言正式程度,因而影响对译文中词汇和语法结构等的选择.下例出自翻译家杨宪益的译作:萧伯纳的剧作《卖花女》(My Fair Lady).

(a)Nah then,Freddy:look wh’y’gowin,deah.

译文:你这是怎么的,弗莱第,你走路不长眼哪.

(b)How do you doProfessor HigginsAre you quite well等But of course you are:you are never ill.So glad to see you again,Colonel Pickering.Quite chilly this morning,isn’t it

译文:您好!息金斯教授.您身体好吗?等当然您身体一定很好,您从来不生病的.很高兴看见您,皮克林上校.今天的天气很凉呢,不是吗?

(a)表现剧中女主角卖花女开始时的语言特征,她没受过教育,说话粗俗并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b)是经语言学教授息金斯训练后的言语表达:文雅而得体.两段译文忠实再现了女主人公在语言运用上的显著进步.

(3)话语方式,指语言交际的形式或媒介,分口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种.两种语体都有各自的文体特征,翻译中译员应谨记在心.如口语化是戏剧语言的基本特点.下例出自Tennessee Williams 的剧作《玻璃动物园》:

Laura:(ring):Mother,let me clear the table.

Amanda:No,dear, you go in front and study your typewriter chart.Or practice your shorthand a little.

译文:罗拉(站起来):妈,让我来收拾桌子.

阿美达:不,亲爱的,你到前面去学打字机键盘图,要不就练习一会儿速记.

显然,译文符合戏剧的口语体风格.

2.文化语境

“每个言语社团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这种反映特定言语社团特点的方式和因素构成了所说的‘文化语境’”(黄国文,2001:124).

语篇与其文化背景的种种关联构成文化语境.译语语篇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是在译语文化背景下构建的一种相应的文化语境.翻译的过程实际是“通过语言换码的形式进行文化沟通的实际场景”(张佩瑶 2004:8),“其间的文化沟通,是两种(或多种)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氛围和政治形势、不同的知识领域和认知模式,以及不同的权力关系和话语网络里面,因接触而产生的碰撞、交锋、抗拒、控制、等磨合过程”(张佩瑶,2003:15-18).英语是高文化语境的语言,词义的意义完全受文化语境的限制.如:

(1)Then Jesus went about all the cities and villages,teaching in their synagogues,and proclaiming the good news of the kingdom,and curing every disease and every sickness.

译文一: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导人们,宣布王国的好消息,医治各种疾病.

译文二: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导人们,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种疾病.

译文一,宗教文化图景里,耶稣基督“宣讲”(而非“宣布”)天国(而非“王国”)的“福音”(而非“好消息”).译文二准确再现了宗教文化景观.

(2)“你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她低声说,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巴金《寒夜》

译文:You really do refuse to give up until all hope is pone.”She murmured, shaking her head helplessly.

“不到黄河”呈现出汉语言中所蕴含的本民族地域色彩.若对其直译,则会令不了解汉民族地域文化的译语读者费解.

四、结语

任何语言活动都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任何篇章都是一定语境的产物.翻译是一种双语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语义的转换是核心,语境分析是获得正确语义转换的重要手段.语境对译者理解词义、确定语义起着积极的作用.翻译的首要任务是对篇章中语境的解读,没有对语境的正确理解,就不可能对篇章做出符合作者意图的解读.对语境进行解读时,不仅仅只看看上下文,还应胸怀作者的意图、时代背景,考虑两种文化的差异,从更高层次、更深层次更全面地进行转换,力求译作达到与原作等同的审美境界.

参考文献:

[1] Catford,J.C.A Lo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An Essay in Applied Linguistics [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2] Newmark,Peter.About Translation [M].Multiligual Matters,1991:87.

[3] 王建平:《语言交际中的艺术――语境的逻辑功能》,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4] 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 [M] Oxford: Blackwell,1991,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2000.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5] 彭利元:《再论翻译语境》,《中国翻译》,2008年第1期.

[6] 蓝仁哲:《从语境与语篇谈哈姆雷特独白“To be or not to be等”的理解》,《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7] 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 张佩瑶:《对中国译学理论建设的几点建议》,《中国翻译》,2004年第5期.

作者简介:范纯海,男,1963―,湖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外国语学院.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