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文学作品鉴赏课悲剧意识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21 浏览:12217

摘 要: 生活在当下的青少年,尤其是中职生,普遍缺乏忧患意识、苦难意识.如何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通过文学作品使其人生观上产生有较大改观是职中教育的一大重点课题.本文谈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文学作品鉴赏课悲剧意识的培养方法,以达到中职语文情感教育的目的.

关 键 词 :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文学作品鉴赏课 悲剧意识 培养方法

一、悲剧意识

当今的中职生以“90”后为主体,他们普遍缺乏悲剧意识.何谓悲剧意识?悲剧意识是指对于人生的悲剧感和积极寻求对悲剧人生进行艺术观照和的心理能量、动力和意向的总和.它应包括三个心理层次:首先是对悲惨的现实人生的深切体验和由之产生的悲悯情怀,即现实的“苦难意识”或“人生悲剧感”.其次是面对苦难而不屈地挣扎、不倦地追寻、勇敢地反叛并积极寻求自我拯救的心理意向.这是悲剧意识的核心精神.最后,悲剧意识还包括刻意表现苦难人生、展示罪恶、高扬正义的艺术热情和勇气.它既是悲剧意识的一个构成或层次,又是引发悲剧创作意志的直接心理动力,没有这种心理动力,悲剧也不会诞生.

二、文学作品尚悲的特质

“哀而不伤,怨而不愤”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深深浸染积淀在每一个民族成员的思想感情中,造成了文学家以这种方式创作、民众以这种方式来欣赏悲剧的特殊的审美心理,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民族悲剧的创作—欣赏的模式.在发愤著书的传统下,无数的中国文人激于政苛国衰的哀痛,忧国忧民,壮志难酬,隐忍苟活;或感喟命运多舛,身世飘零,内心感于外物而有所郁结、愤懑,怆怏而难怀之时,则或付诸版牍,颇多感恨之辞.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应培养中职学生的悲剧意识.

三、树立悲剧意识的意义

“中国人的悲剧感,是在历史的兴亡和世事无常中表露出来的等中国悲剧感人的力量,是在能揭开生命与时事虚幻无常的真相,并由此激起的大悲与深情”.中国式的悲情在表面如此哀怨感伤的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生活、人生、生命、命运、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昭示着对主体生命、情感、理想的重新发现,它已经超越了对个体命运的留恋而升华为一种社会的民族的悲剧情怀,因而具有更为普遍更为深刻的美学内涵.对于毕业后走向社会、怎么写作社会的中职生来说,树立悲剧意识更具有现实意义.

四、当代中职生缺乏悲剧意识的具体体现及悲剧意识的培养

1.缺乏忧患意识.中国人骨子里具有的“及时行乐”的思想,“即使在诗歌和绘画中,所表现的也不过是一种地地道道、全心全意地对庸常生活本能的喜欢”(林语堂,《中国人》).大多数人缺乏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因此,我在上语文课文学作品欣赏的时候,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作品进行剖析.如讲到《泊秦淮》,讲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船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绮艳轻荡,男女之间互相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了江山.陈朝虽亡,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非常感慨.他的诗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这是借题发挥,他讥讽的实际是晚唐政治:群臣们沉湎于酒色,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我以为杜牧写作此诗时,必定是“涕泪交流”的.此种“读书留心”实为忧患意识.分析杜牧的《泊秦淮》还需与当下联系,举出当今社会的一些现实,让学生明白忧患意识是人的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忧患意识是具有明确的立场、强烈的情感和一定倾向性的精神力量,将这一力量引导到中职课堂上,无疑是语文教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2.缺乏苦难意识.所谓苦难意识,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缺乏、自然环境的恶劣,而是指一种对于苦难的深切的感受,它是一种痛彻的人生经历所内赋予人的心灵深处的,形成思想上情结,包括对苦难的认识、追问,也包括反抗.当代中职生普遍缺乏对民族苦难的记忆.列宁说:“忘记过去等于背叛.”“记忆的最大的价值在于代表了个人的判断.”

2012年是汶川大地震四周年,在5月12日这天,我特地选择上《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首诗歌,目地就是要学生牢记灾难,牢记灾难带给人的苦难,以及如何面对苦难.

那是一张熟悉的脸/是我痛失亲人后看到的最真切的笑脸/眼里闪着泪花等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在教学诗歌时,除了必要的朗诵、分析以外,我还特地播放了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的视频,引导学生明白自然灾害不仅仅是个人的苦难,更是民族的苦难;牢记国殇,原逝者安息.有了对民族苦难的记忆,才可能对大是大非有一定的判断力.没有记忆就没有历史,没有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所以我觉得培养学生的苦难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3.缺乏悲悯情怀.悲:指慈悲,对人间的苦难有一种博大的爱的眼光;悯:指同情,指对人间苦难中的人并不轻视蔑视甚至可怜,而是以感同身受的情感来看待.以博大的胸怀来怜悯同情苦海中的世人,由人及我、推己及人、与他人命运相共鸣的悲悯情怀是一种人性的力量,而当代中职生往往对他人少了尊重和关怀,而多了冷漠和放弃,鉴于此,我在上《窦娥冤》欣赏课时,就下面这个选段引导学生讨论:

(唱二黄散板)又听得法场外人声呐喊,都道说我窦娥冤枉可怜!虽然是天地大无处申辩,我还要向苍弯诉苦一番:等这官司眼见得不明不暗,那赃官害得我负屈含冤等那时节才知我身负奇冤!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实现的超现实情节,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显示了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也反衬出社会的黑暗.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

以上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学生是认同的,但我引导学生,作者关汉卿为了艺术创作,为了表现窦娥的冤情而设计了这三桩誓愿其实表现了作者的局限性——缺乏悲悯情怀.何以见之呢?“六月飞雪”这种极端天气,如果发生在武夷山,会如何?必然导致农作物生产受影响,农民的收入减少,还可能影响到各行各业,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三年大旱”更是“狠毒”,为了创作需要,如此狠心,试问如果“楚州三年大旱”,百姓何以度日?由此可见关汉卿先生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怀,缺乏悲悯情怀.

其实,中国古代的作家大多缺乏悲悯情怀.不少名著,如《水浒传》更甚.李逵为救宋江,在江州劫法场时的所作所为就完全是一个强盗的行径.书中写道:“只见他第一个出力,杀人最多.”可就是这样的一个李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却是个“好汉”,是个“英雄”,不能不说是个悲哀,还有诸多的梁山好汉,自恃武艺高强,杀人不眨眼,打虎英雄武松“血溅鸳鸯楼”时不也是个“暴徒”吗?普通百姓、芸芸众生就不是生命了吗?通过讲解学生,对《窦娥冤》、《水浒传》等作品有了新的认识,与“悲悯情怀”产生了共鸣,树立了悲剧意识,达到了对“悲悯情怀”深层次的理解,这对学生日后在学习、生活中培养“悲悯情怀”的意识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中职语文课堂上,还可以通过《卖炭翁》、《登高》、《满江红》、《诉衷情》、《老马》、《纤夫》、《匆匆》、《理想破灭》、《我为何而生》等篇目的鉴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悲剧意识.文学作品的鉴赏是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也就是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体验、理解和品味.其目的是在鉴赏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鉴别能力,从而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由赏美,爱美,进一步去创造美.我通过课堂上部分具有悲剧特质作品的鉴赏和引导,培养了学生的悲剧意识,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熏陶、净化,使学生在忧患意识、苦难意识、悲悯情怀等方面有所增强,以达到中职语文情感教育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