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孔子的文学观

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819 浏览:43516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一生也是对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学的充分认识挖掘、客观评价和强调运用的一生,他的文学价值观对他所处的时代以及后世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他一方面通过言传,以课堂讲授和业余交流的形式,向他的弟子们传递古代文学的精粹知识,指导他们学习古代文献和领略古代文学魅力;另一方面也通过身教,身体力行,不断运用和实践着其所知晓的精深文学史观.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时代,正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转变时期,“天下无道”、“礼坏乐崩”是当时社会最客观的描述.作为儒家的开创者,孔子很好地继承了夏商周的文化精粹,坚定不移地热爱着古代文化,由于他精敏好学,专心笃志,因此对夏商周三代的典制掌故和风土人情都特别熟悉和了解.面对浩瀚繁多的古代文学书籍,孔子先后修《诗》、正《乐》,其中我国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就是由他亲自整理修订成书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时有诗歌三千余篇,孔子精心挑选比较,删除了其中重复的诗歌,选取“可施于礼义”的,最后形成了三百零五篇的《诗经》文本,并且他还对《诗经》的主旨、作用和若干篇章作了重要解读和说明.对此,《论语》中就有很多记载,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注:以下未明确标注的,均出于《论语》).“不学诗,无以言”(《季氏》).孔子对《诗经》的解读与评注,涉及到文学、政治、教育、等各个层面,他特别重视这些诗歌当中的包含的深刻的精神内涵,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和理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孔子整理完善的《诗经》和孔子的个人诗论,就是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和文论的思想源泉基础.

孔子在整理和完善古代文学的同时,深深感知到文学对人的智慧启迪、感恩教化所起的重要作用.他从自己的实际体会出发,经常以古喻今,通过文学这一有效的人类文化传播方式,用古人的道理和经验告诫当代的人如何做人做事,知书达理.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就是说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要臻于完善,就必须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要学习“诗”,也就是要懂得文学知识,通过它来陶冶情操.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学“礼”,也就是学习人的道德规范,按照礼的准则来立身行事.最后, 再通过“乐”来陶冶性情,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诗”、“礼”、“乐”三者可以说是教育民众的基础或者说三种载体与手段,只要人们在恰当利用之后,就能够获得无穷无尽的教益和收获.孔子还认为人要“学而时习之”(《学而》)、“己所勿欲,勿施与人”(《颜渊》),要时时刻刻注重平时的点滴学习,“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说明一旦社会上人人都能够通过学习学会克制自己的私欲,自觉遵从礼法的教诲,与别人和睦共处,天下便可以进入仁政或人治的理想境界了.孔子还指出“性相近、习相远”(《阳货》),提醒人们如果在后天特定的社会实践中长期习染的坏习气、不能善于用文学知识丰富自己的修养,便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最终不能形成良好的人性品格.

孔子对文学的接受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学习古代文化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不能盲目的全盘接受,反对在学问上进行随意解读和随意滥用,而应该仔细甄别、去伪存真,吸收和借鉴古典文献的精华,注重文学当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他通过自己的所思感悟对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作出了适当评价.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也就是说,孔子认为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是举头并重的,因为“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即文学语言的内容虽然是很重要的,但也要注意使用丰富的言语用辞,否则的话,人的思想志趣就无法正确表达出来,也就不能产生长远的影响.这些都充分说明孔子认为人们既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也不能忽视其应有的表达形式,他强调应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上等的好文章.


孔子重视文学具有的审美趣味.比如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认为诗歌可以用来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启迪人的智慧,不但可以用来帮助人们有效观察事物,而且可以帮助人们追随群体获益,而且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用来帮助人们舒缓内心的哀怨,并且还可以促使人们根据其中的含义来孝敬父母和侍奉君王.总之,诗歌具有无限的魅力,可以培养人的丰富情感,增强人的社交能力.又比如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就是说聪明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喜欢活动,仁德的人喜欢沉静;聪明的人感到快乐,有仁德的比较长寿.这里的“智者”不仅仅是指聪明的人,“仁者”也不能简单说成是仁厚的人,实际上是一动一静的对立,表明了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孔子通过这样的表达,告诉人们应该通过一些文学性的审美活动去展示自己的生活态度,在喧闹中保留一份沉静,在名利中多一点淡泊.

孔子学习和了解古代文学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显示自己拥有了多少高深的知识,玩弄风花雪月,他深知文学艺术对于人类和社会的巨大影响,主张对古代文学的充分运用,特别是对人类的教化带动作用.在文学对人类的教化带动作用中,“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包括多种善的品德,“仁”具有性和体验性;“礼”是人们的外在表现,包括多种形式,“礼”具有潜移性和实践性.他以“仁”和“礼”为核心,提倡“学以致用”,这与道家的注重“虚无”、墨家的注重“功利”是有着很大区别的,可谓是那个时代所具有的超前思维.他认为通过对古代文学的学习,掌握了渊博的知识之后,人的思想就会达到至高的境界,如果能够把这种获得知识结合生活实践,广泛传播,就会为一个人的生活带来祥和安宁,促进他的发展与进步.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拥有了渊博的知识,但却不能将之应用于实际的生活当中,那又有何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能够充分认识到文学学问在人的思维、教养与生活环境适应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实属难能可贵.

孔子对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予了极高的重视,这是有着其深刻的历史经济社会背景的.由于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极为动荡的混乱年代,各种代表不同阶层的学说蓬勃兴起,并往往通过各种文字辩论形式期望获得国家君主的信任和施行.因此,这是一个需要靠人夺取和巩固君主政权、靠人治理和维持国家稳定的人治为上的时代.孔子一生的学习探究、著书立说、宣扬文学、培养人才,目的就在于总结周朝以来人治的种种经验教训,讲述为人治世的基本道理,培养兴国安邦的有用人才.他特别主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不信鬼神,以人为本,认为应该广泛吸收、消化和运用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文献资料中的重要思想推动社会进步,提倡和推行仁政国家治理观念,特别是通过文学的作用感化普通大众及至君主国王,实现治国兴邦.

总之,孔子对于我国古代文学具有自己的独特价值观,在文献资料整理、文学理论评价、文学思想运用等方面都作出了开拓和创造性的工作,我们应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发扬这份珍贵遗产.

(作者简介:徐红艳,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讲师,文艺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