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705 浏览:109578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的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从“圣人”到“神人”再到“俗人”的蜕变现象作一个梳理,并以此来探讨这一文化现象变迁的原因.

关 键 词 :近三十年;中国知识分子形象;文学作品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意识形态的变化、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市场经济的急速发展,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中国当代文学就开始进入以工农兵为人物形象的文学阶段,知识分子形象一直处于一个被改造的低位.即使到了新时期,农村题材的小说还是占主流地位,所谓的现实主义小说也主要是指这类文学.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城市题材的小说逐渐占上了上风,知识分子题材才渐渐成为了作家们书写的重要内容.但从目前的书写状况来看,这类题材的作品还没有取得非常突出的成绩,因此,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上还存在很大的缺口与创造空间.而学界上对知识分子形象的研究却是由来已久,据笔者的统计调查:从“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形象的每一个发展演变阶段,在相应的小说中都有比较鲜明逼真的叙述,而对于每一个阶段中的知识分子叙事,又都有研究者做出了相应的归纳和总结.这其中既有对单篇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个案分析,又有对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研究,还有描写海归知识分子的小说和相关的评论.当时成就很大的鲁迅就写过不少关于知识分子形象的小说,无论是《孤独者》中的魏连殳,还是《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抑或是《孔乙己》中的孔乙己都是非常具有时代性和深刻性的,也引起了当时的学者的热议.

要研究知识分子,就要弄清楚知识分子的特性.萨义德把知识分子定义为“流亡者和边缘人,业余者,对权势说真话的人”.[1]以萨义德的理解,知识分子要敢于为真理说真话,为自由和而战.他们不为任何利益集团代言,远离政治中心,却时时干涉政治,永远处于批判者和流亡者的角色.知识分子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他们首先必须要掌握知识(真理),然后才能用自己的学识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明白了何谓知识分子,才能更清楚地把握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

纵观中国近三十年来关于文学作品中关于知识分子形象的描写,经历了一个由“圣人――凡人――俗人”的转变.以小说为例,八十年代的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都是一些“受难者”和“启蒙者”的形象.他们历经磨难和屈辱,但仍然心怀梦想,仍然对祖国和人民满怀希望.从维熙的《雪落黄河静无声》;张贤亮的《绿化树》;王蒙的《布礼》、《蝴蝶》以及谌容的《人到中年》都刻画了这样一群知识分子形象.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和科技革命的到来,知识分子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时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以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史生荣的《骆驼试验》;李肇正的《城市生活》以及阎真的《沧浪之水》中的形象为主,他们不再像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那样神圣和崇高.他们身上更多的是一些物欲化、世俗化的东西.新世纪,伴随着文学审美日常化的到来,知识分子形象被塑造成了完全放弃理想与追求,投身于物欲化的世界的庸俗者.张者的《桃李》;史生荣的《所谓教授》以及邱华栋的《教授》就描绘了这样一群知识分子形象.

总之,纵观近三十年来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是一个由启蒙先锋形象到物欲化、市场化再到世俗化与日常化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分子形象从精英中心地位,向社会边缘地位滑落的过程.知识分子形象的演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尤其是对人文精神变化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的“南巡讲话”之后,整个中国的文化局面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转变成了“以经济家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全球化的局势下,消费文化传入我国,伴随着我国极力拉动内需的政策,并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它逐渐对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市场承认了人们追求利益的合法性地位.在消费主义的背景下,社会价值观又悄悄地发生了迁移,人们努力“赚钱”的目的从最开始的单纯地为解决物质匮乏,转变成了如何通过消费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局面.在消费社会里,文化上一切神圣都被消解,一切道德的限制都被摆脱,各种冲动尽情驰骋.知识分子再也不能占据历史舞台的中心了,在商品经济面前他们开始越来越边缘化.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在文学中的某种渗透与言说.所以从知识分子形象的变化能更透彻地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

近三十年来,知识分子在文学作品中的演变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社会这个大背景的原因,还有知识分子本身的原因.作家是现实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在书写的过程中,通过对各色人物心理的不同叙述和命运设置,作家们也完成了对知识分子的自我认知.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变化,与作家自身的知识分子的角色危机有直接关系.作家们敏感地察觉了社会价值观的整体性迁移对知识分子的影响.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在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考验.外部环境和内心深处的种种矛盾冲突使得他们的心理严重失衡.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他们中一部分人由精神世界的精英转变成了物欲世界的俘虏,他们在困惑中思考,在痛苦中挣扎,在追寻中迷失自我.第二,由于时代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产生了重大转变,纯文学从中心地位被推到了社会的边缘地带.知识分子的启蒙作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逐渐消隐和淡出,知识分子自然就失去了头上原有的光环,而原先被这种光环遮蔽的种种弊病就暴露了出来.知识分子琐碎平庸的生存状态自然被呈现在了大众面前.这样一来,知识分子就淡薄了普遍的公共关怀,一直被强调的对社会的道德义务和政治义务也被逐渐放弃,他们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与学院化.

第三,作品在流行传播的过程中被误读,有关知识分子形象的作品在传播流行的过程发生了错位.作品受众群的文化修养良莠不齐使得作品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被误读,以及有些读者的审丑心态将作品中的丑恶放大.作品的深层内涵和真正意义却未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尤其是在市场的刺激之下,文学写作中蕴含的商业性、娱乐性、消费性因素明显增长.在这样的一个文化背景之下,作家的创作选择和创作心态必然受到影响,而这种选择直接影响了大众读者,甚至成为了一部分读者大众对知识分子的认识标准.在大众面前,中国的传统观念对知识分子的定位和认识还没有从 “道德楷模”这一形象中脱离出来.而现实中,知识分子却从“圣坛”中来到了普通人之间,在这样一种强烈的对比下,大众对知识分子的神圣感和崇敬感被彻底消解.


艺术来源于生活,毋庸置疑,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中,知识分子本身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场经济浪潮中,人们的原有信仰、精神追求、价值体系的崩溃.有的知识分子还迷失了自己,有的甚至是堕落了.但是艺术却要高于生活,甚至要指引生活.如果作家在塑造这些知识分子形象的时候仅仅只是停留在解释他们的虚伪与迂腐、软弱自私的表面,或者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而没有从更深的层面去思考他们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有失公允的,也是不够理性和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