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者、易者、疑者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728 浏览:141072

作者简介:王肖肖,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

摘 要 :当前,文学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作为翻译最重要的中间人―译者也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和思考.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本文将从“异者”、“易者”和“疑者”三个方面来探讨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不同身份.

关 键 词 :翻译;译者;原作;译本

一、引言

文学翻译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部分,也是译者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想象力渗入原作最多的翻译活动.几乎每一部译本都会或多或少的打上译者的烙印.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所扮演的角色、所具有的身份,无疑对译本及读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译者的多样性.在不同的情况下,译者可以既是读者,又是创作者也是批判者.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所具有的不同身份.

二、译者即“异者”

如何理解“异者”呢?“异”即不同.既指不同的译者也指译者的不同译本.同一部文学作品译者可能不计其数,但没有任何两种译本是完全相同的.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译者的不同.拥有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构成以及个人经历的译者,在把握原作精神实质时自然会有所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译者首先是读者,既然不同的读者在直接阅读原作之后,会产生不同的哈姆雷特,那么不同的译者对相同的原作给出不同的译本也就不足为奇了.译本不同并非是对原作的肆意篡改,而只是作为读者的译者在翻译时所持有的目的不同而已.我们以朱生豪先生和梁实秋先生翻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讨论不同的翻译目的所产生的不同译本.

原文:

NURSE:Where’s Romeo?

Friar:There on the ground with her own tears made drunk.

梁译本:

乳媪:罗密欧在哪里呢?

劳伦斯:在那边地上躺着呢,被她自己的眼泪给醉翻了.

朱译本:

乳媪:罗密欧呢?

劳伦斯:在那边地上哭的死去活来的就是她.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梁译本更加注重译文与原作的对等,力求忠实于原作;而朱译本并不追求字面意思的对等,而是更加口语化,靠近中国读者的语言习惯.朱生豪先生翻译莎剧的目的是为了让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读者中普及.所以朱老在翻译过程中,以普通的中国读者的语言习惯出发,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细节.而梁老的翻译则更适合于那些想要研读莎士比亚原作的学者,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原作.朱老和梁老的不同翻译目的给我们带来了两种不同的莎剧译本.

除了译者的目的不同,译者本身所具有的风格也会产生不同的译本.对于安诺德、顾柏、薄伯和贾伯孟这几位翻译大家对《荷马史诗》的不同翻译,曾虚白先生曾这样评价,“他们五位既然内心有不同的弦线,荷马魔灵的手指安能在他们灵魂中的音板上激出同样的声音来呢?”[1]不同的“弦线”和“音板”即是不同译者不同的风格.事实上,文学翻译似乎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判断译本的正误.若非要找出一个标准的话,那也只能是原作作者复生才可以来定夺.

三、译者即“易者”

“易”即变化.译者即“易者”,主要讲地是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者”身份.Walter Benjamin曾提到:

“Yet any translation which intends to perform a tranitting function cannot tranit anything but information―hence,something inessential.This is the hallmark of bad translation.”[2]

可见文学翻译活动并不是简单地两种语言符号和信息的置换,而是两种文化的转换,是再创造的过程.作为文学翻译者,除了纯熟的翻译技巧之外,更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学修养.在翻译时,译者不仅要研读原作本身,深入了解原作作者的时代背景和艺术风格,还需要考虑译本读者群体的文化构成和接受能力.

例如,将《鲁滨逊漂流记》翻译成儿童文学作品.如果译者只是按照通常的翻译要求,将原作翻译的原汁原味,那必然不符合儿童的阅读需求.这时,译者“创造者“身份的重要性将凸显出来.面对儿童这个特殊的阅读群体,译者在翻译之前必须要了解他们的阅读心里和语言特色,以儿童的角度和心理重新思考原文.最终将原文以儿童可以接受的形式呈现给他们.在这个时候,原作和儿童版的译作则是截然不同的了.译者在原作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译本.这种创造是值得肯定的,它不是对原作的背离,而是原作精神的另一种体现.

当然,译者的“创造者”身份并非是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发挥.德莱顿将译者比喻成“带着镣铐在绳索上跳舞的舞者”[3].“舞者”即译者,他既需要以优美的舞姿来打动观众(读者),又不能摆脱“镣铐”(原作)的束缚.

那么怎样的“再创造”才能既不悖与原作,又能赋予译作新的生命呢?不可否认,忠实于原作的精神实质是译者再创造的前提条件.无论形式、语言、风格有多大不同,只要译者抓住了原作的精神实质,并成功地传达给读者,那这种“再创造”就是可以接受的.

四、译者即“疑者”

译者即“疑者”.“疑”即怀疑.译者并非原作的“舌人”,也不是惟命是从的“奴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绝不是将思维局限在原作中,视原作为不可动摇的权威,不敢越雷池半步.译者在翻译中要具有批判性精神.

译者的这种精神首先是对原作提出的.翻译的过程是译者有意识的对原作进行反思、质疑、推理和判断的过程.作为译者,要主动对文本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文学价值做出个人判断,从而对文本的取舍做出合理的决策.善于怀疑、批判对译者尤为重要,没有这种对原文理智的思考,译作也不可能尽如人意.当然对原作的批判性工作可不是译者自身的主管臆断,批判、质疑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其次,译者的批判性思维也是对译者及其译作提出的.译者在完成对原作的翻译后,要重新对原作和译作进行反思,以新的角度思考译文是否真正体现了原作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译者自身对其译作的批判性思考是保证译文质量的关键.

第三,译者的批判性思维也体现在对待不同的译本上.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一定会很多译本.在重译经典之前,译者需要阅读已有的译作,发现不足和错误,从而在自己的译本中加以完善.总结优点和长处,在自己的译文中进行借鉴.对于不同译本的批判性分析,其目的并不是推翻已有的译本,而是不断完善译本.这正是经典不断重译的意义所在.

五、结语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是促进各国文化交流的急先锋.历史上的每一次社会进步、文化发展都离不开译者的努力和作用.目前,译者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译者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既是读者,也是创造者更是批判者.无论是哪种身份,都凸显了译者的能动性、主导型和创造性.译者的地位已经从边缘化逐渐走向了中心化.(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