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艺交流范式

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440 浏览:31319

摘 要:中国文艺博大精深,如何传承和发扬是每个国人都应重视的问题.针对时下高校学子不爱阅读、缺少文艺交流等现状,本文主要分析阐述其弊端,及提出解决方案――创新网络文艺交流范式.

关 键 词 :创新 文艺交流

★基金项目:本项目由“2013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资助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现居上海的印度女工程师前段时间发表的《不阅读的中国人》①引起不小轰动,文章中揭露国人在闲暇时间不阅读而投身于其他娱乐,一系列的数据显示国人阅读的质量与数量严重偏低.时下,真正愿意静下心来好好阅读的人越来越少了,在功利性越来越重且充斥高科技的当代社会,人们逐渐变得浮躁、投机取巧.特别是高校学生,为了应付繁重的考试任务,重心都放在教科书和考试大纲上,对其他书籍一般都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没有深刻地理解和品味其底蕴,更甚者,连“快餐阅读”都忽略.

中国传统文艺博大精深,以《上邪》②为例,“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全诗只有三十五个字,寥寥几笔,但却包容了感叹,包容了山、江水、夏与冬、天与地,其表达出的文化内蕴,迸发出的浓烈情感,如排山倒海般迎面盖来,让人拍手叫绝.然而,在今天,诗词歌赋等中国文艺的学习和研究却鲜有人问津,年轻一代似乎更喜欢“走捷径”,喜欢“快速见效”,经济金融管理是大热门,而中国文艺的学习成冷门,国粹逐渐流失,实感痛心.近年来,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韩国偶像剧等正以令人咋舌的速度侵入汉族文化,并非是全盘否定外来的文化,也没有拒绝外来优秀文化的意思,只是认为,在吸取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切勿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文艺的学习、交流和传承都面临尴尬且严峻的局面.沐浴在文艺熏陶中的人们往往更兼具良好的素养及高尚的情操,一个忽视文化传承与文艺交流的民族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因此,培养国人特别是高校学生对中华文艺的兴趣并加强交流与发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提供交流的平台.如何策划解决方案则需要从高校学生的心理及生活状态入手研究,以便在最大限度上贴近高校群体,从而更好地发挥方案的作用.

在心理上,生活在新时代的高校学生摒弃了前人的保守思想,好奇心强,更热衷于新鲜刺激的事物,对新兴事物关注度高.在传统文艺的学习和继承上,我们不妨大胆创新,以吸引高校学生的注意.在生活状态上,在中国,“90后”是第一代不必从固定的媒体和电视上获取主流价值观的人群,他们通过RSS阅读器选择想看的东西.毫不夸张地说,握着鼠标长大的“90后”大学生们是互联网一代,即“读屏时代”.

通过采访以及讨论分析学生心理上和生活状态上的情况,我们希望通过利用跨学科的信息技术,结合文学的专业知识,建立新型交流平台,创新传统交流方式,引领一场属于这个群体的geek革命.通过自制文艺创作交流网站,可以为高校学生,特别是热爱文学的青年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在部分人提升文学水平的同时又可以带动其他人的文学积极性,营造社会良好文学修养氛围.自制文学创作交流的网络平台,更是响应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和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的意见,③有利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高校群体的文化素质,促进高校群体的全面发展.

目前,用于专门交流文艺创作的网站少之又少,缺乏交流渠道的文学青年只能局限于传统交流方式且交流范围小.福建省有其专门的文艺网站――百花文艺网,近年来此网站不断完善和成熟,受到热爱文学之人的肯定与关注.福建百花文艺网的建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今之我们谈创新,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了解并研究优秀的成果,结合高校群体的特征乃至整个社会的时代性,致力于打造广东高校文艺交流平台.


与其他网站有别的是,本文艺交流平台注重“学习与交流”,拟收集优秀文艺作品,鼓励文艺创作者施展才华,交流词曲、诗歌、散文、音乐、摄影等文艺原创作品,共同提升审美鉴赏水平,感受生活之美.除了添加创新“扫盲区”“粤语专栏”等新颖的设计之外,我们注重让热爱文艺的青年在这个平台上挥文弄墨,发表自己的代表作,供他人欣赏及接受批评并从中受益.大胆的设计与创新,将成为这个交流平台的亮点.初步设计方案如下:

首先,我们将保留一般文艺网站都设有的消息区和名篇区.消息区主要发布最新的文学类新闻,便于浏览者掌握最新消息,培养敏锐的文学嗅觉以及融入文学圈.名篇区,顾名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