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抒情艺术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1-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066 浏览:23653

《古诗十九首》出现于两汉时期,上启春秋,下承汉魏,作者多为中下层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东汉时期政治极端黑暗,社会极度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中下层文人,头上虽然顶着文人的帽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被社会所重用,政治上饱受排挤、生活道路也充满艰难、坎坷,他们是一些求路无门的失意文人.这些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使得他们深知底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和不幸.

在《古诗十九首》中所抒发的情感多围绕别离相思、人生不得志、控诉社会黑暗这些主题展开,在诗歌技巧、成就上一方面继承了《诗经》、《楚辞》,另一方面又开启了建安魏晋五言诗的风气.许学夷说过:“《三百篇》始流而为汉魏,‘国风’流而为汉十九首等然五言于‘风’为近等”.温柔敦厚的风格、含蓄蕴藉的表达、深远幽深的思想、深挚真切的抒情使《古诗十九首》成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诗人们肆意地表达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愤恨、愁苦以及对社会的愤懑之情和感伤情绪,又为《古诗十九首》增添了一份豁达、洒脱和豪迈,是继《诗经》、《楚辞》之后,我国诗歌的又一高峰.

一、《古诗十九首》的抒情内容

东汉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加强封建统治,进一步发展了西汉以来的养士、举荐、征辟制度,读书人游学和游宦之风盛行.徐干在《中论谴交》中这样描述:“桓灵之世,其甚者也.自公卿大夫,州牧郡守,王室不恤宾客为务,冠盖填门,儒服塞道.饥不暇餐,倦不获已,殷殷怯怯,俾夜作昼.下及小司,列城墨绶,莫不相商以得人,自矜以下士.星言銮驾,送往迎来,亭传长满.吏卒传问,炬火夜行,寺不闭.”“乃离其父兄,去其邑里等窃选举,盗容宠者,不可胜数.”“或身于他邦,或长幼而不归,父母怀独之思,思人报东山之哀,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罪无辜,而亡命是郊.”是当时很多士人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游幻四方,投靠权门,积年累月流浪他乡的真实写照.

《古诗十九首》中有很多作品抒发这些出门游学的士人独处他乡的羁旅别恨和思乡之情.虽然身在异乡,但胸怀故土,心系家园,孤独无依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寒风日以厉,游子寒无衣.”(《凛凛岁云暮》)“出门独彷徨,愁思当告谁.”(《明月何皎皎》)“思还故闾里,欲归道不因”(《去者日以疏》)是当时下层士人面对残破的家园,动乱的时代,有家不能归的感情抒发.

(一)作者借独守空房的思妇表达时光易逝,芳华早逝、容颜易老的哀怨

《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有的温婉、有的直率、有的哀伤、有的是遥不可及的仙子,但她们是汉代失意文人无法彻底摆脱社会束缚,痛苦和不幸的缩影.作品《行行重行行》中,作者借用“思君令人老”这样的诗句表达在思念中岁月悄悄地流逝,自己的芳华不再,青春一去不复返的感伤和无奈,离别相思成为思妇们生命的全部.《迢迢牵牛星》、《青青河畔草》等作品都是思妇们在离别中憔悴、在等待中枯萎的真实写照,伤时之感与相思之情巧妙结合,让时人深切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浓重的相思之情、伤时之感.

(二)通过漂流在外的游子,抒发追求功名而不得的失落感

东汉时期,统治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政治黑暗、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察举、征辟制度中舞弊行为猖獗,文人士子进身仕途的命运更加悲惨,经历寒窗苦读的煎熬和异乡飘零的苦痛也难以换得出人投地.“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家人流离失所,和平安定的团圆生活成为奢望,动乱年代有家不能归的悲凉、愁绪跃然纸上.《古诗十九首》中很多作品借助独处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抒发追求功名而不得的失落感,正如清代沈德潜所说:“十九首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死生新故之感”.《明月皎夜光》、《今日良宴会》等作品都表现出身下层的失意文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感到前途渺茫,自己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流露出的令人刻骨铭心的失落感.

(三)强烈的死亡意识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汉代后期,正逢乱世,道家思想盛行,儒学“立功、立德、立言”的价值体系失去了原有的基础.《古诗十九首》的失意文人,代表了汉代社会中小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作品通过细腻地展现人生的短暂、生命的转瞬即逝,生命价值在社会得不到重视和体现的痛苦和迷惘,人生的意义、思考死亡及生存价值的反思等.

作品《去者日以疏》中“古墓犁为田,古柏推为薪”和《驱车上东门》中“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通过展示阴森萧瑟墓地环境,感慨沧海桑田的变迁,揭示诗人内心的伤痛. “陈死人”和“年命如朝露”的现实人生联系,表现出中下层文人内心对死亡的恐怖和悲痛欲绝的乡愁,从而感慨去者悲哀,生命长存的可贵.

《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驱车上东门》“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回车驾言迈》“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在救世思想的责任感和死亡与生存的矛盾中,倍受压抑、痛苦的失意文人们面对死亡,找到了一条更好的出路,及时行乐,注重时下生活.既然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那就增强生命的密度,借此拯救自己的心灵,获得片刻的慰藉.正如马茂元先生所说:“这类思想是庸俗而粗野的,气质是浪漫而颓废的,但其中却蕴藏着一种现实的、积极的因素.”

面对死亡,对人生、生活怀抱美好的向往,表现出对生命的留恋,也标志着汉代中下层失意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正如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所说“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古诗十九首》上承《诗经》、汉乐府的优秀文学传统,下启建安文学,是文人五言诗创作的开端.《文心雕龙明诗》云:“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诗品》云:“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第一次将“人”的主题引入两汉文学,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标志着汉代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二、《古诗十九首》抒情艺术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古诗十九首》以五言形式抒发下层士人在乱世中真实的生命感受,标志着“诗言志”向“诗缘情”的转变,开启了建安文学自觉性的新时代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五言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文人五言抒情诗歌的典范性作品,被誉为“五言之冠冕”.建安时期曹植《蒿里行》、王粲《七哀诗》,受其整齐的五言形式影响,语言越来越工整、规范,五言诗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建安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刘望路而争驱.怜风月,狎池苑,叙酣宴;慷慨以会气,磊落以使才.”

《古诗十九首》之前的诗歌多歌功颂德,劝百讽一,“缘事而发”.“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三祖陈王咸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为文被质.”更多是受到《古诗十九首》“婉转附物,怊怅切情”、“怨而不怒”的抒情风格的影响.曹植《篇》抒发“佳人慕高我,求贤良独难”;陈子昂《感遇》、李白《古风》等都受到《古诗十九首》的影响.《古诗十九首》以五言形式抒发下层士人在乱世中真实的生命感受,是“温柔敦厚”诗风的源头.标志着“诗言志”向“诗缘情”的转变,对建安诗歌创作也产生很大影响.

(二)感伤主义的影响

生于乱世的下层士人,备受羁旅之苦,遭遇种种挫折之后,虽然不满现实,蔑视权贵,但是在感叹王朝盛衰、抱怨世事艰难、个人人生追求的幻灭时,多表现出关心个人成长命运多于对国家生死存亡的关注,虽然缺乏直面人生、直面社会的勇气,但也不愿意远离尘世.积极入世,屡受打击冷遇,让他们对时代、社会、人生的感受变得怀疑而感伤.当家国之衰和个人哀怨不能调和时,“贫士失职志不平”、人生多苦难等成为他们感伤的主题.作品中不论是对速老的惶恐,对死生的困惑,还是对现实与理想的痛苦追问,都是一种深沉的悲情.

“哀而不怒、哀而不伤” 是生活在动荡年代的文人士子们生命意识觉醒后孤独、哀伤,前途无望的忧虑的真实的心灵写照,反应出多愁善感的下层士人矛盾、缠绵悱恻中透露出的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古诗十九首》成为我国感伤主义最早最集中的体现,这种感伤情调“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这种悲凉感伤情绪对后代文人文化心态及行为模式也产生深远的影响.唐代诗人杜甫《三吏》、《三别》等作品是安史之乱中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明清时期孔尚任《桃花扇》、洪升《长生殿》充满了浓厚的家国兴亡和人生空幻之感;曹雪芹《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成为封建王朝的一首挽歌,充满了感伤主义的色彩.

《古诗十九首》继承了《诗经》、《楚辞》和乐府文学传统发展而来,是文人五言诗的成熟之作,以崭新的诗歌形式、自然的艺术技巧和圆融的艺术境界,为五言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接开启了魏晋时期的诗歌.对唐诗的勃兴起到了过渡和引导的作用,对后世历代诗人创作都产生可深远的影响.叶幼明说:“《古诗十九首》是我国诗歌由‘言志’向‘缘情’方向发展的开端,是由叙事向抒情方向转变的伊始.《古诗十九首》尽情地毫不掩饰地抒写个人情怀,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新的描写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