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远方的天空

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28 浏览:14935

摘 要 :李长之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隐藏的大家”,在文学理论及批评中独标“感情的批评主义”,对人类共同的“感情的型”进行深度剥离;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他宏大的抱负和对“五四”的反思,甚至超越了自己的时代,对当代有着充分的启示,值得我们挖掘与探讨.

关 键 词 :“感情的型”;“五四”的反思; 当代启示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的地位一直是响当当的,不像当下,文学已经“躲进小楼成一统”了,当时的文学是时代的主潮,是青年人向往的指点江山的利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战场.在李长之看来文学理论及批评自然也是实现其人生价值,做对社会有意义的工作.但是与当时主潮文学相比,李长之的文论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一直是处在边缘地位.因为他没有狂飙突进式的批判,没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他更多的是在就文学论文学,就文学论文学建设,论美育,论文化,建造着文艺自身发展的“希腊小庙”.在当时自然是被左翼的声音淹没了,因为他过早的建设性的理性的声音是那个矫枉的、着力破坏旧世界的时代所不急需的.他在当时就已经开始反思“五四”,显然是过早的意识,但是对今天已经真正进入和平稳定,人们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从日益增长的数量要求逐步走向丰富多元的内涵需求,到当下良莠多元中的迷失与彷徨,尤其是面对文化与产业接轨的新形势,探求文化真正建设、构建人类精神家园的理性声音从未停止,但“五四”一直被人高标,有种不可逾越的高度,而新时代,新发展,很多旧世界的东西已经被摧毁,现在的矛盾和“五四”时期的矛盾已经是有着质的不同,很多体制、问题、现象是服膺于“五四”那个时代的成果所不能解答的了,当代人要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建立体系,呼唤的是新的文艺建设甚至是复兴,李长之反思性的理论及批评在现在对我们有着有益的启发,有着迟到的却正当时的意义.

启示一:感情的内核――人类永久的精神落脚点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文学的纯真面孔淹没在一片硝烟中,文学实际上已公开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阶级论和文学工具论开始主导当时的文坛.左翼文坛以政治阶级分析为特色的批评话语便理所当然地登上了批评界的盟主地位.这是当时文坛的主流,李长之却勇敢地突破理论樊篱,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学理上的突围,他独有建树的提出了“感情的型”的批评理论.

李长之在批评中突出对文学中“情感”因素的注重,在社会功利的价值批判标准之外强调审美一维.他在他的《我对于文艺批评的要求和主张》一文中说自己是“明目张胆的主张感情的批评主义”,表现出他鲜明的理论特色,即对“感情”的高度重视.他说“不用感情,一定不能客观,因为不用感情就不能见得亲切.在我爱一个人时,我知道他的长处,在我恨一个人时,我知道他的短处,我所漠不关心的人,必也是我所茫无所知的人.”①P390“感情就是智慧,在批评一种文艺时,没有感情,是绝不能够充实、详尽、捉住要害的.”①P391他主张用体验的方法进行批评,以此作为批评具体的实施过程.“批评家在作批评时,他必须跳入作者的世界等他用作者的眼看,用作者的耳听,和作者的悲欢同其悲欢”.①P382用作者的心理体验作品,批评家才能“褒贬任何个性的作家的成绩.”因此,体验是用作者的爱的情感来体验爱,用作者的恨的情感来体验恨.体验经过这一过程才能准确、深刻,从而维护批评的可靠性.

李长之不仅以“感情的批评主义”作为批评主体态度的要求,而且还以写出“感情的型”作为最高艺术标准.他说:“感情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是如同思想在论文里的重要,几乎是水对于生命似的.等在技巧上论,是感情必须是检测于艺术的形式而超乎艺术的形式.最好的文艺作品表现在一种可沟通于各方面的根本的感情,为说话方便,我叫它‘感情的型’”.①P391李长之关于“感情的型”有段著名的阐释,“在我们看一个作品时,检测设一分析它的成分,接受物质限制的大小排列起来,我们会一层层的剥,第一层可以说这是口述作品还是笔传的?第二层是写的还是印的,第三层若是写的是毛笔还是钢笔,若是印的是铅印的还是墨印的?这些都是问题核心较外层的,较依赖于物质的等第五,代表什么思想?第六,会见那作品为什么发这样的情绪?而到了第七层,便只有令人把握的感情,感情的对象是可以抽掉了.这种没有对象的感情,可归纳入两种根本的形式,便是失望和憧憬,我称这种为感情的型.”①P391-392

历来被很多批评家所诟病的正是这“感情的型”的两极终端的形式―――“失望与憧憬”,大部分学者认为这种文学的内核过于简单化,含义也很模糊.其实,这正是李长之对生命价值的沉淀和深度剥离,是作为一个评价家根底式的生命感悟和情感追问的两级终端,也是人类形而上的追求中不可回避的情感体验.其实不可否认的是,人生总是有着某些期待和落空,憧憬和空虚,希望和失望,作家情感的出发点和归宿何尝不是在憧憬中走向失望,抑或在失望中走向憧憬,人类总是在走在这两极的途中,左右摇摆,这其实更是一个哲学命题.人类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情感和自身价值的思索在物质得到充裕满足之后成为生存最重要的内在课题,否则人终究是悬浮的生灵,找不到自己生存的价值,这是人性复杂难办的一面,而正因为这人才成为高级,拥有着觉醒和自我意识的自觉.人类正是在这种自我觉醒中从虚无走向圆满的途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完成了情感历程,体验了世间百态.这或是“感情的型”所包含的内核――失望与憧憬,不变的意义生成.批评家首先要从“感情的型”的角度去审视和评价文学作品,而不能看重它的意识形态属性.因为文学作品有它独特性一面, 文学传达的永久的是那人类共同的根本的可以共通的“感情的型”,无论在文学创作还是文学阅读中,都始终存在着这种情感的浸润与渗透 .今人的人生和当时人的人生以至古人的人生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只是所引起失望和憧憬的具体内容不一样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古今文学、思想、当然也包括文论才有永恒的可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可能;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无论全球化时代新媒介文学怎么嬗变,文学始终的内核依然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和精神的型”.文学的本质意义难道不应该涵盖如是吗


启示二:敢于反思、超越――“五四”是启蒙运动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文艺复兴

李长之认为没有什么是不可议的,只要议的公正,议的合理,即使是伟大的“五四”在李长之看来并非神圣的不可指摘,对“五四”, 李长之总的看法是: 它是启蒙运动而非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意义是:一个古代文化的再生,尤其是古代思想方式,人生方式,艺术方式的再生――据德国Meyer词书.”②P328.“启蒙运动的主要特征是理智的,实用的,破坏的,清浅的.我们试看‘五四’时代的精神,像陈独秀对于传统的文化之开火,像胡适主张要问一个‘为什么’的新生活,像顾颉刚对于古典的怀疑,像鲁迅在经书中所看到的吃人礼教(《狂人日记》),这些都是启蒙的色彩.”②P331而这种“启蒙精神”的主要特征是“明白和清楚”所以“五四”精神就是一种“清浅的理智主义”.他认为“五四有破坏而无建设,有清浅的理智而无深厚的情感,唯物、功利、甚而势力,是这一个时代的精神.这那里是文艺复兴,尽量放大了尺寸说,也不过是启蒙.”②P335李长之肯定了“五四”的起点的意义,却并没有将“五四”视为不可逾越的顶点.他认为需要“从偏枯的理智变而为情感理智同样发展,从清浅鄙近变而为深厚远大,从移植的变而为本土的,从截取的变而为根本的,从单单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变而为各方面的进步,尤其是思想和精神上的,这应该是新的文化运动的姿态.这不是启蒙运动了.这是真正的中国的文艺复兴!”②P339这些论断在当时的确有些不合时宜,其实是因为来的太早,今天看来这样的论断何其诚恳珍贵,“五四”一味被高扬,对“五四”的反思和批评却始终欲语还休,但新时代,新发展,很多旧世界的东西已经被摧毁,现在的矛盾和“五四”时期的矛盾已经是有着质的不同,很多体制、问题、现象是服膺于“五四”那个时代的成果所不能解答的了,对五四的反思和评判不仅需要,而且似乎已经嫌晚,李长之的思想完全可以对今天的中国产生先知式的启示,也可以打开我们走向未来之门.

今天我们深为感到来自他国的文化软实力的无孔不入,文化产业的朝阳效益,文化侵略、文化安全的不可回避,在我拥有科技经济发展的自信之后,正是应该真正探求文化崛起,新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的时候,今天的中国应该试图超越“五四”,而形成真正的正如李长之呼唤的文艺复兴.可是现状是我们难于提供全球化时代新媒介文学的新的文学精神的展现,我们面对文学日益边缘化的地位而措手不前,我们看到文化的荒漠却无能无力.我们似乎在伟大的先驱者面前失掉了创造的能力和意愿,启蒙的意义被一味的高扬,但超越的事情却没有人愿意和决心去做,李长之的反思精神和长远建设的思想应该成为我们今天的思想资源.

启示三:文化建设――要内在的强大

李长之曾主张全面彻底地吸收西洋文化,以填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文化真空, 但只是他文化建设的第一步,这一步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对本民族文化在西学背景上用现代的眼光真正做到了解文化核心后的扬弃,在继承民族文化价值的基础上重建新文化.

从“五四”时期以至更早,传统就似乎就是落后的代名词,讲求西化,全盘的西化,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在很多代表现代性人物的身上却有着走向传统的矛盾,譬如王国维,他是中国现代性的真正的发起点,王国维对《红楼梦》现代美学的分析,完全是一套西方的叔本华式的解读,他的这一西学的运用,曾经振聋发聩,但是他自己本身却发生而来这样的悖论,即其人生最后的落脚却在《人间词话》,彷佛回归了传统.而这种现代性的分裂现象并不在少数,五四时期的人物大多有很深的传统文化的底蕴,传统文化发展到近代,她所积累的弊病、与大世界的脱节已经让睁眼看世界的中国文人们一度在与西学的对比中鄙弃,但是随着西学不断引进和学习,人们也逐渐有清醒的认识,中国是中国,传统因为沉睡太久积疾很多,但是并不是可以舍弃得了的,西洋文化尽管好看新鲜,但毕竟是摘来的花朵,我们摘来插在花瓶里是活不久的,说到底还是要有种植的土壤,这土壤其实还得从中国的传统中去寻.在李长之看来,“文化是有机的,绝不能截取,文化是延绵的,绝不能和传统中断.但文化也是生长的,它需要外界的营养,正如它需要本国的土壤和水分”.③

李长之这些建设性的理论,道理其实很简单,无外乎扬弃,但这一理论到现在并未过时,是因为我们一直都并未做到,我们习惯性的给了传统文化一闷棍,认为传统就是落后迂腐的代表,传统文化中的“香草美人” “成仁取义”“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韵外之致”“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对新媒介的文学,对于全球化的世界,文化都产业化了,还有什么用呢?我们已经没有耐心去踏实的研究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但是其实我们不能否定的事实是我们的思想一直根植在传统文化之中,我们的精髓也在传统文化,和传统不可割弃的血缘是我们一直不愿承认的存在.于是在我们不停的消解传统经典之后我们迷茫了,说到底还是我们没有对传统文化真正深入批判的继承,用现代的眼光进行认真负责的扬弃,还是浮躁地急于得出结论,结果是糟蹋了原来的,也迷失了现在和未来.

今天看来,李长之的思考眼光远大,超越了自己的时代,为今天的中国提供了思想资源.在人们眼中,李长之始终是一个在时代边缘的学者,他被视为仅仅是一个文学研究者.实际上,李长之的宏大的抱负和他对于“五四”的反思与超越以及文化建设性的思考是其巨大的价值所在.

坚定源自笃信.李长之的“感情的批评主义”,与其说是与当时左翼忽视文学艺术性的矫枉下的激发,不如说其底色是对文学纯色的信仰,对人类精神内核的永恒叩问;如果说对于一个浪漫诗人而言,仰望天空是对伟大的诗魂永不磨灭的姿势,那么作为一个有担当的文学批评家和独立知识分子而言,为了国家和人类的未来,他们常常凝望远方的天空,他们的意义若不在当时,则启示一定在不久的将来.

注释:

①李长之著.郜元宝、李书编:《李长之批评文集我对于文艺批评的要求和主张》(珠海出版社.1998年).

②李长之著.郜元宝、李书编:《李长之批评文集五四运动之文化的意义及其评价》(珠海出版社.1998年).

③ 李长之:《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文化运动的现阶段》(《李长之文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