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传略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961 浏览:30714

周立波,1908年8月9日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邓石桥清溪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原名周绍仪,又名梧、凤翔.立波(英语自由libertyr的译音)是他30年代在上海从事革命文学活动时常用的一个笔名,后来就用它取代了原来的名字.

周立波在家乡读小说时就勤勉好学,爱看各种古典小说.1924年秋至1927年5月在长沙市省立一中读初中时,开始接触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作品,受到了“五四”以来新文艺思想的影响,曾和同学们组织过一个文艺团体“夜钟社”.1926至1927年,湖南农动风起云涌,他也被卷进了大革命的洪流,常常跟随一位共青团员同学到校外去参加集会游行,在中国的政治思想影响下,越来越倾向于革命.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他回到益阳家乡.当年秋,应聘到第二学区高小担任算术教员,因流露了对国民党背叛革命、实行大屠杀的不满,受到益阳县伪团防局反动头子的追查.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并寻找继续升学的机会,1928年初,随友人去了上海.

周立波到上海之后,和几个益阳同乡一起住在亭子间里.在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刻苦地坚持自学,特别用功自修英语.1929年秋,考入免费的上海劳动大学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系读书,开始学习翻译和写作,同时常去校外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五一”前夕,他的革命活动被学校当局发现,因而被开除学籍.1931年秋,他参加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当年10月,考入上海神州国光社当校对.1932年“一二八”战事发生后,因参加党领导的罢工斗争而被捕,先关在上海提篮桥西牢,后囚苏州反省院.无论在敌人的法庭上还是监狱里,他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崇高气节.

1934年8月出狱后,他革命斗志弥坚.10月,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旋即加入中国,不久成为党团左联成员.在左联党团,他分工领导过党小组,负责接济过出狱的同志,还参与编辑过左联的刊物《每周文学》(《时事新报》副刊).在这段时间,他广泛阅读了各种国外文学作品,并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积极投入了党所领导的革命文学运动.他以立波、雅歌、张一柯、一柯、张尚斌等笔名,在报刊上发表过大量阐述文学理论问题和评价我国左翼作家及其作品、外国作家及其作品的文章,还发表过一些散文和诗歌.与此同时,他翻译了苏联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俄国普希金的《杜布罗夫斯基》(即《复仇》)以及美国、巴西、爱尔兰等外国作家的一些小说.在我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形势下,为了提倡报告文学,他把捷克进步作家基希在“九一八”以后来华写作的报告文学集《秘密的中国》及时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在左翼文艺队伍内部,他是“国防文学”这一口号最早的介绍者之一和积极的宣传者.左联解散后,他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文艺家协会,并参加了《文学界》月刊和《光明》半月刊的编辑工作.


1937年抗战全面暴发后,周立波于当年9月离上海去延安,到达西安后,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安排他担任战地记者,并兼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的翻译.他陪同史沫特莱到战区各地作了一次旅行,访问了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随后,他担任前来根据地考察的美国情报官卡尔逊的翻译,陪同后者访问了晋察冀边区.两次战地之行,他会见了正领导广大军民同日寇浴血奋战的八路军许多著名将领,为写作报告文学搜集了大量材料.1938年3月,他赴汉口写作,先后在汉口、广州等地报刊发表不少报告文学作品.并出版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和《战地日记》两部报告文学集.这些报告文学作品,有力地宣传了中国、八路军的抗日救国主张和边区人民团结抗日的英雄事迹,揭露了日寇侵华的暴行,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38年9月底,他从汉口到长沙.11月上旬,接受周恩来同志的指派,去沅陵恢复我党领导的《抗战日报》.年底《抗战日报》在沅陵复刊.1939年5月,他转赴广西桂林,参与编辑《救亡日报》.当年底,奉调至延安.

周立波到延安后,在鲁迅艺术文学院担任编译处处长兼文学系教员,讲授“名著选读”.1941年夏,开始写作短篇小说,先后发表了反映陕北农村生活的《牛》和反映上海西牢斗争生活的《麻雀》、《第一夜》等作品,初步显露了他在小说创作上的出色才华.1942年5月,他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了同志的重要讲话,通过整风,文艺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坚定的确立了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和决心.1944年2月,调《解放日报》社任副刊部副部长,主编文艺副刊.当年冬,随王震同志率领的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深入华南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他在司令部担任秘书,和广大指战员一起,冒着严寒酷暑和点火硝烟,在南征北返中长途跋涉一万五千余里,用两条腿走过七个省的战场,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锻炼,被南下支队一位领导同志誉为“钢铁的文艺战士”.他在万里征途记下了大量日记,为以后写作报告文学和创作小说积累了珍贵的资料.1945年10月部队回师中原后,他被派到新四军五师师部编辑《七七日报》,任副社长.1946年2月,调任新华社驻汉口记者,抵汉不久又奉命去解放区从事写作,到北平后被留在“军事调处执行部”任我方代表团翻译.随后调任“军调部”承德、赤峰执行小组任我方代表团翻译.在赤峰,他写成报告文学集《南下记》.8月,调冀热辽区党委编辑《民生报》,任副社长.

1946年冬,东北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周立波随一支工作队从热河到达松江省尚志县元宝区参加土改,先后担任元宝区委副书记、书记.在土改中,他坚持和贫苦农民同甘共苦,虚心向群众学习,通过约半年的共同生活和斗争,大大加深了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1947年5月,他调松江省委宣传部主编《松江农民》报,即开始构思、创作反映东北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在写作过程中,还到过五常、拉林、苇河、呼兰等县农村,继续深入生活,充实素材.1947年10月和1948年12月,先后写出《暴风骤雨》上、下卷.小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1948年下半年,周立波调东北文协工作,主编《文学战线》(即后来的《鸭绿江》)月刊.1948年底去沈阳后,任沈阳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研究室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立波在编审处工作.从1949年11月起,他参加了中苏合拍的彩色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的摄制工作,任文学顾问.1950年夏,曾应邀访问苏联.1951年7月,他因参与拍摄《解放了的中国》而获斯大林文艺奖金.1952年2月,调《人民文学》任执行编委.10月,率中国文艺代表团赴蒙古人民共和国访问.1956年1月,去柏林参加了德意志共和国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

新中国成立后,周立波继续投入工农兵建设新生活的火热斗争中.从1951年到1954年,他曾三次深入北京石景山钢铁厂体验生活,先后六易其稿,创作了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恢复和发展钢铁工业的艰巨斗争的长篇小说《铁水奔流》.

1955年冬,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周立波把全家从北京迁回老家湖南益阳农村,建立长期的生活和创作根据地.他先后兼任益阳大海塘乡互助合作委员会副主任和桃花仑乡党委副书记,亲自参加了初级农业社和高级农业社的建社工作.1957年12月和1959年11月,他先后完成了反映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正篇和续篇的创作.他在深入生活期间,还创作了《盖满爹》《禾场上》《山那面的家》《张满贞》《卜春秀》等二十多篇反映农村新人新貌的别具一格的短篇小说和一批散文.

1966年1月,周立波在《羊城晚报》发表了散文《韶山的节日》,从此开始了被批判、被迫害的生涯.他一直坚强不屈,同林彪、反革命集团作了坚决斗争,表现了人坚持真理、不畏的高尚品质.1976年10月,周立波及其作品得到了平反昭雪.他重新焕发了创作的青春活力,除撰写纪念、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散文和回忆录以外,还发表了南下日记的初步整理稿《万里征尘》.他还计划利用有生之年,继续创作反映三五九旅南下抗日和反映农业现代化的两部长篇小说.作为前者的试笔,他于1978年7月发表了短篇小说《湘江一夜》,被评选为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之一,获一等奖.

1979年9月25日,周立波病逝于北京,终年七十一岁.

周立波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文联委员,第一、二届中国作协理事.从1958年到“文化大革命”前,一直担任湖南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

在五十年的文学生涯里,周立波为人民留下了大量著述.除三部长篇小说外,还先后出版过《周立波选集》《铁门里》《周立波短篇小说集》《禾场上》《卜春秀》《山那面人家》等短篇小说集,《思想 文学短论》和《战场三记》等散文报告文学集,以及许多翻译作品.他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和《山那面人家》等作品,都曾被译成好几国文字出版,受到国外读者的欢迎.

责任编辑 郝万民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