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我们时代的文学精灵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034 浏览:81913

一个时代最鲜活的印记是它所催生出的文学作品.我们时代的特殊性在于,太多的出版物织成了令人恐惧的信息汪洋,而生存的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又挤压了人们的阅读空间.在一个充满了、物质和危机的时代,一杯香茶、一卷书香的惬意也不知不觉间成为了遥远的历史.

抛开媒体和书商的炒作、那些曾经浸润人们心灵的文学作品在哪里?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反映我们时代的中国当代文学是否有仍然有它的坚持和传承?文学意义何在?热爱文学的人,关注我们生存时代的读者们,也许需要在火爆而充满商业味道的炒作、肤浅而矫情的流行之外寻找到真正代表了我们时代的文学作品.对于这些读者,樊星先生的《当代文学新视野讲演录》无疑是一份接近中国当代优秀作品的向导图;而对于那些热爱当代文学、希望了解和研究当代文学的读者们来说,阅读了它,会心一笑之余,会不会有获得了开启学术之门秘密口令的欣喜呢?

樊星先生的这本“讲演录”根据他在武汉大学研究生课堂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作为一位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研究多年的资深学者,樊星有着自己的文学观念和研究立场.在书本的正文后,附有他简短的《治学心得》,他说,治学,第一重要的是兴趣;第二重要的是自己的生命体验;第三重要的是勤奋.当代文学之于樊星,是事业、是追求、是挚友,也正因如此,才会有生命体验同文学作品的应和、共鸣,才有自己对文学艺术恒久的理想和真诚.面对形形色色的新理论、新方法,樊星说,“文学作品不能成为理论的注脚”,“优秀文学作品的内涵常常具有不可穷尽性”,文学,要表达“人、自然、社会和生命的意义”,而读者,则通过阅读表达对人生、时代、文学的认识.贯穿于全书的,则是作者对文学感觉、生命体验和思想的强调.这样强调文学的社会意义和责任的文学观毫无疑问是传统的,这里,我们能看出对中国古代传统知识分子“文以载道”思想的继承,也正是这种传统的文学观,使作者的立论行文也保持了一种温柔敦厚、刚劲正直的风格,从而同这个时代浮躁的学风拉开了距离.另一方面,对生涩理论的警惕和对文本艺术性的关注,又使得这本“讲演录”生气十足、个案生动、毫不艰涩.

同其他传统的学术著作以章节为单位进行的划分不同,《当代文学新视野讲演录》注重经典理论、经典阐释之外的生命体验,研究者的目光是自由的,以文学现象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结果,是全书并未采取用某种理论来系统研究所涉文学现象,而是以那些鲜活的、第一时间占居研究者目光的文学现象为中心,作者的目光投向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章节”.作者把全书划分为“性别文化与当代文学”、“代际文化与当代文学”、“阶级与人性”、“地域文化与当代文学”、“神秘文化与当代文学”五部分,在正文中,运用举重若轻的手法,把这些看似宏大的标题一一还原为生动鲜活的个案来看,这是本书的一个鲜明特点.

就专业研究者来说,如何寻找到新的话题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面对学生的焦虑情绪,如何引起兴趣、如何让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进入研究领域,如何创新,成为了这本书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举例说来,全书开篇第一讲涉及到的女性文学领域,是一个理论纷繁、争议颇多的领域,作者起讲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要把目光投向西方女权主义的概念之外,回避“身体写作”、“写作”.在随后的行文中,作者关注的“女性与历史叙述”、“女性文学的研究”、“女作家的底层体验”都有着极为具体的文本支撑.更直接将女性写作定义在广义的作者的女性身份上,这就避开了“女性主义”的概念之争,跳出了是否“表达女性意识”以及如何表达“女性意识”的窠臼,常常,理论的复杂就在于其缠绕不清,如果在女性主义书写的概念界定上执著于是否表达“女性意识”,那么什么是“女性意识”、谁来界定又成了问题,这样大问题套着小问题的理论梳理,正是作者整本著作所着力避免的.

学术的新意往往就潜藏在文本之中,作者关注着女作家们对于日常生活意义的重新发掘;追问反女权主义描写的女性小说个案是否能够给问题带来新的角度;探寻弗洛伊德恋父理论与中国女作家文学作品现状的分裂的原因.面对林白的《妇女闲聊录》,作者注意到了林白由“叙事”到“民间叙事”的转变,并给出了自己积极的评价:这种转变具有独特的文学和社会学意义.

作者乐于采取的行文方式可能与大多学术著作不同,对于本书每个板块来说,思考是集中的,但对于每个个案来说,又是发散的.一旦探讨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有新的课题出现,作者会毫不犹豫地打破章节主题的拘囿,给问题提供新的角度.

谈到张洁的《无字》中的自省或者“审母”情结后,作者自然类比了巴金在《随想录》中的自审、王蒙在《活动变人形》的审父,铁凝《大浴女》、《玫瑰门》中的自审、审母情结.《第四视野:地域文化与当代文学》中,作者讲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和丰富层次时,引出了一系列关于地方美食的小说,由池莉的《生活秀》讲到了文学与商业的关系,于是一系列具有现代商品经济意义的“商人故事”又脱口而出,程乃珊《金融家》、钱石昌、欧伟雄《商界》、文夕《花》、贾鲁生《无规则游戏》、梁晓声《泯灭》、钟道新《单身贵族》、高阳《胡雪岩》、成一《白银谷》等再比如《第五视野:神秘文化与当代文学》中,军旅题材小说《单线联系》中出现了傻子根生,作者就会接着提起《爸爸爸》中的丙崽,《尘埃落定》中的傻子,提到福克纳著名的《喧哗与骚动》,这样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就构成了一个具有价值的研究序列.这种兴之所至、即时发挥的行文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即时交互性,同时也为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追踪问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种“发散式”的行文在作者收放自如的运用下,成为了本书的另一特点.

在对文学现象的评价上,作者并没有简单抛弃传统的文学概念,换上新的流行词汇,而是对传统的概念进行辨析,发掘其被遮蔽的意义.在全书的《第三视野:阶级与人性》这一部分中,作者依然采用“阶级”来评价和描述当代文学中的文学现象,但这种描述却不是“阶级斗争”理论的复制和再现.作者首先分析了新的历史时期阶级理论的新特点:现实中淡化,作品中突出.作者在重新清理“阶级意识”的基础上来看待“阶级理论”,认为“阶级”依然是一个有效的阐释社会问题的有效概念,但它应当被理解成为一种基于物质生活差异而形成的意识差异,而非二元对立你死我活的甲方乙方.这种意识差异也并非绝对,阶级从属于人类,同时,人类的美德或劣根性也不会局限于阶级的范围之内.作者说:“阶级性是个经济概念,而人性则是个品德、的概念.”这里,“阶级地位”是不会过时的,但有没有所谓的“阶级品质”、“阶级道德”是值得打一个问号的.

这样,传统“阶级斗争”理论中的阶级概念又成为了作者分析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有效概念,“阶级”概念的重新运用也有其特殊意义,譬如在清理文学作品中的“小资情调”时,阶级概念的方便和有效便得以彰显,除去阶级这一概念,如何解释具体历史语境中的《青春之歌》、《三家巷》?正是在“小资情调”的概念下,作者可以评价梳理十七年和时期“富有人情味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在评价20世纪60年代初的“太阳纵队”在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的地位时,作者说,“它一头连着‘五四’知识分子自由结社的传统,另一头则通向‘’中的‘地下沙龙’.”这是对这个带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的短暂团体的高度评价,也在为“小资”这个一度充满贬义的概念在“拨乱反正”吧!


作为讲稿的“讲演录”除了体现作者的学术趣味和学术见解之外,还展示了作者的学术品格,在生动活泼之外,也体现了作者的人格追求.

在论述“知识阶级形象”一节时,作者提到了余英时的《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进而有力地追问:为什么一个崇尚文化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根深蒂固的“反智”传统的民族?在作者谈到无处不在的潜规则时,我想课堂上的这段话一定也是掷地有声的:“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不得不去遵循潜规则办事?或者,我们是否在相当程度上守住了规则的底线,避免了那些可怕但相当诱人又常常以牺牲自尊、公道为代价的潜规则的侵蚀?”

作者喜爱批判现实主义,因为“针砭时弊、抨击黑暗、为民请命、同情弱者、伸张正义一直是文学最基本的使命所在,是文学最深厚的传统所在.”作者对文学喜爱,实在也有一份理想主义和社会责任在其中.

作为一份鲜活的课堂讲义、同时也是一本富有新意的学术著作,《当代文学新视野讲演录》是当之无愧的.但也正因为讲义的题材和性质,《当代文学新视野讲演录》在完整性和严密性上也非十全十美.好在作者自述这部讲稿原是为了那些热情洋溢的同学,为了那些放飞的思想和灵感而诞生的,是为了“超越那些热门话题,去寻找新的课题;超越那些流行的思路,去发现新的可能”而诞生的.因此“有些话题是我来不及做的.还有的话题甚至是我也没有想好的”.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经由文字,作者和读者也可以像在课堂上一样面对面让情感“彼此互动,比翼双飞”,共同捕捉属于我们时代的文学精灵!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