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楹联刍议

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170 浏览:104356

摘 要 :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学样式中一朵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奇葩.天主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进入中华,在发展中也借用了这种文学形式来表达信仰理念和信仰生活.文章通过对天主教楹联的缘起、发展、定型、类别以及不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等种种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天主教进入中土之后不断本土化的一个侧面.

关 键 词 :天主教;楹联;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5-0084-05

一、康熙“赐联”开中国天主教楹联之先河

康熙年间是中国天主教发展的黄金时期,有一批学者型的耶稣会神父怎么写作于宫廷,深得皇帝信赖,爱屋及乌,康熙由此对耶稣会教士传播的天主教产生好感.1711年(康熙五十年),康熙题赠宣武门内天主堂律诗,御书匾额“万有真原”,并赐对联一副:

无始无终先作形声真主宰

宣仁宣义聿昭拯济大权衡[1](P560)①

“无始无终”指天主的性体,所谓“真主宰”、 “大权衡”表明康熙皇帝对天主的认同;②“宣仁宣义”说明其承认天主“仁爱、正义(公义)”的特性.两句简短的联文表现出康熙对天主教信仰的理性认知,正如民国天主教著名学者萧若瑟所作评述:“康熙于圣教道理,非甚隔膜,亦似有信仰之诚,特惮于物议,溺于旧习,未能毅然信从,是可惜耳.”[2](P187)这副楹联因为康熙所作,也由此成为天主教楹联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频率最高的一幅,并深得广大基督徒的喜爱.直到今天,基督徒家庭常把这副对子放在住宅最显眼的位置,中间是耶稣像和圣母像.因为需求量大,教会常批量印制,以满足广大教友的需要.③

康熙赐联开中国天主教楹联之先河,但此后很难在文献资料中找到楹联的具体例证,其原因有二:一是楹联多镌刻或张贴在教会建筑物(教堂、修道院、钟楼)的门柱上,随着建筑物的毁坏,楹联也荡然无存;二是楹联的创作者多没有留下名字,文献资料一般也不会专门予以记录,留下数量极少的楹联,或夹录在其他文献资料之中,④或保存在基督徒的记忆里,给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正是因为原始楹联资料难寻,本文将田野考察中获取的楹联与文本文献相结合,对天主教楹联的类别以及特点进行论说.

二、天主教楹联的类别

1教会建筑上的楹联

康熙的楹联内容反映了中国人对天主教信仰的独到理解,因而既可用于教堂,也可布置于信徒住宅,但有些楹联则没有如此广泛的功用,如天主教鄂西北代牧区19世纪末为纪念法国遣使会士董文学(Jean Gabriel Perboyre)而建立的教堂,其上有楹联:

师范尊乡贤,谦合圣心,念切圣伤,堂堂灵异显圣架

德音问父老,受钟吾邑,祭荣吾舍,浩浩恩光润吾身

横批:仁至义尽法国遣使会士董文学(Jean Gabriel Perboyre)1836年在鄂西北磨盘山一带传教,后被清军逮捕,1840年在武昌殉教.1890年,南熙主教(Monsignor Ezechias Banci, 方济各会士)倡议,教友邓大贵捐赠地基,众教友捐款献料出力,在董文学被捕处(湖北谷城紫荆镇荒草杷)修建一新教堂.为了表达对董文学神父的深深敬意,1912年,中国籍神父李本荣撰写楹联,以表达对董文学的崇拜之情.

这是一副长联,内容浓缩了董文学在华传教、殉教的事迹,表现出中国乡村教友对董文学神父的怀念、感恩之情.这类专用楹联具有史料价值,可作为某一时期教会历史的参考文献.

建筑物上的楹联,能够凸显其建筑的宗教功能,位于鄂西北沈家垭子的修道院(意大利方济各会创办)大门楹联就具有这种功效:

贵文学因贱世财帛 重知识故轻那力量

这是一幅自对联,其内容折射出修道院的办学宗旨和价值取向,其“文学”意指“天主教道理”,“贵文学”可视为方济各会天主教传播之意向;亦可将“文学”理解为指代遣使会会士董文学.由于镌刻在青石楹柱之上,楹联至今保存完好.

这座修道院内曾建有钟楼,其上也有楹联:

日影泻洒计算人间功过 钟声铿锵唤醒世上罪人钟楼已毁,楹联内容根据老教友回忆记录.

该楹联体现出宗教价值的超越性,并告诫教友们坚持信德,善度有限的人生,具有警示、提醒、规范广大信徒道德行为的功用.

楹联广泛用之于教堂、修院大门或祭台,其缘由有二:一是受佛道寺观楹联的启发;二是天主教视“教堂为神得胜的典范行动,每一个新的教堂,都是复制世界的创造.”[3](P104)因此,在天主教楹联中,“教堂联”最为丰富.而教堂联的广泛使用,既圣化了教堂,又以中国人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传播了信仰理念.

2住宅楹联

天主教楹联不仅用于教会的公共建筑,还体现在私人住宅之中.

福若瑟(Joseph Freinademetz, 1852-1908)是圣言会神父,在山东嘉祥县,他吸纳了一位71岁的老秀才进入教会,老人为了表示对信仰的理解,在大门上贴上自己撰写的楹联:

生于土,而不蒙于土 活于世,却难脱于尘[4](P86)

“生于土,而不蒙于土”来自《圣经创世纪》:“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内吹了一口生气,人就成了一个有灵的生物.”《圣经创世纪》2章7节.亦可参见《圣经约伯记》33章6节:“看,我与你在天主前都是一样,我也是用泥土造成的.”《圣经智慧篇》7章1节:“我也是有死的人,同众人一样;我也是出于用土受造的原祖,在母胎中形成了肉躯.” “活于世,却难脱于尘”源自《圣经德训篇》:“上主用尘土造了人,又使人归于尘土.”类似的论说还可参见《圣经训德篇》3章19-20节:“的确,世人的命运,同走兽的命运,都是一样:前者怎样死,后者也怎样死;气息都一样,人并不优于走兽:因为都是虚无,都同归于一处;既都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 楹联作者强调的是:泥土无知无识,而人出于土却不可蒙昧无知,应该活出精神;但人最终要归于尘土,虽然人生苦短,但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人的价值.对于这位新皈依教友的楹联,福若瑟神父说:“这个幸运的人抓住我们的宗教信仰,就像一个船难的人抓到一块木板.我后来听某些外教人说,他死时不断念经,极其感人,愿他的灵魂安息!”[4](P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