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犯”与“躲避”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67 浏览:13807

信息的比特化存在及其传播方式,不仅给文学带来了新的景观,同时也给与文学相伴相生的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景观.这种新的景观是多方面的,它带来了批评形式的诸多变化,例如即兴化、短小化、中心泛化等,带来了批评语言的更高程度口语化和幽默化,当然更带来了批评内容的更多变化,例如批评内容的边缘化、情绪化与趣味化等.网络文学批评这种种新的变化,在其根本上又都是由网络批评主体的某种特定的精神向度所决定的.因此,研究互联网时代的文学批评,一个最重要的切入点也许就是,从剖析批评主体的精神向度开始.

一、“冒犯”

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精神向度之一就是“冒犯”.什么是“冒犯”呢?就是偏不跟主流意识形态合作,偏要对所谓的权威观点、权威人物采取一种嘲弄的态度,偏要对几乎公认的传统说“不”.譬如鲁迅,几十年以来,在几乎所有的教科书中,几乎所有的研究著作和文章中,都处于正统的甚至神圣的地位.但有谁能想到呢,恰恰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受尊崇的“圣人”,在网络文学的批评中,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当然,也有按传统的或正统的方式捍卫鲁迅的,但是这种“势力”,和持“冒犯”态度的人比起来,毕竟要少得多.例如下面一个网名叫“伍恒山”的关于鲁迅“崇拜”的“论断”:

到半个多世纪后,当人们提起鲁迅,还是为神话色彩所覆盖,像一尊泥塑的神像高高地挺立在祭坛上,许多人尤其是靠鲁迅尊神吃饭的人争先恐后地向这尊神虔诚地膜拜,这个祭场实在太大,什么样的人都有,虽然各怀鬼胎,但都是一律地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肃静无哗,庄严倒是十分庄严,笨拙也是十足的笨拙,膜拜完了,大家高高兴兴地各分一份冷猪肉回家去.

(《神坛上的鲁迅和神坛下的小鬼》)

类似这样的“批评”在网络上比比皆是.根据《网络鲁迅》的编者葛涛先生的说法,在一次有关鲁迅的在线讨论中,“有太多的情绪化、游戏化的语言,也有较多攻击鲁迅的语言,甚至有一些网友因某话题在网上开骂.等网上捍卫鲁迅、理智清醒地看待鲁迅的网友还是处于弱势的,其反驳文章尚不够有力”.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我觉得我们与其先去分析评判这类网络批评的是是非非,倒不如先去研究、认清网络批评主体的这种“特别”的精神向度,即“冒犯”.可以说,“冒犯”是“网络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取向,而它们是长期以来被压抑、被边缘化、被低贱化的“民间批评”的一种顽强体现.在这样一种心理中,愈是长期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就愈有可能受到“冒犯”.

“冒犯”的另一个好例子是余秋雨.应当说,余秋雨是我们当代文学甚至是当代文化的一个权威了.但就是这样的“权威”,甚至说恰好就是这样的权威,会受到网络文学批评的“冒犯”.例如下面一些例子:

所谓“文化大散文”的作者们则像一个个慈祥的奶妈,自己生吞活剥地摄取了食物之后,抛掉了一部份糟粕,抛掉了一部份精华,把经过他们身体过滤,带着他们思维局限性的奶水当作神圣的东西,道貌岸然地喂给了那些嗷嗷待哺的孩子.

看着他的文章,我想起了张贴在电线杆上的隆胸广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忽然间觉得散文越来越像女人的胸部,也得依靠“大”来吸引人了.

(幻海沙《“文化大散文”――一个干瘪的奶妈》录自网易文化频道)”

又如下面一个网名叫“我爱常”的一段关于余秋雨的评论:

这更像是一个动人的传说,他竟然成名了,这个从一低劣级的文学选手摇身一变成了某个文化名人的人.我一直纳闷,余秋雨作为一个名人,一直是传媒名人,这样的极具讽剌意味的一个代名词,他不感到脸红吗?

(《我看余秋雨》)

类似这样对待余秋雨的“冒犯”式批评,在网络上也绝非个别.这样的批评,我们也很难说它们有什么严密的科学根据.但它们作为一种在互联网条件下的大众文学甚至文化现象,却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在网络文学批评的“冒犯”对象中,当然远不止这些作家,也远不止这些现象,例如举凡现当代的文学权威,如郭沫若、巴金、老舍、曹禺、艾青、王蒙、刘绍棠等等,要么就是被几乎彻底地忽视(这种忽视从某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一种是更严重的“冒犯”),要么就是被人“臭”上一顿.被“冒犯”的也不止是中国的现当代作家,举凡是权威,举凡是红极一时的人物,也都有可能在网络上受到这样的“冒犯”.教授、红歌星、少年作家、作家、张艺谋的电影、孟京森的先锋戏剧等等,在网络上遭人一顿臭骂,也都是极易见到的现象.

二、“躲避”

网络文学批评的第二个重要的精神取向就是“躲避”(注意,我们之所以把“躲避”也算作一种文学批评的现象,是依照最宽泛的文学批评定义把对文学作品的选择也包括在内的).所谓“躲避”,就是躲避中心话语,躲避主流意识,躲避体制性、结构性、因袭性的话语形态,而一切以民众自己的“快感”和兴趣为转移.在这种躲避中,可以有两种表现形态:一是对象式的躲避,即躲避开传统、正统或权威认定的神圣的、崇高的对象,而依自己的快感和兴趣“躲避”在非崇高、非神圣的所谓“通俗”的、乃至“浅薄”的对象之中.二是“角度”式的躲避,即从解读的对象来说,它们仍是传统的、正统的或权威的,但是在解读的角度、兴趣的中心,或是解读的方式上,它们却与传统的解读不同,它们大都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和生活经验乃至自己当下的感受和情绪而进行解读,而不理会各种思想的、政治的、历史的、逻辑的、美学的乃至真实的传统准则.

在第一种即对象式的躲避取向的批评中,言情批评和武侠批评也许是最主要的两种批评类型.这种情形的出现是与民众的兴趣点(包括阅读兴趣点和生活相关性)相适应的.虽然这两种文学类型,从“正统”的文学标准来看,它们属于通俗的、消遣的、肤浅的乃至游戏的一类,但从快感或者趣味而言(这正是大众阅读和批评的重要标准),我们却不能否认这是很具快感和趣味性的种类.另外,对言情类文学的兴趣和关注与大众文学和批评的“切身相关性”原则具有很密切的关系.对民众而言,什么事情与他们具有“切身相关性”呢?那当然是爱情.那么武侠小说的流行,除了它的快感和趣味而言,它还具不具有其他的流行原因和可供“躲避”的因素呢?有的,它的流行的另一原因也许恰恰是“切身相关性”的反面,即它因为是最不具“切身相关性”的一类文学,所以亦受到了民众的喜爱:对它的阅读,可以使人暂时地忘却繁重劳累而复杂的现实生活,而沉浸在一种虚构的价值世界(它是有价值的,甚至是判然分明的价值世界,但这些价值又是如此地远离生活和历史,因而只是一种虚构的价值)当中.这种最不具“切身相关性”的特性,或许是武侠小说及其批评流行的另一重要原因.总之,这两种类型小说的快感和趣味以及它们与尘俗生活的切身相关以及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暂时外置使它成了对象性躲避式批评最重要的“躲避”处所.

网络文学和网络文学批评中的这种“对象式”“躲避”现象,我们几乎用不着举例,这一点,我们只要在各种有关网络文学的网站中,在各种形式的论坛或BBS中,看一看它们栏目的设置,看一看铺天盖地的有关武侠和言情的“原创”和批评的帖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下面,我们仅以欧阳友权先生在其论著《网络文学论纲》中所做的相关统计来说明这一点:

从“榕树下”网站原创作品的阅读次数看,排在前三位的是散文中“开心一刻”,小说中“聊斋夜话”和“爱情故事”,等这说明娱乐、休闲和爱情故事是网民最爱阅读的作品.一度横扫各大网站的《大话西游》、《悟空传》、《北京故事》、《逃往中关村》、《数字化精灵》、《智圣东方朔》等,足以说明网民对这类作品的偏爱.

再如,搜狐原创文学2001年5月8日公布的TOP排行榜的前三名分别是:雨尘《流水也有情》、阅读60766次,hekuku《我们曾经的故事》,阅读48092次,落知秋《献给爱人》,阅读47185次,它们都是爱情题材的作品.而“白鹿书院”网站2001年5月29日排行前5名情况则是:

欧阳先生统计的虽然只是网络文学的原创作品,但网络文学批评情形亦是一样的.因为网络文学批评的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网民阅读了作品之后,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在作品后面,因此,阅读的次数多,一般也就意味着被“批评”的次数多;另外,我们本来就是把对于阅读对象的选择也当作一种批评现象的.

“躲避”的第二种情形即所谓“角度式躲避”.角度式躲避性批评的大量出现,是与这样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紧密相连的.即相当的网民,从他们曾接受的教育、阅读的范围来说,与我们所说的严肃的、主流的文学是并无二致的.尤其是考虑到我们现在的网民大都是大中学生,而我们的教育又是如此的统一,这种文化资源和知识储备的主流、严肃性质会更加突出.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就相当网民的阅读范围和知识储备来说,它们仍然是主流的、严肃的、神圣高尚的文学,但就网民的兴趣取向和价值取向而言,它们又不愿意驯服在这种体制性的语言和各种陈词滥调中,于是,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和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趣味和生活常识以及切身相关性,来对这各种神圣、高尚的文学作出一种新的解读,就成为了某种必然的现象.正如德塞都(deCerteau,1984)所言,“大众必须凭借他们手头拥有的东西度日,而他们所拥有的,便是文化(和其他)工业的产品.大众文化的创造力与其说在于商品的生产,不如说在于对工业商品的生产性使用.大众的艺术乃是‘权且利用’的艺术.”③德塞都的这番话虽然是针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工业”而言的,但把它移用到网络时代民众对现成文化资源的一种角度式躲避形式中,应当也是基本适用的.

在平民批评对现成文化资源的“权且利用””和“角度式躲避”中,鲁迅亦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例子.从数量上来看,鲁迅一直是网络论坛中一个焦点.例如在网易文化频道的论坛中,从单个作家而言,鲁迅论坛的贴数遥遥领先,为23267,而“张迷客厅”为6017贴,沈从文则仅为1327贴,即使是武侠评论,也只有6325贴,而网络文学的大红人安妮宝贝,则只有794贴.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弄清楚,那就是在这许多对鲁迅的评论中,网民们究竟是怎样解读鲁迅的呢?解读的形式当然多种多样,但总起来看,除了“冒犯”式的批评以外,最大量的就是这种角度式的躲避的批评.在这类批评中,虽然所批评的对象仍然是那一个鲁迅,但他们所关注的,却与我们过往主流、正统的评论很不一样.它们的评论往往从民间的、或者个人化的角度(即根据个人兴趣和自身经历以及切身相关性)出发,来对鲁迅作出自己的评判.在这些评判中,有佩服鲁迅骂人骂得痛快淋漓的;有佩服他的滑稽幽默的,当然,更有对鲁迅与许广平、朱安之间的关系、与周作人的关系等感兴趣的.虽然对象仍是那同一个鲁迅,但网民们取向的角度却大大改变了.这样一种角度式躲避的现象,在对沈从文、张爱玲、余秋雨、余华、王安忆、周涛、王小波等很多重要作家的评论中都同样存在.从网络文学及其文学批评主体的精神取向上去观察网络文学和批评,也许并不限于这样两个角度(例如“狂欢”,或许也是一个很好且很重要的角度).但“冒犯”与“躲避”,毫无疑问是网民们两个极重要的精神取向.至于产生这两种取向的原因,则可能是这样两种,一是民间文化对长期占统治地位的、高贵的、主流的、教条的、僵化的东西的某种“不敬”甚至“逆反”心理,一种则是由于民间对于文学的关注总是从趣味和“切身相关性”出发的.


注释:

①葛涛:《网上鲁迅》第17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

②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第16、1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第33页,编译出版社,2001年9月版.

(作者单位:湖南中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