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修辞格在中西文学作品中的呈现其对比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569 浏览:109523

摘 要本文追溯“通感”在中西方典籍中的记载和论述,介绍通感修辞格在中西文学作品中的呈现例证和术语差异对比,给出东西方语言学界对“通感”这一语言现象本质的不同认识和汉英语言不同的辞格体系.

关 键 词 :通感 通感修辞格 中西文学作品 呈现 对比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通感”作为一种生理或心理乃至语言现象,从先秦的中国典籍至今日汉语言文学中的用例比比皆是.然而,通感作为一个修辞术语,却是直到1962年才由钱钟书先生首先从西方翻译引进的.几十年来在国内修辞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语言学界的兴趣与争论.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追溯“通感”在中西方典籍中的论述,通过通感修辞格在中西文学作品中的呈现例证和术语差异对比,给出东西方语言学界对“通感”这一语言现象本质的不同认识和汉英语言不同的辞格体系.

一、中西方早期文献关于通感的论述

1.西方文论有关“通感”的论述

西方文论有关“通感”(Synaesthesia或美语Synesthesia)的论述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他的《De Anima》(心灵论)中就指出:声音有sharp(尖锐)和hey(钝重)之分,那是比拟触觉而来的,因为听、触两觉有类似相通之处.这大概是对通感所作的最早的心理分析.德国古典美学家费歇尔指出:“正如我们关于触觉所已说过的那样,各个感官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感官的分支,多少能够相互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记忆、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引起了共鸣.这样,即使是次要的感官也并没有被排除在外.”这是对通感的美学分析.17世纪英国的培根则从科学的角度指出“the quering upon a step in music”(音乐音调变化的颤音)和“the playing of light upon water”(水上光线的闪烁)极其相似,那是“the same footsteps of nature,treading or printing upon several subjects or matters”(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留下的相同的脚迹).

19世纪,“通感”理论受到法国象征主义(Symboli)诗歌潮流的影响,强调主观、含蓄、朦胧和虚幻.象征主义诗人主张诗歌意象的朦胧性和模糊性,认为诗歌意象必须表现各类事物之间潜在的某种相似或对应关系.如象征派先驱人物――法国诗人CBaudelaire(波德来尔)的《Correspondances》(对应)一诗几乎通篇描写这类通感现象.比如:Les parfums,les couleurs et les sons se réspondent.

由于象征主义的影响,英语中通感的运用曾经走向极端、发展到滥用的地步.象征派诗人特别热衷于挖掘感情和感官世界,他们赋予一切事物――甚至是语言本身以特殊的暗示性含义.这种纯属象征意义的“通感”用法在汉文化中似乎尚未出现.

2.中国古籍中有关“通感”的论述

中国古籍对“通感”的这种生理、心理乃至语言现象也早有述及.西汉人戴圣集先秦文献所编定的《礼记乐记》就认为:音乐有“肥”“瘠”之分,即听觉诉诸视觉.孔颖达的《礼记正义》对此说明如下:“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南朝梁代时期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比兴》也指出:“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清朝的诗论家叶燮则系统研究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这一语言技巧,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尽管他在当时尚未提及“通感”这一术语.

比起西方文论,中国古典文集对“通感”现象的论述则带有几分宗教色彩和写实倾向.例如,《列子黄帝》有云:“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疑形释,骨肉都融.”这是道家之说.《楞严经》有所谓“无目而见”、“无耳而听”、“非鼻闻香”、“异舌知味”、“无身觉触”等佛家的“六根互用”之说.不但指“耳、目、口、鼻、身”五官相通,还跟“心”息息相通.佛书《成唯识论》也说:“如诸佛等,于境自在,诸根互用.”另一方面,汉语中具有写实倾向的通感用例也比比皆是,如“风随柳转声皆绿”(由绿色的柳树引起对声音的色觉)“风来花底鸟声香”(因花香而带来鸟声香,造成嗅听觉相通)等不一而足.


3.Ullmann(乌尔曼)的调查研究

英国当代语言学家Stephen Ullmann(乌尔曼)对“通感”语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早在20世纪20年代,乌尔曼就对19世纪的许多诗人、作家作品中的2000多个通感用例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统计和分析.调查结果发现:来自不同地域、操不同语言,以及具有不同气质、性格、爱好、风格的诗人、作家当中,通感手法的运用有着一定的共同内在规律.即感觉的挪移方向都是呈“Hierarchical Distribution”(等级分布)的规律.他的调查把感官分为六种,将“温觉”和“触觉”分离出来.六种感官由低级、简单到高级、复杂依次为: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等.调查显示:由最低级、最简单的触觉向其它五种感官移挪的例子最多,其中向听觉移挪的现象尤为普遍,其次是由触觉向视觉的移挪.尽管视觉比听觉更为复杂,但是视觉的语言词汇非常丰富,视觉还可以借助明喻和意象加以运用,相对而言听觉更需要其它感官的帮助,所以通感语用由低级感官向听觉的移挪更多.调查结果生动地说明了通感的语言运用现象是人类生理特征的共性.

二、通感修辞格在中西文学作品中的呈现例证和对比

基于人类共同的感觉系统和生理、心理机制,英语和汉语文学作品中都有大量的通感用例.通过举例对比发现,中西方这样的用例有惊人的相似相同之处.

1.听觉与视觉相通

中: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西:I heard flowers that sounded―St. Martin.

这是借助听觉描述视觉感受的例子.

中: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严遂成《满城道中》)

西:mauve Hungarian music―O. Wilde, An Ideal Husband.

这两句反而是借助视觉描述听觉的感受,且声音也出现了颜色.

2.听觉与嗅觉互通

中:觥船一棹百分空,拼了如今醉倒、闹香中.(王灼《虞美人》)

西:A loud perfume, which at my entrance cried 等 ―J. Donne:Elegy

这两句描写听觉通向嗅觉,芳香也会高声吵闹.

3.听觉引起触觉

中:旧国见秋月,长江流寒声.(李白:《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等》)

西:Damp and cool is this deep rine, and cool the sound of the brook. ――H. W. Longfellow, The Golden Legend.

4.通感不仅可以从第一感官通向第二感官,还可以从第二感官继而通向第三感官,构成多重通感

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甫《山园小梅》)

西:O turn thee to the very tale,And taste the music that vision pale. ――J. Keats, Isabella

三、汉语特殊的通感用例

汉语中特殊的通感用例主要有接合式通感和比喻式通感.所谓接合式通感指的是,把表达此一感觉范围事物的词语直接移用于表现彼一感觉的事物上去,由联想而获得彼一感觉的感受.所谓比喻式通感指的是,以比喻的方式表现不同感觉相互沟通所构成的通感手法.例如: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促织声尖尖似针,声声刺着旅人心.(贾岛《客思》)

四、结语

上述列举的都是古今中外语言大师典型的通感用例.通过对比发现:西文的通感使用,本质上是建立在感官相通、感官互移这一生理和心理基础上的一种特殊的比喻;而汉语中无论是接合式通感还是比喻式通感都认为通感可作为一种独立的修辞格.具体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无论中西作品中的哪类通感语用都说明:在语言艺术特别是诗歌语言艺术的处理上,巧妙地运用通感修辞,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十分新奇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语言表达效果.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中西方语言学家在修辞艺术上的不同风格、修辞差异、辞格体系以及对通感这一语言现象本质的不同认识.

参考文献:

[1] 钱仲书:《通感》,《文学评论》,1962年第1期.

[2] 费歇尔,杨一之译:《美的主观印象》,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

作者简介:单满菊,女,1964―,河南扶沟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化与翻译,工作单位:平顶山学院外国语学院.

相关论文范文