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更新时间:2023-1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490 浏览:156808

摘 要: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模式、思维结构、价值观等.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文化差异都能在中西方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本文主要对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思想文化差异和爱情婚姻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 :文学作品 中西方文化差异 思想文化 爱情婚姻文化 分析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在社会上获得的能力和形成的习惯.随着民族和国家的产生发展,文化具有了民族性和国家性.不同的社会形态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所以文化的发展也和社会发展保持一致.而文学作品则是对社会和文化发展进行记录的一个重要部分.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体现,其中思想文化和爱情婚姻文化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较为明显,以下分别对其进行分析.

一、 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

1.神话作品体现的文化差异

文学作品一般都起源于神话传说,在人类文明刚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不能对各种自然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所以便将这些不能解释的现象都归为自然的力量,这样就产生了神话传说,东西方文化也就是从此时产生了差异.在中国神话中,盘古因为是天尊地卑的设立者、创始者,所以居于高位.盘古是劳动之神,自然只是神的活动场所,而不是神创造出来的;而在西方神话中,自然就是神的家族,是绝对的权威和力量.中国神话中,神和人是和谐相处的,人是女娲造出来的;而在西方神话中,人是普罗米修斯为了报复众神创造出来的,人会受到天神的威胁和惩罚,同时在西方的伊甸园传说中,人生生世世都要赎罪.所以在文学开始的阶段,东西方文化之间就已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在中国,人和自然联系密切,会有天人感应,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缺乏征服的;而在西方,自然高于人类,人们希望去了解自然,探索自然.

2.中西方传统文化作品中体现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经过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首个高峰,此时,西方文学作品的代表是《荷马史诗》,中国文学的代表是《诗经》.

《荷马史诗》是对历史的记录,但也有很多传说,有一定的神话意味,可是和之前的神话传说相比,与人类更为接近.《荷马史诗》主要是对战争和战争中的英雄进行记载,描述了英雄的行为和勇敢不屈的精神,对英雄充满了崇拜,其主要体现的西方文化中的特点和价值取向有:(1)崇拜英雄,特别是战争中的英雄.《荷马史诗》塑造了英雄的形象,同时展现了英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崇拜神力和信仰神.《荷马史诗》中有些英雄虽然没有神的血统,却拥有神赐予的力量,会在历史发展的重要时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后来崇拜神力逐渐发展为信仰神,接着发展为信仰宗教.(3)崇尚武力.《荷马史诗》主要是颂扬战争中的英雄,体现出了西方文化对武力的崇尚,这与其地位位置和地理环境相关.

而《诗经》体现的则是另一种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的文化以宗族家长制为核心,缺乏天神的观念,即使殷商时代神学盛行,人民也是将自己的祖先作为崇拜对象,这和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天神崇拜有着很大的差异.《诗经》主要分为风、雅、颂,其精华是国风,它是对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真实反映,和西方文学作品中对壮烈战争场面的描述相比,《诗经》反映的更多是现实生活,是一个个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其主角并非英雄,体现了一种现实主义精神.文学作品对这一现实主义精神进行升华就形成了中国人和中国精神,尤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已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种精神注重整体,轻视个体,与西方文化中重视个体的英雄主义是有极大不同的.

3.西方近代文学作品和中国明清文学作品体现的文化差异

15世纪的文艺复兴促使西方文化发展到了黄金时期,此时的文学代表作是但丁的《神曲》,体现出了浓浓的宗教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它充满了隐喻和象征,但也呈现出了现实主义精神,它不再一味地颂扬天神,开始体现出西方文化到目前仍然大力提倡的人道主义精神.《神曲》以后,西方文学开始批判对人的思想进行摧残的宗教主义和骑士精神.薄伽丘的《十日谈》通过精短的故事对宗教的虚伪腐朽和禁欲主义进行了批判.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用反讽的语言对西班牙封建社会的缺点和衰败进行了揭露,同时用堂吉诃德悲惨的结局对封建社会下的骑士精神进行了批判.而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喜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更是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其作品对爱情、贪欲、野心、嫉妒、仇恨、责任等各种情感进行了描述,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体会.这些作品都充分体现了近代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精神.

与西方文化不同,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逐渐变得保守.和西方文学中体现出的自由主义和人文主义相比,中国文学就差多了,特别是清朝中期的“文字狱”,对文人的创造性摧残很大.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多以参与政治、报效国家为理想,可是其参与政治的唯一途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但随着这一模式在明清时期的僵化,对文人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限制,导致此时期中国文学作品接近空白,与西方文学的繁盛形成了鲜明对比,但也有一定的亮点.此时期,中国的小说作品居多.因为受到限制,很多文人不能从政,所以就转向小说创作,通过小说来批判腐朽的封建制度,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中国的四大名著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后来,随着西方思想逐渐进入中国,中国的文化受到了冲击,但同时中国的文化也开始对世界产生影响.

二、文学作品中爱情婚姻观体现的文化差异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不朽的话题,而爱情的升华就是婚姻.中西方的文学作品都对爱情和婚姻进行过描述,通过对中西方文学作品爱情婚姻观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1.传统思想导致中西方不同的爱情观 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而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情感进行了限制,尤其对青年男女之间的交往限制更多,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发乎情,止乎礼”,这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多有体现.如《西厢记》中,虽然崔莺莺第一次见张生就产生了爱慕之情,但却没有大胆地表达出来,只是将喜欢之情放在心里,如果没有红娘的牵线,崔莺莺和张生也不可能走到一起.同时,中国人在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贞时,也不会直接言“爱”,如《玉楼春》:“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诗人将自己的相思之情和天涯海角作比较,天涯海角有穷尽的时候,可是自己的相思之情却没有穷尽,借物抒情,含蓄蕴藉.西方文化则不同,从文艺复兴开始,人本主义思想盛行,人性得到了解放,这对封建主义思想有很大的冲击作用.所以,西方的男女在交往和恋爱时地位是相对平等的,限制也相对较少,这导致西方男女的爱情观非常开放和大胆,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朱丽叶爱上了罗密欧,即使面临家族的阻挠,她仍然以命相争去追求自己的爱情,朱丽叶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充分体现了西方的爱情文化.

2.文学作品中女性的婚姻观体现的文化差异

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对男女之间的交往方式和爱情婚姻观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中西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几乎依附于男性,具有较低的社会地位,而西方女性则独立性较强,社会地位也较高.

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了历史很长的时间,封建社会中儒家的观念对中国人的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极大的限制.在封建社会中,男性社会地位很高,女性社会地位很低,女性被当作男性的附属品,对于自己的婚姻更没有做主的权利,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导致中国的女性缺乏独立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如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的主人公刘兰芝遭到婆婆的嫌弃,被遣回娘家,然后他的哥哥又将他嫁给他人,虽然刘兰芝以死相逼,却也无法改变被操控的命运.再如宋代女诗人朱淑真,在年轻时和一个有才华的书生相恋,但却不被父母和社会接受,最后她不得不妥协,嫁给了他人,即使婚姻不和谐,她也无力反抗,只能借诗词来表达自己的煎熬和痛苦:“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哭损双眸断尽肠,怕黄昏后到黄昏”,朱淑真爱情婚姻得不到满足的痛苦在《断肠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朱淑真的悲剧是当时所有女性的悲剧,是那个时期中国女性社会婚姻地位的现实体现.

而西方文化中大都是尊重妇女的,这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因为耶稣是童贞女玛利亚于圣灵生出的,人们对耶稣有信仰之情,也就会尊重圣母玛利亚,进而尊重所有的妇女.同时西方文化中的骑士,其精神偶像就是妇女,而他们建功立业的动力就是爱情,骑士精神对西方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西方女性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支配财产.同时基督教提倡一夫一妻制,大大维护了西方女性在婚姻中的人格尊严.因此,西方女性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也会主动维护自己的尊严,大胆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就大胆拒绝了柯思林的求婚,她对达西的几次求婚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充分体现了她对人格独立和权利平等的追求,最后和达西以真挚的感情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婚姻.与刘兰芝、朱淑真相比,伊丽莎白拥有绝对的婚姻自主权.类似的还有《玩偶世家》中的娜拉,当她发现丈夫真正关心的只有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名誉,对自己所谓的“爱”并非出于真心,自己只是丈夫的玩偶时,她勇敢地和丈夫断绝婚姻关系,这充分体现了女性对平等、尊严、自由、幸福的追求.无论是伊丽莎白,还是娜拉,她们都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尊严、权利和幸福,甚至冲破现实的枷锁,无论成败,都体现了西方文化中女性的社会地位.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如思想文化、价值取向、礼仪文化、爱情婚姻等,这里只是对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中西方的思想文化差异和爱情婚姻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给文学作品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