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视觉的纠葛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04 浏览:14514

摘 要:随着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英国绘画在19世纪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高峰,在此期间绘画和文学的关系更加紧密,画家们从文学作品中寻找题材,文学作品成为了启发画家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绘画的文学性成为这一时期英国绘画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现象本身及其成因、影响和发展是颇为值得关注的.

关 键 词 :绘画 文学 绘画的文学性 浪漫主义

一般而言,绘画的文学性是指绘画作品受文学影响所形成的题材的叙事性和表现手法上的形象性、情节性,也就是所谓“叙事状物”.文学和绘画,一门是语言的艺术,一门是视觉的艺术,两者各擅所专,又互有相通,绘画和文学的联系也可谓长远,欧洲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末,诗画一律的原则也被当做一个传统而广为流行.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希望通过将绘画和诗歌并列的方式,证明绘画和诗歌创作一样,是一项高尚的精神活动,以期将画家提升到自由艺术家的地位,于是出现了大量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故事、基督教圣经故事的绘画作品.随着浪漫主义的出现,画家们在神话和圣经之外更加倾向于从文学作品中寻找题材,于是文学作品成为了启发画家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这一时期绘画与文学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交融的关系,这在浪漫主义的发源地之一 ——英国,表现得尤为明显.

浪漫一词源于南欧一些古罗马行省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各种方言后来发展成为罗曼语言,十一二世纪好多方言文学中描写中世纪骑士神奇事迹和侠义精神的传奇故事和民谣就是用这种语言写成的.浪漫主义兴起于18世纪末,延续到19世纪中期,它并不是一种严谨的美学理论,而是一种渗透到文学、艺术等领域的一种思潮,浪漫主义以强调对内心的自我审视为主要特征,以回到中世纪的审美观为追求,倡导自由、、浪漫.

因为宗教改革等历史原因,英国在绘画方面的成就和影响不及欧洲的意大利、法国、尼德兰、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真正具有英国风格的绘画是在18世纪上半叶产生.但英国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地位和影响力却是毋庸置疑的,从莎士比亚开始,到弥尔顿、拜伦、雪莱、济慈,再到狄更斯、哈代,无论在戏剧、诗歌还是小说领域,英国都有当之无愧的杰出代表,可谓群英荟萃,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更是代表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借助与文学的联姻,画家使自己的艺术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而这种联姻也形成了19世纪特别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绘画的文学性特色.

直接以文学作品为素材和受文学作品的启发而创作是这一时期文学影响绘画的主要形式.作为创作素材出现在绘画中的文学作品可谓丰富异常,当然也不仅仅局限于浪漫主义的范畴和英国的国界.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马罗礼的《亚瑟王之死》、济慈和丁尼生的诗歌、司各特的小说等文学作品不断被绘画诠释着.画家们“像古时贝德维尔爵士或兰斯洛特爵士所做的那样——将来自伦敦东南区的年轻女子转变成但丁钟爱的贝阿

特丽丝,将牛津的马房老板的女儿转变成亚瑟王传奇中悲伤而孤傲的桂内维尔”①.在画家的创作中,受文学作品的启发而获得灵感的现象就更为普遍.“被吻过的唇不会失去它的鲜美,它会自我更新,就像月亮一样.”薄伽丘的一句诗不仅成为了罗塞蒂一幅作品的题目,同时也开启了画家画风的转变,稀薄的水彩开始为色质浓厚的油画所取代,罗塞蒂的关注点也由此开始从但丁转向薄伽丘,精神性让位于身体性.

插图画可以说是绘画和文学结合最为直接的形式.威廉·布莱克为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作品所作的插图,以及他晚年为但丁《神曲》所绘制的未完成的作品都堪称插图艺术的范例.布莱克身兼诗人和画家的双重身份,他的诗歌强调想象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具有强烈的神秘主义倾向,他的绘画崇尚中世纪传统,造型质朴粗犷,用色单纯明亮,在他的插图作品中融合了其诗人和画家的双重才华,开创了独具个性的艺术境界.19世纪末的另一位天才插图画家是比亚兹莱,他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托马斯·马罗礼爵士编著的《亚瑟王之死》以及作家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所作的黑白插图精美绝伦,独具魅力的线条和装饰趣味构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灵动、华丽,多少还有些萎靡和颓废,这和当时的“为艺术而艺术”美学思潮以及世纪末的审美趣味是十分吻合的.鲁迅先生评价说:“视为一个纯然的装饰艺术家,比亚兹莱是无匹的.”②


插画毕竟不是油画家的专长,他们更擅长形象的刻画,因此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顺理成章地进入到画面当中.莎士比亚剧中的奥菲利亚是一个在绘画作品中常画常新的形象.亚瑟·修斯笔端的奥菲利亚坐在临溪流的树干上,身形消瘦,面色苍白,凝视水面,一手捧花,一手将花瓣撒入面前的溪流当中,在开阔而空旷的背景中显得忧郁而迷茫.沃特豪斯作品中的奥菲利亚,体态略丰腴,下颌微扬,正用双手将采来的野花插入垂下的长发,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精神迷乱中的奥菲利亚在死亡前的宁静和爱的疯狂.表现这一主题最为精彩的还要算拉菲尔前派画家米莱斯的那幅藏于泰特美术馆的著名作品了,与前两位画家不同,米莱斯选取了衣着盛装的奥菲利亚躺在水中随溪流漂浮的场景,这是一个走向死亡的过程.仰面浮在水中的奥菲利亚,身体的大部分已经浸于水中,浮出水面的面庞,眼帘低垂,目光无力而迷失,双唇微启,不知是要有所倾诉还是要开始她那疯癫的吟唱,双手摊开于水面之上,不知是要拥抱这个世界还是与它挥别,四周枝繁叶密,浮萍似锦,野花绽放,而刚踏入青春门槛的生命之花却在此枯萎了.浓艳的色彩揭示着自然生命的恣肆,环境的刻画真实自然而又充满了奇异的灵光.这是凄艳的毁灭,是毁灭的凄艳,死亡在这里不是恐惧而变成了诱惑.

场景的戏剧性刻画也是画家的专长.亨特的油画作品《凡伦丁从普洛丢斯处解救西尔维娅》描绘了莎士比亚戏剧《维洛那二绅士》的一个场景.为求真实还原戏剧中的场景,亨特找来朋友作画中人物的模特,所有人物的服饰都是他手工制作的,而场景就选在了伦敦的某个公园内.“我们审视亨特的一幅作品,发现的是在文学性上一种让人迷惑却最亲切、最荣耀的成果. 它表现在最细小的主题上,用一种值得尊敬的耐心、劳动和对象征意味的坚信.”③ 同亨特力图忠实原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