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语言变革与文学的失语性

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79 浏览:15722

摘 要:中国20世纪的文学变革是以语言文字的革新为起始和标志的,五四白话文运动使汉语由古代转向现代,语言的变革又直接导致了人们思想方式的现代性转变.白话文运动不仅仅是一场“通俗文化”同“上层文化”(传统文化)的文化霸权之争,更是一场中西之间的文化霸权之争.随着现代白话文的普及与传播,现代学者与传统思想文化之间造成了一种失语性状态,那么走出当代文论以及文本批评就需要打破理论研究与文艺文本批评之间的隔阂,从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入手,寻找文化发展的动力和资源,如此方有可能建立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当代中国文化体系.

关 键 词 :白话文运动 语言变革 文化霸权 失语性

中图分类号:H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1

中国20与以前的文学最明显的区别,是语言上的区别――现代汉语取代古代汉语成为文学的主要载体.新的文学语言,带来了文学表现方式与表现内容的深刻变化.中国20世纪的文学变革是以语言文字的革新为起始和标志的,而五四白话文运动在这场历史文化变革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一、

纵观历史,任何一次语言及其文字的变革都不是孤立的,既是文化内部语言演变的过程,也是时代思潮在文学领域的反映,是思想文化层面上的深层次变革.

自晚清起,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让中国被迫卷入了现代化的浪潮.为了救亡图存,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们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运动,但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与辛亥革命均宣告失败.知识分子们在总结失败教训时,将晚清的国势衰微归咎于占据两千多年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与代表着“身份”与“地位”的文言文.尤其是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们把语言的变革作为中国摆脱旧文化、旧思想的先导,高举“反传统”、“启民智”的大旗对垄断了两千多年的文言文宣战.从此白话文登上了大雅之堂并作为语言使用至今.“五四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新思想取代旧思想,新思维取代旧思维,新的术语概念范畴取代旧的术语概念范畴,从根本上是新语言体系取代旧语言体系.”①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提出引进西学的“三期说”: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战争后渐渐发动.等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等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白话文运动的发生,不仅是文学语言自身发展的趋势,更是在政治变革、思想革命的激荡下,知识分子由器物、制度进而要求在文学、文化领域的尝试.从器物到制度,从制度到思想,进而再到思想的深层决定因素――语言,最终创建了现代汉语的语言体系.

二、

新的语言形式取代旧的语言形式,往往指向的是社会中利益集团、知识群体的整体变化,由此引发思想上的震荡和重建.在这个意义上说,“改变我们如何谈论也就是改变了我们是什么.”②

从先秦时期,文言文出现,到西汉,封建统治者独尊儒术,文言文成为记载经典不可更改的万古楷模.直到唐宋,白话文书面语才逐渐兴起.不过直到清代末年,白话文还只是局限在通俗文学范围之内,并未改变文言文独尊的局面.“文言文的封闭性和稳固性是与士大夫阶级长期对于文化的垄断和作为统治阶级的社会事实相联系在一起的.”而白话文运动使得白话文成为大众之间交流的主要语言,代表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文言文被取代,中国文学自此走向大众化、通俗化、现代化.因此,在白话文运动中,以林纾、严复等人为代表的“上层思想”对胡适、陈独秀等人所引领的“通俗思想”之间的斗争,更准确的说是一场争夺“文化霸权”的斗争.

另一方面,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虽然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们推翻文言文,采用白话文,引起了文学的现代性转变,但是更深层次的是直接导致了国人思想方式的现代性转变.提倡“全盘西化”的白话文运动表面上看促成了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转型,实质上导致了文化与思想方式的现代性转变.

从思想层面看,现代汉语的词汇虽然是直接从古代汉语沿袭而来,但是所谓的“语法体系”是遵循西方的语法规则建立起来的,其语义、语用和语法都与古代汉语有本质的不同,所以二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影响下,变革后的汉语吸收了大量的西语词汇,有工具、器物层面的词汇与文化思想层面的词汇.王国维将其称为“形而下”与“形而上”词汇.正是这些“形而上”的思想、文化方面的词汇在我们的思想中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成为我们潜意识中的一部分.伴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原本从古代汉语系统中沿袭下来的一些词汇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而汉字的简化,更使汉语从“象思维”语言越来越趋向于“概念思维”语言.④所有的这些变化都是潜移默化的,可以说现代白话文从思想上更亲近于西方.这种充斥着西语词汇与语法规则的现代白话文使我们实现了所谓的与世界接轨,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而新的语言系统又反过来制约乃至决定着我们的思想与文化的发展方向.现代白话文的出现,不仅促成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而且导致了国人思想的现代性转变.

所以,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以胡适、陈独秀等为代表的白话文运动,不仅仅是“通俗文化”同“上层文化”(传统文化)的文化霸权之争,更是一场中西之间的文化霸权之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传统文化明显处于下风,呈现出一种失语性状态.

三、

毋宁说,白话文运动不仅使现代汉语取代古代汉语,还促成了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现代性转变.正是这种转变赋予了 20 世纪的中国得以打开国门、奋起发展、走向世界的文化依托,同时也正是这种转变造成了我们与传统文化的断裂.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失语性断裂时,又该如何自处?

现在文论界异常流行以西方的文学理论方法来解读中国现当代甚至是古典文学文本,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方式确实带给我们另外一种审视方式和思维,对文学文本的解读也显得更加全面和新颖,但是我们再仔细研读那些对经典文本注解的书籍,也不过是一种现代性对另一种现代性的批判,并未走出现代思维模式的局限.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批判解读方式的局限性也正是伽达默尔的“前理解”或者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的“期待视野”理论.或许这就是语言变革所带来的新的思想方式,而这种建立在西方思想与文化基础上的新的思想方式,不仅造成现代学术思想的西方化,更导致我们整个国民思想与传统的思想彻底断裂.人们在使用这种现代思想方式的同时就已经进入了被西方文化与思想方式所充斥的围城,初由城外进到城内的一代人虽然无法走出围城的局限,或许还能认识到围城的局限,而对于生于城内,长于城内的现代人来说,却很难意识到这种与生俱来的思想困境.


那么我们如何走出这种围城怪圈,打破我们在西方文论中心霸权主义的一种“失语”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都是一种媒介形式.无论是通过哪种媒介,最终还是建立一种思维体系.当代文论以及文本批评就需要打破理论研究与文艺文本批评之间的隔阂,从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入手,寻找文化发展的动力和资源,如此方有可能建立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当代中国文化体系.

注解:

① 茅盾.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另一种编写方法――致节公同志[J].社会科学战线,1980(2).

② 理查德岁蒂.偶然、团结与反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9).

④ 王树人.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