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色幽默文学

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043 浏览:142588

摘 要 黑色幽默文学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其影响绝非只是艺术上的突破,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上讲也是一次重要的反思.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因其反战题材作品《第二十二军规》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备受关注,从而成为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代表人物,本文将从约瑟夫海勒本人及其作品的艺术特点出发,探讨和分析美国幽默文学的成因、艺术特征及其重大贡献.

关 键 词 :约瑟夫海勒 黑色幽默 成因 艺术特征 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崛起于美国现代主义的文学流派,因美国作家兼文学评论家弗里德曼在1965年编选的作品集《黑色幽默》而得名.“黑色”在英语中象征阴暗、沮丧甚至死亡.幽默而黑色,则意味着这样的幽默不像传统幽默那样轻松有趣,乃是“绝望的幽默”、“大难临头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在描查重复率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约瑟夫海勒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就充分运用了黑色幽默的手法揭示了美国社会的现实的荒谬和混乱.


一、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成因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战事的失利和美军惨痛的伤亡,更使全国反战情绪高涨,局势比较动荡,社会状况比较混乱.在这个时期生活的美国人对所处的现实和人生命运惶恐不安,整个美国社会都沉溺一种浮躁的情绪之中,并且日显高涨.就是在如此的社会背景之中,从事文学写作的作家们开始运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极端主义的态度重新审视美国社会现实.面对美国社会的荒诞与残酷,他们更多的是无能为力,所以只有通过一种可笑、自嘲、病态的幽默文学写作手法来排解他们内心的不满、愤怒以及恐惧.而蕴含虚无、异化、悲观与荒诞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作家创作的思想基础.所不同的是黑色幽默作家更加消极悲观,他们否定个人选择积极行动的可能性.面对荒诞,唯一可做的事仅仅是玩世不恭地发出无可奈何的苦笑,以便暂时舒缓一下痛苦不堪的心情.“黑色幽默”诞生在美国完全取决于美国当时的社会现实.“黑色幽默”小说所反映的心境和情节吻合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情感,因此,人们也把“黑色幽默”小说看成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秘史.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作者约瑟夫海勒在二战期间曾执行轰炸任务三十七次,退役后获得中尉军衔.这一人生经历对他后期的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他的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出了毛病》、《像戈尔德一样好》等都是黑色幽默小说代表作,例如在《出了毛病》中,海勒就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现状,文中的主人公斯洛克姆是一家大公司的部门经理,他过着富裕无忧的中产阶级生活,却时刻活在一种无法摆脱的忧郁感当中,他总是对周围的事情疑神疑鬼,总是怀疑是不是“出了毛病”,他害怕关着门,想象门里面是不是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害怕开着门,想象内心的丑恶暴露无疑,他周围的人也被他扰得心神不宁,以致妻子和女儿真的出了毛病.《像戈尔德一样好》则是用滑稽、讽刺的笔法描述了犹太人的异化和自我本质的危机.作品主人公戈尔德是位犹太教授因为写了一篇吹捧美国总统的文章而备受总统青睐,直到总统请他出任官员后,他才感觉到生活也是乏味异常,人们常常把混乱当成了秩序,把不正常当成了正常,这一切情节链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反映美国现实社会的讽刺漫画.

除此之外,由于美国社会处于后工业时代,日新月异的高新科技一边促进社会大步向前,一边激起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新的觉醒和认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说:“20世纪有以下两种荒唐的现象:一是机器看来愈来愈像有生命的东西,一是生命有机体越来越像机器.”我们不可避讳地承认人越来越机械化,人开始丧失了其本质的主体能动性,开始依赖机械和科学技术,以致发展到荒唐的奴役.黑色幽默小说虽然以战争为题材揭露人生的荒诞与痛苦,也不乏揭露了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对人的物化作用,融入了作者对科学技术和人类命运关系的思考.这不能不说是黑色幽默小说除存在主义影响外的又一大社会成因.这一成因在海勒的《第二十二军规》中就有鲜明的体现.故事的主人公尤索林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战争之中,结果却在残酷的战争中发现所谓的保卫战争只不过是将军们捞钱的一种工具,他清楚地意识到战争中的自己完全不是为了所谓的“国家利益”而战斗,反而成为将军们升官发财的伎俩,在面对保全自己和不可违背的二十二条军规面前,尤索林变得无能为力.实际上,不是尤索林在控制高科技的战争工具,而是高科技的战争工具牢牢地控制了他.

二、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谈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艺术特征

海勒写过短篇小说,戏剧等,但是其主要的成就仍是黑色幽默小说,其重要的代表作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小说在1961年出版时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越南战争的爆发而引起注意,当时美国社会的反战情绪高涨,这部小说的因其以反战为主题而引起美国社会大众的关注.有的人认为它是“残酷而又明智的健全的”,有的人认为它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喜剧”,有的人认为它是“拉伯雷式的讽刺小说”.这些都无疑证明了《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影响力.实际上作品的标题中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作品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这里面只有一个圈套,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这条军规规定在面临真正的、迫在眉睫的危险时,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乃是头脑理性活动的结果.奥尔疯了,可以允许他停止飞行,只要他提出请求就行.可是他一旦提出请求,他就不再是疯子,就得去执行飞行任务.所以第二十二条军规实际上就是一个圈套,它利用它的强制性和自相矛盾的推理逻辑,在似是而非中隐藏着祸心.这条军规同时也暗指一种无法摆脱的困境,即人类难以回避,无法摆脱的异己力量.

在艺术上,《第二十二条军规》体现了黑色幽默文学的基本特征.

1反小说的叙事结构.用传统的艺术标准来衡量《第二十二条军规》,似乎毫无结构而言,然而这正是黑色幽默文学的特征所在.实际上在仔细阅读小说后会发现两条交叉的线索,以迈洛为中心的部分按着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先后写成,而以主人公尤索林为中心的部分则是采用的心理时间,时序混乱颠倒.两条线索交叉全文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作者正是以这种表面上的混乱松散的机构方式来反映现实世界的荒诞和混乱,他认为当今社会已经没有秩序而言,只有采用这种反传统的叙事结构,才能恰到好处地反映这个社会的现实.

2 反逻辑的情节.前因后果应该是一篇小说的正常的情节逻辑.因为情节逻辑的合理性而使叙述的故事更合情合理.但黑色幽默小说并非如此.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故事的编写和情急的设计都是荒诞不经,不可理解,甚至扭曲倒错的.军官们的命令都是不合乎常理的,不合乎逻辑的,例如:军医丹尼尔为了得到补贴,不管出勤还是不出勤,每次都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自己所在的飞行小组的名单里,结果一次飞机失事,全机组人员无一幸免,因为他的名字也在这一小组里,所以被视为阵亡者,尽管他还健康地活着,他的同事、上司、家人都看着他好好地活着,他还是被材料、报纸视作死亡,与此相反的是尤索林的一个战友因为阵亡名单上落下了他的名字,虽然人已经死亡,但是他的牺牲并没有得到承认.在小说里,活人被当成死人,死人享受着活人的待遇,其所描述的社会现实的荒诞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一针见血.

3 反常规的语言.整个作品用一种插科打诨的语言方式来表达严肃深沉的哲理.作者将看似庄重的事物放到怪诞的语言中进行描述,将不值得一提的小事蕴含在庄重严肃的语言环境中,他用戏谑的语言讲述着沉痛的死亡事件,用幽默的语言诉说沉重的绝望境遇.文中把相互矛盾的语言并列起来形成一种荒诞的表现形式,暗示着不可理解的社会的现实.与此同时,书中的人物的语言也是怪诞可笑,拖泥带水,不合逻辑的.这些对话和语言说明了在那样一个社会中想要得到一种有意义的交流是不可能的,只有在无意义的世界里,这种无意义的语言才可能存在.

4“反英雄”式的人物.小说的主人公尤索林、丹尼尔都是这类人,他们不同于乔伊斯笔下的“非英雄”,也不同于卡夫卡笔下的“弱英雄”.反英雄的本质是反叛已被扭曲的社会现实和行为准则,他们敢于以表面的消极态度来违逆这个社会,这便是一种真正的健全、清醒和明智的英雄之举.

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作者运用戏剧的形式来表达悲剧的内涵,喜用夸张,漫画式的手法刻画人物,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化,文风幽默深沉,不愧为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可以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更具代表性地体现了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主要特征.

三、黑色幽默的情感模式对开掘和表现人类情感做出的重要贡献

美国黑色幽默文学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独创性在于它一方面消解了西方传统悲剧的情感模式,另一方面它又消解了西方传统喜剧的情感模式,独创了一种新型的情感模式.”

马克思指出:喜剧性就是“用另外一个本质的检测象来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黑格尔认为:“喜剧性只限于使本来不值什么的,虚伪的、自私的、自相矛盾的现象归于自我毁灭,”康德认为:“在一切引起活泼的撼动人心的大笑里必须有某种荒谬背理的东西存在着.”由此可知喜剧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用一种实为检测象的形式来掩盖本质上的虚检测以致一种内容与形式完全相悖来显示现实社会的荒谬不合理.然而,黑色幽默文学的思想基础确是前文所说的非理性、荒谬的、怀疑性的.它所讽刺的对象正是人们所追捧的所谓的理性的精神,简而言之,真理和谬误都是不存在的,真理即是谬误,谬误即是真理,黑色幽默就是从这一角度来消解传统喜剧的理性批判精神,批判世界的荒谬性,讽刺理性规律制约下的社会.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是指那些合乎历史必然性并且有利于人类进步的美好的人性.这里的毁灭是指:“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遭受到的破坏、挫折甚至牺牲,即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无余以致达到一种悲剧的效果并且引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惋惜.然而,黑色幽默小说中的人物是被当成了物品被现实和某种社会常规奴役的.他们失去了人的本质上的自我主动性,他们想追求自我意识的保护却又在面对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时苦苦挣扎不能越位.清醒地看到社会的荒谬,认识到自我已经被迫害,却无能为力改变社会现实.他们的绝望感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认命.美国黑色幽默文学便是以描写人物的这种无可奈何的绝望感和认命态度,来表现人类社会的荒诞感和彻底的绝望情绪从而消解了传统悲剧的情感模式.

总而言之,美国黑色幽默文学创立的独特的情感模式以荒诞消解了传统喜剧的滑稽,以绝望的无可奈何代替了传统喜剧的轻松开怀,以荒诞性消解了传统悲剧的严肃性,以绝望的惨笑代替了悲剧的疼痛感,把人物在悲剧中顽强抗争的精神转化为不可救药的认命宿命精神,“黑色幽默”用笑来表现悲惨,悲惨情结则借荒诞进行戏谑,这就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悲剧和传统喜剧的独创性艺术情感模式的文学样式――黑色幽默文学,它不仅仅是美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个不可磨灭的里程碑,是美国传统幽默文学向现代幽默文学转变的重要线索,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大文学成果.

98;存在主义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2] Joseph Holler.Catch 22[M].New York:ith&

Schusher,1996.

[3] 谭燧:《外国文学史》,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应涛,男,1973―,安徽省界首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工作单位:武汉市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