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先锋文学的吻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88 浏览:10322

张楚是70年代作家中的翘楚,他的作品不多,人似乎也颇懒散,在与朋友喝酒之余每年也写几个中篇,但每篇的质量都很高,每有新作必引起一片惊叹.张楚有其写作的速度和节奏,就每年看他的作品似乎较少,但是这些年他一路写下来,其作品数量亦较为可观了.小说家张楚,这个形象也逐渐在文学界清晰起来.

张楚是一个有抱负的作家,他自比那个忧天的杞人,对天是否会出问题总是充满着忧虑.因此,张楚尽管写小男人和小女人,写小场景,但是他的小说依然显得大气磅礴.张楚是一个税务官,在现实中他不得不处理无数日常的琐事,不得不应付各种事情;张楚又是一个小说家,他忧心忡忡,以小说去摇旗呐喊.在这个轻而又轻的时代,张楚没有随波逐流,他反而苦苦地去追寻重量,因为毕竟生命不能太轻;但是张楚却以轻的方式去追寻重,因此他的小说中每每有些轻灵的意象,看似闲笔,却意味深长,比如曲别针、长发、七根孔雀羽毛等.这些意象非常清晰,甚至随处可见,可是又带着神秘的色彩,一如他的小说,故事性极强,但又隐隐约约、朦朦胧胧.每一个作家都有其喜欢的意象,一个作家也牵动着一个意象群,由这些意象,或能理解其整体;一个作家之变,表现在作品上就是意象之变,从变化的意象中,或许也能理解其所变化的轨迹.将张楚这篇《献给安达的吻》与其后来的作品对照起来读,张楚变化的轨迹就显得比较明晰了.

这篇《献给安达的吻》,与《刹那记》《七根孔雀羽毛》等风格迥异.后来,张楚没有沿着《献给安达的吻》这条路走下去,他一转身,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路,张楚就成为了张楚.在这条路上,作为小说家的张楚逐渐树立了起来,可是这条路还是依稀可见张楚未转身前的身影.具体地说就是,张楚虽然不是先锋作家,但是他与先锋文学之间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先锋文学崛起于1985年前后,之后席卷整个文学界,形成了新的文学风尚和美学风貌.70年代的作家,在十多岁二十多岁的时候,肯定触目皆是先锋文学作品,盈耳皆是先锋文学之腔调.在70后作家的学徒期,去阅读先锋文学,并去模仿先锋文学,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先锋文学是很多70后作家的文学启蒙,他们由此才立志要走文学之路.辽宁的作家鬼金,有一次说,70后作家是先锋文学的遗腹子.当然,这是鬼金的切身体会,有其私人色彩;但若大而言之,某种程度上也能够见出70后作家与先锋文学的关系.这一批作家在成长和成熟时期,需要与这个巨大的阴影――先锋文学――苦苦地较量.有的走出了这个巨大的阴影,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可是身上或许还带着搏斗的痕迹;有的未走出这个身影,还在亦步亦趋地模仿着先锋文学.其实,不必说70后的作家,我这个后来没走作家之路的80后在读高中和大学的时候,都曾疯狂地迷恋先锋文学,那个时候马原、孙甘露、余华等的作品我几乎都能整段地背诵.读大学的时候,我也写过几个小说,完全是先锋小说的翻版.后来,为了写好小说,为了更好地做小说叙述实验,我找了大量的叙事学书籍来读,可是此后却阴差阳错地迷上了理论,一头栽了进去.于是,硕士我读了西方美学,博士一转,读了中国现代文学.现在日以研究文学为业,可是小说却不再写了.张楚这篇《献给安达的吻》充满了先锋文学的色彩、意象和气氛,是典型的先锋文学作品.因此,这篇小说在张楚的甚至70后作家的作品谱系中极具典型性,它足以证明张楚们曾经如何狂热地模仿先锋文学,后来又是如何走出其阴影,走出了自己的路.

《献给安达的吻》充满了先锋的色彩,两个主要人物“张楚”和安达,神神鬼鬼,若存若亡,不知道是“张楚”制造了安达,还是安达制造了“张楚”,不知道“张楚”就是安达,还是安达就是“张楚”.这篇小说就是如此含混,恍兮惚兮,充满了歧义,不知道这篇小说是两个人之间的交往和对话,还是一个人的独白抑或狂想.“张楚”之名直接进入小说,这也是典型的先锋文学笔法,比如马原总是说“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当时真是所向披靡,唬到一片.《献给安达的吻》这篇首尾几乎一致,亦是先锋文学常用笔法.“张楚”(注意,这里的张楚是小说人物张楚,现实中的张楚我敢肯定绝对神志清醒,因为他玩杀人游戏的时候总是分析得头头是道)或许已得了“幻想症”,外甥安达只是其幻想而已.“张楚”,这个小公务员在生活中四处碰壁,他和老婆丁兰磕磕碰碰、吵吵闹闹,几乎到了要离婚的境地,他在单位本来春风得意,眼看着要提拔为副局长,可是转眼事情又黄了,空欢喜一场.诸多的不如意,压抑着“张楚”,他需要一个宣泄的对象,将其心中的苦闷发泄出来,这个时候安达就出现了,他可以和“张楚”一起喝酒、谈天、宣泄.安达,这个来路不明的小男孩,这个神秘的小男孩,这个“精神病患者”,到底是谁他实有其人还是只是“张楚”的幻想小说处理得很隐晦,这些可能性都存在.“张楚”是男人,安达是男生,这篇小说的名字却是“献给安达的吻”,可是这篇小说又不是白先勇《孽子》类的小说,那么安达是谁,安达是什么安达或许是“张楚”的初恋女友,那个散发着“橘子香味的女孩”,可是他们不久就分手了;“安达”或许也是“张楚”在婚宴上认识的那个情人,他们偷情三次,之后她就神秘失踪了;安达或许也是“张楚”的儿子,他在丁兰的诱惑下种下的儿子,后来名为“张安达”.安达或许就是由“张楚”的记忆和想象塑造而成,他是这些人,他又是这些人的结合体,他代表了“张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光明与美好的一面.“吻”是气息相通的一种方式,是交流之象;“献给安达的吻”或许就是渴望交流之象.“张楚”极为孤独,在现实中他没人可以交流,只好有这么一个安达,可以将吻献给他.

那么,若如此,这篇《献给安达的吻》就是一个“幻想症”患者的病例,如同《狂人日记》,那是一个迫害狂写下的日记.《狂人日记》中的“迫害狂”有所担当,他尚有英雄的品质,他的“疯狂”不是因为一己之私利.《献给安达的吻》中的“张楚”之所以患上了幻想症,似乎只是因为官场不得志,现实中对老婆不满意,仅此而已.“张楚”不是英雄,只是一个小人物,他不是因为担当而疯狂,只是因为患得患失而疯狂.狂人发疯,或许有理由,盖因时代和现实所迫,不得不以“寓言”的方式说话.《献给安达的吻》也表达得曲折隐晦,似乎在表达官僚体制对人性的压抑,似乎在表达现实对曾经有想法的年轻人(“张楚”曾在书店写《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的不公,大体上能见出九十年代,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心理状态,但这篇小说多少有些不得体,如同斯继东穿了肖江虹的衣服,斯继东显得更为瘦弱,衣服则显得更为肥大.

先锋小说,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胜过内容,这篇《献给安达的吻》也有这样的问题.八十年代的年轻人,或许经受了压抑,他们以形式为内容,去反抗压抑,去表达不平,形式胜过内容还有其道理.但这终不是长久之道,内容若不充实,形式迟早会干枯;若过分追求怪力乱神,而本身尚不到能见怪力乱神的程度,那么对写作者会有伤害.

《献给安达的吻》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写一个小公务员的烦恼、苦闷、委屈、怨恨而已.若今天张楚再来写这样一个故事,或许就是另外的风貌了,或许会显得平实朴素,不会如此花哨和缠绕.《献给安达的吻》通篇是先锋文学的意象和氛围,后来,这些先锋文学的意象逐渐减少,先锋文学的氛围逐渐消散.可是“安达”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过张楚,“安达”阴魂不散,不断地变幻形象,只是变得更平实了、朴素了,他变成了“曲别针”,变成了“七根孔雀羽毛”,变成了“长发”,变成了“蜂房”等.这些意象在张楚的小说中,都颇为典型,或许亦是理解张楚的一把把钥匙.后来张楚脱尽繁华,愈显平淡,可是在这些意象中,还保留了其先锋性和繁华的色彩.


《献给安达的吻》这篇小说,可以让我们看清张楚文学之路的变法,也可以让我们在张楚变幻不定的意象中依稀看到“安达”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